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性心臟病並發症狀

風濕性心臟病並發症狀

發布時間:2020-10-06 04:55:31

1、風濕性心臟病是什麼

樓上那位可能說得太專業了。通俗點兒說吧:有一種細菌叫鏈球菌,這種菌的細胞壁上有一種成份與人心瓣膜等結締組織的成份有點像。有的人免疫反應過強,當這種鏈球菌感染人之後(多半是普通感冒、咽炎),人體體內產生能對抗這種菌的抗體(就像殺敵人的子彈一樣),釋放到血液中。這種抗體本來的作用是當這種菌進入血液時殺死它們,但由於識別錯誤,它們將人的心瓣膜也當成細菌了,就去攻擊心瓣膜等結締組織。這就好象警察抓犯人,把沒問題的人當成敵人殺死了一樣。這樣,這些組織就發炎了。所以,患者在得風濕性心臟病之前一周,一般說都會有一個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2、風濕性心臟病有哪些症狀?

患急性風濕熱時心臟病變尤為突出,心肌、心內膜及心包均可受累,往往同時存在,故又統稱風濕性心臟炎或全心炎。心臟炎中70%在發病初2周內發生,少數可延至6個月發生。嚴重者可引起心臟擴大,伴心力衰竭,多遺留慢性心臟瓣膜病。

(1)急性風濕性心臟炎。

心肌炎:風濕熱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炎,輕者症狀不多,重者常可並發心力衰竭。常見表現有:①心率加快,110~120次/分以上,與體溫不成比例;心音減弱,第一心音低鈍,有時呈奔馬律;心律異常如房室傳導阻滯、各型早搏、Q-T間期延長及T波改變;心臟擴大。

心內膜炎:以二尖瓣最常受累,主動脈瓣次之。心尖聞及Ⅱ至Ⅲ級吹風樣收縮期雜音,提示二尖瓣關閉不全。輕型心臟炎病兒雜音的產生與瓣膜的炎症、水腫及血小板贅生物生成有關。急性期過後,雜音可消失。若急性期已過,雜音仍不消失,發生二尖瓣關閉不全或狹窄的可能性極大。

心包炎:重症患兒的心包炎多與心肌炎及心內膜炎同時存在,患兒有心前區疼痛、呼吸困難。大量心包積液時聽診心音遙遠;胸部X線透視心影搏動減弱或消失,心影向兩側擴大;心電圖可見低電壓。

(2)慢性心臟瓣膜病。

風濕熱反復發作且病程持久者(1/2~2年),可因在瓣膜或腱索的炎症引起疤痕攣縮造成器質性瓣膜損害,成為非活動性慢性風濕性心瓣膜病,即風濕性心臟病。其中以二尖瓣受損機會最多,約占瓣膜病的3/4;主動脈瓣次之,佔1/4;三尖瓣受損較少。受累二尖瓣少部分可恢復正常,而主動脈瓣受損時恢復正常者很少。

二尖瓣關閉不全:輕者症狀不明顯,重者感乏力、易倦、心跳。在心尖部可聞Ⅲ級以上雜音,當心室擴大時,可引起功能性舒張期雜音,心電圖顯示左心室肥厚及二尖瓣型P波。

二尖瓣狹窄:形成二尖瓣狹窄所需病程至少兩年,大多數需10年左右。當二尖瓣口面積狹窄程度達到正常一半時,才出現臨床症狀,患兒表現疲倦、心悸、氣促,常因劇烈體力活動、情緒激動、上感等誘因引起。兩頰及口唇部呈紫紅色(二尖瓣面容)。嚴重病人有咯血、端坐呼吸等左心衰竭的表現。伴右心衰竭時,肝臟腫大,出現腹水。還可發生心房顫動、全身性栓塞症。體檢中可在心尖部聽到隆隆樣舒張期雜音,肺動脈第二音亢進。心電圖可見有心肥厚,P波增寬。心房顫動多提示有活動性風濕病變存在。

(3)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輕症病人可無症狀。重症病人表現心悸,頸動脈搏動明顯,左側卧位時出汗、左胸不適。體檢時在左胸骨左緣3、4肋間可聽到吹風樣舒張期雜音,吸氣和前傾時明顯。還有末梢血管征,如脈壓增高、水沖脈及毛細血管搏動。動脈槍擊音等,X線可見左室擴大向下延伸呈靴形心臟。心電圖示左室肥厚或正常。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常單獨存在,而單獨主動脈瓣狹窄則不存在,偶爾有狹窄和關閉不全同時存在。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易並發感染性心內膜炎。

3、風濕性心臟病

你好,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重度狹窄,主動脈瓣中度關閉不全,40歲,需要手術,需要換二尖瓣和主動脈瓣,總費用約5-6萬。

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重度狹窄,主動脈瓣中度關閉不全本身就需要手術。

希望以上答復對你有所幫助。

與風濕性心臟病並發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