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體浮腫
導語:胖,也分幾種類型。除了脂肪囤積,還有一種是水腫型。你可知道想要祛濕消浮腫,按摩穴位比常喝紅豆薏米還有效哦。
有的人身材不怎麼胖,但是每天起身後看起來卻會水腫、浮腫;有的人在減肥過程中感覺效果不明顯,殊不知其實是體內濕氣重所致。想要祛濕,應該怎麼做呢?除了喝紅豆薏米水,其實你還可以選擇另一種更簡單的方法,那就是——按摩穴位。
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這套簡單易學的按摩穴位祛濕減肥法。找到身上的四個穴位,每天按摩幾分鍾,就能輕松排出身體濕氣,讓你的減肥效率更明顯。按摩過程中,要找准穴位哦。
【第01個動作】看下圖
---豐隆穴---
穴位的位置: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方8寸的地方,距離脛骨前緣二橫指。
按壓的功效:可以通調脾胃氣機,達到祛濕化痰的功效。
按摩的手法:用大拇指和食指間的關節,按壓穴位3分鍾,再順時針揉按大約5分鍾。
【第02個動作】看下圖
---足三里---
穴位的位置:在外膝眼下方3寸處,距離脛骨前緣一橫指。
按壓的功效:疏風祛濕、調理脾胃、補充益氣和提高機體免疫力。
按摩的手法:用大拇指按壓或者順時針按揉穴位5~8分鍾,感到局部產生酸脹感的效果最好。
【第03個動作】看下圖
---中脘穴---
穴位的位置:在身體上腹部,身體的正中間,也就是肚臍上4寸的位置。
按壓的功效:降逆利水、和胃健脾,可舒緩消化不良或脹氣的情況。
按摩的手法:用指端或掌跟放在穴位上,順時針按揉2~5分鍾。
【第04個動作】看下圖
---曲池穴---
Sponsored Links穴位的位置:完全屈肘並夾緊手臂後,穴位再手肘最外側端的地方。
按壓的功效:泄腸胃濕熱,也可幫助恢復因濕氣重而產生的濕疹等皮膚疾病。
按摩的手法:用大拇指的指腹點揉2~5分鍾,也可四指並攏後輕輕拍打至局部皮膚微紅。
減肥的方法有很多種。只有根據自己的肥胖原因來減肥,效果才會更明顯。
2、什麼是功能性水腫?
水腫系指血管外的組織間隙中有過多的體液積聚,為臨床常見症狀之一。與肥胖不同,水腫表現為手指按壓皮下組織少的部位(如小腿前側)時,有明顯的凹陷。祖國醫學稱之為「水氣」,亦稱為「水腫」。分類及常見疾病[編輯本段]1.全身性水腫按照其病因可分為以下類別:(1)心源性水腫:常見於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或慢性心包炎等。(2)腎源性水腫:常見於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及腎病綜合征等。(3)肝源性水腫:常見於病毒性肝炎、肝硬變等。(4)營養不良性水腫:常見於低蛋白血症、維生素Bl缺乏症等。(5)結締組織病所致的水腫:常見於紅斑狼瘡、硬皮病及皮肌炎等。(6)變態反應性水腫:如血清病等。(7)內分泌性水腫:常見於席漢病、甲狀腺功能減低及庫欣綜合征等。(8)特發性水腫:如功能性水腫等。(9)其它:貧血性水腫、妊娠中毒性水腫。【概說】水腫,是指體內水液瀦留,泛溢肌膚引起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而言。水腫是全身氣化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與肺、脾、腎、三焦各臟腑密切相關。依據症狀表現不同而分為陽水、陰水二類,常見於腎炎、肺心病、肝硬化、營養障礙及內分泌失調等疾病。【病歷病機】(一)風濕外襲,內舍於肺,肺失宣降,則水道不通,水液溢於肌膚,發為水腫。(二)飲食勞倦,傷及脾胃,運化失司,水濕停聚,橫溢肌膚,發為水腫。(三)房勞過度,內傷腎元,不能化氣行水,水濕內停,溢 於肌膚而水腫。
3、類風濕引起的臉上浮腫,怎麼治療。
僅供參考
風濕、類風濕治療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4、如何消除風濕心臟病引起的水腫
闂ㄩ潤鑴夐佩鍘嬶紝浣庤泲鐧借
5、風濕腫嗎
建議:朋友您好,風濕病學是一門年輕的臨床醫學學科,由於起步較晚,人們對風濕病的認識尚淺,易引起漏診、誤診。風濕病指主要侵犯關節、肌肉、骨骼及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如肌腱、韌帶、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常見的有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血管炎、骨與關節的病變,其常見的症狀有:1.發熱是風濕病的常見症狀,可為低熱、中等度發熱、也可為高熱,往往可表現為不規則的發熱,一般無寒顫,抗生素無效,同時血沉快,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成人斯帝爾病、急性嗜中性發熱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發熱為首發症狀。2. 疼痛是風濕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風濕病的疼痛中,起源於關節及其附屬結構的疼痛最為常見,然而肢體和軀幹部位的疼痛也可見於內臟和神經系統病變。關節痛、頸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風濕病的主要表現,有時還伴有關節的腫脹。類風濕性關節炎常有對稱性的關節腫痛,手指關節、腕關節尤為明顯;強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時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紅眼;風濕性多肌痛有頸肩痛、肢帶肌的疼痛及肌無力。3.皮膚黏膜症狀: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乾燥綜合症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潰瘍、外陰潰瘍、眼部症狀、網狀青紫、皮膚潰瘍等。4.雷諾氏征: 指(趾)端遇冷或情緒激動時出現發白,然後發紫、發紅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嚴重的可有皮膚潰破,可見於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5.肌肉可有肌肉疼痛、肌無力,肌酶升高、肌電圖表現為肌原性損害等,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6.系統損害:有些風濕病特別是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可有多個器官的損害,如表現為心臟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炎)、腎臟損害(蛋白尿、血尿、浮腫、高血壓、腎功能衰竭)、血液系統(白細胞減少、紅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容血等)、呼吸系統(間質性肺炎、肺動脈高壓、胸腔積液)、消化系統(肝功能損害、黃疸)等。7.常有自身抗體:抗核抗體、抗ds-DNA抗體、抗ENA抗體、抗血小板抗體、抗心磷脂抗體、類風濕因子等。
6、水腫跟風濕有什麼區別
水腫跟風濕區別很大的,很多風濕不會水腫,很多水腫沒有風濕,要區分看待,風濕是高睡涼床,低睡濕鋪,長期受到風寒濕的影響,導致寒濕一步步進入肌體,干擾肌體新陳代謝,停留肌體阻礙氣血運轉。如果明顯影響氣血運轉而形成倒流,就進入風濕性疾病,會造成一定的水腫,如果沒有造成氣血倒流,基本上不會水腫的。另外有幾種疾病容易導致水腫,比如腎病,肝病,心臟病,因為人體心肝腎主管精氣血,一旦這些功能有衰退都會形成氣血倒流,氣血倒流是水腫的主要來源。
7、患者女,43歲,風濕性心臟病伴心功能不全,雙下肢及身體下垂部位有嚴重水腫,該患者每日飲食中應控制(
E,一般心臟病要控制攝入鹽量,每天不超過2克鈉,嚴重水腫為0.5g
8、風濕性心臟病胸悶,氣短,下肢水腫怎麼治療
下肢水腫可以服用腎氣丸
心臟病治療:心臟病患者應該隨身攜帶救心丸。教學視頻指出:心臟病急救可以採用針灸方法:針刺關元、少府。針刺關元一針,心臟就會跳起來。如果不見效,再針刺少府。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二個穴位同時下針。
心刺痛:是有瘀血。針灸巨闕、心俞、少府、神門、勞宮、關元。
心悶痛:是氣阻。針灸公孫、內關、天突、巨闕、關元、肝俞。
公孫、內關、巨闕、關元,治療心刺痛、心悶痛。
短氣:公孫、關元。 中指尖痛:心臟有病,繆刺中沖。
心房纖顫:內關、郄門、大陵、神門、厥陰俞、心俞、膈俞、合谷、太沖。
心動過速:可分為竇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一般用針灸治療取得滿意療效的是室上性心動過速。主穴:內關、神門、大陵、厥陰俞、心俞、膈俞。配穴:失眠加百會、四神聰。煩躁加太沖、三陰交。
心動過緩:內關、郄門、足三里、心俞。
期前收縮:主穴:內關、大陵、神門、厥陰俞、心俞、膈俞。配穴:足三里、膻中、脾俞、百會、四神聰。
傳導阻滯:內關、郄門、足三里、三陰交、心俞。
中醫方法(金貴要略):
(1),血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瓜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胸背痛,就是有時候胸痛穿到背部,有時候背痛穿到前胸,但是,不是心痛徹背那麼強,只是微微的隱隱作痛,這是胸中陽氣悶在胸中造成的。這是最輕的症狀。
( 2),胸痹,不得卧,心痛徹背者,瓜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這是病情進入第二階段。
(3),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橫膈膜炎),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此處的心中是指胃部。枳實薤白桂枝湯針對實症,人參湯針對虛症。
(4),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生薑湯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湯針對心包周圍有積水,橘枳生薑湯針對濕痰阻到心肺之間。
(5),胸痹緩急者(心臟病隨氣候而變化,風濕性心臟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仁與炮附子等量打粉口服,日服三次。服量咨詢中醫師,方子說服一湯匙,因為湯匙大小不同。風濕性關節炎如果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薏苡附子散,胸痹是寒造成的,寒,用附子;濕盛,而且,濕在上焦,用薏苡仁。
(6),心中痞,諸逆,心懸痛(心包膜炎),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
桂枝生薑枳實湯針對心懸痛。
(7),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縱膈膜炎),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這是最嚴重的心臟病。在臨床上,講課教師使用的是烏梅赤石脂丸。是使用烏頭赤石脂丸,還是使用烏梅赤石脂丸,存在爭議。 建議咨詢針灸師、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