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歲女,風濕性多肌痛13年,現病情不穩定,不知是何原因,是否合並有其它疾病【風濕性多肌痛】
早晨手指前幾節肌肉脹痛,關節無腫痛,下午有所緩解,不是晨僵。抄
小手指正對手掌方向的位置襲是小魚際
激素未停,血沉上升,提示病情有復發傾向
(劉湘源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百,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度醫生指導下進行!)
2、風濕性多肌痛 算慢性病嗎?
分為慢性與急性的。
風濕性多肌痛(PMR)為一種和其他診斷明確的風濕性疾病、感染以及腫瘤無關的疼痛性疾病,常見於老年人,伴有血沉增快。PMR是一種以四肢及軀干近端肌肉疼痛為特點的臨床綜合征,對小劑量激素治療反應敏感。
常表現為頸、肩胛帶及骨盆帶肌中2個或2個以上部位的疼痛及僵硬,持續30分鍾或更長時間,不少於1個月時間,年齡大於50歲。
診斷需除外類風濕關節炎慢性感染、肌炎以及惡性腫瘤等疾病。
3、風濕性多肌痛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風濕性多肌痛通常隻影響50歲以上的老人,並且女性患者比例是男性的兩倍。這種炎性疾病與免疫系統疾病聯系在一起,並有遺傳傾向。由於與炎症反應存在緊密聯系,治療方法都是基於消除炎症和疼痛。1 . 風寒濕證。主症:症狀較輕,周身肌肉或關節疼痛,痛處冷或如濕狀,或疼痛無定處,晨僵,常因天氣變化而加劇,舌淡,苔薄白,脈沉弦。治法:溫經散寒,祛風逐濕。治療秘方:風濕性多肌痛1號。2 . 邪郁日久,化熱傷陰證。主症:周身上下疼痛沉重,胸悶不適,甚則發熱, 口乾口苦,局部關節或有紅腫,小便黃,舌淡紅,苔黃膩,脈滑或細數。治法:清熱通絡,散寒除濕。治療秘方:風濕性多肌痛2號。3 . 肝腎陰虛,正虛邪戀證。主症:痛勢綿綿,腰酸膝軟,神疲乏力,晨僵,頭昏眼花,小便清長,耳聾,舌淡,苔薄白,脈沉細。治法:滋補肝腎,通絡止痛。治療秘方:風濕性多肌痛3號。
4、風濕性多肌痛的症狀血沉高嗎
怎麼診斷的肌痛病,這個病很少的,也是一種風濕病,治療主要是抗風濕,風濕不但血沉快,抗"O"陽性,還有風濕因子也是陽性.與糖尿病沒有直接聯系.
5、風濕性多肌痛能治好嗎
風濕性多肌痛常見於老年人,是以持續性頸,肩胛帶,骨盆帶肌群疼痛僵硬感為臨床特徵的癥候群.風濕性多肌痛診斷標准:50歲以上老年人,頸,肩,腰背或全身僵硬感持續4周以上;血沉大於40mm/h;對小劑量激素治療反應良好.由於風濕性多肌痛對激素治療普遍有良好的反應,可作為診斷性治療指標.一般用潑尼松次日或數日內症狀就能明顯減輕,如一到兩周仍無療效反應,應注意是否與GCA並存,或考慮其他診斷.一般來講對激素有反應者,維持兩到四周即可開始考慮減量,,總療效根據撤葯反應而定,少數病人須小劑量維持治療一到兩年,輕症病例可試用非甾體抗炎葯如消炎痛,阿司匹林等治療.所以從你之前的治療來看,還是比較有效果的,同時也診斷性治療上支持了風濕性多肌痛的診斷明確,後面血沉再次升高,會導致或加重血沉升高的原因很多,比如最近感冒,過度的勞累,休息不好都有可能.這個你不必過於擔心,建議繼續予激素維持治療,下次再去復查血沉.
6、風濕性多肌痛是肌肉疼還是關節疼
風濕性多肌痛(PMR)為一種和其他診斷明確的風濕性疾病、感染以及腫瘤無關的疼痛性疾病,常見於老年人,伴有血沉增快。PMR是一種以四肢及軀干近端肌肉疼痛為特點的臨床綜合征,對小劑量激素治療反應敏感。常表現為頸、肩胛帶及骨盆帶肌中2個或2個以上部位的疼痛及僵硬,持續30分鍾或更長時間,不少於1個月時間,年齡大於50歲。診斷需除外類風濕關節炎慢性感染、肌炎以及惡性腫瘤等疾病。
7、風濕性多肌痛不能吃什麼
飲食清淡copy富於營養,注意膳食平衡。忌油膩辛辣刺激等食物。以免造成百病情反復的情況,比如說,海鮮、雞肉、狗肉等。與此同時,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度菜和水果。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多吃提知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機體抗道病能力。平時可多服用祛風散寒等食物。
8、風濕性多肌痛的症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PMR常發生於50歲以上,50歲下患者甚少。男女之比為1∶2。我國發病情況不詳。美國一份報道:50歲以上人群年發病率54/10萬,患病率500/10萬。
PMR起病隱襲,有低熱、乏力、倦怠、體重下降等全身症狀。典型臨床表現為對稱性頸、肩胛帶或骨盆帶近端肌肉酸痛、僵硬不適。也可單側或局限於某組肌群。僵痛以晨間或休息之後再活動時明顯。急性發病者,每訴夜間上床時尚可,早上醒來全身酸痛僵硬難忍。嚴重時梳頭、刮面、著衣、下蹲、上下樓梯都有困難。這些活動障礙不易肌無力引起,不像多發肌炎那樣肌力嚴重減退,乃因肌肉關節僵痛所致,活動之後可漸緩解或減輕。無論主訴如何,體格檢查陽性體征較少,可有輕度貧血,肩及膝關節輕度壓痛、腫脹或少許滑膜積液征,關節鏡檢證實可有滑膜炎。一般無內臟或系統性受累表現。
【診斷】
診斷標准應嚴格符合下列6點:
1.發病年齡超過50歲。
2.頸、肩胛帶及骨盆等3處易患部位至少2處出現肌肉疼痛和晨僵,病程應持續≥1個月。
3.實驗室檢查示血沉明顯增快、CRP升高。
4.受影響肌肉無紅、腫,亦無肌力減退或肌萎縮。
5.需要排除類似風濕性多肌痛表現的其他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慢性感染、多發性肌炎、惡性腫瘤等。
6.對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相當於潑尼松10mg/d)反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