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皰疹

風濕皰疹

發布時間:2020-03-25 01:09:17

1、用生薑可以塗抹類風濕的皰疹嗎

可以的,但是具體的需要詳細醫生

2、全身起皰疹

有可能是水痘吧,吃些抗病毒類葯物,控制體溫別發燒,10天左右會好的。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一年四季可發病,尤以冬春季常見.學齡前的兒童為好發年齡.6月以內的嬰兒較少發病.多見於小兒,容易在托兒所、幼兒園內引起流行。本病主要為呼吸道飛沫傳染,傳染性很強,一次患病後可終身免疫.
潛伏期10-24天,起病較急,可有發熱、頭痛、咽痛、四肢酸痛、惡心、嘔吐等症狀。一般在發病後24小時出診,皮疹首先發生在軀干,以後逐漸向頭面部及四肢蔓延。初起時為紅色針頭大小的斑疹,數小時後變為丘疹,再經數小時即變成綠豆大小的水皰,周圍紅暈。水皰內容清澈如水珠狀,皰壁薄易破,經2-3天乾燥結痂,痂脫落後不留疤痕。自覺有瘙癢,水皰抓破後容易繼發細菌感染。整個病程約2周左右。

天花和水痘區別較大,臨床上天花的表現較重,熱峰高。天花皮疹為離心性分布,而水痘為向心性分布,可以鑒別輕型天花及重型水痘。另外還有一個重要點:疫情報告,2個病都是傳染的,都有相應的傳染源。

具體詳情可到百度上搜一艘!

3、那一種草葯能治皰疹

以下四種草葯,民間常常用以治療帶狀皰疹。

1、過塘蛇

過塘蛇,多年生水生草本,在長江以南多有生長,外形有點像瓮菜,卻因喜生長在水裡,所以有水瓮菜之稱。又因和花生藤也長得像,所以又有花生草的叫法。

其莖匍匐或上升,高30-60厘米。根莖甚長,橫走泥中。葉互生。葉片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1.5-5厘米,寬0.5-2.5厘米。花兩性,單生於葉腋,白色,基部淡黃色。蒴果細長圓柱形,長2-3厘米,直徑約3毫米,有很多種子。花期5-8月。

如何用過塘蛇治帶狀皰疹?

將過塘蛇煮水後洗在患處,再將生的草葯捶爛敷在患處,同時艾灸一下頭、尾,幾天就好了。

另有一種方法:鮮過塘蛇搗汁,調糯米粉,塗患處。這個治法出自《福建中草葯》。

2、徐長卿

別名:竹葉細辛、千雲竹、對節蓮,英雄草等,為摩蘿科植物牛皮消屬。摩蘿科植物有個特點,種莢都是「角」形,種子非常小,帶白色絹質細毛,角成熟爆裂後,風一吹,就飄走,就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

據載,「徐長卿」一名首見於《神農本草經》。《唐本草》載:「徐長卿」「所在川澤有之,葉似柳,兩葉相當,有光澤,根如細辛,微粗長,黃色而有臊氣」。但熟悉歷史人物的都知道,徐長卿是宋太祖趙匡胤時代的大官,用一種葯草治好了宋太祖的老胃痛,於是這種葯草就被賜名為徐長卿,可見徐長卿在神農本草經及唐本草中,應是另外的叫法。

徐長卿入葯,為乾燥根及根莖。性辛,味溫,歸 肝 、胃經。有較好的祛風止痛作用,被列為祛風濕葯,廣泛地用於風濕、寒凝、氣滯、血瘀所致的各種痛症,也用於手術後疼痛及癌腫疼痛,同時是解蛇毒之要葯。治療時可單味應用,或隨證配伍有關的葯物。

如何用徐長卿治帶狀皰疹?

徐長卿二至四錢,水煎內服,並外洗患處。(《中草葯土方土法戰備專楫》)

此方不僅可治帶狀皰疹,還可治接觸性皮炎,頑固性蕁麻疹,牛皮癬。

另外,用徐長卿適量,煎水洗,可治皮膚瘙癢。(《吉林中草葯》)

3、黃鵪菜

為菊科黃鵪菜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別稱毛連連、黃花枝香草、還陽草等。個兒高矮不一,10-100厘米以上都有。

小時候長卵形葉片貼地成蓮座,長大了莖直立,葉基生,倒披針形,提琴狀羽裂。

開花的時候全為舌狀花,花冠黃色。頭狀花序有柄,排成傘房狀、圓錐狀和聚傘狀,常常是一葶數花,或者花葶多有分枝。

果實紡錘狀,稍扁,上覆有一層白色柔軟的絨毛,就像降落傘般在微風中起舞。

葯用部位為全草或根,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感冒之功效,可治瘡癤,乳腺炎,扁桃體炎,尿路感染,白帶,結膜炎,風濕性關節炎

黃鵪菜治帶狀皰疹的方法特別簡單:鮮黃鵪菜搗爛,連渣塗敷。

4、杠板歸

又叫河白草、貫葉蓼、老虎艽、蛇不過等,多年生草質藤本,長達3米。莖攀緣或匍匐,細長彎曲,多分枝,小枝有棱,散生倒溝刺,淡綠色或稍帶紅色。

葉互生,膜質,柔軟,盾狀三角形,長2~7厘米,寬與長相近。莖從葉心上穿過,莖上又發葉,莖上還有棱,棱上有倒鉤刺,容易勾住人的衣服褲子。

花綠白色,腋生短穗花序,瘦果球形,藍黑色,藏於花萼內。

杠板歸入葯,是用杠板歸的乾燥地上部分,夏季開花時采割,曬干。其味酸苦,平。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止咳之功效,用於咽喉腫痛,肺熱咳嗽,小兒頓咳,水腫尿少,濕熱瀉痢,濕疹,癤腫,蛇蟲咬傷。是民間治癰腫和慢性濕疹以及關節腫痛等的好葯。

如何用杠板歸治帶狀皰疹?

將杠板歸采來搗成泥糊,敷在皰疹上,剩下的草煮水喝,見效比較快,而且愈後不留疤痕。

也可將鮮扛板歸葉,搗爛絞汁,調雄黃末適量,塗患處,一日數次。(《江西民間草葯》)

4、風濕性皰疹該用什麼葯

?

5、判斷是皰疹,還是濕疹的方法

濕疹是一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炎症,任何年齡、性別、部位均可發生。發作部位主要為四肢,常常對稱性發作,嬰兒則多發生於頭面部。濕疹的主要症狀是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等,可有劇烈的瘙癢,搔破後局部滲液、糜爛,也可感染化膿,常可反復發作,但皮疹消退後,永久性的痕跡。本病的發病原因復雜,常見的外界因素有日光、乾燥、寒冷、肥皂、化妝品、人造纖維等;常見的內在因素有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精神緊張,胃腸道功能障礙,體內有感染病灶等。濕疹可分為急性、慢性兩種,急性濕疹的特點為起病急,呈廣泛性或散在性的多形性皮疹,常對稱分布無明顯境界。慢性期濕疹或從急性演變而來,或開始即為慢性,其損害邊緣較為清楚。皮膚顯著浸潤、變厚,往往有苔蘚化,病程較長,常有急性發作,好發於面部、耳後、陰囊、小腿等部位。急性期患者應避免接種各種預防疫苗;皮膚損害處避免搔抓、摩擦、熱水燙、肥皂洗及濫用不適當的外用葯;禁食濃茶、酒、海鮮及一切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劇病情的發展。

本病相當於中醫學「濕毒瘡」、「浸淫瘡」、「旋耳風」、「四彎風」等范疇。其病是因飲食失節或過食腥發動風之品,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致使濕熱內蘊,造成脾為濕熱所因,復感風、濕、熱邪,內外相搏,充於肌膚,浸淫皮膚,從而發病。臨床常見的證型有:
1.濕熱蘊膚型:相當於急性濕疹,證見皮膚潮紅,水皰,糜爛,流滋,邊界彌漫,劇裂瘙癢,伴有胸悶納呆,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苔薄黃膩,脈滑數。
2.風濕郁膚型:相當於濕疹合並感染,證見皮損紅熱作痛,伴有化膿性症侯,舌紅,苔黃,脈弦數或滑數。
3.濕阻型:相當於亞急性濕疹,證見皮膚色暗,淡紅或不紅,水皰不多,但滋水漫淫,常有胃納不香,飲食減少,面色英黃,便溏溲少,苔白膩,脈濡滑。
4.血熱型:證見皮膚以紅斑、丘疹、抓痕、血痴為主,瘙癢劇烈,脫屑不多,常伴有口乾舌紅,脈象細數等。
5.血燥型:相當於慢性濕疹,證見濕疹反復發作,病程纏綿,數年不愈,常有體瘦,苔薄,舌淡,脈濡細等。
濕疹
可選用的西葯
1.局部治療:
(1)急性期:生理鹽水或3%髓酸水溶液濕敷患處,每日3次,每次濕敷15-30分鍾。有繼發感染時用慶大黴素注射液24萬。32萬單位加入生理鹽水500m1中濕敷至紅腫減輕,無明顯糜爛、滲出。
(2)亞急性期:用氧化鋅糊劑包敷,有感染時用1%一2%龍膽紫糊劑包敷,每天1-2次
皰疹
皰疹種類很多,還是到醫院診斷.

與風濕皰疹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