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祛風濕方劑

祛風濕方劑

發布時間:2020-09-20 14:32:37

1、祛風除濕的中葯配方

祛風除濕常用方較多,如羌活勝濕湯、獨活寄生丸等。具體使用還應該結合病人具體病情進行相應調整才有針對性,更符合病人治療需要。

2、什麼葯祛風除濕效果最好

祛風除濕的葯物很多,下面這些是效果比較好的:
一、中葯。
1、櫻桃:性味甘溫,歸脾、肝經,有發汗透疹,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的功效。經常吃櫻桃,有助於減輕疼痛,消除腫脹,可防治關節炎和痛風。
櫻桃粥:櫻桃100克,粳米100克。先將櫻桃洗凈後榨汁;將粳米淘洗干凈後入鍋慶煮粥,待粥熟時加入櫻桃汁和白糖調勻,再煮一二沸即可。該品有祛風除濕,;蘭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2、烏蛇:烏蛇肉性味甘溫,歸肝、腎經,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
二、中成葯:
1、鑽山風糖漿(降糖)
成份:鑽山風、勾兒茶、四塊瓦、威靈仙、千斤拔、豐城雞血藤、山姜、輔料為蔗糖、苯甲酸。
功能:祛風除濕,散瘀鎮痛,舒筋活絡。用於風寒濕痹引起的腰膝冷痛,肢體麻木,伸屈不利。

2、通痹片:
成份:馬錢子、白花蛇、人參、當歸、蜈蚣、制川烏、天麻、全蠍、地龍等葯味,經加工製成的糖衣片。
功能:調補氣血,祛風勝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用於寒濕阻絡,肝腎兩虛型痹症,包括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3、治療類風濕的葯方

建議你系統的使用葯物治療,配合運動,營養!好好的治療下!葯物的話您可以試試gs骨研素!

4、求一活血化瘀,清熱祛風除濕的葯方

朋友,中醫講究的是辯證施治,對待不同的患者,一個同樣的疾病可能開完全不同的方,所以還是建議你去正規的中醫院看看,不要自己隨便亂找方,中葯亂吃也是會出事的

5、祛風除濕的葯

櫻桃
中醫認為櫻桃性味甘溫,歸脾、肝經,有發汗透疹,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的功效。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經常吃櫻桃,有助於減輕疼痛,消除腫脹,可防治關節炎和痛風。科學家認為櫻桃中含有一些特殊物質,在治療關節炎和痛風類炎症有顯著的效果。
【櫻桃粥】
櫻桃100克,粳米100克。先將櫻桃洗凈後榨汁;將粳米淘洗干凈後入鍋慶煮粥,待粥熟時加入櫻桃汁和白糖調勻,再煮一二沸即可。該品有祛風除濕,;蘭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烏蛇
中醫認為烏蛇肉性味甘溫,歸肝、腎經,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

6、我想要祛風除濕的中葯配方葯酒

五加皮50g 當歸45g 牛膝75g 高粱米酒1000ml《本草》
絡石藤90g 海風藤90g 雞血藤90g 桑寄生90g 五加皮30g木瓜60g 白酒3000ml
《民驗》
現在野生蛇類屬於管制葯品,能弄到的話單用烏梢蛇泡酒

7、祛風除濕的中葯有哪些?

1.獨活功能主治:祛風濕,通痹止痛。用於風寒濕痹、腰膝疼痛、關節炎、鎮痛。 2.威靈仙功能主治: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用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3.桑寄生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元。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崩漏經多,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 4.五加皮 功能與主治: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用於風濕痹痛,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體弱乏力,水腫,腳氣。 5.白花蛇功能主治:祛風,通絡,止痙。用於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瘰癧惡瘡。 6.海風藤功能與主治:祛風溫,通經絡,止痹痛。用於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 7.絡石藤功能主治:祛風通絡,涼血消腫。用於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喉痹,癰腫 8.老鶴草祛除風濕、舒筋活絡,適用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關節不利等症 9.虎杖祛除風濕,且能活血通絡止痛,也可用於風濕痹痛 10.臭梧桐有祛除風濕、止痛之功,用治風濕痹痛之症 11.防己祛除風濕,利水消腫 12.秦艽祛風濕、舒筋絡,常用於風濕痹痛、關節拘攣、手足不遂等症 13.透骨草(附:急性子)有祛除風濕作用,並能活血止痛,用治風濕痹痛 14.豨簽草豨簽草為祛除風濕常用要葯,用於風濕痹痛、筋骨不利等症 15.鹿啼草本品有祛風濕作用,適用於風濕痹痛 16.千年健本品既能祛風濕,又能強筋骨,用於風濕痹痛、腰酸腳軟、手足拘攣麻痹等症 17.虎骨祛風通絡,強健筋骨,適用於風濕痹痛、風邪偏勝關節疼痛擊肝腎虧損,腰膝痿軟之症 18.徐長卿本品善於祛風,功能通絡止痛,用於風濕關節疼痛 19.尋骨風(附:絲瓜絡)祛風通絡,適用於風濕痹痛、筋脈拘攣 20.接骨木祛風濕、通經絡,對風濕痹痛、關節不利之症 21.蜇砂本品善於化濕,功能通絡利痹,可用於風濕痹痛之症 22.松節(附:松香、松花粉)本品苦燥溫通,具有燥濕通絡利痹之功,善去筋骨間風濕,對於風濕痹痛、關節酸痛等症 23.海桐皮品功能祛風濕,通經絡,主要適用於下肢關節痹痛以及腰膝疼痛等症

8、去濕氣中葯配方

一是木香順氣丸,可以行氣化濕,健脾和胃,濕濁內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悶,脹疼,嘔吐惡心,噯氣納呆非常的實用,口服一次六到九克,一日兩到三次。

香連丸可以清熱化濕,行氣止痛,用於大腸濕熱所致的痢疾。症見大便膿血,里急後重,發熱,腹疼,腸炎,細菌性痢疾,口服一次三到六克,一日兩到三次。

平胃散那可以燥濕運脾,行氣和胃,用於濕滯脾胃證,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無味,惡心嘔吐,噯氣吞酸,肢體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膩而厚,脈緩,每次四到六克,用姜棗煎湯送下。

也可以使用清熱祛濕顆粒,可以清熱祛濕,益氣生津,用於暑濕病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慾不振,身熱口乾,口服一次十克,一日兩到三次。

藿香正氣丸,也具有很好的祛濕效果。

9、祛風濕的偏方有哪些

1.川、草烏各20g,白芷50g,羌活、獨活各50g,細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靈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鍾,5~10天為一療程(貴州醫學院附院方)。
2.海桐皮、桂枝、海風藤、路路通、寬筋藤、兩面針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鍾,連續使用1個月(《實用中醫內科學》方)。
3.土鱉蟲12g,蘇木30g,大戟6g,尋骨風20g,水煎。每日1~2次。
4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3次。
5艾葉、紅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6透骨草、追地風、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次。

與祛風濕方劑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