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跟類風濕有那裡不一樣?
風濕與類風濕的區別?
(1)風濕往往是老百姓常指的關節疼痛,關節周圍不舒服,怕涼,這樣的病稱為良性風濕症,不容易變形;
(2)類風濕關節炎常常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僵硬感,尤其是早上起床以後手指頭伸拳不利需要活動半個小時以上;
(3)類風濕關節炎主要以侵犯滑膜為主,如果早期不得到治療容易變形,容易致殘,關節的功能容易喪失。
2、什麼是良性風濕,該如何治療
良性基本是不用治療的,去醫院抽血查查是否是陽性注意保暖,再就是少吹風扇,空調在27度左右。風濕不好治,關鍵在於保養啊緊遵醫屬,最好每年查一次別用太涼的水啦
3、良性風濕拔罐回治癒嗎
指導意見:
目前是不能治癒的,風濕性疾病多為慢性病,治療目的是改善疾病癒後,保持其關節,臟器的功能,解除有關症狀.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葯.常用的抗風濕病葯物如奈普生,阿斯匹林,布洛芬,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等.
4、什麼事良性關節痛
症狀有些類似風濕關節炎,但並不具備很強危害性百
是否僅是良性膝關節痛,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自我判斷:1、多數患者為雙膝關節均有酸痛感度,也有兩側膝關節交替出現酸痛的現象。2、體檢未發現關知節異常,也無活動障礙,X線檢查正常。3、患者無關節損傷病史道,也不曾有過關節紅腫、發熱病史。4、遇冷或潮濕加重,遇暖及乾燥則好專轉。上述表現均是良性膝關節痛的表現,這種情況下,僅需要注意保暖,保持室內乾燥,通風即可,如疼痛持久難忍,可口服阿司匹屬林緩解。
5、良性風濕好治嗎
建議:您好:風濕病屬於良性病變(不會造成死亡)。在臨床上沒有良性風濕的診斷。建議您和您的醫生詳細溝通。
6、類風濕和風濕一樣么 有什麼區別嗎
風濕病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類疾病的統稱,風濕病全稱應該是「風濕類疾病」或稱「風濕性疾病」。凡侵犯肌肉骨骼系統(如關節、肌肉、韌帶、肌腱滑囊等)以疼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無論其發病原因如何,均屬風濕病范疇。
風濕病可分為10大類,其中就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症狀一般表現為晨僵、手指腫脹、小關節疼痛、發熱等。
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表現為膝關節、肘關節、踝關節腫痛。腫痛持續較短,只有幾天時間。
7、風濕怎麼治,能治癒嗎,
風濕病是由於風寒濕邪侵入到骨骼以及血管,或者是一些軟組織引起的。這種疾病也是因為自身免疫力較低導致的,而且一旦在得了風濕病以後,這種病是很難根治的。因為在用葯物治療風濕病時,一般只能夠起到緩解的作用。
8、類風濕和風濕有區別嗎?
專家答疑
 登錄後點右上角搜索,快速查詢疾病和治療方法! 立即注冊
風濕和類風濕區別

張奉春主任醫師
北京協和醫院 風濕免疫科

關節炎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疾病,由於致病因素、臨床表現等不同,可以將關節炎分為多種。其中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較容易造成混淆,兩者主要有以下區別:
1.風濕性關節炎:與鏈球菌感染有密切關系。臨床上以關節和肌肉紅腫、酸痛為特徵。四肢大關節常受累,以下肢大關節如膝關節、踝關節多見,其次是肩、肘、腕關節,手足小關節少見。風濕性關節炎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關節症狀消失後不遺留關節畸形。經實驗室檢查,類風濕因子多為陰性。水楊酸制劑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常用葯物。
2.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多種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發於20~40歲女性。早期症狀多為關節疼痛、腫脹,常累及外周小關節。病情反復發作,時重時輕,長期病變後出現關節畸形。經實驗室檢查,類風濕因子常呈陽性。可以使用非類固醇類抗炎葯和緩解病情的抗風濕葯進行治療。
9、請問良性風濕是什麼意思_風濕
良性風濕症是一種以關節腫痛,可以自發性緩解,多反復發作,但一般不引起關節破壞,類風濕方面檢查均陰性的關節炎性疾病,醫學上良性風濕基本上無需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良性風濕病的注意事項:
(1)居住的房屋要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風口處睡卧。
(2)洗瀨宜用溫水,睡前洗腳。
(3)患者出汗較多時,須用干毛巾及時擦乾,衣服汗濕後應及時更換,避免受風寒濕侵體。
(4)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受潮、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預防感冒,以減少自然因素對疾病的影響。
(5)在飲食方面要按自己所患病症的輕重,遵照醫囑,調理飲食和忌口。
(6)日常可以參加一些省力的日常勞動,並堅持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7)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正確對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慮。
10、我得的是風濕嗎
「風濕」一般認為風濕病就是關節炎,這是不正確的,其實「風濕」並不是指一種病,風濕是以骨、關節、肌肉、韌帶、滑囊、筋膜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大類疾病的總稱。我國最常見的且危害性最大的風濕病有:急性風濕病(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椎炎、骨性關節炎、痛風等。祖國醫學認為,風濕就是風寒濕氣侵襲人體,閉阻經絡,致使氣血遠行不暢引起的肌肉關節麻木疼痛,區伸不利或腫大。
風濕病的病因有哪些?
1 、免疫功能紊亂; 2 、環境因素,如風、寒、濕等; 3 、感染; 4 、創傷與勞損; 5 、退行性改變(老化); 6 、遺傳因素; 7 、代謝障礙。
風濕病的常見臨床症狀有哪些?
1 、疼痛 2 、壓痛 3 、僵硬感 4 、腫脹 5 、活動障礙。
什麼是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簡稱風關炎)是一種與 A 組溶血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以成人為多見。典型表現為遊走性多關節炎,常不對稱累及膝、踝、肩、腕、肘等大關節,局部呈紅、腫、熱、痛,急性炎症消退後關節功能恢復正常,不留關節強直與畸形。
如何診斷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准)
1 、病前多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史。
2 、症狀。四肢大關節(腕、肘、肩、踝、膝、髖)遊走竄痛或腫痛。
3 、體征。受累關節紅、腫、熱、痛或腫痛,活動功能受限,部分病例可兼有低熱、結節性紅斑或環形紅斑或心臟病變等。
4 、實驗室檢查。活動期血沉( ESR )一般多增快,非活動期正常,活動期抗 O ( ASO )多陽性( 1:600 單位以上)如抗 O ( ASO )陰性者( 1 : 400 單位以下)必須見有環形紅斑或結節形紅斑,否則不能診為風關炎。
5 、 X 線檢查。受累關節僅見軟組織腫脹,無骨質改變。
6 、預後。緩解期或治癒後受累關節不留畸形。
什麼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RA )?
類風濕性關節炎( RA ),強直性脊柱炎,屬中醫痹證范疇,俗有骨痹、歷節風之稱。是一種以慢性多關節炎症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多以手足小關節起病,常呈對稱性,早期症狀為受累關節的疼痛、腫脹、活動困難及發僵,長久不愈的晚期症狀則為關節畸形。本病在我國人中患病率為 0.3% ,是造成我國人群喪失勞動力與致殘的主要病因之一。本病可見於任何年齡,發病一般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發病的高峰年齡 20-40 ,而女性則在 40-60 歲,類風濕關節炎以女性多發,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 2-3 倍
類風濕關節炎的病理變化和病程?
類風濕關節炎主要的病理變化是所謂的滑膜炎。正常狀況下,關節腔內面有一層精緻的滑膜,可分泌關節滑液,以潤滑和保護關節。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時,滑膜產生發炎反應,關節因 發炎細胞的聚積而有紅、腫、熱、痛的現象。這種發炎反應嚴重時甚至侵犯整個關節,破壞軟骨甚至骨骼。若缺乏適當治療,關節將變形、僵直而無法活動。此外,活動期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中約有 5%-15% 會出現皮下結節,這是一種發生於皮下面,因發炎作用而變性成纖維組織,分布很廣,但好發於較敏感部位如關節伸側、頭皮等,通常不會有太大問題,有時則會導致感染。如果發生在肋膜、眼睛等,則會導致較嚴重的後果。
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必備的條件(診斷標准)
診斷類風濕主要根據臨床表現(自覺症狀)一般是以遠端一個或兩個小關節開始疼痛、腫脹、逐漸發展到多個關節,有的呈對稱性、遊走性、間歇性發作。一半以上病人可出現晨僵(早晨起床時兩手發硬脹),活動後消失。
如何鑒別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
受累關節
以四肢大關節(膝、髖、踝、肘、肩、腕)為主
以四肢小關節(手指、掌指、足趾)為主
臨床表現
急性者發病急、高熱、關節紅、腫、熱、痛,慢性者關節遊走竄痛或兼低熱
手足小關節腫痛、晨僵,可侵犯大關節,常呈對稱性,大小關節皆可變形。
實驗室與 X線檢查
ASO陽性(1:600以上)若陰性要有結節性或環形紅斑現症,血沉多快,類風濕因子陰性
類風濕因子陽性,如中晚期相對穩定,類風濕因子陰性者應以 X線片檢查,具典型類風濕性關節X線所見
其他合並症及預後
四肢皮膚伴有結節性或環形紅斑,以及心臟病變,四肢關節不留畸形
本病系全身性疾病,多數有貧血,失眠,納差,關節可僵直變形,甚至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
所以根據你的情況和風濕的檢查及症狀看你不是風濕,應該是良性關節炎。建議口服;芬必得和萬通筋骨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