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強直和風濕

強直和風濕

發布時間:2020-09-07 09:22:15

1、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嗎?

在過去近100年的時間內,一直把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濕關節炎當作一個病。自從本世紀40年代發內現血清類風濕容因子及70年代發現HLA-B27和強直性脊柱炎密切相關以來,強直性脊柱炎才有可能從類風濕關節炎中區分出來。現已明確並得到公認,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濕關節炎是兩個不同的獨立疾病,它們的主要區別點有:(1)強直性脊柱炎男性多發而類風濕關節炎女性居多。 (2)強直性脊柱炎無例外地有骶髂關節受累,類風濕關節炎則無。 (3)強直性脊柱炎為全脊柱自下而上的受累,而類風濕關節炎脊柱如受累,只侵犯頸椎。 (4)外周關節病變在強直性脊柱炎為少數關節、非對稱性,且以下肢大關節為主,而類風濕關節炎則為多關節、對稱性,四肢大小關節均可受累。 (5)強直性脊柱炎無類風濕關節炎所見的類風濕結節。 (6)強直性脊柱炎的血清類風濕因子一概陰性(不高於正常人群的陽性率),而類風濕關節炎的類風濕因子陽性率佔60-90%。

2、強直和類風濕哪個更可怕?

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濕關節炎相比較而言,類風濕關節炎更為嚴重、可怕一些。因為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導致全身多系統、多臟器受累。最終都會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所以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強直性脊柱炎盡管不能根治,但一般不危及生命,也可以致殘。但是早期診斷,經有效的治療後,大多數患者都可以緩解病情、改善預後,可以進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所幸的是導致嚴重脊柱和關節畸形者只佔少數,所以強直性脊柱炎和類風濕相比較,類風濕更為可怕一些。

3、強直性脊柱炎或風濕?

你好
強直性脊柱炎也屬於風濕病。
根據你的臨床表現你的風濕病是定了,但強直性脊柱炎不能排除。
建議你做骶髂關節核磁檢查。
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治療
在我們沒有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之前,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強直性脊柱炎簡稱「強脊炎"。

所謂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獨立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關節、髖關節、椎間關節和肋椎關節,早期可以表現為背部、臀部、髖部疼痛為主,最終以脊柱強直而致殘的病症稱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在中醫被稱為「龜背風」、「竹節風」、「大僂病」、「骨痹」。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是素體陽虛、肝腎陰精虧虛,督脈失榮,又巧遇風、寒、濕三邪乘虛而入,互為因果而犯病。

強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表現:

本病多見於青少年男性,起病多隱匿,早期可表現為遠端關節疼痛,逐步發展為臀部、髖部、下背部呈間歇性鈍疼,有僵硬感或坐骨神經痛,病程遷延數月或數年後,可突然出現持續性疼痛,甚至較嚴重性疼痛。病人常有晨僵感,在天氣寒冷和潮濕及勞累和感冒時症狀可惡化。

還有些病人可有不明原因的虹膜炎、全身疲勞感、厭食、體重減輕和低熱等症狀。

強直性脊柱炎以脊柱關節受累最為嚴重,但也可累及全身任何關節,形成關節炎。

1·骶髂關節炎:是多數病人首先出現的受累症狀,主要表現為:腿疼、大腿根部疼長放射到一側或兩側臀部,偶爾放射到大腿。

腰椎關節炎:多表現為病人背部疼痛不適和運動功能障礙,查體時腰部骨突關節可有直接觸痛,脊旁肌肉明顯痙攣,腰椎脊柱變直或彎曲,不能伸直可並發腰椎病。

3·胸部關節炎:多表現為病人上背部疼痛、胸神經疼痛、胸廓擴張運動受限,吸氣時疼痛明顯。

4·頸椎關節炎:多表現為病人頸部僵直,不能低頭視物,視野受限,看人連軸轉等,可並發頸椎病。

5·周圍關節炎:多表現為肩周炎、髖關節炎等表現。病人可以出現「鴨步」狀態,可並發股骨頭壞死。

以上是強直性脊柱炎的常見臨床表現和體征。最有力的診斷輔助檢查是骶髂關節的X光片,HLA-B27的兩項檢查。

下面重點介紹一下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

西醫目前尚無阻止本病進展的有效療法,最好的葯物是免疫制劑,但副作用相當大,尤其是對肝臟、腎臟的損害比較明顯;在沒有治療好這個病之前,又給患者增加了新的病症,這對於患者來說無疑就是雪上加霜。

根據我多年的臨床經驗,目前中醫對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療效確切,能夠及時控制病情,解除疼痛,減少致殘,恢復關節功能。對於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治療,及時積極妥善的早期治療與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這對今後病情的穩定、預防和發展、畸形至關重要。

強直性脊柱炎在中醫分三種證候:1·腎虛督寒證 2·肝腎兩虛筋骨失榮證 3·督脈邪壅久郁化熱證

我根據強直性脊柱炎三種不同的證候、不同症狀、不同表現,運用付氏中葯換血療法對不同的病人進行辯證論治,經過一到兩個療程的治療後,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症狀被控制,疼痛得到緩解,病情得到明顯的好轉;經過四五個療程的治療後,患者可達到臨床治癒。

本人根據多年的強直性脊柱炎治療經驗,總結出一套針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三字經:

站要立、坐要直、卧要板、忌用枕、防外感、注保暖、多營養、適休息、多鍛煉、治要早、心要寬、病可痊。

4、什麼是強直性脊柱炎和風濕有關系嗎

單憑借你講的症狀不能直接判定是否強直(AS)還是在醫院裡面排查一下,做個B27檢查,一般的3甲醫院都可以檢查,相信醫生

5、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是和風濕有關嗎?

強直性日常護理:
(1)要保持正確的坐資、睡資,防止發生脊柱畸形和僵直。在休息時要保持適當的體位, 把腰板挺直,寫安時桌子要高一些,椅子要矮
一些。凡能引起持續性疼痛的體力活動應該避免。

(2)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病,不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存在急躁情緒,對堅持長期治療缺乏足夠的思想准備,情緒變得十分悲觀,失、去信心放棄治療,是很危險的。患者一定要克服急躁情緒,治療及時恰當,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不過眾聖強脊貼 是個很好的治療方法

6、強直性脊柱炎與類風濕關節炎區別

你好,看看症狀就知道了。
類風濕性關節炎簡介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不死的癌症,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病因未明的能引起肢體嚴重畸形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並引起劇烈疼痛。
本病發病高峰年齡是20—45歲,多見於女性,男女之比約為1∶3。據文獻報道類風濕發病率:牙買加黑人是10.25%;在美國的白種人為0.5—1%,而在美國的印第安人為5.3%;歐洲人為0.6—1.9%;日本人為0.3—0.6%;我國初步調查為0.32—0.4%,按此數字估計我國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400萬左右。
本病是一種炎症性、進行性、對稱性和破壞性的關節性疾病,以關節晨僵、疼痛腫脹及功能障礙為本病主要臨床表現。輕者影響關節功能,重者造成殘疾,極少數嚴重者可因頸椎破壞而致高位截癱、或因重要臟器血管受累而危及生命。
祖國醫學將其歸屬於「痹證"范疇,而本病病程長,病情頑纏,不少學者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更接近於《金匱要略》之「歷節病」,或稱「頑痹」、「尪痹",以區別於其它的痹症。
類風濕性關節炎國際診斷標准
(美國風濕病學會1987年修正)
1、 晨起關節僵硬至少1小時(大於等於6周)
2、 3個或以上關節腫脹(大於等於6周)
3、 腕關節或掌指關節或近端指間關節腫脹(大於等於6周)
4、 對稱性腫脹(關節炎),即身體兩側相同關節同時或先後發病
5、 X線片顯示手和(或)腕關節軟骨面糜爛樣和(或)關節周圍骨質稀疏改變
6、 皮下類風濕結節
7、 類風濕因子陽性(1:32以上)
備註:以上1—4條必須持續出現至少6周或12周,具備4條或4條以上者,可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因子陽性並不能一定確診為類風濕。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為主的全身性疾病,多發於青年男性。病變自骶髂、髖關節、椎間盤纖維環附近韌帶鈣化,向上蔓延至脊柱,造成骨強直。初期:厭食、低熱、乏力、消瘦、貧血、腰酸、腰痛或不適,早起覺腰部僵硬,活動後可以緩解,肌腱/韌帶骨附著炎症,外周關節受累。晚期:腰椎前凸曲線消失,進而胸椎後凸而呈駝背畸形、頸椎活動受限、頭向前俯、胸廓變平、腹部突出,最後脊柱各方向活動完全受限。化驗檢查:類風濕因子陰性,人類白細胞抗原HLA—B27陽性率高達90%以上。X線:早期為骶髂關節增寬、邊緣模糊呈鋸齒狀;晚期見關節間隙消失,椎旁韌帶鈣化,呈竹節狀,骨質疏鬆
強直性脊柱炎診斷標准
(一) 1963年羅馬會議制訂的診斷標准
1、腰痛和腰僵3個月以上,休息後也不緩解
2、腰部疼痛及僵硬感
3、腰椎活動受限
4、胸廓擴張活動受限
5、虹膜炎的歷史、現象或後遺症
6、雙側骶髂關節炎加上臨床標准之一,即可認為強直性脊柱炎存在
(二) 1968年紐約會議制定的臨床診斷標准
1、各方面的腰椎活動(前屈、後伸、後彎)完全受限
2、胸腰段或腰椎過去痛過,現在仍痛
3、在第四肋間測量,胸廓的擴張活動度等於或小於2.5cm,肯定強直性脊柱炎成立,如果出現下列情況:1、3~4度雙側骶髂關節炎,加上至少一條臨床指標,2、3~4度單側或2度雙側骶髂關節炎加上第一或第二,三個臨床指標,可能強直性脊柱炎成立,如果僅有3~4度雙側骶髂關節炎而無臨床指標則強直性脊柱炎不成立。

7、強直性脊柱炎和風濕有什麼區別?

病情分析:
強直性脊柱炎屬風濕病范疇,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一種。
指導意見:
以脊柱為主要病變的慢性病,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變,屬自身免疫性疾病。

與強直和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