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有醫治類風濕的中醫方
類風濕中醫有分為6種證型:
1、風寒濕阻證:癥候:關節腫脹疼痛,痛有定處,晨僵,屈伸不利,遇寒則痛劇,局部畏寒怕冷;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沉緊。治法:散寒除痹,祛風通絡。方葯:蠲痹湯,或麻桂溫經湯加減。
2、風濕熱郁證:癥候:關節紅腫疼痛如燎,晨僵,活動受限;兼有惡風發熱,有汗不解,心煩口渴,便干尿赤;舌紅,苔黃或燥,脈滑數。治法:清熱通絡,祛風除濕。方葯:白虎桂枝湯或當歸拈痛湯加減。
3、痰瘀互結證:癥候:關節漫腫日久,僵硬變形,屈伸受限,疼痛固定,痛如錐刺,晝輕夜重,口乾不欲飲;舌質紫暗,苔白膩或黃膩,脈細澀或細滑。治法:祛瘀化痰,通絡止痛。方葯:桃紅四物湯和二陳湯加減。
4、腎虛寒凝證:癥候:關節疼痛腫脹,晨僵,活動不利,兼有畏寒怕冷,神倦懶動,腰背酸痛,俯仰不利,天氣寒冷加重;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細。治法:溫補腎陽,散寒通絡。方葯:右歸丸加減。
5、肝腎陰虛證:癥候:病久關節腫脹畸形,局部關節灼熱疼痛,屈伸不利,形體消瘦,腰痛酸軟;伴有頭暈耳鳴,盜汗,失眠;舌紅,少苔,脈細數。治法:補益肝腎,通絡止痛。方葯:六味地黃丸合健步虎潛丸加減。
6、氣血虧虛證:癥候:關節疼痛,腫脹僵硬,麻木不仁,行動艱難;伴有面色淡白,心悸自汗,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治法:補益氣血,通痹止痛。方葯:人參養榮湯加減。
2、風濕病中葯偏方有哪些?
治療風濕病的中葯方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葯方有茯苓,防風,麻黃炙,甘草炙,生薑,大棗,葛根,桂枝,當歸各適量,用水煎服,每天堅持服用,這些葯都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葯方,中醫中葯治療風濕類關節病最好面診中醫,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來選擇中葯,才能發揮葯物的效果!
3、類風濕病有什麼中醫良方
您好,針對類風濕性疾病,我強烈建議 用自我灸療的方法進行治療,也就是艾灸治療,其原因如下;
作為一名針灸師,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您,灸法對於風濕痹症的有效率和治癒率是當今所有療法所不具備的,這一點,從大量的臨床案例得以看出。
無論是按摩,膏葯,貼敷,熏洗,都不及那悠悠艾草點燃後對穴位的刺激量大,特別是直接灸法,其針對數十年的關節問題,紅腫熱痛,功能障礙,屈伸不利,無往不利。
除了艾灸針對類風濕性疾病的有效率和康復率較高的問題以外,灸法簡便驗廉,一根艾條2塊錢,堅持1/3個療程,總花費不過百元,更不用跑醫院!
因而,求醫不如求己,方法我告訴你了,但是仍然有人治不好,是因為,用灸法治著,治著,患者又聽到別的什麼好方法,又去找別的法子治療了,這種患者是無法治癒的。
百法不離其宗,希望你用於嘗試,並且堅持,直至治癒!關於灸法治療風濕性疾病的案例, 復制 郭林古法艾灸 進入了解
4、風濕病的中葯配方,用過的人給,必有重謝
你好!這位朋友。我以前也是一位風濕病的嚴重患者,當時是雙膝腫脹疼痛,腰部僵硬,右大腿關節劇烈疼痛,活動嚴重受限,不能正常行走。90年時,在西安第五人民醫院(是專門治療風濕病之類的醫院)住院吃葯打針治好了,94又犯了,再次去住院,結果是錢花了一堆,病卻沒有治好。後來碰巧我們村上有位老中醫,醫術精湛,開了很多方子,差不多吃了有大半年的中葯吧,還結合膝部注射鹽酸普魯卡因(封閉針)治好了,他給我開了很多方子,當時我是抄了一部分留作底子,但是這個給你也沒有多大用,就像上面朋友說的那樣,人和人的體質狀況不同,這個也不能以偏蓋全。你如果真的想作為參考之用,我不需要任何報酬,都可以給你。總之,治療這個病的指導方針是:平肝理氣、補腎益氣、滋陰壯陽、祛風除濕、通筋活絡、消腫止痛(乳香、沒葯)等等,還有一點值得提醒,就是中葯吃久了,有時會損傷脾胃,所以,健脾益氣之類的中葯,也是要添加的。我記得那時通常一幅中葯動輒下來就是二十七、八味吧,很苦,很難下咽,每次喝葯時我都是屏住呼吸,現在一提起來,都覺得難受。我就說這些吧,也不知道有沒有幫到你。總之是這樣,如果你要那些方子,底下和我聯系,我給你發一些,如果你需要我幫你引薦一位中醫,目前我也認識一位。只不過我們離得太遠了,我在西安,你在黑龍江。你先就近看吧!如果需要我幫忙的,到時一定盡力。最後祝你好運吧!
5、風濕病的中葯配方
可以通過飛秒檢測獲得其中的組成和含量,一般含有三七、木通、柏樹等
6、什麼中葯方子在風濕疼痛方面效果最好
風濕、類風濕治療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張仲景金貴要略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7、求一副治療風濕的中醫方子…
哪的看你是什麼症狀才可以呀
這是一個成年人可以用的方子:苦參12
生薏米15半枝蓮15土茯苓15
白蒺藜12連翹15
玄參15
車前子15
生地12
桔梗12
白鮮皮15
白芷10
蒼耳子
10
雙花15
藿香12
魚腥草15
7付,每日兩次
吃後症狀見好可以讓我再給你調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