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風濕艾灸穴位
根據疼痛部位選擇穴位:
肩部:肩髎、肩髃、肩臑。
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關、尺澤。
腕部:陽池、外關、陽溪、腕骨。
背脊:水溝、身柱、腰陽關。
脾部:環跳、居髎、懸鍾。
股部:秩邊、承扶、陽陵泉。
膝部;犢鼻、梁丘、陽陵泉、膝陽關。
踝部:申脈、照海、昆侖、丘墟。
根據具體病情,選擇穴位,每個穴位灸5-10分鍾。每次最多灸4個穴位。病重每天灸,病輕隔日灸。 可以每次輪換穴位。
2、艾炙能徹底治癒風濕病嗎
病情分析:
你好,艾炙是可以治療風濕的,艾炙有溫經通脈的作用,而風濕正是因為經脈不通引起.
指導意見:
另外,再加上針法,針法和炙法一起配合使用,效果會更好,可以在醫院中醫軟傷科治療.
3、艾炙對類風濕有效嗎?
可以緩解症狀
4、風濕艾灸需灸哪些穴位
風濕是感受風寒濕三邪為主,治療就應該以祛風散寒除濕,灸關元、氣海、神闕、命門、腰陽關、腎俞、腰眼都可溫陽散寒,除濕可用豐隆,祛風取風門、風池、大椎等。再就是要對受累關節進行局部治療。
夏天易出汗,要注意不可汗出當風,不可受涼,注意飲食。
5、艾灸去風濕有哪些中葯
只用艾灸絨就可以了,沒必要添加其他中葯,要堅持不斷的艾灸,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6、艾條治理風濕嗎?怎麼治療求大神幫助
艾灸對關節炎的作用: (1)研究表明,艾灸有鎮痛作用,對於風濕性關節炎所致的腰腿痛,鎮痛效果大多顯著。 (2)艾灸能使局部組織血液循環加快,提高血氧飽和度。施灸時及灸後,以施灸部位為中心,可出現明顯的充血,從而使這些部位的營養加強,加快了組織修復。 艾條治療風濕性關節炎(3)艾灸對血行有促進作用。艾灸可使血行旺盛,新陳代謝加快,既可全面增進健康程度,又可對由於血行障礙而產生的炎症、腫脹起到較好的療效。 艾條治療風濕性關節炎(4)艾灸可使組織的吸收能力旺盛,加快炎症物質吸收。 艾條治療風濕性關節炎(5)艾灸能加強機體自然治癒能力,使全身的生理機能好轉,促進疾病的恢復。 總之,灸法施於人體,不會使患者感覺疼痛,又不受暈針、折針,或因針具消毒不嚴引致其他感染的威脅。灸法無不良副作用,對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有很好療效。 請對關節炎部位懸灸或隔姜灸,並加灸「腎俞」穴。 艾灸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成效: 武漢市中醫醫院針灸、風濕科主任李建武研究發現,通過艾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及各種關節病,總有效率達九成以上。這一成果日前經專家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該課題依據類風濕「皆因體虛,肌腠空虛,風寒濕邪合而成痹」的理論,立足於《內經》「扶正祛邪」原則,用艾灸療法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方法簡便、療效肯定。 據李建武介紹,老百姓常見的小小銀針,只是中醫針灸中的「針」,「灸」也就是「艾灸」卻鮮為人知。它是一種有效的中醫治療手段,但現在懂灸法的醫生不多,如果醫生掌握不好,會引起患者燙傷。 研究發現,艾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可以緩解患者局部的關節疼痛,用艾條灸治特定的穴位,還可以調節人體的免疫機能,達到從根本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目的,同時避免了許多西葯存在的毒副作用。
7、艾灸可以治療類風濕嗎?
艾灸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臨床採用艾絨製成的艾柱或艾條溫灸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激發經絡的經氣,達到治病目的。其主要適用於虛證和寒證,起到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對於辨證類型屬於寒證、濕證、虛證,且脾胃功能較弱的類風濕患者較為適用。但艾灸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單純依靠艾灸的力量無法將類風濕關節炎治癒。
8、艾炙對痛風,風濕有效嗎
馬栗樂功效:舒筋活血化瘀排濕祛痛,適用於肩周炎、頸椎病、腰間盤,風濕關節、肌肉疲勞、損傷腫脹、蟲叮蚊咬,睡眠頭疼、上火牙疼等,以及身體肌肉骨骼的各種疼痛。鼻不通,脫枕,受涼胃難受,心胸氣短,畏風寒,痛經減輕也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