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什麼呢?類風濕性關節炎給患者的生活帶來的傷害是很大的,並且近幾年的發病率是很高的,患者一定要多加的注意,及時的進行治療,那麼如何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呢?以下權威專家就幫助大家解答一下。 ●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治療有什麼好方法?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的最佳時間是越早越好,且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實際病情不同,如年齡、體質、病情、患病時間,用葯和治療方案會有很大的差異,更好的治療方案,需對患者病情有詳細了解後,才能制定科學、有針對性的方案,效果更好。 廣州紫荊醫院脊柱外科倡導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風濕類疾病,對於治療風濕一直是倡導的保守治療,中醫療法治療,綜合系統性的控制疾病,需要從根本上調脾固腎,通調三焦,從而打通經絡閉阻,消除症狀。同時廣州紫荊醫院脊柱外科集醫療、科研、教學、康復保健於一體,獨創"中葯微化滲透療法",無創、無痛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受患者肯定。在中醫治療風濕病領域不斷探索創新,廣州紫荊醫院脊柱外科並將新研究成果應用於臨床,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中葯微化滲透療法"以中醫精髓為基本,採用風騰、血藤、蠍子等來祛風通絡;用川烏、草烏來溫經散寒;採用川斷、川仲、川木瓜、茯苓、獨活來祛除怨念風濕;用大狼傘、小狼傘、穿破石、丹參、西藏紅花、金沙蝸牛來活血化瘀、化濕、化滯、化凝血、死血、毒血;用蜂毒、蛇毒、九頭狼毒來以毒攻毒,達到排毒、解毒、化毒,從而達到克制病毒、殺滅病毒的目的,令風濕、類風濕得到完全徹底清除。 廣州紫荊醫院脊柱外科痛症治療中心專家提示:在重視疾病帶來的嚴重危害的同時,也需要擦亮眼睛選擇正規公立醫院進行治療。廣州紫荊醫院脊柱外科痛症治療中心由國家級專家、教授坐診,近十萬例成功治癒經驗為保證,相信更多風濕病患者會在這里重新找回健康,找回信心!
2、求類風濕關節炎良方
飲食、營養調養對人們的生活十分重要,適當、合理的飲食不僅可以增強體質,延年益壽,而且可以輔助葯物,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類風濕性關節炎為一種慢性疾病,病人常因關節疼痛、活動減少、常年服葯等因素影響食慾與消化功能。而食物又是日常生活所需的營養及能量的主要來源。如果病人飲食的營養及能量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那麼,不僅所服葯物起不到治療作用,而且病情還會進一步惡化。所以飲食調養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來說非常重要。
首先,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選用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慾,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其次,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不宜服用於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強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的病人及陰虛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糖類及脂肪也要少用,這是因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選用糖皮質激素,導致糖代謝障礙,血糖增高,而脂類食物多粘膩,可使血脂膽固醇升高,造成心臟、大腦的血管硬化,並且對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損害。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食鹽用量也應比正常人少,因為鹽攝入過多會造成鈉鹽潞留。
另外,茶葉、咖啡、柑橘、奶製品也可能會使類風濕病人的症狀加重。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同類型的患者,其飲食宜忌也各不相同,分述如下:
(1)風熱型和濕熱型:風熱型主要症狀為關節遊走性疼痛,發熱,咽痛,便秘,小便搜赤,苔厚,舌紅,脈數或弦數,血沉也明顯增快;而濕熱型的病人可出現低熱、胸悶、納差、關節腫痛有積液、舌質紅、苔白膩、脈滑數、血沉增快等表現。出現這些症狀的病人應該多選用寒涼的飲食,如米仁粥、綠豆、生梨、豆卷、菊花菜、蘆根等,可以協助清除內熱;而不應食用溫熱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桂皮、酒等,因為吃這些會傷陰助火,加重症狀。
(2)寒濕型:主要表現為關節腫痛或有積液,納差,大便搪薄,小便清長,畏寒,舌淡苔白膩,脈濡,血沉也增快。此型的患者應選用一些溫熱性的食物,如豬、牛、羊骨頭煮湯,及姜、桂皮、木瓜、葯酒等。
(3)肝腎兩虛型:這型患者可表現為關節疼痛畸形,肌肉萎縮,筋腱拘攣,畏寒,消瘦,面色無華,舌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而血沉多不增速,或接近正常。此型患者可以多食一些補益的食品,如甲魚肉、雞肉、鴨肉、鵝肉、豬肉、牛肉、羊骨髓、胡桃、桂圓、芝麻等。
另外,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飲酒問題,也應根據病情辨證對待。因為酒性辛熱,助陽生火,能祛散寒邪,所以一般若患者伴有寒濕的表現時,可飲用一些葯酒類的酒劑。而伴有濕熱之象的患者,則不適宜於飲酒,因為酒熱傷肝,酒濕傷脾,如再浸入附子、肉桂、細辛一類的熱葯,會加重內熱和腫痛。此類病人如欲服葯酒,可選擇清涼性的葯物浸入酒中,使葯酒性質偏涼。對於一些不會飲酒的病人,可以稀釋或加入調料調味後飲用。
在我的博客有你想要的
3、類風濕性關節炎偏方有哪些?
北京海淀中醫疑難病研究中心可以的
4、求類風濕性關節炎偏方~
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生於中老年身上,然而由於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缺乏運動,近幾年來,在年輕人身上尤可見到,
中葯偏方一
黃芪30克,人參10克,白術12克,當歸10克,仙茅10克,菟絲子30克,仙靈脾10克,白芍15克,雞血藤30克,威靈仙15克,防己12克,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生薑10克,大棗5枚。
中葯偏方二
川烏粥 原料:制川烏2克,薑汁10滴,粳米30克,蜂蜜適量。烹制方法:將川烏研末,粳米洗凈,同放入瓦鍋,加適量水,沸後加入川烏,用文火煮2~3小時,待米熟爛後加入生薑汁和蜂蜜,攪勻,再煮1~2沸即可。食用方法:佐餐食用,隨量服食。
中葯偏方三
穿山甲5克,白薇10克,澤蘭15克。共三味葯。用一斤黃酒煎,用小火。大火煎開,用小小火煎15-20分種。放少許紅糖,去渣喝酒,視酒量。一天最少吃二次,要堅持。
中葯講究療程並且要長時間的服用,平時更要注意多出去運動,多吃鈣質含量高的食物,如骨湯,如果病情發作頻繁的話還請到正規醫院就診。
上述偏方只供參考。
5、類風濕性關節炎食療方法?
類風濕關節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像是頭痛腦熱等小病,這種疾病單純靠食療是肯定不行的,但針對病因和表現出來的紅腫、疼痛的症狀,倒是可以通過食療稍微的緩解。
針對病因,要避免一些食物:
能產生致炎介質的食物,比如花生、巧克力、乾酪等,要盡量減少食用。含有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食物,會代謝產生酮體、酸類,也易引起和加重關節的疼痛,也要盡量減少食用。
大原則:類風濕患者的飲食主要以清淡、富含高鈣、高蛋白的食物為主,比如豆類製品、牛肉、雞肉、魚蝦等均可。針對緩解疼痛腫脹的症狀,小編在這里送給您一些食材和菜譜,主要以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為主。
【1】蔥白
蔥白,辛溫,發散風寒效果較強。用食醋熬制蔥白,敷在患處,可緩解急性關節炎的腫痛,也可長期熬制使用,雖不能根除疼痛,但可以緩解。
【2】生薑
生薑,辛溫,也是取其發散風寒、活血祛寒的功效。有研究報到,所含的姜黃素對於壓痛和關節腫脹等具有非常明顯的改善作用。在平常的菜餚中,不防適當增加蔥白,生薑的添加量。對於辣椒,小編不建議患者朋友們食用。特別是如果您在服用相關的治療葯物,則請暫時避免辛辣食物的攝入,以免影響葯效。
【3】五豆湯
由黑豆、黃豆、青豆、紅豆、綠豆組成,成分各適量,放在一起熬湯即可,可以適當多煮一會,主要喝湯,也可以將豆子一同食用,特別是黑豆要多放一些。此方也能緩解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疼痛。
【4】杏仁薏米羹
薏米的利水除濕作用效果是很明顯的,經常食用可以舒筋除痹、利水消腫,對關節炎患者是很有好處的。加一點甜杏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對於保護關節有益處。
【5】鯽魚絲瓜湯
絲瓜通經絡效果不錯。而關節炎也是經絡不通的表現。鯽魚高蛋白,二者一起食用,是關節炎朋友的好食譜。如果您再烹制食物的食用,食用一些橄欖油、雙低菜籽油等,會增加食療效果哦!
給您推薦了幾種主材及菜品,希望對您有幫助!原創不易,多謝點贊支持!歡迎關注!歡迎轉發!
【不葯博士】簡介博士,副主任葯師,高級營養師,擁有10年的用葯指導、營養咨詢和健康管理經驗。不葯不葯,倡導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葯!
6、現在又復發,苦求根治良方類風濕性關節炎
看了你的病歷資料,你的診斷和治療是正確的;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病因目前還沒有完全搞清楚,所以治療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控制病情發展,二是緩解症狀,消炎止痛;一旦患病,終身治療。不可能根治。
(楊大鑒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楊大鑒 http://H2468.haodf.com/
7、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有哪些?
1.西醫葯治療
〈1〉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葯,又稱一線葯物。
水楊酸類:阿斯匹林,成人3~5g/日,小兒減半,症狀控制後劑量減半。撲炎痛1.0克,每日3次。本類葯副作用大,常有惡心、嘔吐、胃部不適等。
吲哚類:消炎痛25mg,每日3次,飯後服用,小兒慎用。
丙酸類:布洛芬0.2g,每日3次,萘普生0.25g,每日2次。
苯乙酸類:芬布芬0.3g,每日3次,雙氯滅痛0.25g,每日3次。
〈2〉二線葯物
為改變病情的葯物。適宜於經過一線葯物治療後不能控制病情者,或開始治療時已有骨侵蝕者,可任選一種。一般用葯3個月以上方能生效。
1.金諾芬:用法:3mg,每日2次,口服金諾芬比使用金諾芬注射劑用葯安全,方便。但需定期復查尿常規及腎功能。
2.青黴胺:0.25g/日,每月增加日用量0.125g,直至0.5g/日。如3個月後仍無效,可增加至0.75~1.0g/日,維持量0.125~0.25g/日。副作用有皮疹,蛋白尿,肝損害,骨髓抑制,重症肌無力等。
2.中醫葯治療
〈1〉衛陽不固,痹邪阻絡:症見發熱、惡風,畏寒,汗出,晨僵明顯,周身關節劇烈疼痛,遇冷則甚,得熱則舒,舌淡苔薄,脈浮緊或沉緊。
治法:祛寒除濕,和營通絡。
方葯:防風10克、防己10克、黃芪15克、白術10克、秦艽10克、羌獨活各10克、桂枝10克、當歸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生薑2片、大棗5枚。
本方葯不宜久服,宜間斷服用,因祛風燥濕之劑易耗傷陰液。
〈2〉邪郁而壅,濕熱痹阻:症見惡風、發熱,關節紅腫熱痛,得涼痛減,關節活動受限,晨僵,口渴或渴不欲飲,溲黃赤,大便不爽,苔膩或黃膩、舌質偏紅,脈數。
治法:清熱除濕,宣痹通絡。
方葯:防己10克、蠶砂20克、苡仁30克、連翹15克、赤小豆30克、滑石30克、焦山梔15克、黃柏10克、牛膝20克。
以上二型多見於類風濕活動期,來勢較急常伴感染,故應積極尋找感染病灶,作另行處理。
〈3〉痰瘀互結,經脈痹阻:關節腫痛且變形,活動時痛,屈伸受限,痛處不移,肌膚紫黯,面色黧黑,或有皮下結節,或肢體頑麻,舌質暗紅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弦澀。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絡。
方葯:當歸、川芎、桃仁、紅花、香附、地龍、五靈脂、沒葯、羌活、秦艽各10克,牛膝30克,甘草5克,制半夏10克,枳殼10克。
〈4〉肝腎同病,氣血兩損:形體消瘦,關節變形,肌肉萎縮,骨節痛煩,筋脈拘急,伴腰膝酸軟、眩暈、心悸、氣短、指甲淡白,苔薄、舌淡無華,脈細弱。
治法:益肝腎,補氣血。
方葯:黨參15克,獨活10克,桑寄生30克,秦艽、防風、當歸、芍葯、川芎、地黃各10克,細辛5克、杜仲、牛膝、茯苓、黃芪各15克,白術10克,肉桂3克,甘草5克。
8、類風濕性關節炎偏方多不?求招了?
您好! 以葯物治療為主:一般止痛劑都有止痛兼具抗炎的效果,只要遵照醫矚服葯,都能使症狀緩和,在急性期,除了葯物治療外,休息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 此外,冰敷亦是抑制腫脹而有助於疼痛的解除。當疼痛解除後,適度的運動適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關節的正常運動,以免關節的攣縮,股四頭飢的抬腿運動,能避免大腿肌肉的萎縮。保持飢力是治療過中一重要的課題,運動以不引起疼痛為標准。
9、治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什麼好的偏方
風濕患者要注意應進食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品。
意見建義:類風濕病患者的飲食要根據病情來定,一般情況下都要求患者的飲食要清淡,而且最好是進食一些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物,要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