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祛風濕葯可分為那三類
祛風濕葯可分為祛風勝濕、祛風通絡、祛風濕強筋骨三類。
各類的特點分別是:
( 1 )祛風勝濕葯:以祛除風濕病邪為主,有較好的止痛作用,能治療風濕痹痛之本。
( 2 )祛風通絡葯:又稱為舒筋活絡葯。以舒筋與活絡作用為主,而祛風濕之力較弱。用於痹證見有關節屈伸不利、拘攣或肢體麻木、癱瘓等經絡不利之症。故只能治風濕痹痛之標,而不能治其本,這也是與祛風勝濕類葯之區別。
( 3 )祛風濕強筋骨葯:這類葯具有祛風濕和強筋骨的雙重作用,但長於強筋。主要用於風濕痹痛日久、肝腎虛、腰膝酸痛、步履乏力,以及老年體弱痹證、腎虛骨瘓等證。
2、祛風濕的偏方有哪些
1.川、草烏各20g,白芷50g,羌活、獨活各50g,細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靈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鍾,5~10天為一療程(貴州醫學院附院方)。
2.海桐皮、桂枝、海風藤、路路通、寬筋藤、兩面針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鍾,連續使用1個月(《實用中醫內科學》方)。
3.土鱉蟲12g,蘇木30g,大戟6g,尋骨風20g,水煎。每日1~2次。
4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3次。
5艾葉、紅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6透骨草、追地風、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次。
3、祛風除濕
你可以到正規的醫院理療科做治療,可以做拔罐、扎針、艾條灸法、中頻等治療,生活中注意不要經常受涼、游泳。
4、怎樣才能快速去風除濕
吃一些活血的食物,或者葯物都可以起到祛風除濕的來效果,祛風除濕要搞清病因方可治療,中醫有言祛風先活血,活血風自滅,那麼除濕呢?就要涉及到脾胃,中醫有言:「脾主運化源水谷,運化水濕」,一般而言是脾失運化水濕功能,水液代謝受阻,侵襲中焦之脾臟。因此除濕需健脾,健脾濕自除,健脾就要平時吃點山楂、最好是煮湯喝,喝點質量好點的益生菌酸奶,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功效。
5、祛風除濕吃什麼食物
療原則是早期診斷,及時正確處理,以保全生命與肢體,盡量保持關節功能。
全身治療與急性化膿性骨髓炎同,如為火器傷,應做好初期外科處理,預防關節感染。
局部治療包括關節穿刺,患肢固定及手術切開引流等。如為閉合性者,應盡量抽出關節液,如為滲出液或混濁液,即用溫熱鹽水沖洗清亮後,再注入抗菌素,每日進行一次,如為膿汁或傷後感染,應及早切開引流,將滑膜縫於皮膚邊緣。關節腔內不放引流物,傷口亦可用抗菌葯物滴注引流法處理,或局部濕敷,盡快控制感染。
6、祛風除濕精油怎麼用
倒一些放手裡,往要按摩的地方按摩,揉搓
7、祛風除濕吃什麼食物
1.櫻桃中醫認為櫻桃性味甘溫,歸脾、肝經,有發汗透疹,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的功效。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吃櫻桃,有助於減輕疼痛,消除腫脹,可防治關節炎和痛風。科學家認為櫻桃中含有一些特殊物質,在治療關節炎和痛風類炎症有顯著的效果。【櫻桃粥】櫻桃100克,粳米100克。先將櫻桃洗凈後榨汁;將粳米淘洗干凈後入鍋慶煮粥,待粥熟時加入櫻桃汁和白糖調勻,再煮一二沸即可。本品有祛風除濕,;蘭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2.烏蛇中醫認為烏蛇肉性味甘溫,歸肝、腎經,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開寶本草中記載其:「主諸風瘙癮疹,疥癬,皮膚不仁,頑痹諸風。」【烏蛇粥】烏蛇肉100克,粳米100克。先將烏蛇肉洗凈後切細,用澱粉、醬油、料酒胡椒粉勾芡;將粳米淘洗干凈後入鍋內煮粥;待沸後加入烏蛇肉,等粥熟後加入調料即可。每日1劑。本品有祛濕的功效。可用於風寒濕邪所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2、三色湯功效:祛風除濕,活血通絡。對筋骨痙攣,腰膝疼痛者更為適宜。注意:風寒濕痹之人忌食柿子、柿餅、西瓜、芹菜、生黃瓜、螃蟹、田螺、蚌肉、海帶等生冷性涼的食物;熱痹患者忌食胡椒、肉桂、辣椒、花椒、生薑、蔥白、白酒等溫熱助火之品。【三色湯】配料:黃豆芽2兩,姜絲20克,紅大椒1個,植物油、白醋、濕澱粉、雞湯、食鹽、麻油、味精各適量。做法:將油鍋燒熱,下黃豆芽煸炒幾下,放入白醋炒至八分熟,出鍋備用;在鍋內放入雞湯,姜絲,燒開後把紅大椒入鍋再次滾開後,將黃豆芽、鹽入鍋,再用濕澱粉勾芡,淋上麻油出鍋即成。
8、哪些食物可以祛風除濕?
以下五種食物可以。
1、薏仁:
如果覺得自己身體有濕氣,如積液、水腫,濕疹、膿瘍等等與體內濁水有關的問題,薏米都是您最好的幫手。
「薏仁最善利水,不至耗損真陰之氣,凡濕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據《本草綱目》記載,薏米健脾胃、消水腫、祛風濕、舒筋骨、清肺熱,它還有美容功效。
2、紅豆:
體內有濕,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人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造成水腫虛胖。紅豆含有的石鹼成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消除浮腫。紅豆水對因口味重、壓力或排便不順引起的水腫更有效。
3、茼蒿:
中醫認為茼蒿性味辛、甘,食之能溫脾開胃、養心安神、降壓補腦,適用於脾胃虛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脹痛等病症。所以,雨水節氣調養脾胃不妨多吃一些茼蒿,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4、淮山:
山葯味甘而性平,入脾、肺、腎三經。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多種功效。在歷史上與牛膝、地黃、菊花並稱為「四大懷葯」遠銷海外,並有「四大懷葯淮山居首,淮山家族鐵棍為王」之說。春天用淮山搭配其他食材有很好健脾祛濕功效。
5、菌類:
菌類也是祛濕好食材。菌類包括各種耳類和菇類:如木耳、銀耳、蘑菇以及竹蓀等。菌類擁有高蛋白、多膳食纖維氨基酸、維生素,多礦物質,同時又無膽固醇、低脂肪低糖的神奇食用效果。
9、吃食物什麼祛風濕
在廣東空氣濕度大,每到多雨季節,在飲食上少不了「祛風濕」。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潮濕的環境容易誘發神經痛,關節炎等。康之家網上葯店專家建議,潮濕季節養生最適宜健脾除濕。下面為你推薦具有祛風除濕功效的菜餚。
風濕性疾病多為慢性病,治療目的是改善疾病癒後,保持其關節,臟器的功能,解除有關症狀。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葯。常用的抗風濕病葯物如奈普生,阿斯匹林,布洛芬,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等。
烏蛇肉100克,粳米100克。先將烏蛇肉洗凈後切細,用澱粉、醬油、料酒胡椒粉勾芡;將粳米淘洗干凈後入鍋內煮粥;待沸後加入烏蛇肉,等粥熟後加入調料即可。每日1劑。本品有祛濕的功效。可用於風寒濕邪所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和類風濕有區別嗎 功效:祛風除濕,活血通絡。對筋骨痙攣,腰膝疼痛者更為適宜。
注意:風寒濕痹之人忌食柿子、柿餅、西瓜、芹菜、生黃瓜、螃蟹、田螺、蚌肉、海帶等生冷性涼的食物;熱痹患者忌食胡椒、肉桂、辣椒、花椒、生薑、蔥白、白酒等溫熱助火之品。
【秦艽桑枝煲老鴨】
配方: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鴨100克。
製法:將老鴨洗凈切塊與中葯材一同入煲,加水適量,煲爛後,調味,吃鴨肉飲湯。
功效:秦艽有祛風濕、止痛、解熱作用;桑枝能祛風濕通絡活絡作用;鴨肉滋脾胃。本食療方適用於關節腫痛伴有低熱之風濕熱痹型系統性紅斑狼瘡。
10、長期在潮濕的環境中工作,怎樣祛風除濕,中
長期在潮濕的環境中工作哦我建議還是多曬曬太陽去風濕除濕呃可以就是穿穿的衣服稍微格式一點盡量的離失去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