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風濕和風濕的區別是什麼?
我想就我們近三十年來對風濕和類風濕病的治療,來談談我們對風濕關節炎與類風濕關節炎的認識,風濕關節炎與類風濕關節炎在成因上是沒有本質區別的,(從字面上講這一說法也是站得住腳的。類,有類似,像的意思,就是類似風濕關節炎,像風濕關節炎一樣的病症)風濕和類風濕病主要病因是由受濕,受潮,淋雨,汗濕風乾等(部份遺傳,比例極小不到8%)使人體吸收了來自外界和空中過多的水份,在血液中形成濕氣(或稱濕毒)引起人體自身免疫力下降的風濕類疾病,與患者自身身體素質、抵抗能力和自身免疫能力有很大關系,但還有很多其它病理不明。
一、易患人群分類和預防措施:(1)兒童發病期:一般表現為,關節紅腫,嚴重時不能行走,屬幼兒型風濕症。在這一階段是可以預防其發病率的,造成這種原因是:部份為遺傳,但大部份為尿濕、汗濕後自干,引起的風濕疼痛。A、建議不要使用「尿不濕」。B、即時更換尿濕的墊片,C、不要因怕尿濕床單而在尿墊下放置塑料紙。D、即時更換汗濕後的衣物。E、不要讓小孩在雨中玩耍和下河洗澡後不穿濕衣濕褲。(2)成人發病期:男女發病率比例至少為2:3。最主要原是因女性體質和抵抗力差異引起的風濕病變,(有專家認為與人體自身的激素水平有關,但末得到考證。)期次是女性在日生活中洗衣做飯和水接觸間過長很容易患上風濕病。這也是女性發病率比男性發病率高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而男性發病與其工作環境有很大關系,井下工作、船上作業、野外作業,居住環境陰面背光,屋內潮濕空氣流通不暢等等都是易患風濕病的重要原因。預防措施:A、不穿濕衣濕褲,B、冬季不沾生冷的水,C、不吃生冷食物,D、不吃過多油膩食物,(防止血脂過高引起病情加重)E、注意預防感冒、感染。(也會引起病情加重)。
二、 風濕病在發病進程上的表現和分類:在進程上可分為(前期、中期,後期、晚期)。
(1)前期表現為:濕疹,風丹,無外力影響下的肌肉酸痛。(2)中期表現為:因天氣變化引起的大關節和肌肉疼痛,無外力影響下的肌肉紅、腫、痛,時間不超過2天。(3)後期表現為:關節無力、行走不便,關節受限,出現晨僵,不一定為天氣變化引的關節和肌肉疼痛。用葯後疼痛無遊走現象,關節無對稱性疼痛,較重的有關節積液,腫漲。部份有小關節病變。關節無明顯變形,生活其本能自理,中西葯物服用後能基本控制。(註:在前三個階段我們應認為是風濕病,而不應當定性為類風濕)。晚期表現為:全身(或部份)大小關節變形,(俗稱風濕入骨)部份患者關節無紅腫現象,只表現為關節疼痛,有遊走性和對稱性疼痛,必須服用激素類葯物止痛,生活不能自理,一天用葯在兩次以上。靠葯物維持不能斷葯。在這一階段我們就應當稱為類風濕病了。
三、治療方法及效果,在中前期基不用葯物治療,只要注重保養,加強煅煉,注意防潮防濕,是可以控制其發病進程的。在中期適用於驅風除濕的中葯,發病時吃一些止痛類葯物。也是可以控制的,後期治療必須中西葯結合,適量控制使用激素類葯物,不到萬不得己才用激素類葯物。晚期治療只有使用激素類葯物維持生命,中葯對類風濕病收效甚微,激素類葯物只是類風濕病患者的最後救命稻草。(但服用時患者應有情知權,防止一些不法份子,把激素葯加進中葯里冒充中葯)上述方法都不盡人意,都未能徹底解決患者體內濕毒問題,就根本談不上得到根治,往往我們的一些專家和醫院禁錮於傳統的理論和西醫的認識,都想以吃葯來把體內濕毒排出,而事實上很難做到。(目前沒有一人能做到,更有甚者一些沒有醫德和良心的醫生和醫院將參了激素葯的中葯給患者服用,並保證幾個療程治癒。)
四、我們的發現和治療方法:我的母親在1973年的一個雨天,被大樹扎傷後患上風濕關節炎,開始是天氣變化時各大關節表現紅、痛、腫。走30多里路要走一天,反復幾次卧床不起,時好時壞,但總的趨勢是一次比一次重,在1982初年去慶重治療,醫生認定為類風濕關節炎,無葯可治,只能葯物控制。1982年底由於父親去逝母親病情加重,卧床不起,腰部以下不能動,表現為膝關節腫大疼痛,髖關節無法活動,左手小指關節變形,其她關節都未變形,每天三次強的松,每次2-3粒,吃一些不明來路的中葯,(在患病期吃過幾十個葯方,上百種中葯,沒有一個效果明顯,但確有部份葯物能控制病情。)在1984年遇到一位當地老中醫,開了一副外用酒葯的民間驗方,以當地70度以上的純玉米酒泡製一個月以上。塗擦患處一小時後有紅點產生,第二天有濃泡產生,小的如黃豆,大的如乒乓球,七天後濃泡自消,不用其它葯物治療。等泡消完後再擦,如此三次,泡一次比一次小一次比一次少。起泡後疼痛減輕,關節可輕微活動。在擦完三次後,可以下床以拐杖走路。15天後可扶牆走路,一個月後基本痊癒,治癒後未吃過任何風濕類葯物。我母親今年73歲,在這治好二十多年裡很少關節痛過,就是痛擦一次也要管三五年。現在看來外用酒葯是去風除濕的最好方法,這一方法正是利用「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這一中醫理論,只有外用酒葯才能根治風濕關節炎。因為我們是用最簡單的方法把濕毒從血液中排除達到治根。我們把取名為「風濕靈葯液」。在這二十多年裡,我們在當地用此方法治好了成百上千的風濕病患者,對前期,中期,後期風濕病患治癒率很高,對晚期風濕病患者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擦後有反映的能止痛,得到根治的可能性極小。我們只是不能保證對較重的類風濕病患者的根治。對於一個民間的驗方能根除大多數或部份風濕病患者的疾病也是一個不的成就。作為既不是醫生也不是患者的我,僅為個人淺見,但願能給醫生和患者在治療和認識上有一點幫助。
2、風濕和類風濕有什麼區別?
風濕和類風濕關節炎是完全兩個概念,很多醫生及患者會把風濕和類風濕關節炎混為一談,我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風濕和類風濕關節炎的區別。
首先,風濕性關節炎嚴格上狹義的說是因為鏈球菌感染造成的關節的受累。它表現為發熱,遊走性關節疼痛,皮膚的環形紅斑,舞蹈症,皮下結節,查抗O升高,主要是因為鏈球菌感染。隨著我國醫學的發展及生活水平提高,抗生素的應用,最近五至十年,我們中東部的確很少見到風濕性關節。只有在部分偏遠的山區,仍有少部分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而廣義上的風濕性關節炎這包括了十幾種關節炎,比如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他們都屬於風濕性關節炎的范疇。所以說很多醫生給患者診斷風濕性關節炎,這不是很規范,而應該明確具體是哪一種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是我們常見的一種關節炎,他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主要表現為侵蝕性滑膜炎,二,臨床表現為對稱性的小關節腫脹,疼痛,一手的掌指關節及近端指間關節受累為主,可有腕,肘,肩,膝,踝等其他的關節受累。而查血可以看到類風濕因子及CCP抗體的陽性,部分類風濕關節炎可累及肺臟,血液系統等其他內臟器官。
所以說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是完全兩種概念,大家不要把兩者混淆。
類風濕互助app這里有最全面的類風濕知識講解和全國各地的類風濕病友。
3、類風濕和風濕有區別嗎?
專家答疑
 登錄後點右上角搜索,快速查詢疾病和治療方法! 立即注冊
風濕和類風濕區別

張奉春主任醫師
北京協和醫院 風濕免疫科

關節炎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疾病,由於致病因素、臨床表現等不同,可以將關節炎分為多種。其中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較容易造成混淆,兩者主要有以下區別:
1.風濕性關節炎:與鏈球菌感染有密切關系。臨床上以關節和肌肉紅腫、酸痛為特徵。四肢大關節常受累,以下肢大關節如膝關節、踝關節多見,其次是肩、肘、腕關節,手足小關節少見。風濕性關節炎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關節症狀消失後不遺留關節畸形。經實驗室檢查,類風濕因子多為陰性。水楊酸制劑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常用葯物。
2.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多種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發於20~40歲女性。早期症狀多為關節疼痛、腫脹,常累及外周小關節。病情反復發作,時重時輕,長期病變後出現關節畸形。經實驗室檢查,類風濕因子常呈陽性。可以使用非類固醇類抗炎葯和緩解病情的抗風濕葯進行治療。
4、類風濕和風濕有什麼區別和關聯?
類風濕一般指類風濕性關節炎,而類風濕就被包含在風濕當中,也就是說風濕包含著類風濕、紅斑狼瘡等疾病。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因為這一字之差,總把這兩種疾病當成一種疾病看待,其實這是錯誤的。
我們知道風濕在西醫的定義中,其范疇是很廣的,比如類風濕,紅斑狼瘡的等等,也就是風濕包含了類風濕,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怎樣去區分這兩種疾病呢,我覺得可以通過以三個方面去區別:
風濕病一般是與機體內鏈球菌感染有關,一般指人的關節或結締組織出現了炎症,從而引起疼痛不適,一般常見於青年;類風濕的病因很多種,一般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常見於中老年婦女
2.發病的表現症狀風濕性疾病發病部位主要是膝關節以及肘關節處,一般不會造成關節畸形;類風濕性疾病多數是在小關節處發病,到了發病晚期,會使患者的關節出現畸形,甚至有可能引起心、腎、肺等一系列病變,是相對比較嚴重的。
既然我們知道這兩種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那麼他們的治療方式也是不一樣的。風濕是以消除鏈球菌感染為治療原則,使機體得以慢慢恢復;而類風濕性主要以保護關節、恢復關節功能為原則,用抗風濕類葯物進行治療 ,也可適當的加以中葯外敷來控制疼痛,從而減輕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質量。
由此可見,這兩種病就是完全不一樣的及,我們千萬不能將他們搞混或者混為一種疾病,如果自己盲目的認為是一種疾病,採取了不適當的治療方案,那麼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效果的,甚至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因此,有異樣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醫,尋求醫生的幫助。
5、類風濕和風濕一樣么 有什麼區別嗎
風濕病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類疾病的統稱,風濕病全稱應該是「風濕類疾病」或稱「風濕性疾病」。凡侵犯肌肉骨骼系統(如關節、肌肉、韌帶、肌腱滑囊等)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無論其發病原因如何,均屬風濕病范疇。
風濕病可分為10大類,其中就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症狀一般表現為晨僵、手指腫脹、小關節疼痛、發熱等。
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表現為膝關節、肘關節、踝關節腫痛。腫痛持續較短,只有幾天時間。
6、類風濕和風濕有什麼區別?
風濕和類風濕兩個詞不是一個概念。
風濕病是結締組織受損,以關節炎、皮膚肌肉損傷為主的一大類疾病,包括類風濕關節炎、乾燥綜合征等;
類風濕性關節炎為風濕病的一種,其特點是全身多關節,尤其小關節出現對稱性腫脹疼痛。並伴有晨僵現象。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可有肺臟、腎臟等臟器損傷。
風濕病范圍較廣,不僅包括類風濕關節炎,還包括骨關節炎、紅斑狼瘡等。
感謝採納。
7、類風濕與風濕的區別是什麼?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侵蝕性、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上多侵犯雙手小關節及腕關節。
風濕性關節炎是由於感染了溶血性鏈球菌以後,引起的免疫反應,屬於反應性關節炎,它並不是細菌直接侵犯到關節,而是由於細菌感染以後引起體內的一個免疫反應,屬於風濕熱的關節表現。
8、風濕病和類風濕有什麼區別
在臨床上,風濕病指的是一大類疾病,下麵包括100多個具體的疾病,其中類風濕關節炎就是類風濕病,是他的一個常見疾病。風濕病泛指的影響到骨骼、關節、肌肉及其周圍的滑膜、肌腱、韌帶以及可以影響到心臟、血管、神經系統、肺臟等多個器官的一組疾病。
而類風濕病的正確名稱是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組以手腕小關節受累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時可以出現關節外的症狀,他主要表現為手腕等小關節受累,同時也可以累及到膝關節、踝關節、足趾關節等,呈對稱性。
一般患者化驗類風濕因子高低度陽性,化驗抗ccp以及抗aka抗體也可以陽性,患者做x線片可以發現有骨質疏鬆或者是關節間隙的狹窄。這個疾病如果不進行治療,可以致殘,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