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熱食補

風濕熱食補

發布時間:2020-10-06 12:58:36

1、膝關節疼痛是怎麼回事?

2、痹證的食療,痹證吃什麼好

痹證是指外邪侵襲,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疼痛、麻木、重著、腫大,屈伸不利為特徵的一種病證。包括西醫學中的風濕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及坐骨神經痛等疾病。
本病由於感受風寒濕、風濕熱外邪,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痹證日久,並可導致氣血不足、肝腎虧虛。主要有風寒濕痹、風濕熱痹及肝腎虧虛痹證。
本病輕者,可單用食療;重者,可配合葯物治療。
〔一般飲食〕
(1)宜少量飲酒,以舒筋通絡。
(2)不宜過食酸、咸類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辨證施食〕
(一)風寒濕痹
〔主要表現〕關節肌肉疼痛,坡體屈伸不利,陰雨天加重,得熱痛減,舌苔薄白,脈象弦緊。
〔食疔原則〕祛風散寒,除濕逋絡。
〔食疔食物〕白芷、肉桂、花椒、辣椒、鱔魚、鹿蹄肉、生薑、蛇肉等。
〔食療食譜〕
(1)辣椒湯。辣椒,煮湯。用於風寒濕痹疼痛。
(2)酒燉黃鱔。酒,黃鱔,燉食。用於風寒濕痹。
〔飲食宜忌〕
(1)宜作湯、粥熱食,以利發散鳳寒。
(2)不宜生冷寒涼類食物,以免損傷陽氣。
(二)風通熱痹
〔主要表現〕關節疼痛,灼熱紅腫,身熱口渴,煩悶不安,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象滑數。
〔食療原則〕淸熱除濕,祛風通絡。
〔食療食物〕銀花、薏苡仁、旱芹、蒓菜、地龍、赤小豆、絲瓜等。
〔食療食譜〕
(1)薏苡仁粥。薏苡仁,粳米,煮粥。用於風濕熱痹,關節腫痛。
(2)蚯蚓炒蛋。蚯蚓,雞蛋,炒食。用於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熱痛,屈伸不利。
〔飲食宜忌〕
(1)宜清淡涼性食物,以利清熱除濕。
(2)不宜辛辣及熱性食物,以免助生內熱。
(三)肝腎虧虛痹
〔主要表現〕關節疼痛反復發作,日久不愈,時輕時重,腰膝冷痛,肢體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脈象沉細。
〔食療原則〕撲益肝腎,強壯筋骨。
〔食療食物〕鹿筋、海松子、枸杞子、虎骨、麻雀肉、葡萄,何首烏、桑椹等。
〔食療食譜〕
(1)枸杞鹿筋湯。拘杞子,鹿筋,燉湯。用於久病風濕關節疼痛。
(2)桑椹酒。桑椹釀酒飲。用於補肝腎,祛風濕。
〔飲食宜忌〕
(1)宜滋補飲食,以利補益肝腎。
(2)不宜生冷及寒性食物,以免傷損陽氣。
〔單方驗方〕
(1)薏仁燉豬蹄。薏苡仁,豬蹄,調昧燉食。用於風濕痹痛。
(2)鰻魚粥。鰻鱺魚,粳米,煮粥。用於腰腎間濕風痕常如水洗者,甚補益。
(3)狗骨散。狗四肢骨打碎,炒黃研末,米湯調食,15天為一療程。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
(4)淮山薏米燉白鴿。白鴿肉,淮山葯,薏仁米,調味燉食。用於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
(S)櫻桃酒。櫻桃浸酒飲。用於風濕腰腿痛。

3、風濕熱的飲食,食療,風濕熱吃什麼好

1、秦艽桑枝煲老鴨。
配方: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鴨100克。
製法:將老鴨洗凈切塊與中葯材一同入煲,加水適量,煲爛後,調味,吃鴨肉飲湯。
功效:秦艽有祛風濕、止痛、解熱作用;桑枝能祛風濕通絡活絡作用;鴨肉滋脾胃。本食療方適用於關節腫痛伴有低熱之風濕熱痹型系統性紅斑狼瘡。
2、薏苡、木防已煲貓肉。
配方:薏米50 克,木防已10克 、貓肉200克。
製法:將貓宰殺退毛,去除內臟切成小塊,與葯材共放入煲內煲爛吃肉喝湯。
功效: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肺、腎經,有利尿、化濕、清熱作用,又有補脾胃之功效;木防已有祛風濕、止痛作用;貓肉味甘酸、性溫、有祛風補血養血作用。本食療方適用於關節腫痛伴低熱之風濕熱痹型的系統性紅斑狼瘡。
3、秦艽丹參煲瘦肉。
配方:秦艽30克、丹參30克、瘦肉50克。
製法:將瘦肉洗凈切塊與葯材共入煲內,加水適量,文火煲爛。
功效:秦艽有祛風濕、止痛、解熱作用;丹參性味苦微寒,入心肝經,有活血通絡、祛瘀、利水、消腫、安神等功效;瘦豬肉性味甘咸,平,入脾、腎經,滋陰潤燥,補腎益血,治熱病傷津。本食療方有祛風濕清熱止痛作用,對風濕熱痹型之系統性紅斑狼瘡有效

4、下肢寒症怎麼改善呀!最好食療!

益健華林健康顧問回答你:

把生薑研成粉末每天三次,一次2g 一天三次,堅持喝會有明顯改善。也可用天

麻、鉤藤、羚羊角、鬱金、川芎、銀花藤等中葯泡水喝或煎服效果更好!

5、得了風濕關節炎吃什麼葯好?

1.抗風濕治療
治療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葯:
(1)水楊酸制劑 是治療急性風濕熱的最常用葯物,療效確切。以阿司匹林為首選葯物,用葯後可解熱、減輕炎症,使關節症狀好轉,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風濕的基本病理改變,也不能預防心臟損害及其他合並症。(2)腎上腺皮質激素 皮質激素不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必要葯物。只有在關節炎患者伴有心臟炎的證據,且水楊酸制劑效果不佳時,才考慮使用。
2.抗鏈球菌感染
根治鏈球菌感染是治療風濕熱必不可少的措施,首選葯物為青黴素,對青黴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黴素或乙醯螺旋黴素。
3.中醫葯治療
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的痹症范疇,急性期宜祛風清熱化濕,慢性期宜祛風散寒化濕,能對症狀的緩解起到輔助作用。

與風濕熱食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