導航:首頁 > 風濕 > 關節無力酸痛是風濕么

關節無力酸痛是風濕么

發布時間:2020-10-08 01:55:04

1、膝蓋疼是否是風濕,如何判斷?

您好,我是風濕科臨床醫生,單純膝關節疼痛完全不能說明是類風濕關節炎。請注意觀察病情,如果出現四肢多關節腫痛,注意是腫痛,請及時就診於正規風濕科。
還有,風濕是一類疾病的總稱,不是說關節疼就是風濕,也不是說風濕就是關節疼,其實你說的應該是類風濕關節炎,而這個病根本的病理改變是滑膜炎和血管炎。
暫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有問題請及時與我聯系,用戶資料裡面有我的聯系方式。

2、因受冷導致肌肉酸痛無力是否是風濕病?

你長期受風寒引起肌肉酸痛無力,遇寒更是如此,屬於感染類的風濕病,中醫成為「痹」。如《內經》所說:"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也?《濟生方》中更加明確指出:"皆因體虛,腠理空疏,受風寒濕氣而成痹也。"即由於人體體質虛弱,氣血不足,或勞累過度,肌膚毛孔疏鬆,營衛不固,外邪乘虛而入,流注經絡、肌肉、關節,致使氣血凝滯、阻塞不通,不通則痛而出現關節疼痛、活動不利。至於外因則與氣候條件、生活環境有關,主要是風、寒、濕邪氣的侵犯。《內經》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說明了氣候變化無常,冷熱交錯,或居處潮濕、寒冷或涉水、冒雨等風寒濕邪氣,乘機體抵抗力低時侵入人體,注於經絡,留於關節,使氣血痹阻而為痹證。你的病屬於較輕的風濕病,以保暖鍛煉為主,不要動不動就是用激素類(如可的松之類),下面介紹幾種治濕、祛風、清熱、化瘀、消腫的葯食兩用之品,主副兼宜,供你參考:
薏苡仁 又稱苡米,是一種糧食作物,有清熱祛濕、疏筋、緩解拘攣、除痹的功效。民間用於熬粥,食後清爽可口,既能清熱,又能利濕通絡,利關節,適用於關節腫痛,拘攣不利,長服久服,確有與用葯有相輔相成的效果。每周服2~3次。
山葯 古名薯蕷,健脾胃、祛濕,可熬粥、制糕、做餅,既可清夏季熱邪(熱中夾濕),又能調理脾胃。《金匱要略》一書中有「薯蕷丸」一方,又名「大山葯丸」,就是以山葯為主葯的一張方子,既可祛風除濕,又能扶正補虛,此方補中寓散,補而不膩,對於虛勞夾風諸症有較好效果,治療「風氣百疾,虛勞諸不足」。
百合 潤肺清心、養五臟、祛風濕,用於風濕病清其餘邪,扶正安神,調整氣血諸不足,屬於平補,可制羹、糕粥、菜餚各種膳食。

3、關節痛是風濕嗎?

關節腫脹瘋痛有可能是風濕病引起來的,但並不是絕對的,一些其它疾病也可以出現關節的紅腫痛,比如感染性關節炎、金黃色葡萄球菌如果是感染到了關節部位,就可以出現明顯的關節紅腫熱痛,常累及到膝關節、髖關節這些單個的負重關節。建議去醫院風濕免疫科檢查確診

4、什麼是風濕,會肌肉痛嗎

風濕全稱是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風濕性關節炎廣義上應該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反復發作並累及心臟。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徵,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熱在關節的表現,其典型症狀為遊走性、多發性大關節炎,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症表現,非甾體類抗炎葯效果明顯,急性炎症一般於2~4周消退,不留後遺症,但常反復發作。
臨床表現有以下幾點↓:
1.疼痛關節疼痛是風濕病最常見的症狀,全身關節都有可能發生疼痛,但是肢體和軀幹部位的疼痛和可能引起內臟和神經系統的病變。

2.肌肉疼痛肌肉也會出現疼痛症狀,而且還可能出現肌無力、肌酶升高、肌源性損害等,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皮肌炎等。
3.不規律性發熱風濕出現之前會出現不規則的發熱現象,不會出現寒戰現象,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同時還會出現血沉快,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急性嗜中性發熱性皮病、成人still病、脂膜炎等均可以發熱為首發症狀。
4.皮膚黏膜症狀皮肌炎、乾燥綜合征、貝赫切特綜合征、脂膜炎等會出現皮疹、口腔潰瘍、皮膚潰瘍、網狀青紫、眼部症狀等。
5.雷諾征指端會遇冷或情緒變化時會發白,然後轉變成紫色,最後轉變成紅色並伴有麻木、疼痛和嚴重的皮膚潰瘍,可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6.自身抗體血液指標異常抗ENA抗體、抗ds-DNA抗體、抗血小板抗體、抗核抗體、抗心磷脂抗體、類風濕因子等。

5、我媽膝蓋總是酸痛,早上起床還會覺得腿軟無力,是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什麼治療辦法嗎?

骨質增生、骨關節炎與骨質疏鬆是怎麼回事?

2005-1-25 9:58:43

骨質增生是骨骼的一種狀態,表現為骨骼生長、發育及其完成功能的過程中,某些部分失去正常的形態,骨質增生的形式多種多樣,因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其各自的特點,如膝關節的骨質增生常被稱為「骨刺」,可見關節內游離體和軟骨增生;脊椎骨的骨質增生主要表現為椎體的「唇樣」改變,壓迫神經,產生肢體感覺異常和運動異常。

骨關節炎也稱為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肥大性骨關節炎,均指一種病。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骨關節損害。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彈響、絞鎖、關節內游離體、關節囊及韌帶的韌化骨化、關節軟骨的破壞以及關節部位骨質疏鬆和骨質增生等現象。

骨質疏鬆是全身骨質減少的一種現象,主要表現為骨骼中基質的含量明顯減少,而骨骼中礦物質(主要是鈣、磷)的成分基本正常。也就是說,骨質疏鬆時,骨骼中蛋白質等有機類物質及水分的含量減少而鈣、磷等礦物質含量相對保持在正常水平。由於骨基質在鈣、磷等礦物質之間起支持和連接作用,所以如果骨基質減少,則礦物質之間的間隙就增大,表現為骨質疏鬆。隨著骨質疏鬆的進展,骨骼中鈣、磷等礦物質也會不斷丟失及減少,從而造成骨骼中骨基質和礦物質都減少的現象。

與關節無力酸痛是風濕么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