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濕氣膏葯有哪些
一般來說,當空氣中的濕度為40%至60%時,人體體感比較舒適。但如果濕度過大,細菌則更易繁殖或傳播。濕度大除了可能會對人體皮膚產生影響外,還會導致產生一些疾病。人體對外界溫度、濕度變化有自然的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等因素,造成體內水分調控失衡,濕留體內,影響健康。而濕氣重容易讓人感覺疲乏睏倦,沒有食慾,手腳冰冷,身體黏膩不舒服。這些都是濕清重表現,可以選擇中葯調理,徳甫的濕清草茶,可以幫助去除體內濕氣,幫助調理,祛走「濕」氣,隨身攜帶、方便飲用。
濕氣重的人不要吃寒涼性的食物。包括鴨肉、蛋白、蟹、海帶、紫菜、西瓜、香蕉、梨、甘蔗、柿子、奇異果、楊桃、竹筍、冬瓜、黃瓜、絲瓜、苦瓜、黃豆、豆腐、芹菜、菠菜、金針、茄子、蓮藕、筊白筍、薏仁、茶葉、綠豆、綠豆芽、鹽、醬油、白糖等等。一般民間所說的冷、涼或退火的食物即指寒涼性食物。
2、哪種膏葯驅寒祛濕最好?
您好!您需要驅寒祛濕的膏葯建議您到醫院進行檢查後。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膏葯有的人會過敏。所以要注意。一些個人建議。希望採納。謝謝!
3、風濕膏葯那種好
任何中醫或西醫骨科用葯,對骨質增生除了開刀,無法把骨頭消下去,僅僅有活血止痛的功能,軟黑康膏葯是確實可以恢復的
4、風濕性關節炎用什麼膏葯
風濕性關節炎一般是貼具有祛風濕、通絡止痛作用的膏葯,如通絡祛痛膏、麝香海馬追風膏、消痛貼膏等
5、治療風濕病最好的膏葯
您好 認為風濕、類風濕屬「痹症」范疇:風、寒、濕三種邪氣混雜侵入人體引發痹症,其臨床表現為:慢性,進行性,對稱性關節疼痛,晨僵,早期具遊走性,關節軟組織呈菱形腫脹,漸至關節僵硬、畸形、強直、功能障礙,血液檢測可見紅血球血蛋白的降低,類風濕因子呈陽性,血沉加快,一般認為(西醫認為)是感染源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導致以滑膜炎為基礎的關節病變;認為此病是由於肝腎氣血不足,風寒濕熱外邪侵襲導致氣血痹阻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滋養所致。 建議用保守療 法,如膏 外敷,講求穴位,由於膏 用於肌表薄 貼,因此膏 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貼於體表的膏 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從而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如信任可隨時在線聯系,祝早日康復!
6、治風濕病用什麼膏葯最好
您好 中醫認為風濕、類風濕屬「痹症」范疇:風、寒、濕三種邪氣混雜侵入人體引發痹症,其臨床表現為:慢性,進行性,對稱性關節疼痛,晨僵,早期具遊走性,關節軟組織呈菱形腫脹,漸至關節僵硬、畸形、強直、功能障礙,血液檢測可見紅血球血蛋白的降低,類風濕因子呈陽性,血沉加快,一般認為(西醫認為)是感染源引起的自身免疫反應導致以滑膜炎為基礎的關節病變;中醫認為此病是由於肝腎氣血不足,風寒濕熱外邪侵襲導致氣血痹阻不通,筋脈關節失於滋養所致。 建議用中醫保守療 法,如膏 葯外敷,中醫講求穴位,由於膏 葯用於肌表薄 貼,因此膏 葯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貼於體表的膏 葯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從而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如信任可隨時在線聯系,祝早日康復!
7、祛風寒 哪個膏葯好
祛風寒的膏葯現在太多,可以說百分之九zd十多得都是在做祛風寒祛濕的。很少有跌打的,我也不是做廣告的,親身體驗,修正最近出的一專個鎮痛膏里含有辣椒,用來祛風寒再好不過屬了,當然其他的不是不行,只是這個膏葯魚龍混雜的太多『
請追問
8、消炎的風濕葯膏能經常貼嗎
很多患有關節炎、老寒腿、風濕等疾病的中老年人,不管哪裡痛,總喜歡貼上一劑橡皮膏葯。老話說,是葯三分毒。那麼,膏葯也算葯嗎?經常貼膏葯,對於身體有沒有損害呢?
膏葯,是中葯外用的一種,古稱薄貼,用植物油或動物油加葯熬成膠狀物質,塗在布、紙或皮的一面,可以較長時間地貼在患處,主要用來治療瘡癤、消腫痛等。早在久遠的年代,我國醫學家就有言曰:「膏葯能治病,無殊湯葯,用之得法,其響立應。」所以,膏葯,毫無疑問,確屬「葯」無疑。
那麼經常性貼膏葯
對於身體有沒有損害呢?
眾所周知,市面上常見的膏葯都是橡皮膏葯。橡皮膏葯貼於體表,有消腫、消炎和鎮痛作用,但使用過橡皮膏葯的人都知道,這種膏葯只能暫時緩解,治標不治本。而且很多消炎鎮痛類橡皮膏葯中都含有抗過敏作用的西葯苯海拉明,這類膏葯貼個三四天,就可能會留下愛打瞌睡的後遺症。
過敏也是使用膏葯的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如果貼膏葯後局部皮膚出現丘疹、水皰,瘙癢劇烈,應立即停用。此外,孕婦應禁用含有麝香、乳香、紅花、桃仁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葯;創傷性骨折前期、嚴重皮膚病以及皮膚表面有破損、潰爛也不宜貼膏葯。
另外,長期貼橡膠膏葯可能產生膏葯「耐受性」,以後的用量就要加大才能起效,對於這樣的膏葯,長期貼敷自然有損健康。
所以,長期使用膏葯對於身體有害,究其根本,是「膏葯」本身質量不過關。
什麼樣的膏葯才能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達到治療效果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市面上的膏葯分類 。
常見的膏葯按照功效可分為傷濕止痛膏、消炎鎮痛膏、活血化淤膏、通經走絡膏、祛風散寒膏五類。每種都有獨特用途,一定要對症貼。比如因風寒引起的慢性腰痛和跌打損傷等可用祛風散寒膏;消炎鎮痛膏對風濕痛、腰痛、肌肉痛、扭傷、挫傷等有療效。如果一旦貼錯膏葯可能只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但是對於使用傳統方法純手工熬制的老膏葯,只要貼於患處,都能起到活血化瘀、消炎鎮痛、祛風除濕的作用。類似81味遠紅外貼這樣的膏葯,葯材經過精挑細選,製作過程精良考究,配方用葯81味,其中僅名貴中葯材就達20餘味,精選人參,鹿茸,龜甲,珍珠,麝香,全蠍,牛黃,草烏、木瓜、川續斷、龍骨、川烏、骨碎補、肉蓯蓉、土鱉魚、地骨皮、黨參、杜仲、天南星、僵蠶白術、淫陽藿、元胡、首烏、透骨草等81味名貴葯材熬制,每味中葯都能由表入里發揮葯效,起到很好的消腫止痛、祛風活血的作用。從而奠定了81味遠紅
9、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常用外用膏葯有哪些?
風濕性關節炎病在肌肉、關節、經脈,膏葯外貼可使葯性從皮毛而入腠理,通經活絡,較服葯更有利的一面。現將常用膏葯及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1)傷濕止痛膏(橡皮貼膏)。功能驅風散寒,除濕通絡,活血止痛。使用時先將皮膚用溫水清洗擦乾,貼於患處,用手掌將膏葯按摩,使其粘在皮膚上。凡對橡皮膏過敏,皮膚糜爛有滲液者及外傷合並化膿者,不宜貼用。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關節止痛膏等。
臨床可任選一種使用。
(2)狗皮膏(膏葯)。功能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止痛。使用時將膏葯加溫軟化後,貼於患處。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萬靈筋骨膏、追風膏、老鸛草膏等,亦可選用。
(3)武力拔寒散(散劑)。功能祛風除濕,通陽活血,止痛消腫。
用時取葯適量,以雞蛋清略加溫開水或人乳與葯調成糊狀,分攤在蠟紙上,貼於穴位或患處。使用時注意忌生冷,不可內服。皮膚貼葯處10 天內不可用水洗。臍輪、腳心等處不可貼用。兒童、體弱及浮腫者忌用。
(4)五虎散(散劑)。功能與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時以白酒調勻,敷於患處。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內服。每次6g,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10、對風濕病有良好療效的葯膏有哪些?
風濕性關節炎是由甲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中醫屬「痹症」范疇。
關節炎是常見、多發且致殘率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被世界衛生組織列位十二大醫學攻關難題。
關節炎的傳統治法是益氣養血,祛風除濕,搜風通絡化痰祛淤。「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民間治療本病的良方妙葯有:
1:葯酒療法
內服葯方:白術、杜仲、仙靈脾各12克,全蠍、秦艽、防風、川烏、草烏、木瓜、牛膝、當歸、川芎、金銀花、麻黃、烏梅各9克,蜈蚣3條,白酒250毫升,紅糖250克。
製法:將葯、酒共致陶罐內,布封口,泥糊緊,文火煎2小時後,埋地下或放進井水中,去火毒,1晝夜後濾渣取液備用。
用法:每飯後服35毫升,日3次,10天為1療程。
外用處方:大血藤、絡石藤、青風藤各30克,木瓜、沒葯各15克,牛膝、木防己、丹皮、乳香、田七各12克,桃仁、桑支各6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葯浸酒內1周後用棉花沾葯酒塗擦患處,日3-5次
療效:治風濕性關節炎內服外擦1療程見效,3療程可愈。有效率達90%。
2:處方:海風藤、寬筋藤、忍冬藤、丁公藤、石楠藤、雞血藤各30克。
用法:共研細末,每服2克,日3次,28天為1療程。
療效:用葯1療程,有效率達91%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