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蜂針療法」對內風濕真的有效嗎?--急求答案!
你好,蜂針療法治療類風濕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也有一定的風險,有些人是過敏體質,可能會對蜂毒過敏,所以在做治療前需要進行 皮試。一般用的都是沒有毒性的蜜蜂,所以一般是不會引起中毒反應的。不太清楚哪家醫院開展這項治療,在民間的診所應該會有的。
2、有誰知道龍布蜂針膏葯西藏的,治類風濕病好用嗎?
不要相信帶上西藏就神秘!其實就是一濠頭,我在藏區都不知道有這么個葯。
3、請問什麼叫蜂針療法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蜂療治療類風抄濕性關節炎就是以毒攻毒的辦法,採用蜜蜂的毒針,來蜇患者疼痛的關節部位,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實際上患了類風襲濕性關節炎,患者本身就很痛苦了,再用蜜蜂的毒針蜇患者,這樣會給患者帶來雙重疾苦。因為類風知濕是血液性的疾病,光靠蜂療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認為治療類風濕道性關節炎最好的方法:還是應該首先中葯治療是為上策。
採納哦
4、蜂毒治療膝關節風濕,穴位有哪些
人類利用蜜蜂螫器官為針具,循經絡皮部和穴位施行不同手法的針刺,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稱為蜂針療法。蜂針既給人體經絡穴位以機械刺激,同時自動注入皮內適量的蜂針液,具有獨特的葯理作用,其針後繼發局部潮經充血,以兼具溫灸效應。可見它是針、葯、灸相互結合的復合型刺灸法。
蜂針療法對下述疾病療效顯著:風濕病、類風濕關節炎、免疫力低下、過敏性鼻炎、子宮肌瘤、各類神經痛、頸椎病、骨質增生病。
蜂針的療程:根據病種和病情的輕重程度,療程有所差異。一般每天治療1次,10次為1療程,1-2個療程即可取得顯著療效,某些疑難雜症的療程則需適當延長
蜂療患者須知
1、 蜂療的禁忌:過敏體質者;10歲以下的幼童;腦創傷;蕁麻疹者不宜採用蜂蜜療。蜂針治療期間嚴禁飲酒、食螺、蚌、蝦等食物和服用含蟲類的葯物,以免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
2、 蜂針的反應:初次接受蜂針的患者,在治療點或身體的某些部位產生經、腫、癢和淋巴結腫大等現象,這是蜂針(毒)溫經通絡的正常效應,無須用葯處理,在治療的過程中會逐步減少和消失。 蜂針反應的大小,並不是衡量某一人適不適應蜂針療法的指標和依據,它是蜂療醫生掌握間隔時間和蜂針用量的依據。
3、 蜂針的療效:蜂針療法的特點是:對人體安全、沒有毒副作用。國際蜂療權威大師米倉溫先生把蜂毒加入蜂蜜中飲用,發現蜂針(毒)還有強壯強精的效果。加此孕婦接受少量蜂針,可以助長胎兒發育健全。
4、 蜂針的療程:根據病種和病情的輕重程度,療程稍有差異一般每項天治療1次,10次為1療程,1-2療程可以痊癒,但如類風濕、神經官能症、支氣管哮喘等頑固性病種,需治療20次才能達到1療程,嚴重的病例需3-5個療程才能康復。
養蜂人抗癌長壽之迷
50年前,俄國生物學家尼古拉·齊金向全國200多位百歲以上的老人發信,想了解他們長壽的原因。當他認真地分析這些回信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這此長壽者中,有143人是養蜂人,還有34人曾經養過蜂!
法國家科院對1000位養蜂人作了死亡回顧性調查,未發現一個人是死於癌症。
那麼養蜂人為會么能抗癌長壽呢?科學研究和實踐症明:首先是養蜂人同蜜蜂朝夕相伴,常年生活在綠草鮮花環繞、無污染的優美自然環境中。在蜜蜂鍥而不舍、無私奉獻的精神激勵下,養蜂人熱愛生活,精神充實;其次是養蜂人能經常食用具有醫療保健作用的蜂蜜和長年被蜂螫刺。德國古拉爾博士認為,養蜂人患癌症率低的原因是因為其生活方式和工作特點所創造的條件,特別是能不間斷地吃到蜂蜜及長年被蜂螫刺,後者最為重要。近年來國內外醫學家研究表明,長壽往往是和無癌、無心臟病、無血管硬化相伴而行,而蜜蜂王國恰為您提供了預防這此疾病的「天然良葯」,如果你有興趣又有條件的話,不妨親身體驗一下。
5、有誰試過蜂針療法治風濕
蜂針療法是利用蜜蜂家族中工蜂的尾針進行針刺或利用蜂刺中分泌出來的蜂針液,調整經脈,活血通絡,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這在民間廣為使用。蜂針是其工蜂防禦外部刺激的有力武器,既有治療作用,又具有一定的侵害作用,會引起人體的表皮疼痛和一系列反應,故人們稱為蜂針或蜂毒療法。蜂針療法對許多風濕性疾病有良好的療效,掌握蜂針治療的基本技巧,有利於安全有效地進行治療。直接用蜂針液治療的方法常有:活蜂針刺法與蜂毒注射法兩種。活蜂治療中又有多種刺激的方法,可以因人、因病、因穴位採用不同的蜂針刺激方法。
活蜂針刺方法是直接利用蜜蜂螫刺器官為針具,循經絡皮部和穴位施行不同手法進行針刺。蜜蜂並不是隨便就用蜂針刺人的,只有當其受到刺激時,才會將蜂針刺放出進行防衛。活蜂刺激多用中華蜜蜂或義大利蜜蜂。蜂針是由工蜂產卵器特化而成,為雙層結構,有中針與外套,可以上下滑動。針外套上有倒鉤,蜂內針與毒囊相通。當蜂針刺入人體後,由於蜂針上有倒鉤,蜜蜂無力將蜂刺帶出,往往會連同蜂刺的毒囊都留在人體。其活蜂針刺的方法有多種,現簡介如下。
蜂針直刺法
要進行蜂針治療的局部皮膚消毒後,用鑷子挾著活蜂腰段,對准穴位或痛點,蜜蜂則自然將尾針刺入,蜂毒通過螫針注入人體。因為蜂受到刺激有作出自衛的本能反應,蜂針會立即刺入。蜂針離開蜂體後,在支持螫刺基部和螫器管發動裝置的作用下,有節奏地繼續不斷收縮,使螫刺進一步深入並自動將蜂針液注入人體皮內。一般留針10~20 分鍾後,可見蜂針的毒囊變成干癟,然後將蜂刺拔出。如果不將蜂刺拔出,對機體是異物刺激,易使局部反應加大,或易有硬結形成。此法用中華蜜蜂治療為多,義大利蜂也可使用。
蜂針散刺法
此法為散刺、輕刺、淺刺,因痛苦小,病人易於接受。此法有兩種:一種是先用鑷子挾住蜜蜂的身體,它因受刺激會將蜂刺時時探出,再用鑷子挾住蜂針刺部將蜂螫針從活蜂尾部拔出。夾持著蜂針,在患部或與疾病相關的經脈、腧穴點刺即出,一般鑷不離針,隨刺隨拔。1隻蜂針分刺三五點,多至十幾點,最後可將蜂刺留針幾分鍾,或不留針。另一種方法是將蜜蜂取出,截斷腹部從尾部分出,鑷住留下的尾端末節含蜂針毒囊的部分,再用上面的散刺法進行點刺。此法猶如針灸療法中的梅花針療法。適用於面部疾病治療,以及畏痛者、小兒、高敏體質患者、蜂針保健者,或可用於試針。散刺法用義大利蜂治療為多。散刺法治療可以減少過敏機會。該法挾蜂刺出來時要等候時機,所挾部位要適當,用力均勻熟。蜂刺拔出後要即時使用,否則會不易刺入,或使蜂毒大量排出而失去治療的目的。
蜂針點刺法
點刺法是用直刺法與散刺法相結合的方法。先似直刺法,將活蜂針刺入穴位,然後再迅速將蜂刺從皮膚穴位上拔出,將蜂針刺入其它穴位;此法也可按散刺法進行,即將蜂針拔出後進行點刺。每隻蜂針刺1個穴點後,鑷可離針,留針1~2秒鍾或1分鍾不等,再刺第2穴和第3穴。該法僅能刺3~8點,每穴點都可留片刻。刺激強度較散刺法強,較直刺法弱,也適用於畏痛者、小兒、高敏體質患者、蜂針療法的初期及面部等穴。此法對於中蜂與義大利蜜蜂均可使用。點刺時的關鍵在於從皮膚上拔出蜂刺針時要緊貼皮膚處將蜂刺拔出,沿蜂針的尖部,而不要緊夾毒囊。用力要適中,刺要垂直,或沿著刺入方向拔出,否則蜂刺會易斷,無法刺入第2或第3點,無法進一步排毒。如果刺入成功,用攝子輕撥蜂刺而無法從皮膚上撥出蜂針。
減毒蜂刺法
由於蜂針直刺法往往會使表皮疼痛,初期易造成過敏反應,病人不願接受;而用散刺法又要求有技術,較難拔蜂刺,所以可採用減毒蜂刺法,或稱脫敏法,即減少進入機體的蜂毒量治療。蜂針操作時先讓蜂針點刺在膠布、膠皮、綳帶、棉花、膠手套等物品上,再用細鑷子從物品上夾住蜂刺針中部,將蜂針拔出,然後針不離鉗地散刺,或點刺在穴位上。尤其是義大利蜜蜂可用此法以減毒治療,注意在膠布上取針時間不易過長,一般在蜂刺後的1~10秒鍾內完成;而且拔刺時不要擠壓蜂的毒囊,否則蜂毒流失多,達不到蜂針治療的目的。此法簡便易行,容易操作,但是進入機體的蜂毒量有限,需要用較多點的刺激,及較長的時間來達到治療的目的,對於怕蜂針者,是一種良好的治療方法。
蜂毒注射法
從推廣應用的角度來看,用蜂毒注射液是有很大前途的。目前許多廠家都將蜂毒進行提練,製成蜂毒注射液,供肌肉注射與穴位注射之用。可用於痛點注射,或穴位注射。也是以治療風濕病、各種疼痛疾病、周圍神經炎及神經痛等為主。不同的是活蜂針刺療效較快、作用直接,但局部刺痛明顯;而相對蜂毒注射液作用緩一些。蜂毒注射易於掌握劑量,無刺痛感,過敏患者也相對減少,避免了活蜂刺激的疼痛感,但是蜂毒注射的效果與活蜂針刺的效果是否相同,有待於進一步探討。
蜂針治療的的早期常易出現蜂針的過敏反應,如局部腫脹、瘙癢、發熱等症,大約從初次接觸蜂針後的3周時間內再次進行蜂療時,容易出現過敏反應,故此應該小量慢進的方法進行蜂針治療,活蜂針刺可用後三種方法治療為宜。即使是用直刺法,也應該試針。蜂針量一般由1~2隻開始,每天增加1~2隻,或在過敏期內維持在1~3隻蜂的水平,讓小量蜂針與蜂毒度過蜂針治療的過敏期後再進行常規量的蜂針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