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類風濕不可以吃什麼葯

類風濕不可以吃什麼葯

發布時間:2020-09-08 18:41:52

1、得了類風濕吃什麼葯有效呢?

類風濕是一種慢性,並目前還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主要是緩解疼痛對症處理,延緩關節的畸形。可以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成葯治療,比如風濕馬錢片或者風痛寧緩釋片口服,疼痛的可以用非甾體類的布洛芬緩釋膠囊或者美洛昔康緩釋片對症處理緩解疼痛。平時注意關節的保暖,不要下冷水。

2、類風濕吃什麼葯好?

風濕性關節炎早期有遊走性關節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晚期則表現為關節僵硬和畸形,功能喪失,導致殘疾.若不能及時控制或治癒,終將導致殘廢.類風濕在沒有變形之前是可以治癒的,如果變形就只能控制不發展.治療從提高免疫系統和滋補肝腎著手全面調理,配合調和脾胃.去風通絡,活血散寒,消腫止痛。治療用純中葯追風舒筋療法就可以,沒有任何副作用,療效好,療程短。不要用西葯,副作用太大,不要用冷水,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勞累,注意休息。保持好心情.以上是我對於你請問得了類風濕吃什麼好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3、類風濕吃什麼葯最好?

對於類風濕關節炎可採用中西醫結合綜合保守治療、通痹解痙阻滯法、TLG液體刀等。目前通過系統的治療在國內是最完備而且具有領先性的,包括了葯物的治療,儀器治療,免疫治療三個方面。治療的方案就需要結合病因和病情的不同,以及患首先,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選用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慾,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其次,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不宜服用於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強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的病人及陰虛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糖類及脂肪也要少用,這是因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選用糖皮質激素,導致糖代謝障礙,血糖增高,而脂類食物多粘膩,可使血脂膽固醇升高,造成心臟、大腦的血管硬化,並且對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損害。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食鹽用量也應比正常人少,因為鹽攝入過多會造成鈉鹽潞留。
另外,茶葉、咖啡、柑橘、奶製品也可能會使類風濕病人的症狀加重者的身體情況。安排最適合、最有針對性、最完美的方案,每個人病情不同,身體情況不同,治療方案一定要有針對性。

4、吃什麼葯能降低類風濕因子

僅供參考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5、風濕類疾病非常難治,類風濕關節炎吃什麼葯好?

類風濕性的關節炎,它的發病率和致殘率都很高,而且它是不容易治癒的。它容易反復發作,治療難度非常的大,而且它的發病的原因也不是非常的明確,所以我們需要經常吃葯,而且還要知道去吃什麼樣的葯。

 嗯,除了吃葯的話,首先我們可以休息,鍛煉,物理治療。所以當我們發病的時候就需要卧床休息,平時沒有發病的時候呢,就需要多加強關節功能鍛煉,促進恢復。然後吃葯呢,我們可以吃那種解熱鎮痛類的葯物,但是這個不能阻止病情發展,他只是緩解患者發病時的疼痛感。這種葯需要判斷療效,如果沒有什麼效果之後就換成其他的葯物,而且不能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炎鎮痛的葯,這個一定要記住。 

除了上面說的葯呢,我們還可以吃非甾體抗炎葯、激素和免疫抑制劑類的葯,但是不管是哪種葯,我們都應該根據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同的發病時期是選用不同的葯物,而且在劑量種類方面也是不一樣的。最好的是我們發病的時候去到醫院,讓風濕免疫科的醫生去指導我們用葯,而且像這種病的話,服用西葯副作用相對來說會比較大。如果平時不是很痛的時候就盡量少吃葯物,因為是葯三分毒。

 而且像這種需要長久保養的疾病我們最好是去服用適當的中葯,因為中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它是以風邪濕邪入侵為原則進行治療,主要用到的就是一些祛風除濕的葯材,這樣的話對我們整體的關節會比較好,而且對我們的人的身體會稍微好一些,它的副作用就沒有這么大,我們不僅可以熬中葯喝,也可以用中葯去泡酒,然後用泡的那個酒去揉這些關節,對緩解風濕也有很好的作用,我媽媽之前得風濕差點癱瘓了,就是這樣治療的,現在很少發病。

6、類風濕吃什麼葯

根據葯物性能,治療類風濕的常用葯物分為四大類,即非甾體抗炎葯、改變病情抗風濕葯、糖皮質激素和植物葯等。

非甾體抗炎葯常用葯劑量如下:

塞來昔布:每日劑量200~400mg,分1~2次服用,有磺胺過敏者禁用;

美洛昔康:每日劑量7.5~15mg,分1~2次服用;

雙氯芬酸:每日劑量為75~150mg,分2次服用;

吲哚美辛:每日劑量為75~100mg,分3次服用,;

萘普生:每日劑量為0.5~1.0g,分2次服;

布洛芬:每日劑量為1.2~3.2g,分3~4次服用。

改變病情抗風濕葯 常用者如下:

MTX:本葯抑制細胞內二氫葉酸還原每周劑量為7.5~25mg,以口服為主(1日之內服完),亦可靜注或肌注。4~6周起效,療程至少半年。

柳氮磺吡啶:劑量為每日2~3g,分兩次服用,由小劑量開始,會減少不良反應,對磺胺過敏者禁用。

來氟米特(1eflunomide):主要抑制合成嘧啶的二氫乳清酸脫氫酶,使活化淋巴細胞的生長受抑。其服法為50mg,每日1次,3天以後10~20mg,每日1次。

羥氯喹和氯喹:前者每日0.2~0.4g,分兩次服。後者每日0.25g,1次服。

生物制劑和免疫性治療:近年在國內外都在逐漸使用,臨床試驗提示它們有抗炎及防止骨破壞的作用。

免疫性治療包括口服誘導免疫耐受葯、米諾環素類葯,其療效待定。免疫治療還包括以去除血漿中異常免疫球蛋白為主要目的的血漿置換、免疫吸附等療法,只用於一些難治的重症患者。

其他還包括金制劑、青黴胺、硫唑嘌呤、環孢素等。

糖皮質激素,一般應不超過潑尼松每日10mg,可使關節炎症狀得到迅速而明顯地緩解,改善關節功能。

植物葯制劑

常有的植物葯制劑包括:雷公藤多苷,青藤鹼、白芍總苷。

與類風濕不可以吃什麼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