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風濕能徹底治好嗎?怎麼治的呢?如何治
你好,類風濕關節炎這種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因其危害性較大,所以應該及時發現和治療。目前治療有非甾體類葯物,內分泌葯物和免疫葯物,比如益賽普。
2、得了類風濕怎麼治療最好
: 要注意疲勞性的損傷或氣血虛弱血液循環不良的影響,避免加重身體疲勞或損傷的各種影響因素,可給予中葯的洗浴浸泡,或是中葯的包紮固定,以消炎止痛和促進周圍組織功能恢復,注意加強活血化瘀和補氣補血的葯物調理。
3、我類風濕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想問問治療類風濕的好方法。
你好我5年前雙膝關節腫疼,經醫院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和「骨質增生」。當時也是關節疼的厲害,後來在北京經過司|拓寧聯合治療3個月後,諸關節疼痛明顯減輕,活動較前佳,雙下肢腫疼消失,終於恢復正常回家工作。我在用葯期間未發現任何不舒服或是副作用,你也可以試試。
4、類風濕可以治癒嗎
目前,類風濕關節炎是不能夠治癒的。為了控制患者的病情,我們目前主張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進展很快。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在一到兩年內,發生骨關節的侵蝕,關節功能喪失,造成不可逆的破壞。
5、得了類風濕有什麼治療方法
1、進行適當的運動,但要注意動靜結合,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以動防殘適當的休息和合理的功能鍛煉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預後有著重要的意義。
2、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出現,防止病情反復。寒冷、潮濕是誘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重要因素,因而大多數患者對氣候變化敏感,陰天、下雨、寒冷、潮濕,尤其是凍瘡時關節腫痛均加重,往往使平時治療處於穩定期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前功盡棄,因此,要重視氣候季節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影響。
3、注意日常飲食的調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應增加優質蛋白和高維生素食物以及鈣劑的攝入。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對某一種或幾種食物敏感,食後即復發,這就要求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觀察,一旦發現則堅決不予再次食用。
4、調節情緒,樹立信心類風濕關節炎病程長,病情反復性大,患者情緒很容易產生較大的波動,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或病情加重、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就很容易悲觀失望,自暴自棄,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要想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復發,就要樹立戰勝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信心,保持平和的心態,堅持正規的治療,並對預後有一個比較合理的期望值。
5、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6、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7、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希望對你有幫助
6、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有哪些?
1.西醫葯治療
〈1〉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葯,又稱一線葯物。
水楊酸類:阿斯匹林,成人3~5g/日,小兒減半,症狀控制後劑量減半。撲炎痛1.0克,每日3次。本類葯副作用大,常有惡心、嘔吐、胃部不適等。
吲哚類:消炎痛25mg,每日3次,飯後服用,小兒慎用。
丙酸類:布洛芬0.2g,每日3次,萘普生0.25g,每日2次。
苯乙酸類:芬布芬0.3g,每日3次,雙氯滅痛0.25g,每日3次。
〈2〉二線葯物
為改變病情的葯物。適宜於經過一線葯物治療後不能控制病情者,或開始治療時已有骨侵蝕者,可任選一種。一般用葯3個月以上方能生效。
1.金諾芬:用法:3mg,每日2次,口服金諾芬比使用金諾芬注射劑用葯安全,方便。但需定期復查尿常規及腎功能。
2.青黴胺:0.25g/日,每月增加日用量0.125g,直至0.5g/日。如3個月後仍無效,可增加至0.75~1.0g/日,維持量0.125~0.25g/日。副作用有皮疹,蛋白尿,肝損害,骨髓抑制,重症肌無力等。
2.中醫葯治療
〈1〉衛陽不固,痹邪阻絡:症見發熱、惡風,畏寒,汗出,晨僵明顯,周身關節劇烈疼痛,遇冷則甚,得熱則舒,舌淡苔薄,脈浮緊或沉緊。
治法:祛寒除濕,和營通絡。
方葯:防風10克、防己10克、黃芪15克、白術10克、秦艽10克、羌獨活各10克、桂枝10克、當歸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生薑2片、大棗5枚。
本方葯不宜久服,宜間斷服用,因祛風燥濕之劑易耗傷陰液。
〈2〉邪郁而壅,濕熱痹阻:症見惡風、發熱,關節紅腫熱痛,得涼痛減,關節活動受限,晨僵,口渴或渴不欲飲,溲黃赤,大便不爽,苔膩或黃膩、舌質偏紅,脈數。
治法:清熱除濕,宣痹通絡。
方葯:防己10克、蠶砂20克、苡仁30克、連翹15克、赤小豆30克、滑石30克、焦山梔15克、黃柏10克、牛膝20克。
以上二型多見於類風濕活動期,來勢較急常伴感染,故應積極尋找感染病灶,作另行處理。
〈3〉痰瘀互結,經脈痹阻:關節腫痛且變形,活動時痛,屈伸受限,痛處不移,肌膚紫黯,面色黧黑,或有皮下結節,或肢體頑麻,舌質暗紅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弦澀。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絡。
方葯:當歸、川芎、桃仁、紅花、香附、地龍、五靈脂、沒葯、羌活、秦艽各10克,牛膝30克,甘草5克,制半夏10克,枳殼10克。
〈4〉肝腎同病,氣血兩損:形體消瘦,關節變形,肌肉萎縮,骨節痛煩,筋脈拘急,伴腰膝酸軟、眩暈、心悸、氣短、指甲淡白,苔薄、舌淡無華,脈細弱。
治法:益肝腎,補氣血。
方葯:黨參15克,獨活10克,桑寄生30克,秦艽、防風、當歸、芍葯、川芎、地黃各10克,細辛5克、杜仲、牛膝、茯苓、黃芪各15克,白術10克,肉桂3克,甘草5克。
7、老虎尿能治類風濕嗎
沒聽說過,還是走正規途徑吧,去醫院看一看。
8、類風濕能治好嗎
類風濕關節炎簡稱類風濕,是因為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發生功能紊亂而導致全身大大小小的關節出現腫脹、疼痛的一種病症,人們又將類風濕稱為「不死癌症」、「亞癌」等。
目前,類風濕關節炎經過規范、系統化的治療,治癒率大概在千分之一到三左右,大部分是不能治癒的,可以通過治療,緩解關節腫痛的症狀、延緩關節破壞的發展。
9、吃什麼東西可以治類風濕
飲食的話優先選擇清淡的,做到飲食均衡、豐富。
1、飲食宜清淡: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受病痛折磨,加上長期服葯,脾胃功能自然不如正常人水平。所以類風濕患者平日宜食清淡,可以維持良好的脾胃運作功能,盡量避免打亂消化系統的正常運轉。
2、飲食宜豐富:類風濕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常有低熱、肌肉萎縮和貧血等病發症。患者因此應注意補充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營養,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慾,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以提高機體抗病免疫能力。
3、飲食宜均衡:在營養豐富的情況下,均衡飲食並針對性食補有利於類風濕的調養。類風濕患者應當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水果、蔬菜、穀物應該占患者日常飲食來源的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應該包括脫脂或低脂牛奶製品和瘦肉等高蛋白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