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風濕的診斷
抗環瓜氨酸肽(CCP)抗體是RA的一個高度特異的新指標,對RA的特異性是96%,敏感性是80%,在RA的很早期階段就可出現陽性,為早期診斷RA提供了重要依據,在其它風濕病中的陽性率很低。
抗角蛋白抗體(AKA):對RA 診斷的特異性為89%,敏感性為40-60%,是RA早期診斷的重要指標之一。
2、類風濕診斷標准
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自身抗體及X線表現。診斷要點有:
1.晨僵:晨起時關節及其周圍僵硬感至少持續1小時(病程6周或以上)。
2.多區域關節炎:3個或3個以上區域(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肘、膝、踝及跖趾關節等)出現關節炎,且同時有軟組織腫脹、積液或疼痛。
3.手關節炎:腕、掌指或近端指間關節炎中,至少有一個關節腫脹及疼痛(6周或以上)。
4.對稱性關節炎:兩側關節同時受累(雙側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及跖趾關節受累時,不一定對稱),病程6周或以上。
5.類風濕結節:醫生能觀察到在骨突部位,伸肌表面或關節周圍有皮下結節。
6.類風濕因子陽性:任何檢測方法證明血清類風濕因子含量異常(正常人群中的陽性率小於5%)。
7.X線檢查:早期關節炎X線表現為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關節附近輕度骨質疏鬆;中後期可表現為關節間隙狹窄,關節破壞、關節脫位或融合,並有骨質侵蝕或病變關節有明確的骨質脫鈣。
以上7條能滿足4條並排除其他關節炎,即可診斷為
地址:南京市察哈爾路10號
3、類風濕應該如何進行診斷
類風濕是內分泌、營養、地理、職業、心理和社會環境的差異、細菌和病毒感染及遺傳因索等方面有關系,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對類風濕患者進行准確的診斷是治療類風濕疾病的基礎。如果對類風濕的診斷不夠准確,不但對類風濕患者的病情沒有改善的效果,也會耽誤患者治療類風濕的最佳時間。那麼,呢?下面就由專家向大家講解一下類風濕的診斷。 ①晨僵至少持續1小時,患者晨起後感到手指僵硬,手不能握緊拳頭,晨僵時間越長表明病情越重 ②關節受累常是對稱性的,最常侵犯的關節依次為腕、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跖趾關節、膝、踝、肘,其次侵犯肩、髖關節等。 ③掌指近端指間、腕關節中至少1個腫脹積液,也就是有腫脹或積液; ④腫脹關節呈對稱性,皮下類風濕結節; ⑤類風濕因子陽性 ⑥X片改變。在化驗室檢查上,類風濕患者檢查血清類風濕因子,陽性率只佔類風濕的70%左右,但類風濕因子陽性也不能判定,一定就是類風濕.大約有5%的正常健康人或老人類風濕因子也可出現陽性,如果類風濕因子是陽性結果,要進一步檢查類風濕因子的滴度,滴度越高越有診斷意義。 了解了類風濕的診斷可以讓家屬及早的發現類風濕患者,對治療很有幫助。但是選擇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才是治好類風濕的關鍵。
4、類風濕怎麼確診?
三年前我確診了是類風濕,一直靠吃葯,最近去了東方類風濕專科看,做了幾次治療,現在感覺好多了。
5、類風濕的診斷標准
您好!為明確本病的診斷、病期和發展情況,在病初應攝包括雙腕關節和手及(或)雙足X線片,以及其他受累關節的X線片。RA的X線片早期表現為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關節附近輕度骨質疏鬆,繼之出現關節間隙狹窄,關節破壞,關節脫位或融合。根據關節破壞程度將X線改變分為Ⅳ期
I期 (早期)
1* X線檢查無破壞性改變
2 可見骨質疏鬆
II期 (中期)
1* 骨質疏鬆,可有輕度的軟骨破壞,有或沒有輕度的軟骨下骨質破壞
2* 可見關節活動受限,但無關節畸形
3 鄰近肌肉萎縮
4 有關節外軟組織病損,如結節和腱鞘炎
III期(嚴重期)
1* 骨質疏鬆加上軟骨或骨質破壞
2* 關節畸形,如半脫位,尺側偏斜,無纖維性或骨性強直
3 廣泛的肌萎縮
4 有關節外軟組織病損,如結節或腱鞘炎
IV期(末期)
1* 纖維性或骨性強直
2 III期標准內各條
合肥黃山路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