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生病類風濕

生病類風濕

發布時間:2020-10-01 11:59:56

1、得了類風濕會死嗎?

類風濕患者是可以長壽的,與一般人群的壽命相差無幾。
但是前提是: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堅持合理的治療、有效的鍛煉及其他輔助治療。
類風濕的某些並發症會對病人的壽命產生影響。

2、類風濕是怎麼引起的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很普遍的疾病,但是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常識來說很多人都不是很明白,那麼到底什麼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呢?在這里我們為你詳細的介紹一下,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RA),是一種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 ?風濕病的發生主要與感染、遺傳、免疫、性激素、葯物等因素有關。 1、內分泌因素:雌激素可刺激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 2、感染因素:很多風濕病與感染有關。如風濕病的發病與A型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有關,強直性脊柱炎與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關,類風濕關節炎與微生物感染有關。 3、免疫因素:免疫異常在風濕病的發病中佔有重要地位,許多風濕病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免疫異常引起的。如類風濕關節炎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4 、遺傳因素:越來越多的資料顯示風濕病與遺傳因素有關。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均有遺傳傾向,痛風、風濕熱與遺傳因素也有密切關系。 5、?其他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環境因素、機體素質等也均是重要的誘發因素 類風濕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並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極易致殘。從病理改變的角度來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主要累及關節滑膜(以後可波及到關節軟骨、骨組織、關節韌帶和肌鍵),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等結締組織的廣泛性炎症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全身性表現除關節病變外,還有發熱、疲乏無力、心包炎、皮下結節、胸膜炎、動脈炎、周圍神經病變等。廣義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除關節部位的炎症病變外,還包括全身的廣泛性病變。

3、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類風濕?

不同類風濕患者的症狀表現是不同的,一般表現為指間關節、腕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和足趾關節紅、腫、熱、痛和活動障礙,晚期關節可能會出現畸形,除了關節表現外,全身型的症狀包括晨僵、疲乏無力、體重減輕、皮下結節等;

4、哪些人群容易得類風濕

女性好發類風濕,發病率為男性的2~3倍。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高發年齡為40~60歲。一般的患者會伴有體重減輕、低熱及疲乏感等全身症狀。
容易得類風濕的人有:1、其血緣親屬中有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如父母親、爺爺、奶奶、兄弟姐妹等,易患類風濕關節炎。2、其血緣親屬中患有其他風濕病,如乾燥綜合症、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等,易患類風濕關節炎。3、更年期婦女、產後婦女。4、長期精神壓力過大,處於緊張勞累的環境。5、居住地寒冷潮濕,工作環境寒冷潮濕等。6、本人患有某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等,易患類風濕關節炎。

5、類風濕病症

類風濕關節炎的症狀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全身表現,類風濕關節炎常以緩慢而隱秘的方式起病,在出現明顯關節症狀前有數周的低熱、乏力、全身不適、體重下降等。

二,關節症狀,95%以上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出現晨僵現象,早期可出現雙手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和腕關節的腫脹、疼痛與壓痛,多呈對稱性持續性,其他關節如膝、踝、肘及肩關節也可受累,晚期可出現腕關節和肘關節的強直,掌指關節的半脫位,手指向尺側偏移的尺偏畸形,天鵝頸畸形,及有孔花樣畸形。

三,關節外表現,可有類風濕結節、類風濕血管炎、肺間質性病變及結節樣病變,心包炎以及貧血、血小板增多、淋巴結腫大等。

6、類風濕病是怎麼得來的?

誘發類風濕的三個因素
1、免疫因素
人體內部的免疫系統,就像是「城牆」,保護人體不受疾病的危害,當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或異常,就給了「敵人」可乘之機。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中,有很多人都是受到免疫異常影響,從而導致患病的。
2、感染因素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很多疾病都會受到感染因素的影響,如強直性脊柱炎與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關,類風濕關節炎與微生物感染有關。
3、過度勞累
過去勞累的人們,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由於在生活中勞累過度,生病住院的大有人在。這是因為人們過度勞累,會使人體長期處在緊張的狀態下,這樣會造成內分泌功能會失調,代謝產物或者某種激素經過結合蛋白以及介導蛋白,從而誘發類風濕性關節炎。想知道更多類風濕知識可以搜一下 「類風濕120論壇」 類風濕知識的百科網站。

與生病類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