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性血管炎症狀

風濕性血管炎症狀

發布時間:2020-09-11 18:20:55

1、誰知道風濕性血管炎

類風濕性血管炎:表現為遠端血管炎,皮膚潰瘍,周圍神經病變,心包炎,內臟動脈炎如心、肺、腸道、脾、胰、腎、淋巴結及睾丸等。
臨床表現為皮膚血管炎損害, 局限性可觸及紫癜,軀干非特異紅斑, 血管梗塞, 大皰和潰瘍,20%患者發生指(趾)壞疽。甲皺襞發生毛細血管擴張、梗塞性丘疹和結節。組織病理表現白細胞碎裂性血管炎,亦可見淋巴細胞性壞死血管炎。侵犯血管不同,病情輕重不一。重者侵及中小動脈,有廣泛的系統性損害。全身症狀和體征有中度發熱,乏力,肌痛,關節痛,腹痛和(或)胃腸道出血,胸膜炎或肺浸潤,心包炎,輕度蛋白尿和血尿,視網膜出血以及中樞或周圍神經系統受累。

2、老人在治療類風濕住院期間又查出患有血管炎,是類風濕用葯引發的嗎?

血管炎是血管壁及血管周圍有炎細胞浸潤,並伴有血管損傷,包括纖維素沉積、膠原纖維變性、內皮細胞及肌細胞壞死,又稱脈管炎。
主要表現①多系統損害;②活動性腎小球腎炎;③缺血性或淤血性症狀和體征,特別見於年輕人;④隆起性紫癜及其他結節性壞死性皮疹;⑤多發性單神經炎及不明原因的發熱。

3、什麼是風濕病?

4、求助:朋友得了風濕性血管炎,誰能提供治療辦法或者醫院醫生的聯系方式?

血管炎是一組與血管壞死及炎症有關的疾病。多數病因不明,較明確的病因有血清病、葯物奕態反應及感染;乙肝病毒已證實是多種血管炎的病因。臨床上分為原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可以引起血管栓塞,導致局部缺血,然後引起局部組織梗死。發生在大血管還可能引起動脈瘤,如內膜剝離形成動脈夾層。

治療包括:①去除病因,消除過敏原;②治療基礎疾病,如結締組織病、腫瘤;③局限於皮膚的血管炎,常用抗組胺類葯,如氯苯那敏12毫克/天,苯茚胺75毫克/天,分3次服,吲哚美辛(消炎痛)25毫克,每天2-3次,布洛芬0.4克,每天2次;④全身性血管炎可用潑尼松,或加用環磷醯胺;⑤抗血小松聚集劑可用阿司匹林,每天每千克體重3-10毫克,血管擴張葯用硝苯地平10毫克,每天3次,或硝酸異山梨醇(消心痛)10毫克,每天3次口服。

5、風濕免疫性血管炎中醫能治療嗎?那裡能治療。

西醫也只能這樣了,激素葯物也還是先不能停的。
我想沈陽當地應該也有中醫院的,各地都有一些好的中醫的,你可以去當地的省中醫院或遼寧中醫葯大學的附屬醫院找中醫看看。

6、血管炎能治癒嗎

血管炎的治療效果根據病患的患病輕重以及病患的身體體質而定,血管炎的種類和病因也很多,治療的效果不能一概而論。如果血管炎是反復發作的話,嚴重的可能引起腎功能衰竭導致死亡。建議患者就到醫院進行檢查。

7、什麼是類風濕血管炎?

類風濕血管炎可累及全身任何一個臟器,如皮膚、肌肉、眼、心臟、血管、神經等組織,是關節外損害的基礎。發生在皮膚及周圍血管,可見到皮膚有棕色皮疹,小片狀損害或紫癜,甲床有瘀點或瘀斑;肌肉可因血管炎而導致局灶性肌炎、肌萎縮和變性;若發生在眼部則可引起恐膜炎、虹膜睫狀體炎和視網膜炎;累及血管可引起亞急性或壞死性小動脈 炎、大動脈炎、臟器和肢體末端的供血不足、缺血性壞死和微血栓梗死病變,以及指(趾)壞疽;累及神經血管則引起急性對稱性多發神經炎。血管炎的病變基礎是免疫復合物及補體在血管壁的沉積及淋巴細胞浸潤,是一種重症類風濕關節炎的表現,除有嚴重的關節表現之外,往往出現手或足的末端有慢性缺血性表現,如皮溫低、皮色蒼白或紫紅,握拳試驗或泛紅實驗陽性;皮膚有營養障礙,表現有緻密、彈性低、韌性大、萎縮、指(趾)甲變形。嚴重時會有 潰瘍、小面積壞疽,足北和脛後動 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末節指(趾)骨縮短,X線片上看到有自溶現象。 二十五味兒茶丸以其獨特的葯材與獨到的配方通過「一通、二補、三平衡、四清除」達到對風濕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效果。一通:通利關節,行氣活血,祛風除痹。二十五味兒茶丸以蒺藜、黃葵子、寬筋、蓽茇、鐵棒錘、秦芄等葯物驅風寒濕邪,又配以活血化瘀通經之兒茶、薔薇、乳香等,使外邪驅除,氣血經絡通暢,關節自然屈伸自如。現代研究主為,寬筋藤、鐵棒錘、秦芄、乳香等多種葯物中含有抗炎和鎮痛成分;兒茶等活血化瘀葯物能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減輕關節腔的炎症。二補: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四肢屈伸不利多責之於肝腎虧虛。二十五味兒茶丸以喜馬拉雅紫莉、蒺藜、藏菖蒲,黃精等補益腎、強壯筋骨。通過補益肝腎能增強機體對病邪的抵抗能力,促進受損關節骨的修復,提高運動能力。三平衡:平衡免疫,二十五味兒茶丸通過對免疫系統的調節使之達到平衡,抑制自身性免疫損害。二十五味兒茶丸所含的決明子、鐵棒錘、秦芄有明顯的抑制遲發性超敏反應的作用。平衡氣血陰陽:二十五味兒茶丸兼顧氣血陰陽,使之達到平衡。如在補腎葯物選用上,既用喜馬拉雅紫茉莉、蒺藜等溫補腎陽葯,又用黃精、天冬等補腎陰之葯,使陰平陽秘。平衡「龍」、「赤巴」、「培根」:藏醫認為「龍」、「赤巴」、「培根」三因素的失調是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二十五味兒茶丸能調節三因素的關系,使之趨於平衡,解決疾病的根本。四清除: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中醫「痹症」的范疇,中醫認為風、寒、濕、熱、虛均可導致痹症,二十五味兒茶丸兼具清熱解毒、散寒驅風除濕及補益肝腎的功效,能清除風、寒、濕、熱四種邪氣,對行痹、痛痹、著痹、熱痹均有較好的療效,尤其對痛痹和著痹療效顯著。【產品特點】1、本品通過祛除病邪,通暢氣血,通經活絡解除各種痹痛,而且作用迅速,效果持久。2、本品能降低局部組織通透性,減輕炎症水腫,降低疼痛域值,止痛作用顯著。3、本品通過散寒止痛、舒筋活血,使變形的僵硬關節、骨骼、肌肉軟化,減輕或消除因關節炎引起的關節腫痛、晨僵或關節外的症狀。4、全面調節人本免疫平衡,抑制損害軟骨的酶和免疫復合物,恢復關節的正常生化環境,阻斷炎症對關節骨的繼續破壞,達到較長時間的臨床緩解。

8、血炎是什麼病

血管炎是一組與血管壞死及炎症有關的疾病。多數病因不明,較明確的病因有血清病、葯物奕態反應及感染;乙肝病毒已證實是多種血管炎的病因。臨床上分為原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可以引起血管栓塞,導致局部缺血,然後引起局部組織梗死。發生在大血管還可能引起動脈瘤,如內膜剝離形成動脈夾層。

「血管炎」確切地說,應該稱為「系統性血管炎」。之所以冠以「系統」二字,是因為血管炎可以累及到人體的各個系統。其實也容易理解,血管無處不在,病變自然也可以多部位發生了。
常見累及的器官及表現有:
肺部:出現彌漫性、間質性或結節性病變,可以有咳嗽、氣急、呼吸困難等表現;
腎:出現血尿、蛋白尿,發生率高,常較早出現腎功能減退;
肝臟:出現肝區不適、肝功能損害;
心血管:出現無脈、雙側肢體血壓差異增大。
神經系統:因向顱內供血血管病變,引起腦缺血的症狀、顱內血管炎可引起顱內出血或結節樣病灶。供應周圍神經的血管病變,可以引起神經病變而出現神經感覺、運動障礙;
鼻咽部:在韋格納肉芽腫(血管炎中的一種),可有鼻咽部肉芽腫樣病變,出現鼻塞、鼻出血等症狀;
皮膚:很多血管炎都會出現皮疹、皮膚血管改變,有時皮疹是唯一的臨床表現。在過敏性紫癜時,可以有皮膚出血點、出血斑。有些表現為結節樣病灶,似蚊叮蟲咬後出現的疙瘩,在變應性血管炎、白塞氏病等病種中,都會出現這種皮損。此外還有關節痛、消化道症狀等。

首先,發熱是血管炎的一個重要的臨床表現。由於這種發熱不是由感染引起的,所以通過抗生素、抗結核、抗真菌、抗病毒治療後,體溫不能得到控制。因此在治療的時候也不是採用傳統的消炎葯來治療。
其二:發熱是血管炎突出了臨床表現,也是惡性腫瘤常見的(在某些患者可能是首發的)臨床症狀,因此在診斷血管炎之前,應該與各種惡性腫瘤進行鑒別,以免將惡性腫瘤漏診。
第三:血管炎的臨床症狀與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皮肌炎、類風關等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這些經典的風濕性疾病有比較明確的分類標准,在實驗室檢查時,可以發現一些特異性較高的自身抗體,因此比較容易判斷,而血管炎除了通過病變組織的切片檢查、血管造影等有一定創傷的檢查方法外,少有特異性高的診斷手段。

治療 包括:①去除病因,消除過敏原;②治療基礎疾病,如結締組織病、腫瘤;③局限於皮膚的血管炎,常用抗組胺類葯,如氯苯那敏12毫克/天,苯茚胺75毫克/天,分3次服,吲哚美辛(消炎痛)25毫克,每天2-3次,布洛芬0.4克,每天2次;④全身性血管炎可用潑尼松,或加用環磷醯胺;⑤抗血小松聚集劑可用阿司匹林,每天每千克體重3-10毫克,血管擴張葯用硝苯地平10毫克,每天3次,或硝酸異山梨醇(消心痛)10毫克,每天3次口服。

9、血管炎的症狀都有哪些呢???

血管炎疾病多見於20·40歲女性,男性少見。多發生於下肢,小腿後側多見,大腿、臀部及上肢也可累及。皮膚出現結節性侵潤紅斑,皮損鮮紅,大小不等,可呈線狀排列或沿淺靜脈走形分布。局部腫脹,有觸痛和自發痛。一般對稱出現,也有不對稱或僅見一側小腿。病情發展緩慢,也有急性發作,皮膚紅熱。結節性紅斑在2~6周癒合,一般不形成潰瘍,可遺留輕度萎縮瘢痕或前衛性結節以及棕褐色色素沉著,呈網狀圖案。結節性紅斑可反復發作,病程長。優勢可伴有低熱、四肢關節疼痛及全身無力。無其他臟器損害。

與風濕性血管炎症狀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