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膏主治

風濕膏主治

發布時間:2020-09-23 18:12:33

1、活血發熱的膏葯有哪些?

臨床上常見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膏葯有:1、傷濕止痛膏,能活血化瘀、祛風除濕。2、三七傷葯膏,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3、傷痛舒貼,能活血化瘀、止痛止血。4、痛瘀消神袋,能消腫止痛、活血祛瘀。5、筋骨痛消貼,能補腎壯骨、活血化瘀。6、疼痛冷敷貼,能消腫止痛、活血解毒。7、接骨續筋膏,能接骨續筋、活血化瘀。。少林風濕跌打膏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因此可以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痛等疾病。作為常用的跌打損傷葯物,少林風濕跌打膏臨床常應用於跌打損傷,腰肢酸麻,腹內積聚,風濕痛等。使用少林風濕跌打膏需要注意的是貼葯和揭葯的步驟:或是在貼少林風濕跌打膏的地方用水完全浸濕,降低膠性,這樣很容易就可以把膏葯拿下來。
膏葯製作技術及臨床應用3淄水漁夫
功用主治:活血消瘀,消腫止痛。用法:先將黃連、黃柏、生地、當歸放入凡士林中,文火煎熱至黃柏成枯黃色再緩慢放入紫草,約15分鍾至凡士林成紫紅色將葯渣過濾,待凡士林冷卻凍結之前,將冰片研成細末放人攪勻即成,也可製成油紗布。功用主治:功能清熱祛風,解散結滯.消腫止痛,主治膝關節損傷,感染,結核等。上葯共研細末,每30g重傷膏葯肉加本葯末6g.功用主治:外敷治療跌打損傷、骨折、脫臼、瘀腫疼痛、風寒濕痹痛等症。
貴州省黔西南州苗葯膏葯、貼膏劑的理論基礎概...金鑫康復堂
貴州省黔西南州苗葯膏葯、貼膏劑的理論基礎概述。摘要:貴州省黔西南州苗葯膏葯、貼膏劑來源於苗醫古老的劑型棉花針,經過現代苗醫的發展,研製成方便攜帶、使用、苗葯膏葯;貴州省黔西南州苗葯膏葯、貼膏劑,最早於上世紀90.使苗葯貼膏劑名聲遠播,成為貴州省黔西南州的特色產品。葯膏葯、貼膏劑發展嚴重受阻。劑型,由多種具有驅風濕葯、活血化瘀葯、止痛解毒葯等功。在以上32味葯中,以驅風濕葯、活血祛瘀葯、解毒止。

2、五毒活絡膏的主治那些,風濕_麻木能不能根治?

五毒活絡膏牙齒痛可以放進牙齒裡面嘛?

3、五毒活絡膏的主治那些,風濕_麻木能不能根治?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4、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外用膏葯有哪些?

(1)火龍膏

葯物組成及製法:生薑250g(取汁),乳香為末、沒葯為末各15g,麝香3g,真牛皮廣膠60g。先將薑汁並廣膠溶化,方下乳香、沒葯調勻,待少溫,下麝香成膏。

功效: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宣痹止痛。

主治:風寒濕毒所襲,筋骨攣痛及濕痰流注,經絡壅痛,不能行步。

並治歷節風、鶴膝風。

用法:攤貼患處。

(2)神應膏

葯物組成及製法:牛皮膠6g(水溶代膏),芸薹子、安息香、川椒(生用)、生附子各15g。上為細末,入膠中和成膏,備用。

功效:除風散寒,溫經通絡,蠲痹止痛。

主治:風邪走注疼痛,上下不定。

用法:攤紙上,隨痛處貼之。

(3)透骨膏

葯物組成及製法:生地、馬鞭草各250g,吳茱萸、白面各90g, 骨碎補、龜板( 酒炙) 各120g, 鱉甲( 酒炙)3 個, 蒲黃60g。上為細末備用。

功效:祛風除濕,溫經散寒,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主治:一切風濕,走注疼痛。

用法:用米粉、醋調葯末似膏子,火上溫熱,攤於疼處,用紙裹,候冷再烘,於避風處用。

與風濕膏主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