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裡老人得了風濕性心臟病,幫我看看病歷該怎麼治,如果做手術的話花費是多少
風濕性心臟病我覺得可以治好的,我自己有個這類似的病情,我過去身體欠佳,一直很虛弱,經常感冒生病,氣短乏力,2010年明顯加重後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我是風濕性心臟病,說要手術換瓣,我好害怕手術,家人說不手術不行,醫生千方百計叫家人勸說我趕快接受手術,我用各種理由推脫。最後我在網上找到有中醫保守療法治療這個病情,有人介紹我找貴陽中草葯醫生,由於身體不好沒有直接去醫生那裡,我把檢查的情況和身體病態詳細告訴醫生,醫生就按照這些情況對症下葯配好後我叫朋友給帶回來,最後我就試試看的心服用了中葯,其實那些葯並不是中葯,很多是苗葯,因為我們地方的中醫醫生都不認識醫生配的很多葯,服用後身體一天天感到明顯好轉,我就繼續服用四個月,身體康復很好後我停葯了,今年快三年了,我覺得身體很好的,所以我覺得這種病情不一定像很多醫生說的那樣必須手術,況且手術危險,手術後健康還不保障,如果樓主覺得我的回答可以,不妨可以試試看中醫,我的感覺中醫比需要好,這是我自己體會到的,找這醫生可以網路一下苗族段大夫。
2、心臟病病例分析
1.發病經過的特點是:反復發作,由輕逐漸加重,先由皮膚骨骼結締組織受累,逐漸累及內臟,先出現左心衰竭,逐漸累及右心,最終死於全心衰竭。患者先以喉痛、關節痛和發熱為初次發病症狀,此時僅為關節炎的症狀,後來逐漸出現心悸,即有心律失常產生,再後來逐漸出現氣促、活動耐力下降等心功能不全症狀,接下來出現不能平卧、咳嗽,是為左心衰竭表現,最後出現氣促加重、下肢浮腫、腹脹,是為全心衰竭,最終死亡。
2.主要損害了:外周結締組織,如咽部粘膜和關節;內臟:以心臟內膜和瓣膜為主,心衰後又波及肺和肝臟,主要是肺水腫和肝臟淤血,並出現了腹水。
3.考慮為風濕性心臟病,由於風濕因子侵犯心臟,在心內膜和瓣膜上形成贅生物,先導致二尖瓣狹窄和相對關閉不全,導致左心室負荷增加,左心室代償性肥大,同時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失去屏障,左房壓力增大,左房擴大,最終造成左心衰竭。繼而肺內淤血,肺動脈壓力增大,右心室壓力增大,引發右心衰,最終死於全心衰竭。
4.左心衰:多見於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二尖瓣疾病(包括先天和後天的)、主動脈瓣狹窄、室間隔缺損等左心負荷增加的疾病。心臟結構多以左室肥大常見,可出現二尖瓣及主動脈瓣相對關閉不全,血流動力學改變最主要是肺循環淤血,肺靜脈壓力增高,出現肺水腫,臨床上表現為咳嗽、氣促、勞動耐力下降,可出現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咳吐粉紅色泡沫樣痰等等。 右心衰:多見於肺源性心臟病、法洛氏四聯征、三尖瓣疾病(包括先天和後天的)、肺動脈瓣狹窄等右心負荷增加的疾病。心臟結構以右心室肥大常見,可出現三尖瓣及肺動脈瓣相對關閉不全,血流動力學改變主要是體循環淤血,中心靜脈壓力增高,出現下肢浮腫、肝臟腫大,門靜脈壓力增加,腹水出現。
我就知道這么多了,沒查資料,不保證一定對,希望能夠幫到你。
3、心臟病病例怎麼寫
心內科 風濕性心臟病
姓名
辛XX
工作單位職別
上海飯店副經理
性別
男
住址
上海市鳳陽路716號
年齡
60歲
入院日期
2008-3-11,10:00
婚否
已婚
病史採取日期
2008-3-11,10:00
籍貫
山東平原縣
病史記錄日期
2008-3-11,10:00
民族
漢
病情陳述者
本人
入院類型
門診
入院方式
平車
入院診斷:風濕性心臟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Ⅳ級
主訴:反復發作勞累後心悸、氣急、浮腫20年余,加重2月余。
現病史:患者於20年前(1988年)起,無明顯誘因發現晨起時雙眼瞼浮腫,午後及傍晚下肢浮腫,未經特殊治療。1990年起於快步行走0.5km後,感胸悶、心悸,休息片刻即能緩解。1996年後快步行走200m,即感心悸、氣急;同時易患「感冒」,偶於咳嗽劇烈時痰中帶血。2003年起,多次發生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被迫坐起1小時左右漸趨緩解,無粉紅色泡沫樣痰,仍堅持工作。2005年以後則經常夜間不能平卧,只能高枕或端坐,同時出現上腹部飽脹、食慾減退,持續性下肢浮腫,尿少,活動後感心悸、氣急,不能堅持一般工作。在外院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房顫」。一直服地高辛,每日0.25mg,同時輔以利尿劑、擴血管葯物。2個月前,病人浮腫明顯加重,由小腿發展至腰部,尿量明顯減少,每日400~500ml,服利尿劑效果亦差,腹脹加重,腹部漸膨隆。休息狀態下仍感胸悶、心悸、氣急,夜間不能平卧,有陣發性心前區隱痛,輕度咳嗽,咯白色粘痰,自覺無發熱,無咯血。今日入院治療。
健康管理型態:患者於1972年至1976年間常宿營野外及經常發熱、咽痛,此後常感四肢大關節遊走性酸痛,但無紅腫及活動障礙。1996年起發現血壓增高,20.0~21.3/13.3~16.0kPa,間歇服復降片等葯治療。2006年後血壓正常。平時體質較差,易患感冒。無肝炎及結核病史。吸煙40年, 每日20支,近10年已少吸,戒煙2年。喜飲酒,每日100ml,近2年已少飲。無中毒及食物、葯物過敏史。家族中無類似病患者。
營養代謝型態:無異常。
排泄型態:每日排便1次,黃色成形軟便,排尿400~500ml每日,顏色淡黃。
活動/運動型態: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需輔助生活護理。
睡眠/休息形態:夜間不能平卧。
認知與感知型態:陣發性心前區隱痛。
自我概念型態:對自我滿意,感抑鬱、焦慮。
角色/關系型態:十年前病休、家庭關系和諧、社會交往正常、經濟好。
性生殖型態:30歲結婚,一妻一子二女,妻健。
壓力應對型態:對住院適應、無重大生活事件、家庭支持滿足、無宗教信仰。
4、我婆婆今年56歲,剛確診是風濕性心臟病、房顫,醫生建議換瓣膜,問一下有了解這方面病情的嗎?
您好,今年56歲,剛確診是風濕性心臟病、房顫,沒有看見患者的心臟彩超,平時的症狀,補充資料看一下病情。現在風心病瓣膜疾病治療技術成熟,治療及時的話,不會影響以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快樂。
5、病例分析 一、女 27歲 患風濕性心臟病伴亞急性細菌性內膜炎(二尖瓣有熬生物形成)起床下地活動,突然感覺
你好,風濕性心臟病伴亞急性細菌性內膜炎(二尖瓣有熬生物形成),盡快外科手術治療。
希望以上答復對你有所幫助,祝健康。
6、門診病歷怎麼寫
門診病歷
【要求】
病歷封面應將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職業、住址等項填寫清楚,年齡不能寫「成」。如系新病就診,應按初診病歷格式書寫;如系舊病復診,則按復診病歷格式書寫。初診患者的病史及體格檢查要求比較全面,以便復診時參考。門診病歷記錄應當由接診醫師在患者就診時完成。
【格式】
1.初診格式:
×科、×年×月×日
主訴:
現病史
既往史、個人史、家庭史等(要求簡要記錄與本次發病有關的病史或其他有意義的病史)
體格檢查:(主要記錄陽性體征及有意義的陰性體征)
實驗室檢查結果
特殊檢查結果
初步診斷
處理與建議:(1)
(2)
醫師簽名:×××
2.復診格式:
×科、×年×月×日
病史:(1)上次診治後的情況
(2)上次建議檢查的結果
體格檢查:(主要記錄陽性體征變化和新的陽性體片發現)
實驗室檢查及其他特殊檢查結果
初步診斷:(診斷無改變者,不必再寫診斷,診斷有改變者,應再寫診斷。)
處理與建議:(1)
(2)
醫師簽名:×××
3.門診病歷封面見附頁。
【示例】
初診示例
內科:1994年3月20日
陣發性咳嗽半月。
半月前受涼後開始咳嗽,呈陣發性,無畏冷發熱,無咯血及胸痛,伴有少量的白色黏稠痰。曾服止咳糖漿等3天,效果不好。
既往有10年余慢性咳嗽史,曾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不吸煙。否認肺結核病史。
體格檢查:BP 128/80mmHg,無呼吸困難,唇不發紺,雙肺有散在乾性啰音,未聞及濕啰性啰音,心率90次/min,律齊,無雜音,腹平軟無壓痛,肝脾未觸及,雙下肢無浮腫。
血常規:Hb120g/L,WBC 11.0×109/L,N 0.8, L0.2。
初步診斷: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
處理:(1)胸片
(2)交沙黴素 0.2 t.i.d×3
(3)復方甘草糖漿 10mL t.i.d×3
醫師簽名:×××
復診示例
內科:1994年3月25日
經以上處理後咳嗽稍緩解,已不咯痰。
體格檢查:一般情況可,雙肺未聞及乾性、濕啰音。
胸片:雙肺紋理增粗,無主質性病變,心影正常。
處理:(1)復方甘草糖漿10Ml t.i.d×3
(2)交沙黴素 0.2 t.i.d×3
醫師簽名:×××
7、你好我老爸得了風濕性心臟病,心臟彩超也照了開刀手術後醫生說沒法進
沒法進應該就是還沒進心臟 只是開了個口,心臟手術是個細致活,總不能冒險開進去吧。如果不放心的話,建議要求復印病歷資料 手術記錄。
8、急求一份內科的完整大病歷!!
心內科病歷主訴 :反復發作勞累後心悸、氣急、浮腫22年余,加重2月余。
現病史 :患者於1952年至1956年間常宿營野外及經常發熱、咽痛,此後常感四肢大關節遊走性酸痛,但無紅腫及活動障礙。1968年起,發現晨起時雙眼瞼浮腫,午後及傍晚下肢浮腫。未經特殊治療。1970年起於快步行走0.5km後,感胸悶、心悸,休息片刻即能緩解。1976年後快步行走200m,即感心悸、氣急;同時易患「感冒」,偶於咳嗽劇烈時痰中帶血。1983年起,多次發生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被迫坐起1小時左右漸趨緩解,無粉紅色泡沫樣痰,仍堅持工作。1988年以後則經常夜間不能平卧,只能高枕或端坐,同時出現上腹部飽脹、食慾減退,持續性下肢浮腫,尿少,活動後感心悸、氣急,不能堅持一般工作。1990年以後浮腫明顯加重,由小腿發展至腰部,尿量明顯減少,每日400~500ml,服利尿劑效果亦差,腹脹回升重,腹部漸膨隆。無尿色深黃及皮膚瘙癢感。休息狀態下仍感胸悶、心悸、氣急。於1970年在外院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1976年發現有「房顫」,此後長期服用地高辛,同時輔以利尿劑,近來增用擴血管葯物,病情仍時輕時重,並多次出現洋地黃過量情況。近2月來一直服地高辛,每日0.25mg。於一月下旬再次出現胸悶、氣急、心悸加重,夜間不能平卧,陣發性心前區隱痛,輕度咳嗽,咯白色粘痰,自覺無發熱,無咯血。今日入院治療。
既往史 :平時體質較差,易患感冒。無肝炎及結核病史。未作預防接種已近30年。
系統回顧:無眼痛、視力障礙,無耳流膿、耳痛、重聽,無經常鼻阻塞、流膿涕,無牙痛史。
呼吸系:1974年起經常咳嗽,咯白色泡沫樣痰,每日30~50ml,冬季加重,偶發熱時咯膿痰,無胸痛、咯血史。
循環系:除前述病史外,1976年起發現血壓增高,20.0~21.3/13.3~16.0kPa,間歇服復降片等葯治療.1986年後血壓正常。
消化系:無慢性腹痛、腹瀉、噯氣、反酸、嘔血及黑便史。
泌尿生殖系;無尿頻、尿急、尿痛、血尿及排尿困難史。
血液系:無鼻出血、齒齦出血、皮膚瘀斑史。
神經精神系:無頭痛、耳鳴、暈厥、抽搐、意識障礙及精神錯亂史。
運動系:無運動障礙、脫位、骨折史。其餘見現病史。
外傷及手術史:1982年行左側腹股溝斜疝修補術。無外傷史。
中毒及葯物過敏史:無。
個人史 :出生於原籍。1952年入伍,經常在野外宿營,曾去過廣州、福建、東北等地,無血吸蟲疫水接觸史。1956年轉業來上海工作,已病休10年。吸煙40年,每日20支,近10年已少吸,戒煙2年。喜飲酒,每日100ml,近2年已少飲。30歲結婚,生育二女一男。妻健。
家族史 父母分別於1948、1951年病故,死因不明,四個姐姐及子女三人均健康,無類似病史。
體 格 檢 查
一般情況 體溫37.8℃,脈搏92±/min,呼吸24/min,血壓17.3/9.3kPa,發育正常,營養中等。神志清楚,慢性病容,斜坡卧位,對答切題,體檢合作。
皮膚 無明顯黃染,無皮疹、出血點、血管蛛及肝掌。毛發分布正常。
淋巴結 未觸及明顯腫大的淺表淋巴結。
頭部
頭顱: 無畸形,無壓痛,無外傷及疤痕。頭發略顯灰花、有光澤,無禿發。
眼部:眉毛無脫落,睫毛無倒生。雙眼瞼無浮腫,眼球輕度突出,運動自如。結膜輕度充血,無水腫。鞏膜輕度黃染,角膜透明。兩側瞳孔等大同圓,對光反應良好。
耳部:耳部無畸形,外耳道無溢膿,乳突無壓痛,無耳垂紋,聽力粗測正常。
鼻部:無鼻翼扇動,通氣暢,鼻孔未見血痂,鼻中隔無偏曲,嗅覺無異常,鼻竇無壓痛。
口腔:口唇輕度發紺、無皰疹,7∣6中齲。齒齦無腫脹、出血及溢膿。舌質紅,苔黃膩。伸舌居中,舌肌無震顫。口腔粘膜無潰瘍,咽後壁輕度充血,有少數淋巴濾泡增生。扁桃體不腫大,無膿性分泌物。軟齶運動對稱,懸雍垂居中。
頸部 柔軟,對稱,頸靜脈怒張,未見動脈異常搏動。氣管居中,甲狀腺不腫大,無結節 、觸痛,未聞及血管雜音。
胸部
胸廓 無畸形,兩側對稱,運動正常,肋弓角約90o,胸壁無靜脈曲張及壓痛。雙側乳頭對稱。
肺臟 視診:呼吸運動兩側一致,呼吸動度增強。
觸診:兩側呼吸運動相等,語顫一致無胸膜摩擦感。
叩診:呈清音,肺下界位於肩胛下角線第10肋間,呼吸移動度4cm。
聽診:呼吸音粗糙,未聞及異常呼吸音,雙肩胛下區可聞少許細濕羅音,未聞胸膜摩擦音。
心臟:視診:心尖搏動位於左腋前線第6肋間,搏動范圍彌散。心前區無隆起。
觸診:心尖搏動位於左腋前線第6肋間處,與心前區均有抬舉性沖動,心尖部並可觸及舒張期震顫。無心包摩擦感。
叩診:心濁音界向兩側擴大,以向左下擴大為主,大小如右表。鎖骨中線距離中線9cm。
右(cm) 肋間 左(cm)
2 Ⅱ 6 3 Ⅲ 7 4 Ⅳ 12 4 Ⅴ 13 聽診:心率120±/min,心律絕對不齊,心音強弱不等,心尖區可聞向左腋下傳導的全收縮期粗糙Ⅳ級吹風樣雜音及局限性舒張中晚期Ⅳ級隆隆樣雜音。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聞及Ⅲ級收縮中期噴射性雜音向頸部傳導,舒張期遞減性雜音向胸骨下端傳導。肺動脈瓣區及三尖瓣區均可聞及收縮期柔和Ⅰ級吹風樣雜音,不傳導,吸氣時不增強。P2=A2P2無亢進或分裂。無心包摩擦音。
腹部 視診:腹膨隆,兩側對稱,腹壁靜脈顯露,腹式呼吸消失。未見腸型、蠕動波及異常搏動。左側腹股溝上方可見長6cm斜形手術疤痕。
觸診:腹柔軟,腹壁輕度水腫,無壓痛、反跳痛,未觸及包塊。肝肋下10cm,劍突下13cm,質偏硬、邊鈍,表面光滑,有輕度壓痛。脾肋下2cm,質中、邊鈍,膽囊、腎未觸及。肝頸迴流徵陽性,腹圍83cm。
叩診:上腹呈鼓音,肝濁音上界右鎖骨中線第5肋間,肝區有輕度叩擊痛。腹部有移動性濁音。
聽診:腸鳴音存在,不亢進,未聞氣過水聲及血管雜音。
外陰及肛門 尿道口無潰瘍、糜爛及分泌物。睾丸及附睾正常,無壓痛。陰囊有水腫,但無充血、皸裂。肛門無肛裂及外痔。
脊柱及四肢 脊柱呈生理彎曲,各椎體無壓痛。肋脊角無叩擊痛。腰骶部有凹陷性浮腫。四肢無畸形,下肢凹陷性浮腫,無靜脈曲張及潰瘍,無杵狀指、趾。關節無紅腫,運動自如。有水沖脈、槍擊音及毛細血管搏動。橈動脈、足背動脈搏動存在。
神經系統 肢體感覺正常,運動無障礙。肱二頭肌腱、三頭肌腱、膝腱、跟腱反射正常。巴彬斯奇征陰性,克尼格征陰性。
檢驗及其他檢查
血像:紅細胞4×1012/L,血紅蛋白108g/L,白細胞計數14.5×109/L,中性81%,淋巴17%,單核2%。
X線:胸透示心影普遍增大,肺內有明顯淤血徵象,肺動脈圓錐突出,右膈肌光整,肋膈角銳利,左膈肌被心影遮蓋。
心電圖:快速心房顫動,右室肥厚,ST-T改變,部分與洋地黃作用有關。
小結
患者男性,60歲,起病緩慢,病情進行性加重,病程較長,起病前有反復發熱、咽痛及四肢大關節遊走性疼痛史。22年來,主要表現為逐漸加重的心悸、氣急、浮腫等症狀。並有慢性咳嗽、咯痰10年,痰白色泡沫樣,每日30~50ml左右。體檢發現T37.8℃,心尖部有舒張期震顫,心尖區及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有雙期雜音,兩肺底聞及細濕羅音,且有肝脾腫大、腹水、浮腫、黃疸。白細胞計數14.5×109/L,中性81%,胸透見心影普遍增大,以向左下增大為主,伴有肺內淤血徵象。心電圖提示快速心房顫動,右室肥厚。
初步診斷 1.風濕性心臟病 二尖瓣狹窄及關閉不全 主動脈瓣狹窄及關閉不全 心房纖顫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Ⅳ級 2.心源性肝硬化 3.慢性支氣管炎,感染加重 4.齲病
9、風濕性心臟病,幫忙看看病歷,嚴重程度如何,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