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用中醫怎麼治

風濕用中醫怎麼治

發布時間:2020-03-24 21:31:25

1、中醫怎麼治風濕關節炎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張仲景金貴要略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2、中醫怎麼治風濕

中葯鞏固善後:中醫則認為正邪交爭,正虛邪留是類風濕關節炎的主要病理變化。邪去則正安,正氣旺盛,陰平陽秘則百病不生。在去除類風濕關節炎病邪後,人體正氣就可以恢復,陰陽就可達到新的平衡而恢復健康。
在中醫看來主要是風、寒、濕、熱之邪通常是引起類風濕關節炎主要外因,所以散寒、祛風、除濕、清熱等是中醫治療風濕病的常用祛邪方法。

3、風濕病怎麼治療好

風濕病是由於風寒濕邪侵入到骨骼以及血管,或者是一些軟組織引起的。這種疾病也是因為自身免疫力較低導致的,而且一旦在得了風濕病以後,這種病是很難根治的。因為在用葯物治療風濕病時,一般只能夠起到緩解的作用。

4、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怎麼治?

類風濕關節炎中醫怎麼治,中醫一般是辨證論治,最常使用的就是用中葯湯劑,就是自己煎中葯喝,但是不同的醫生所使用的方子略有不同,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痹症,需要用到一些比較貴重的葯材,比如蘄蛇,對風濕頑痹效果較好,因為有關節的疼痛,方子中還需要包含鎮痛的葯物,比如細辛或者附子,這兩味葯都是有點毒性的葯,但是鎮痛效果較好。當然,還要用到活血化瘀的葯,還要用到補氣的葯,總之,葯比較多,可以根據症狀適當加減。除了湯劑,針灸,艾灸等都可以嘗試,緩解關節炎症和腫痛。

5、類風濕可以中醫根治嗎

類風濕關節炎是以多關節受累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具體病因不是很清楚,認為與環境,感染,基因,遺傳等多因素有關,目前全世界尚無根治改變的方法。但是並不代表無法治療,隨著風濕病的發展,目前越來越多的有效葯物的應用,類風濕關節炎已經不是人們所說的不死的癌症,經過正規治療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而很多病友認為中葯沒有副作用,過度的迷信中葯造成了關節控制不理想,甚至去迷信所謂的中葯的偏方,這個觀點是非常錯誤的。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中葯目前主要有白芍總苷及雷公藤多甙,而以上葯物仍是主要作為輔助葯物應用。目前最最風濕關炎有很好效果的葯物,主要包括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生物制劑及改善病情葯物,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艾拉莫得等。

6、中醫如何治療風濕病

7、風濕用中葯怎麼洽療

治風濕痛偏方
方名 :木瓜酒。
處方 :油酥公狗前足骨、川芎、川牛膝、全當歸、天麻、五加皮、紅花、續斷、白茄子根各 50克 ,玉竹 100克 ,秦艽 18克 ,防風 15克 ,桑枝 150克 ,木瓜 180克 ,冰糖 1000克。製法 :將上述中葯共同研成粗末 ,放入玻璃瓶或瓦罐內 ,加入 50度以上白酒 ,酒量超過葯面 10~ 15厘米 ,密封浸泡 7~ 10天 ,即可飲用。

功效 :除濕祛寒 ,追風定痛。

主治 :風寒濕氣流入經絡引起的筋脈拘攣、四肢麻木、骨節酸痛 ,以及歷節風痛 (痹證的一種 ,症狀以關節疼痛為主 ,而且疼痛劇烈 ,夜甚於晝 )。

用法 :口服 ,每天兩次 ,每次 15~ 50毫升 ,溫服。

禁忌 :孕婦忌服。

南瓜藤老蔸浸酒治風濕

我母親70年代末因風濕導致四肢疼痛難忍,尤以雙臂為甚,嚴重影響正常活動。後經人介紹,自製了南瓜藤老蔸酒,長期飲服,效果頗佳。現年近八旬,風濕全消。腰板硬實,天天下地勞動。製法:取上等純米酒(20度左右)5000克,甘蔗紅片糖1000克,秋後的南瓜藤老蔸(方言,指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莖)5到7棵;先將藤蔸洗凈,晾乾,斬成段,然後與片糖一起浸在酒中,密封20天左右即可開封飲用。長期堅持,療效漸顯。每次用量,視患者的酒量而定,一般100克左右,每天1-2次,無需忌口。

治風濕痛一法

十多年前,我患風濕痛,關節、筋腱肌肉處疼痛,時輕時重。多年葯物治療,沒有明顯效果。後偶得一方,十多日後症狀消逝,身體康復。其方是:當歸、川芎、麻黃、懷膝、陳皮、木瓜各10克。六味葯為一服,把葯用紗布包好放在雞肚內。然後用線縫好雞肚,清煮,不放鹽。熟後連湯一起喝,要發汗,千萬別見風,一次吃不完可吃2至3頓。吃完一服後隔一天再吃第二服,共吃3服。

葯酒治頑痹

多年來,本人用葯酒治療坐骨神經痛、風濕及類風濕性 關節炎和神經痛,效果較好。用法是:生川草烏各10克、雙花20克、生甘草13克、川牛夕15克、蒼術10克、烏梅10克、元胡25克、漢防己25克、五靈脂25克、權殼25克、糧食白酒750毫兒,將上葯搗碎,用一層紗布包好浸入白酒內,7天後分30次飲服,每晚一次,飲後如覺胃中灼熱,可吃一點水果或冷食

與風濕用中醫怎麼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