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沒有對 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風濕性環形紅斑狼瘡 有所了解的親?
紅斑狼瘡治療原則:1.向患者解釋病情,增強治療信心,定期復查,活動期注意休息,避免感染,預防接種;2.避免太陽光或紫外線,忌用有感光性葯物如磺胺類,克尿噻,酚噻嗪等葯;
3.避免過勞,多注意休息,宜吃高熱量易消化食物;4.內服葯一般盤狀者採用氯化奎寧或小量皮質激素,維生素c等治療。
2、環狀紅斑有必要檢查是否有腫瘤嗎?
朋友你好,你描述的病情是環形紅斑,該病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可能為風濕 慢性病灶(如扁桃體炎 鼻竇炎 中耳炎 膽囊炎 齒齦膿腫 結核等) 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 青黴菌等) 昆蟲叮咬(如壁虱) 立克次體 葯物(如青黴素) 食物(如發霉的乳酪)以及由食物引起的消化道功能障礙等所致的過敏反應 或由某些惡性腫瘤(如乳腺癌 卵巢癌 鼻咽癌 支氣管癌或肺癌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惡性腫瘤等)所致的自身免疫 此外 也有人認為與內分泌疾病(月經疹 甲狀腺腫大 糖尿病等)以及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風濕性環狀紅斑常伴有活動性風濕症狀 Still病的兒童患者出現環狀紅斑後 常提示已有心臟病變 。具體分為 離心性環狀紅斑、匍行性回狀紅斑、單純性回狀紅斑。治療方面: 單純性回狀紅斑:治療可給普魯卡因維生素C 大劑量維生素C或丹參注射液靜脈滴注以及抗組胺葯物離心性環狀紅斑:試用糖皮質激素 抗組胺葯 醋氨苯碸(氨苯碸) 氯喹等,局部外塗糖皮質激素制劑或溫和的止癢劑.匍行性回狀紅斑:治療應詳細檢查尋找伴發腫瘤並進行治療 一般腫瘤治癒後 皮損消失 可給抗組胺葯物內服 。
3、離心性環狀紅斑應該如何治療?
診斷要點:好發於中老年。皮損好發於軀干,也可發於四肢近端。開始為風團樣紅斑,逐漸向外擴大,呈環狀紅斑,有的圓環形紅斑擴大後逐漸斷開,呈不規則環形,有的互相融合成花朵形。在紅斑邊緣內有糠秕狀鱗屑。自覺輕度瘙癢。部分病例可伴有關節痛或咽喉痛。
這種病治療方法不盡相同,建議你到正規醫院去對症下葯。
回答時間:
08-07-25
14:56
洋娃娃
回應謝謝,我已到華西去看過幾次,第一次診斷為過敏性濕疹,第二次診斷為離心性環形紅斑,四年前不明原因的出現皮疹,當時皮膚發癢,用手抓後,就出現紅色的疹子,高出皮膚,特別癢,逐漸向周圍擴散,皮疹也向周圍擴散,中間痊癒,過一段時間恢復,但其他地方又長,長時病區發癢,主要見於四肢的近心端,及軀於部,有對稱性,但無傳染性,主要好發於氣溫較高時,好發部位不定.請醫生再幫助好好診斷是否診斷明確.我已為此煩惱回應時間:08-07-25
15:53
4、皮膚圓圈型紅斑擴散的原因 是不是離心性環形紅斑
病情分析:環形紅斑是風濕熱皮膚症狀一種表現。常見的原因有:風濕性環形紅斑較少見,呈環形或半環形邊界明顯的淡色紅斑,大小不等。中心蒼白,出現在軀乾和四肢近端,呈一過性,或時隱時現呈遷延性,可出現數周。
意見建議:多伴有發熱、遊走性關節痛、血沉增快、抗鏈「O」陽性等風濕熱的表現。離心性環形紅斑 為一種呈環狀、離心性紅斑性皮膚病.
5、急性風濕病時,環形紅斑為何出現於軀乾和四肢皮膚,而皮下結節為何出現於關節處,為何它們出現的部位不同
類風濕性關節炎應注意的飲食飲食營養,不要忌口和偏食。一些食物應限量,但不是忌食。
1.要少食牛奶、羊奶等奶類和花生、巧克力、小米、乾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產生致關節炎的介質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體及抗牛奶IgE抗體等,易致過敏而引起關節炎加重、復發或惡化。
2.少食肥肉、高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因其產生的酮體、酸類、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和炎症介質等,可抑制T淋巴細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關節疼痛、腫脹、骨質脫鈣疏鬆與關節破壞。
3.少食甜食,因其糖類易致過敏,可加重關節滑膜炎的發展,易引起關節腫脹和疼痛加重。
4.少飲酒和咖啡、茶等飲料,注意避免被動吸煙,因其都可加劇關節炎惡化。
5.可適量多食動物血、蛋、魚、蝦、豆類製品、土豆、牛肉、雞肉及牛「腱子」肉等富含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膠原的食物等。
在日常生活中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應注意 :
(1)多休息 ,經常做適度的運動或在溫水池中游泳對僵硬的關節有好處。堅挺的床墊及暖和而輕盈的被褥可以使你安睡 ,不會對關節施加太大的壓力 ,可用活夾板在休息時將疼痛的關節包夾起來。
(2)患者在夜間睡覺時 ,應避免窗外的涼風直吹 ,不可讓電風扇直吹身體 ,也不要在冷氣房內赤身睡覺。
(3)受雨淋或驟寒侵襲時 ,可飲少量酒以禦寒。
(4)不在屋檐、走廊、過道等風較強處停留休息 ,出汗後須待汗幹才可洗澡。
(5)如發現身體有局部冰冷現象 ,應常加以摩擦 ,或用棉花沾酒擦揉。
(6)要避免傷風、受涼、淋雨或濕氣侵襲。
(7)使用九耀理療儀進行熱療,通血脈;達到有效治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