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張仲景金貴要略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2、渤海新區張國棟怎麼聯系
好像沒這區吧?有個朋友很相信那種高人打坐那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對人體有好處,於是每天早晨都上樓頂打坐一小時,周而復始,終於……他得了肩周炎、脊椎病、以及類風濕。
3、請問打盤坐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氣功,這一名詞是近代才有的。最開始是說的武術中的一種功夫,後來被泛指:引導、吐納、武術氣功、養生之術、佛道中的「性命雙修」之法等。
由於它所指的范圍太廣,它的意義就很難做出一個准確的解釋。總的來講:可強身健體,祛病延年;大點說,可以長生不老、青春永駐等。
按傳統文化的講法:以佛道中的「性命雙修」之法,最為高深;可稱為「無上心法」。因此,僅介紹佛道中的「性命雙修」之法。
修行的方法。
我這里所講的修行方法,是古聖先賢和高僧大德所著典籍中的密傳心法中入門法的基礎;同時,也是其中密傳心法中的精髓和關鍵之處;即是入門之法,也可作深入修習之用;原典籍中的方法是出世法,而我這所講的入世法,故有所不同。由於流派和門徑的不同,方法各異。總體,可分為以下兩種各有側重的方法:
1、收心止念法(佛家稱為:止心如水)
採用坐姿、立姿或卧姿皆可。關於姿勢,在這里就不詳訴了。大家可參考世面上的氣功書籍,坐姿可參考目前比較流行的瑜伽功中方法(建議看伯忠言與張惠蘭合著的《瑜伽——氣功與冥想》一書,較有權威性)。因流派的不同,很多相同的姿勢有不同的稱謂。坐姿較為常用,故將常見稱謂加以介紹(以瑜伽為主):簡易坐(人盤或散盤)、半蓮花坐(地盤或單盤)、蓮花坐(天盤或雙盤)。先從簡易坐開始練習,循序漸進逐漸提高難度,不可操之過急。如肢體過於僵硬者,可以練習一些瑜伽姿勢或者作一些其他方式的柔韌性訓練。
在盤坐時,慎防風寒暑濕的侵襲;否則,無葯可醫。下半身的保暖、防濕,尤為重要。後背不可對著風口,須知:避風如避箭;要知道:神仙還怕腦後風,何況我們都是凡人。盤坐對風濕、類風濕性等各類關節炎,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如果上盤後感到關節疼痛難忍,請將兩腿向外移開一些;疼痛依舊不能緩解,就松開盤;稍候再試,情況依舊的話,可能有隱性疾患,請盡快到醫院進行徹底檢查和醫治。隨便提一下,有疾患者不可單靠修行之法,該就醫者一定要看醫生。盤坐除了作功時做,平時也是可以做的。先練腿,後練心;靜練氣,亂練神。
此法,與瑜伽功中的冥想極為類似。坐好後,輕柔的閉上眼睛,同時將目光內收。將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一處,即:意守。注意觀察呼吸,並使呼吸深長、緩慢、均勻。如:漸漸進入忘我之境,這樣更好。凡人是將精神外用,聖人是精神內守。《黃帝內經》:「精神內守,真氣從之,病安何來。」
對初習者,坐下後的雜念反而會更加多。這種情況,有兩種解釋。(1)我們本身就處在紛亂的環境中,所以你並不覺得心頭有那麼亂;當靜下來的時候,就反映出來了。(2)好比是以前的陳年亂帳,現在拿出來進行整理;很多被遺忘的帳目,都會翻出來;然後,歸類處理;清帳後,新帳隨到隨清。例如:以前答應別人事或欠的人情,該辦的,就辦了;該還的人情,就把它還了;這樣心思了卻了,心裡自然就會平靜下來了。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以後雜念就會少了。
對付雜念的最好辦法是:把自己作為一個旁觀者,任其來去,不迎不拒。就象對待一個你不歡迎的客人一樣,既不歡迎,也不拒絕;使其感到無趣,自己就會走了。平時遇事時,該如何處理,就如何處理。只要能使自己的心境,象水一樣微起波瀾,隨後便歸於平靜,就可以了。好似:石入靜湖,盪漾不止,片刻即復。又如:燕過長空,影沉寒潭。燕無留影之意,水無留燕之心。
收功。兩手搓熱,將手心正對眼球,輕撫,讓熱量傳到眼睛上;作3或9次。兩手搓熱,由上至下撫面,3或9次。用十指梳理頭部(梳理的是頭皮,不是頭發),3或9次。兩手搓熱,捂一會兒耳朵,作3或9次。兩手搓熱,撫在兩個腎臟的區域上,讓熱量傳到腎臟上;3或9次(如感到腎臟輕度不適,不必擔心,屬正常;可多作幾次)。輕輕睜開雙目,松盤,起身,功畢。活動一下或按摩腳踝和膝關節,待麻木感消失後,即回到常態。如遇急事,可以省略一些步驟;定住心神,慢慢睜開眼睛,緩慢起身,即可。體質過於虛弱的人想將兩手搓熱,比較困難;簡單做一下,就可以了。有時候感到體內的能量異常活躍,把全部注意力集中起來,去平息它;待平靜之後,靜坐20分鍾左右,再行收功之法。
2、調息法。
此法與收心止念法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以調息為主(調整呼吸)。可能有人會覺得不就是調整呼吸嘛,又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調息法對身體的益處是相當宏大的,並且在中、西醫理論中可以找到依據來加以說明。在這里就不闡明了,只要大家重視就好。
順腹式呼吸:吸氣,小腹隨之鼓起;呼氣,小腹內收。吸氣或呼氣不可以達到極限,不然會很難受;達到8~9成,就可以了。使呼吸深長、緩慢、均勻,這樣可以提高血液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量,並且降低呼吸過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極度虛弱的人,即使調息也會感到很吃力;建議:以自然呼吸為主。
收心止念法偏於修心,適合體質較好及年輕人修習;調息法則偏於修身,適用於體質弱和年老者;兩法也可並作一法而用。
每次行功的時間,至少為30分鍾;過短,很難有收效;一般1小時,為宜。行功時段的選擇:大多時段都可以,年紀大的人不要在子時(23時~1時)練功,以防出現危險。有些特殊時機也是修行的好機會,如:精力充沛、疲勞、興奮、將醒未醒等。在行功之時,遇到的一切情況和景物都是正常的,不要驚慌(一定要定住心神,不為所動);大多數是幻象,不可當真(要把自己作為一個旁觀者),不然會誤入歧途的。切記!切記!修行是一種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因人而異,不可強求。有個別人會什麼感覺都沒有,屬於陰陽和平之人;能堅持修行的話,將必有大的成就。自己的功境,不可輕易告訴別人;不然,會有意想不到的麻煩。
4、打坐能去淤結嗎
打坐之初主要在於一個環境三個調理。
首先選擇有利於入靜的環境,如果在房間里打坐,室內光線明暗適度,空氣通暢,溫度也要適中。室外坐禪要選擇幽靜的地方,避免受到意外的驚撓。我們這里說的是煅練初級的打坐功夫,因此和禪宗提倡的「身居鬧市裡,心無車馬喧」不是一回事,所以必要的環境條件還是需要的。下面接著說三調。
一、調身:坐的姿式要端正自然。下額內斂,廷胸收腹,肩與胯上下垂直一線。雙腿最好結跏趺坐,如果不能雙盤,更不要免強,避免腿痛不利於久坐。但散盤容易使身體後仰,失去重心,所以散盤時要用一個薄一點的枕頭墊在臀下,有利於身體平衡。特別是冬天,打坐時一定要把膝關節用毛毯之類的包住,因為雙膝向內彎曲時,膝蓋骨外則下邊的穴道(用手摸凹陷部位)是開放的,容易進入涼氣引起風濕。另外,特別要提醒的是,用雙盤打坐的,坐禪結束後要雙腿前伸,兩手按摩腳心,促進腳底血液遁環。站起後兩腿輪換側仆壓壓腿或下下腰。因為雙盤容易導致腿部肌肉萎縮,腿骨變形成O型腿,走路飄浮無力,所以如果常期堅持坐打坐的人,按摩和側壓腿非常必要。
二、調氣:保持呼吸細而勻而深。細而不粗,聽不到呼吸的聲音;勻而不湍,如涓涓流水,不可緩一下急一下。深而不浮,所吸之氣雖入肺部,但意念中要想著它進入下腹氣海(臍下丹田),
三、調心:這是坐禪的關鍵,制心一處,不要散亂掉舉。坐禪的人開始習定時談不上入定,最多達到入靜就不錯了。但是心猿意馬若使妄念不起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採取以妄制妄的辦法,這就是調心。方法很多,如念佛,參話頭,觀想,數息等等。當然這些調服妄念的方法本身也是妄念,所不同的是,我們是以一念制萬念,最終此一起不起就是入靜了。入靜是進入禪定的過程和手段,不是禪定的本身。有些人坐禪時眼皮跳,其原因主要是你的眼睛處於似閉非閉的狀態。建議你要麼睜開,對目前之物視而不見,要麼就閉牢,一心內觀,就不會再跳了。打坐入靜後處於「忘我」的狀態時,容易出現幻覺,這是妄念意識常期熏染的積垢,不可執著它,用金剛經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對治。有些人怕坐禪時走火入魔,呵呵,說句實在的,一般人還沒有資格達到那個可以使你走火入魔的境界。我們最多出現幻覺使你神情恍惚,這些都是小兒科,不要把它當回事。
另外,連續坐靜的人,只要每天堅持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幾天後身上會出現象被很多螞蟻噬咬的感覺,這里癢一下那裡疼一下,你也不要理它,這是一種血脈活躍沖破毛細血管里微細病灶的良性表現。幾天後這種感覺就會消失。
你們每天投資兩個半小時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因為當你們打坐進入永恆時,時間停止了。這不只是兩個半小時,而是百千萬億年的進化和發展。你們進入了不同的時空,就是這樣子,你們重新充電之後,回來就跟新的一樣,所以你們不需要輪回到下一個人生才能讓自己更新或還回自己的本來面目。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生下來,目的就是要來再學習認識自己,就是這樣子而已。假如我們這輩子不做,我們就得下輩子再做,或下下輩子等等…。所以假如我們現在有時間,每天打坐兩個半小時,其效用有上百萬年之久。你們每次兩個半小時的投資,不要認為它只是兩個半小時,也不要認為它太多了;你投入的每一分鍾就代表了一個輩子,因為在永恆裡面,沒有什麼兩個半小時,或是什麼一分鍾的,它是永恆的。我們在算時間只是因為當我們被困在時間裡面時,我們知道這是時間,一旦我們出了時間,那就沒有時間的存在了。
所以,打坐的時間是非常的寶貴的,那是把你們百千萬年的進化給壓縮在一起,就好象是計算機的濃縮晶元,像這樣一小薄片,包含有上千筆甚至百萬筆的信息。這跟大小無關,這不是時間,不是我們所習慣的數字。打坐時是完全不同的時空,所以你們越進入這個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的「空間」,對你們就越好。你們越能認識自己,你們就越自由。
5、打坐想入定怎麼辦到
凈空法師---念佛可以入定,聽經也能入定;聽經會開悟,念佛也會開悟
『熟思惟之』,「從聞而思」,要多念、要多想、要了解經的意思。 你不了解你怎麼會落實?這些方法都是對初學同學說的,初學同學不能不聽經。如果說聽經不重要,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講四十九年!聽經不重要,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天天講經不中斷,從這些方面看,我們就知道聽經是第一重要。 我們不聽經就會胡思亂想,煩惱習氣。聽兩個小時經,專心在這里聽,這兩個小時不打妄想,這叫修行,兩個小時當中,把這煩惱習氣把它斷了,聚精會神體會經里頭的意思。會聽的人高明,會聽的人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那叫真會聽,那樣的聽經入念佛三昧。 入念佛三昧久了,自然會開悟,叫豁然大悟,聽經豈不是跟禪宗修禪沒有兩樣!
禪是修開悟的,聽經也修開悟,為什麼?你聽這個經文,字字句句都是自性,都是真心,真心流出來的言語文字,它跟世間法不一樣。
聽多了,聽的時候不要去想它,只一味的去聽、一味去讀,自然就通了。中國古人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聽經,把這個經聽成一千遍,意思也自見,自見就是什麼?徹悟,大徹大悟。要不要去想它?不需要。
所以世間法要研究,東西拿去研究研究,研究是什麼?用第六意識。佛法不用第六識、不用第七識,佛法不叫研究,叫參究,方法不相同,什麼叫參究?不用心意識就叫參究;用心意識是研究,六道里頭人乾的。
搞出世間法的他不研究,他在這里聽兩個小時的經,他在這里入定兩個小時。入定,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定也叫做止觀,所有一切妄念停止。
觀是什麼?講經,句句清楚,沒聽錯,沒有漏掉,讀經也是的。
這個方法,《大乘起信論》里頭馬鳴菩薩說得很清楚。
念佛、聽經都是真修,念佛可以入定,聽經也能入定;聽經會開悟,念佛也會開悟。
最忌諱的是有雜念滲透進去,就把你的功夫破壞掉了,不允許雜念夾雜在里頭。所以,從聞而思。
6、我從會陰到尾閭之間打通了一條通道,請問這是不是打通了任督二脈?還有我打坐時可以自動運行小周天
這位兄台不必擔心,你感覺真氣不足還是由於你內力薄弱,堅持每日練習,讓真氣遊走於任督二脈,日益積累,真氣定會充沛不乏
7、回復:經驗談:打坐的益處有什麼
打坐之初主要在於一個環境三個調理。
首先選擇有利於入靜的環境,如果在房間里打坐,室內光線明暗適度,空氣通暢,溫度也要適中。室外坐禪要選擇幽靜的地方,避免受到意外的驚撓。我們這里說的是煅練初級的打坐功夫,因此和禪宗提倡的「身居鬧市裡,心無車馬喧」不是一回事,所以必要的環境條件還是需要的。下面接著說三調。
一、調身:坐的姿式要端正自然。下額內斂,廷胸收腹,肩與胯上下垂直一線。雙腿最好結跏趺坐,如果不能雙盤,更不要免強,避免腿痛不利於久坐。但散盤容易使身體後仰,失去重心,所以散盤時要用一個薄一點的枕頭墊在臀下,有利於身體平衡。特別是冬天,打坐時一定要把膝關節用毛毯之類的包住,因為雙膝向內彎曲時,膝蓋骨外則下邊的穴道(用手摸凹陷部位)是開放的,容易進入涼氣引起風濕。另外,特別要提醒的是,用雙盤打坐的,坐禪結束後要雙腿前伸,兩手按摩腳心,促進腳底血液遁環。站起後兩腿輪換側仆壓壓腿或下下腰。因為雙盤容易導致腿部肌肉萎縮,腿骨變形成O型腿,走路飄浮無力,所以如果常期堅持坐打坐的人,按摩和側壓腿非常必要。
二、調氣:保持呼吸細而勻而深。細而不粗,聽不到呼吸的聲音;勻而不湍,如涓涓流水,不可緩一下急一下。深而不浮,所吸之氣雖入肺部,但意念中要想著它進入下腹氣海(臍下丹田),
三、調心:這是坐禪的關鍵,制心一處,不要散亂掉舉。坐禪的人開始習定時談不上入定,最多達到入靜就不錯了。但是心猿意馬若使妄念不起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採取以妄制妄的辦法,這就是調心。方法很多,如念佛,參話頭,觀想,數息等等。當然這些調服妄念的方法本身也是妄念,所不同的是,我們是以一念制萬念,最終此一起不起就是入靜了。入靜是進入禪定的過程和手段,不是禪定的本身。有些人坐禪時眼皮跳,其原因主要是你的眼睛處於似閉非閉的狀態。建議你要麼睜開,對目前之物視而不見,要麼就閉牢,一心內觀,就不會再跳了。打坐入靜後處於「忘我」的狀態時,容易出現幻覺,這是妄念意識常期熏染的積垢,不可執著它,用金剛經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對治。有些人怕坐禪時走火入魔,呵呵,說句實在的,一般人還沒有資格達到那個可以使你走火入魔的境界。我們最多出現幻覺使你神情恍惚,這些都是小兒科,不要把它當回事。
另外,連續坐靜的人,只要每天堅持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幾天後身上會出現象被很多螞蟻噬咬的感覺,這里癢一下那裡疼一下,你也不要理它,這是一種血脈活躍沖破毛細血管里微細病灶的良性表現。幾天後這種感覺就會消失。
你們每天投資兩個半小時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因為當你們打坐進入永恆時,時間停止了。這不只是兩個半小時,而是百千萬億年的進化和發展。你們進入了不同的時空,就是這樣子,你們重新充電之後,回來就跟新的一樣,所以你們不需要輪回到下一個人生才能讓自己更新或還回自己的本來面目。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生下來,目的就是要來再學習認識自己,就是這樣子而已。假如我們這輩子不做,我們就得下輩子再做,或下下輩子等等…。所以假如我們現在有時間,每天打坐兩個半小時,其效用有上百萬年之久。你們每次兩個半小時的投資,不要認為它只是兩個半小時,也不要認為它太多了;你投入的每一分鍾就代表了一個輩子,因為在永恆裡面,沒有什麼兩個半小時,或是什麼一分鍾的,它是永恆的。我們在算時間只是因為當我們被困在時間裡面時,我們知道這是時間,一旦我們出了時間,那就沒有時間的存在了。
所以,打坐的時間是非常的寶貴的,那是把你們百千萬年的進化給壓縮在一起,就好象是計算機的濃縮晶元,像這樣一小薄片,包含有上千筆甚至百萬筆的信息。這跟大小無關,這不是時間,不是我們所習慣的數字。打坐時是完全不同的時空,所以你們越進入這個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的「空間」(師父笑),對你們就越好。你們越能認識自己,你們就越自由。
8、練習瑜伽蓮花盤坐為什麼腰疼
腰疼原因大致分為以下五種。
腰疼原因之一:由於脊柱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的疾患所引起。如腰肌勞損、肌纖維織炎,以及由挫傷、扭傷所引起的局部損傷、出血、水腫、粘連和肌肉痙攣等。
腰疼原因之二:由於脊椎病變引起。如類風濕性脊椎炎、骨質增生症、結核性脊椎炎、脊椎外傷及腰椎間盤突出等。
腰疼原因之三:由於脊髓和脊椎神經疾患引起。如脊髓壓迫症、急性脊髓炎、神經根炎、脊髓腫瘤等所引起的腰疼。
腰疼原因之四:由於內臟器官疾患所引起。如腎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結石、膽囊炎、膽囊結石、胰腺炎、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前列腺炎、子宮內膜炎、附件炎及盆腔炎等,腫瘤也可引起腰骶部疼疼,女性病人往往同時伴有相應的婦科癥候。
腰疼原因之五:由於精神因素所引起。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為主訴,但並無客觀體征,或客觀檢查與主觀敘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識來解釋,這種腰疼常為癔病的一種表現。
9、長期打坐會出現什麼問題
打坐之初主要在於一個環境三個調理。
首先選擇有利於入靜的環境,如果在房間里打坐,室內光線明暗適度,空氣通暢,溫度也要適中。室外坐禪要選擇幽靜的地方,避免受到意外的驚撓。我們這里說的是煅練初級的打坐功夫,因此和禪宗提倡的「身居鬧市裡,心無車馬喧」不是一回事,所以必要的環境條件還是需要的。下面接著說三調。
一、調身:坐的姿式要端正自然。下額內斂,廷胸收腹,肩與胯上下垂直一線。雙腿最好結跏趺坐,如果不能雙盤,更不要免強,避免腿痛不利於久坐。但散盤容易使身體後仰,失去重心,所以散盤時要用一個薄一點的枕頭墊在臀下,有利於身體平衡。特別是冬天,打坐時一定要把膝關節用毛毯之類的包住,因為雙膝向內彎曲時,膝蓋骨外則下邊的穴道(用手摸凹陷部位)是開放的,容易進入涼氣引起風濕。另外,特別要提醒的是,用雙盤打坐的,坐禪結束後要雙腿前伸,兩手按摩腳心,促進腳底血液遁環。站起後兩腿輪換側仆壓壓腿或下下腰。因為雙盤容易導致腿部肌肉萎縮,腿骨變形成O型腿,走路飄浮無力,所以如果常期堅持坐打坐的人,按摩和側壓腿非常必要。
二、調氣:保持呼吸細而勻而深。細而不粗,聽不到呼吸的聲音;勻而不湍,如涓涓流水,不可緩一下急一下。深而不浮,所吸之氣雖入肺部,但意念中要想著它進入下腹氣海(臍下丹田),
三、調心:這是坐禪的關鍵,制心一處,不要散亂掉舉。坐禪的人開始習定時談不上入定,最多達到入靜就不錯了。但是心猿意馬若使妄念不起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採取以妄制妄的辦法,這就是調心。方法很多,如念佛,參話頭,觀想,數息等等。當然這些調服妄念的方法本身也是妄念,所不同的是,我們是以一念制萬念,最終此一起不起就是入靜了。入靜是進入禪定的過程和手段,不是禪定的本身。有些人坐禪時眼皮跳,其原因主要是你的眼睛處於似閉非閉的狀態。建議你要麼睜開,對目前之物視而不見,要麼就閉牢,一心內觀,就不會再跳了。打坐入靜後處於「忘我」的狀態時,容易出現幻覺,這是妄念意識常期熏染的積垢,不可執著它,用金剛經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對治。有些人怕坐禪時走火入魔,呵呵,說句實在的,一般人還沒有資格達到那個可以使你走火入魔的境界。我們最多出現幻覺使你神情恍惚,這些都是小兒科,不要把它當回事。
另外,連續坐靜的人,只要每天堅持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幾天後身上會出現象被很多螞蟻噬咬的感覺,這里癢一下那裡疼一下,你也不要理它,這是一種血脈活躍沖破毛細血管里微細病灶的良性表現。幾天後這種感覺就會消失。
你們每天投資兩個半小時的打坐,有上千年之久的功效。因為當你們打坐進入永恆時,時間停止了。這不只是兩個半小時,而是百千萬億年的進化和發展。你們進入了不同的時空,就是這樣子,你們重新充電之後,回來就跟新的一樣,所以你們不需要輪回到下一個人生才能讓自己更新或還回自己的本來面目。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生下來,目的就是要來再學習認識自己,就是這樣子而已。假如我們這輩子不做,我們就得下輩子再做,或下下輩子等等…。所以假如我們現在有時間,每天打坐兩個半小時,其效用有上百萬年之久。你們每次兩個半小時的投資,不要認為它只是兩個半小時,也不要認為它太多了;你投入的每一分鍾就代表了一個輩子,因為在永恆裡面,沒有什麼兩個半小時,或是什麼一分鍾的,它是永恆的。我們在算時間只是因為當我們被困在時間裡面時,我們知道這是時間,一旦我們出了時間,那就沒有時間的存在了。
所以,打坐的時間是非常的寶貴的,那是把你們百千萬年的進化給壓縮在一起,就好象是計算機的濃縮晶元,像這樣一小薄片,包含有上千筆甚至百萬筆的信息。這跟大小無關,這不是時間,不是我們所習慣的數字。打坐時是完全不同的時空,所以你們越進入這個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的「空間」,對你們就越好。你們越能認識自己,你們就越自由。
10、如何正確的打坐,還有體內產生丹田
打坐要盤腿,最佳的盤腿方法就是雙盤,男的就是先盤左腿再盤右腿,女的相反。
打坐時雙手在小腹前結印就行,(男的左手在上,大拇指指尖相對,手掌上下重疊。女相反;)身體坐正,放鬆,腋窩不要加緊。閉目,沒有任何意念,不要冥想,什麼也不要想,也不要意守丹田什麼的,什麼也不守。
丹田不是產生的,是人體本來就有,在小腹以下,會陰穴以上,當然不是我們這個空間的身體形式上,它在人體另外空間的身體形式上存在的,就想中醫講的穴位一樣,也是不存在我們這個空間身體上的,解剖上找不到的,但確實是存在的!不然人沒法修煉。
但是單純靠打坐是修煉不了的,那隻能是調整身體,能起到一點祛病健身的作用,但很有限,小病還好說,大病只能緩解緩解,就是小病還得看你重不重德,不重德,病都好不了!
所以打坐本身雖然有作用,但還是很有限,必須配合心法修煉才行!另外沒有師父指導,沒有師父帶,自己就是屬於閉門造車一樣,提高非常的緩慢,到一定階段就掉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