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成葯主要有以下12 種。
(1)風濕寒痛片
葯物組成:青風藤、桂枝、附子、生薏苡仁、鹿茸、枸杞子、黃芪、黃芩等。
功效:祛風散寒,利濕通絡,扶正固本。
主治: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穩定期。
用法用量:每次6 ~ 8 片。病情重者可加倍服用(12 ~ 16 片,不超過20 片)。每日2 ~ 3 次。
(2)痹苦乃停片
葯物組成:制川烏、制草烏、制乳香、制沒葯、制馬錢子、懷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風除濕,溫通化陽,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寒濕偏重者。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5 ~ 7 片,每日4 次,兒童酌減。
(3)麝香丸
葯物組成:川烏3 枚,地龍5 條,全蠍、黑豆各21 個。
製法:上葯俱生用,為細末,入麝香少許研勻,糯米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效:祛風散寒,通經活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風寒偏盛者。症見歷節諸風疼痛,遊走無定,狀如蟲咬,晝靜夜劇及一切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 丸,甚者10 丸。夜卧令腹空,溫酒下,每日3 次。
(4)血痹大易方
葯物組成:萆_、山葯、牛膝、澤瀉各60g,地膚子、白術各15g,乾漆、蠐螬、狗脊、車前子各5g,茵陳3g,山茱萸16g,乾地黃75g,天雄5g。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活血通絡,補益肝腎。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風邪偏重。症見疼痛,遊走無定處。
用法用量:每服10 丸,每日3 次,溫酒送下。用量亦可適當增加。
(5)防風丸
葯物組成:防風、羌活、桂心、茯神、人參、炒枳殼、酒牛膝、五加皮、麥冬、元參、薏苡仁、生地黃、芍葯、丹參、檳榔各60g,大黃、炒松子仁、木香各15g,磁石(火煅醋淬7 次)適量。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益氣養陰。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濕熱偏盛,證見關節疼痛,紅腫,微熱等。
用法用量:每服30 丸,漸加至40 丸,空心溫酒服下,每日3 次。
(6)痹隆清安片
葯物組成:萆_、懷生地、制馬錢子、制乳香、制沒葯、薏苡仁等。
功效: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消腫定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偏於濕熱者。
用法用量:每次5 ~ 7 片,每日4 次。
(7)石楠散
葯物組成:石楠葉(醋炙)、山芋、葳蕤、天雄(去皮、炮)、石膏(別研)、升麻各30g,黃芪、桃花(生用)、甘草、菊花(未開花者,炒)各15g,山萸肉45g,珍珠(別研)、丹砂各7.5g。
製法:上為細末,入別研葯,更研令勻。備用。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扶助正氣。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活動期,肌肉熱極,體如鼠走,唇口反壞,皮膚色變,並治諸風。
用法用量:每服3g,漸加至6g,空心用溫酒調下,每日3 次。
(8)燥濕化痰丸
葯物組成:羌活、獨活、防己、川烏、全蠍、南星、半夏、炒僵蠶、天麻、去白陳皮、豬牙皂角(炒)、酒當歸、生地黃、木香、沉香各15g,土炒白術、蒼術(米泔水浸)、杜仲(薑汁炒)各60g,炒巴戟天、薏苡仁、酒牛膝、川芎、破故紙(炒)各30g。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祛風除濕,搜風化痰,通經活絡,滋補肝腎。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痰濕阻絡,頑痰膠結所致之關節腫脹,畸形,僵硬不得屈伸,晝夜疼痛無休止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 丸,空心食前酒送下,食干物壓之,每日3 次。
(9)虎骨丸
葯物組成:乳香、沒葯(各另研)、赤芍葯、熟地黃、當歸、虎脛骨(酥炙黃)、(狗骨代)各30g,血竭15g。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用木瓜一個,切破去子,納以上葯末在內,以麻線纏定,勿令透氣,好酒適量煮,酒盡取木瓜,去皮研如泥,更入熟蜜少許,杵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養血活血,通經活絡,宣痹止痛,強壯筋骨。
主治:經絡凝滯,骨節疼痛,筋脈攣急,遇陰寒痛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50 丸。病在上食後服,病在下食前服,溫酒下。
每日3 次。
(10)昆明山海棠片
葯物組成:昆明山海棠。每片含相當於生葯5g。
功效:續筋接骨,祛瘀通絡。
主治: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各期。亦用於風濕疼痛,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每次2 片,每天3 次,飯後服。
(11)益腎蠲痹丸
葯物組成:地黃、當歸、淫羊藿、骨碎補、蜂房、全蠍、蜈蚣等。
功效:益腎壯骨,蠲痹通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所致關節疼痛、腫大,屈伸不利;或僵硬畸形、肌肉疼痛、瘦削、腰膝萎軟者,不論寒熱虛實均可服用。
用法用量:成人每服6g(症重者可加至12g),每日3 次,食後服用,兒童酌減。
(12)活血丹
葯物組成:熟地黃、當歸、白術、白芍、川續斷、人參各30g。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益氣養血,活血通絡,補益肝腎。
主治:遍身骨節疼痛。
服法:每服100 丸,每日3 次,溫酒送下。
2、類風濕的中成葯大全都有哪些?
類風濕的中成葯大全有,白芍雷公藤以及清風藤
3、類風濕關節炎吃的中成葯是什麼
葯物的選擇每個人都是根據身體情況來決定的,也許大多數情況下大家都是沒區別的,就怕遇到特殊的情況,所以這方面是不能大意的,對於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中成葯方面的選擇可以是曹清華膠囊,整體的一個效果還是可以的,還是要看具體的使用情況吧
4、治療類風濕的中成葯哪種好?
你建議你試試益腎蠲痹丸,這是一款中成葯,不少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都在吃這個葯,只要堅持吃就能緩解你的病症。
5、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中成葯有哪些
1、類風濕中葯之通絡壯骨散
治療類風濕疾病的中葯,每包30g、用適量熱開水調成稠糊狀、貼於疼痛部位、然後用軟塑料薄膜蓋在葯糊外、用布裹嚴;一般時長為30分鍾到一個小時,以患者不能耐受為度,其後把葯糊揭下。每用葯一次,間隔7天
2、類風濕中葯之防風薏米煎
這種葯物具有散風除濕的作用,薏米30克,防風10克。薏米洗凈,與防風共煎,取葯汁約200毫升。每日1劑,1次服完,連用1周,停3日後可再用
4、類風濕中葯之痹苦乃停片
葯物組成:制川烏、制草烏、制乳香、制沒葯、制馬錢子、懷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風除濕、溫通化陽、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寒濕偏重者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5~7片,每日4次,兒童酌減
5、類風濕中葯之麝香丸
葯物組成:川烏3枚、地龍5條、全蠍、黑豆各21個
製法:上葯俱生用、為細末、入麝香少許研勻、糯米糊為丸、跟綠豆一般大
功效:祛風散寒,通經活絡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風寒偏盛者。症見歷節諸風疼痛,遊走無定,狀如蟲咬,晝靜夜劇及一切手足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甚者10丸。夜卧令腹空,溫酒下,每日3次
6、類風濕中葯之風濕寒痛片
葯物組成:青風藤、桂枝、附子、生薏苡仁、鹿茸、枸杞子、黃芪、黃芩等
功效:祛風散寒,利濕通絡,扶正固本
主治: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穩定期
用法用量:每次6~8片。病情重者可加倍服用(12~16片,不超過20片)。每日2~3次
也可以選擇吃氨糖,它可以修復骨關節、緩解骨關節疾病、增加骨密度等……氨糖能夠加快軟骨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刺激軟骨彈性組織的修復、再造。
適宜人群:
1、骨骼僵硬、運動量大、關節容易勞損的人群;
2、骨質增生、骨質疏鬆、坐骨神經痛、痛風、椎間盤突出的人群;
3、肩周炎、頸椎炎、風濕性關節炎、滑膜炎、及各種關節疼痛腫脹的人群;
4、骨質退化的中老年人群;
5、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者;
6、長期伏案工作者
6、類風濕吃什麼中成葯有效果誰能說說呢?
可以試試吃點益腎蠲痹丸看看效果,因為我婆婆就是有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她還吃著其他的葯,所以有的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葯是不能吃的,後來就買了這個葯,真的不錯,是中成葯,而且效果還可以,就是吃了一個療程後,現在她的病情也是控制住了。關節不疼了也沒有變形。。有什麼問題歡迎詢問,祝您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7、類風濕中成葯大全里哪個最有效果?
我公公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她也是靠吃中成葯來控制病情 的,最有效果的一種葯,是叫做益腎蠲痹丸,到現在也在堅持服用,聽她說吃了這個葯,關節就再也沒有疼過,關節變形也控制住了。
8、類風濕吃什麼中成葯比較有效果?
益腎蠲痹丸是一款比較有用的葯,我本來關節痛的沒法走路,後來吃了一陣後情況有所緩解,而且醫生說可以長期吃,應該是比較安全的。
9、治類風濕性關節炎中成葯有哪些?
目前臨床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成葯有益腎蠲痹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