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冰片治風濕

冰片治風濕

發布時間:2020-09-14 14:27:40

1、冰片的用處

片其他名稱:龍腦 腦子 瑞龍腦 梅花腦子 梅花片腦 片腦 梅花腦 冰片腦 梅片 梅冰 艾片

龍腦香科、龍腦香屬常綠喬木植物。

龍腦香

拉丁文學名: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 f.

樹脂加工品,或龍腦香的樹干經蒸餾冷卻而得的結晶,稱「龍腦冰片」,亦稱「梅片」。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納香(大艾)Blumea balsamifera DC.葉的升華物經加工劈削而成,稱「艾片」。現多用松節油、樟腦等,經化學方法合成,稱「機製冰片」。龍腦香主產於東南亞地區,我國台灣有引種;艾納香主產於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地。冰片成品須貯於陰涼處,密閉。研粉用。

一種萜。分子式C10H180。又稱龍腦或2-莰醇。白色半透明的六方形晶體,像樟腦的氣味。右旋冰片為葉狀或六方形片狀晶體;熔點208℃,沸點212℃,相對密度1.011(20/4℃) ,比旋光度 +37.7 (乙醇);溶於乙醇、乙醚和苯。左旋冰片為六方形片狀晶體;熔點208.6℃,沸點 210℃(779毫米汞柱) ,相對密度 1.1011( 20/4℃ ),-37.74°(乙醇);溶於乙醇、乙醚、丙酮和苯。消旋冰片為葉片狀晶體;熔點210.5℃ ,易升華,相對密度1.011 (20/4℃);溶於乙醇、乙醚和苯。氧化時生成樟腦。冰片可由樟腦在乙醇溶液中用金屬鈉還原;或由蒎烯在催化劑存在下用草酸酯化再經水解製得。冰片廣泛用於配製迷迭香、熏衣草型香精,並用於中葯和中國墨中。

【性味歸經】 辛、苦,微寒。歸心、脾,肺烴。

【功效】 開竅醒神,清熱止痛。

【應用】 1,用於閉證神昏。本品有開竅醒神之功效,但不及麝香,二者常相須為用。然冰片性偏寒涼,為涼開之品,宜用治熱病神昏、痰熱內閉、暑熱卒厥、小兒驚風等熱閉,常與牛黃、麝番、黃連等配伍,如安宮牛黃丸。若與溫里祛寒及性偏溫熱的開竅葯配伍,也可以治療寒閉。

2.用於目赤腫痛,喉痹口瘡。本品苦寒,有清熱止痛、消腫之功,為五官科常用葯。治療目赤腫痛,單用點眼即效:也可與爐甘石、硼砂、熊膽等製成點眼葯水,如八寶眼葯水。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常與硼砂、硃砂、玄明粉共研細末,吹敷患處,如冰硼散。治療風熱喉痹,《瀕湖集簡方》以之與燈心草、黃柏、白礬共為末,吹患處取效。

3.用於瘡瘍腫痛,潰後不斂。本品亦有清熱解毒、防腐生肌作用。以本

品與銀朱、香油製成紅褐色葯膏外用,可治燙火傷;與象皮、血竭、乳香等同用,治療瘡瘍潰後不斂,如生肌散。近代以本品攪溶於核桃油中滴耳,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有較好療效。

此外,本品用治冠心病心絞痛及齒痛,有一定療效。

【用法用量】 入丸散,每次0.03~0.1g。外用適量。不宜入煎劑。

【使用注意】 孕婦慎用。 因實驗證明本品對中、晚期任娠小鼠有引產作用。

備述

1.《新修本草》:「主心腹邪氣,風濕積聚,耳聾,明目,去目赤膚翳。」 《本草綱目》:「療喉痹、腦痛、鼻癟、齒痛、傷寒舌出、小兒痘陷。

通諸竅,散鬱火。」

2、風濕病怕涼為什麼治療風濕的膏葯里含有冰片

冰片有開竅,走竄的功效,能使葯力充分的發揮作用。

3、冰片的功效與作用

xiao 冰片治中風口噤,熱病神昏,驚癇痰迷,氣閉耳聾,喉痹,口瘡,中耳炎,癰腫,痔瘡,目亦翳膜,蟯蟲病。
冰片通諸竅,散鬱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
1 王好古:散心盛有熱。
2 《綱目》:療喉痹,腦痛,鼻息,齒痛,傷寒舌出,小兒痘陷。
通諸竅,散鬱火。
3 《本草備要》:治驚癇痰迷。
4 《會約醫鏡》:治肢節疼痛。
5 《別錄》:婦人難產,取龍腦研末少許,以新汲水調服。
6 《唐本草》:主心腹邪氣,風濕積聚,耳聾。
明目,去目赤膚翳。
7 《海葯本草》:主內外障眼,三蟲,治五痔,明目,鎮心,秘精。
8 張元素:治大腸脫。
9 李杲:治骨痛。
作用類似樟腦,有止痛防腐作用;在體外(平板混合法)較高濃度(0.5%)有抑菌作用,可用於神經痛及消炎。粘膜、皮下組織均易吸收,在體內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後排出體外。用大鼠作試驗,葡萄糖醛酸鈉對龍腦的毒性有所拮抗,葡萄糖醛酸在尿中排泄有所增加。

4、治風濕病的特效葯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5、冰片泡酒治風濕嗎

不能,用蜂毒。

與冰片治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