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濕患者吃什麼食物好
1、少食牛奶、羊奶等奶類和花生、巧克力、小米、乾酪、奶糖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因其能產生致關節炎的介質前列腺素、白三烯、酪氨酸激酶自身抗體及抗牛奶IgE抗體等,易致過敏而引起關節炎加重、復發或惡化。2、少食肥肉、高動物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因其產生的酮體、酸類、花生四烯酸代謝產物和炎症介質等,可抑制T淋巴細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關節疼痛、腫脹、骨質脫鈣疏鬆與關節破壞。3、少食甜食,因其糖類易致過敏,可加重關節滑膜炎的發展,易引起關節腫脹和疼痛加重。4、少飲酒和咖啡、茶等飲料,注意避免被動吸煙,因其都可加劇關節炎惡化。
2、風濕病吃什麼食物好
1)苦瓜、苦菜、馬齒覽、絲瓜等食物,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可以緩解局部發熱、發痛等。
2)薏仁、豆腐、芹菜、山葯、扁豆等食物,具清熱解毒功效,可緩解局部發熱、發痛等。
3)蛇類、蟲類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食品,即可做菜,也可泡酒後飲用,可以緩解局部的紅腫熱痛症狀,還可起到防止病變向其他關節走竄的作用,因此是作用較強的食物。
4)剛開叫的公雞,配150克生薑(切成片),在鍋中燜燉,不放油鹽,可放少量白酒,1天內吃完。隔一周在服一次。公雞仔具有補虛益腎、暖胃祛寒的作用,可緩解局部疼痛、關節肌肉無力。
5)童子鱔魚0.5千克,陰干,泡入1千克白酒中,1個月後即可飲用。每次飲酒50毫升,每天2次。童子鱔魚性溫善竄,有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等功能,可緩解局部紅腫熱痛,防止病變向其他關節走竄,並對肩肘關節活動障礙效佳。
3、風濕病吃什麼食物好;幫忙,究竟該怎麼做?
這個題貌似我還知道一些哦。不好治癒所以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劇烈運動。循序內漸進,老家人說這類的容疾病吃黃瓜籽,吃點小芋頭。清淡的瓜果蔬菜。祝你早日康復日本的硫嵻由於其遼效甚佳,曾一度脫銷,遼校確實很強,缺點是,一般人花不起這錢。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哦.
4、類風濕病患者多吃什麼食物好
你好,類風濕患者可以多吃南瓜,南瓜在古代醫書中記載,具有良好的通經活絡,利小便之功效,同時南瓜還是鹼性食物,熱量並不高,所以,風濕病病人或者肥胖型患者,都是較適宜的飲食對象。
5、風濕病人可以吃哪些食物
適合風濕病人吃的食物
1、蔬菜水果類
苦瓜、苦菜、馬齒莧、絲瓜等有清熱功效,有利於緩解局部發熱;薏苡仁、豆腐、芹菜、扁豆等有清熱解毒功效,有利於緩解局部疼痛;香菇、黑木耳等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對緩解局部的紅腫熱痛等症狀有效;山葯有益氣養陰、補腎脾肺的作用,可改善類風濕病後口渴、乏力、出汗等症狀;黑豆有補腎益陰、健脾利濕、祛風除痹功效,適用於類風濕痹痛、四肢拘攣症,同薏苡仁、木瓜同用效果更佳;枸杞子可強筋骨、耐寒暑、益精養血,可鮮食,配白菊花泡水代茶,還可與米煮粥食用;另外多種蔬菜、水果都富含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纖維素,對改善新陳代謝也是十分有益的。
2、肉類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用豬、牛、羊等關節骨或脊椎骨熬湯食用,尤其是對類風濕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期的骨關節脫鈣、骨質疏鬆有較好的補償與調節作用。
3、乾果類
松子仁有滋肝補腎、益腦健脾、強壯筋骨等作用,類風濕患者每日可食用3~5克;栗子有補腎壯腰、養胃健脾的作用,腎虛、腰膝酸軟者可適當食用。
風濕病人的飲食禁忌
1、過酸、過咸類食物要少吃。比如:花生、白酒、白糖以及雞、鴨、魚、肉、蛋等等。這些酸性食物攝入過多,超過體內正常的酸鹼度值,則會使體內酸鹼度值一過性偏高,使乳酸分泌增多,且消耗體內一定量的鈣、鎂等離子,而加重症狀。同樣,若吃過鹹的食物如鹹菜、鹹蛋、咸魚等,會使體內鈉離子增多,而加重患者的症狀。
2、海鮮類食物要少吃。比如,魚、蝦、海參、海帶等等。這類食物尿酸含量大,被人體吸收後,容易在關節中形成尿酸鹽結晶,使風濕骨病關節症狀加重。此外,這些食物還容易引起變態反應、誘發過敏、加重病情。
3、少吃甜食。糖類易致過敏,可加重關節滑膜炎的發展。從傳統療法角度來看,關節炎日久不愈,常以濕熱多見,糖類及脂肪會助濕生熱,加重病情。 風濕骨病患者的病程一般都較長,如果患病後忌口太嚴,長年日久,也會影響營養的吸收,對疾病的康復不利。
4、高脂肪類: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酮體,而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因此患者不宜多吃高脂肪類食物,如牛奶、肥肉等,炒菜、燒湯也宜少放油。
風濕病人的飲食原則
1、膳食營養要全面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無虛忌口但也不要偏食,以便攝取豐富、全面的膳食營養,部分食物應限量,但不是絕對忌食,如牛奶、羊奶、奶糖、乾酪、巧克力、花生、甜食等,另外酒、咖啡、茶等飲料也應該限量飲用。
2、飲食要節制
類風濕關節炎病程較長,患者體質都比較虛弱,故飲食要定時適量,不能飢飽失常;食物之軟、硬、冷、熱均宜適當,以防再傷脾胃;切忌過度進食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
3、飲食以清淡為宜
因患者長期為病痛折磨,與葯物為伴,寢食不安,故虛證者多,過食膏粱厚味,易助濕生痰,中醫認為類風濕性有外濕之病因,如再生內濕,則內外合邪,對病情不利。因此,日常飲食當以清淡為宜。
4、特殊體質的飲食選擇
胃酸過多或脘腹飽脹的類風濕患者,不宜多吃甜膩及閉氣助脹之品;脾胃虛弱,運動乏力者,不宜服阿膠、銀耳等補品;內熱體質者,不宜服紅參、鹿茸等熱性補品;舌苔黏膩、體內濕盛者,飲食以清淡為主,不宜食甲魚、腳爪、蹄膀等油膩厚味之品
6、風濕吃什麼食物好
風濕病的人吃以下這些食療較好: (1)生薑雞:用剛剛開叫的公雞1隻,生薑100~250g,切成小塊,在鍋中爆炒燜熟,不放油鹽。會飲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內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於關節冷痛,喜暖怕寒者。 (2)鹿茸雞:以當年的公雞1隻,鹿茸3~6g,在鍋內燜熟,不放油鹽。吃肉喝湯,兩天吃完。可根據情況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關節紅腫疼痛者勿用。 (3)赤小豆粥: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適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濕熱。 (4)苡米粥:苡米30g、澱粉少許、砂糖、桂花適量。先煮苡米,米爛熟放入澱粉少許,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濕熱,健脾除痹。 (5)防風苡米粥:防風10g,苡米30g。水煮,每日1次,連服1周,能清熱除痹。 (6)木瓜湯:木瓜4個,蒸熟去皮,研爛如泥,白蜜1kg煉凈。將兩物調勻,放入凈瓷器內盛之。每日晨起用開水沖調1~2匙飲用。能通痹止痛。 (7)蔥白粥;煮米做粥,臨熟加入蔥白,不拘時食,食後覆被微汗,能解表散寒。 (8)生薑粥:粳米50g,生薑5片,連須蔥數根、米醋適量。用砂鍋煮米做粥,生薑搗爛與米同煮,粥將熟加蔥、醋。食後覆被出汗,能解表散寒。 (9)川烏粥:生川烏頭3~5g,粳米30g,薑汁10滴,蜂蜜適量。將烏頭搗碎研為極細末,粳米煮粥,沸後加入川烏頭末改文火慢煎,熟後加入生薑汁及蜂蜜攪勻,稍煮一二沸即可。宜溫服。患者有熱性疼痛,在發熱期間及孕婦忌服。本方不可與半夏、瓜蔞、貝母、白及、白蘞等中葯同服。此粥能祛寒止痛。 (10)老桑枝煲雞:老桑枝60g,雌雞1隻約500g,加水適量煲湯,用食鹽少許調味,喝湯吃肉。能溫經散寒,清熱除濕。 (11)豬腳伸筋湯:苡米、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g,用紗布包好,與豬腳1~2隻,放於鍋內,文火煨爛,去渣,不放鹽。喝湯吃肉,分兩餐食用。能祛風濕,補肝腎。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般宜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膩之物。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要節制。飲食要定時、定量,食物的軟、硬、冷、熱均要適宜。不可因擔心體質虛弱、營養不夠而暴飲暴食,增加脾胃負擔,傷及消化功能。 (2)飲食宜清淡。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受病痛折磨,又長期以葯物為伴。病發作時,更是茶飯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則可以保持較好的食慾,二則可以保持較好的脾胃運化功能,以增強抗病能力。 (3)飲食不可偏嗜。雞鴨魚肉,五穀雜糧,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視,應搭配合理。 (4)正確對待食補與葯補。無論食補還是葯補,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須根據病情及脾胃運化功能的強弱來進行。如牛奶、豆漿、麥乳精、巧克力雖是營養佳品,但體內有濕熱或舌苔粘膩者,多食反而腹脹不適,不思飲食;人參、白木耳、阿膠雖能補氣養血,但脾胃不和或濕熱內蘊者服之反而壅氣助濕,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