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手腫痛

風濕手腫痛

發布時間:2020-09-24 13:54:02

1、類風濕為什麼會導致手無力,腫痛?

類風濕關節炎是常見的風濕性疾病,表現為全身多發性對稱性的關節腫痛,主要是以四肢小關節為主。目前該病尚不能除根,治療目的是緩解疼痛,防止病情進展。常用葯物是非甾體類抗炎葯,改變病情抗風濕葯,生物制劑。常用方案是甲氨蝶呤+來氟米特+葉酸+非甾體類抗炎葯,若是經濟條件可以,聯合生物制劑治療

2、手指會腫脹是不是類風濕關節炎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張仲景金貴要略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3、手指腫脹風濕怎麼辦?

分析:
關節變型是類風濕的發展的最終階段,類風濕的表現;晨僵;關節的第一個症狀,常在關節疼痛前出現。關節僵硬開始活動時疼痛不適,關節晨僵早晨明顯,午後減輕。關節腫痛,畸形等。
指導意見:
類風濕性關節炎至今尚無特效療法,治療的目的是控制繼續發展,緩解症狀。雷公藤 配合通經除痹丸經國內多年臨床應用和實驗研究有良好療效。有非甾類抗炎作用,又有免疫抑制或細胞毒作用,可以改善症狀,恢復期要進行鍛煉,來維持關節的功能。

4、手指末節腫痛,是不是風濕引起的啊?

類風濕病分活動期和緩解期:
1、活動期症狀:
(1)衛陽不固、痹邪阻絡:發熱、惡心、畏寒、汗出,晨僵明顯,周身關節疼痛劇烈,甚則骨節屈伸不百利,遇冷則痛甚,得熱熨則可安,舌淡、苔薄,脈浮緊或沉緊。
(2)邪郁而壅、濕熱痹阻:惡風、度發熱、關節紅腫熱痛,得涼則痛減,關節活動受限,手不能握攝,足難以履步,骨骱灼熱、腫脹、疼痛、重著感、晨僵、口渴或渴不欲飲,溲黃赤,大便不爽或不實,苔膩或黃膩,舌質偏紅,脈數。
2、緩解其症狀:
(1)痰瘀互結,經問脈痹阻:關節腫脹且變形,活動時痛,伸曲受限,肌肉刺痛,痛處不移,皮膚失去彈性,按之稍硬,肌膚紫暗,面色黧黑,或有皮下結節,或肢體頑麻,眼瞼浮腫,舌質暗紅或有淤斑、瘀點,苔薄白、脈弦澀。

(2)肝腎同病、氣血兩損:形體消瘦,關節變形,肌肉萎縮,骨節煩痛僵硬,活動受限,關節功能四級,筋脈拘急,或筋惕肉 ,常答伴見腰膝酸軟無力,眩暈、心悸、氣短,指甲淡白,脈細弱,苔薄,舌淡無華,或舌淡紅。

5、類風濕關節炎伴有手腳腫痛

從中醫角度分析,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在這里給大家介紹幾種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中醫學中類風濕關節炎的分類和治療方法: (1)濕熱型: 濕熱重者治宜清熱利濕、活血通絡。 常用宣痹湯合二妙散加減,方中防已、山梔、黃柏、連翹、赤小豆、滑石清利濕熱;半夏、蠶砂,杏仁辛散化濁,清氣宣痹;牛膝、赤小豆活血,薏苡仁淡滲。 熱毒為主者治宜清熱解毒,活血涼血通絡。 方用四妙勇安湯加味。方中玄參、生地、銀花、生甘草、毛冬青、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涼血消炎止痛;當歸、牛膝、赤芍活血祛瘀;萆薢、薏仁、老鶴草除濕利關節以助止痛。 (2)寒濕型: 治宜溫陽祛寒止痛。 方用烏頭湯,方中麻黃發汗開表,散寒行痹,烏頭搜風散寒,溫經止痛;黃芪益衛氣;芍葯理血痹;甘草和諸葯;煎加蜂蜜,既益血養筋,緩急止痛,又可制烏頭燥熱之毒。關節腫大、濕盛者,用五積散;瘀滯者,酌加桃仁、紅花、穿山甲,配合大活絡丸口服。 (3)肝腎兩虛型: 治宜滋陰補腎,養血和血,暢筋骨、利關節。 方用六味地黃合四物湯加味。六味地黃滋陰補腎;四物湯養血活血;加桑枝、伸筋草、稀薟草祛風濕、利關節;加續斷、枸杞壯腰而治腰酸膝軟;有關節紅腫,可加萆薢、薏仁、地龍以祛濕止痛。 (4)腎陽(氣)虛型: 治宜溫陽益氣、活血通絡。 方用桂附地黃湯。方中黨參、黃芪、桂枝、附子溫陽益氣:地黃、山萸肉,山葯益腎填精;茯苓、澤瀉、丹皮利濕泄邪。寒重者,加細辛、制川烏;脾虛濕勝者,加蒼白術、薏苡仁,並酌加雞血藤、五加皮、獨活活血通絡。陽虛日久,濕邪流注關節化痰、關節畸形者,用陽和湯。方中鹿角膠,熟地大補精血;麻黃、炮姜、肉桂通陽開痹;炒白芥子去痰;並酌加紅花,桃仁、當歸、全蟲活血化瘀通絡。氣血兩虛加黃芪,當歸。 飲食注意事項: (1)風熱型和濕熱型:風熱型主要症狀為關節遊走性疼痛,發熱,咽痛,便秘,小便搜赤,苔厚,舌紅,脈數或弦數,血沉也明顯增快;而濕熱型的病人可出現低熱、胸悶、納差、關節腫痛有積液、舌質紅、苔白膩、脈滑數、血沉增快等表現。出現這些症狀的病人應該多選用寒涼的飲食,如米仁粥、綠豆、生梨、豆卷、菊花菜、蘆根等,可以協助清除內熱;而不應食用溫熱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為吃這些會傷陰助火,加重症狀。 (2)寒濕型:主要表現為關節腫痛或有積液,納差,大便搪薄,小便清長,畏寒,舌淡苔白膩,脈濡,血沉也增快。此型的患者應選用一些溫熱性的食物,如豬、牛、羊骨頭煮湯,及姜、桂皮、木瓜、葯酒等。 (3)肝腎兩虛型:這型患者可表現為關節疼痛畸形,肌肉萎縮,筋腱拘攣,畏寒,消瘦,面色無華,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而血沉多不增速,或接近正常。此型患者可以多食一些補益的食品,如甲魚肉、雞肉、鴨肉、鵝肉、豬肉、牛肉、羊骨髓、胡桃、桂圓、芝麻等。

6、奶奶手指腫痛,懷疑是風濕病,咋辦呢?急死了。。

老人歲數大了 身體很容易得一些老年病
建議趕緊去醫院去檢查 不要自己無關猜測 關於治療和疾病得問題 以後不要在網上找答案 去醫院做個檢查 大家都不是專業得醫師 容易誤導你 耽誤病人的最佳就診時間 祝賀你奶奶早日康復

7、風濕關節炎手指腫脹怎麼治療?

風濕關節炎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屬於免疫系統疾病。

風濕關節炎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與人體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及感染途徑密切相關。

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紅腫、疼痛為主要特徵。由於風濕熱活動期以累及關節和心臟為主,因此患者常伴有心肌炎、心內膜炎、心包炎等。有心悸、氣促、心前區疼痛等症狀。

風濕關節炎手指腫脹主要依靠葯物治療。若並發感染,應及早結合抗生素進行治療。

使用水楊酸制劑,治療急性風濕熱。用葯後可解熱、減輕炎症,使關節症狀好轉。水楊酸制劑常可引起惡心、嘔吐、食慾減退等胃部刺激症狀,可服用氫氧化鋁緩解。

還可選青黴素根治鏈球菌感染。
或者

使用中葯,急性期宜祛風清熱化濕,慢性期宜祛風散寒化濕,對症狀的緩解起到輔助作用。

使用必要的抗生素等葯物控制其它感染。

與風濕手腫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