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自治風濕

自治風濕

發布時間:2020-09-01 15:03:10

1、我家有自治黑膏葯祖傳秘方,純中葯熬制,專治頸椎疼,腰椎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腰間盤突出,風濕性關節

小盆友,這些問題是代謝性的問題,是臟器功能下降後所致的,你外用的黑膏葯就好了?哎!千萬不要說除根,這是不可能的。你要說做個輔助治療我信。
我給別人做理療,我也用到黑膏葯,不過我的膏葯是師傅賣給我的。

2、包頭市中安中醫風濕病專科醫院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包頭市中安中醫風濕病專科醫院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3年11月1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許可經營項目:麻醉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中醫科(風濕病專業)、內科專業、外科專業、婦產科專業、針灸科專業、推拿科專業、急診科專業、預防保健科專業等。
法定代表人:宿峰
成立時間:2013-11-15
注冊資本:3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5020300008387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1151)
公司地址: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區團結大街14號街坊包頭軍分區干休所8-14(林蔭路與白彥道交叉口西北角)

3、肩周炎能否自治

肩周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囊粘連性炎症,導致關節僵硬,活動受限,一般,若保持原來姿勢,不會有劇烈的疼痛。
肩周炎通常是在無意之中形成的,有時您可能感覺肩部不適,所以就很少活動,希望讓肩部好好的休息一下,比如周末進行了一場羽毛球比賽,感覺肩部十分勞累。這樣做並沒有錯,但若是肩部受傷了或是出現某種慢性的疼痛,您仍然不進行活動,那您的肩關節就會變的僵硬,活動就會變的困難、疼痛,產生惡性循環,肩部活動越來越少,肩關節變的越來越僵硬,最後,關節變得徹底僵硬。一旦到這種程度,即使您想活動也難以作到,稍稍移動都會很疼痛。
通常,肩周炎常常起因於創傷或是腱鞘炎、滑囊炎,也可能由中風引起。經常,較難確定起因,不過,任何可以引起胳膊或肩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都可能發展成為肩周炎。
糖尿病也可引起肩周炎,雖然具體機制還有待進一步行研究,多傾向於膠原蛋白理論,膠原蛋白是組成韌帶和腱鞘的主要成分,而韌帶則在關節腔內把不同的骨骼相連接,當膠原蛋白出現問題時則會影響關節功能,其中,葡萄糖分子會與膠原蛋白結合,使膠原蛋白功能變性。對於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升高,導致葡萄糖與膠原蛋白的結合物在肩部軟骨和腱鞘的不正常沉積,引起肩關節僵硬,活動受限。
------------
輕松治癒肩周炎 (也叫冰凍肩、五十肩 )。

教你一招

釣魚治好了五十肩

我伏案工作了幾十年。臨近退休 ,卻查出了肩周炎。醫生說 ,肩周炎沒什麼好辦法可治 ,也就是疼時打「封閉」。我尋思這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沒取葯就離開了。

在同事影響下 ,我愛上了釣魚。只要有時間 ,騎上摩托到十幾公里外的地方垂釣 ,樂此不疲。不知不覺 ,我再也感覺不到肩部疼痛了 ,且活動自如 ,右臂高舉、後抬絲毫不覺困難。

仔細想來 ,這期間沒有做過別的運動 ,也沒治療過 ,肩周炎的消失肯定與釣魚有關。車子顛簸造成的震顫 ,使雙臂感到強烈的震動和抖彈 ;釣魚需抽竿、收竿、甩竿、摘魚 ,所有動作無一不是在上下左右地運動著胳膊。這幾大因素共同作用 ,竟成了醫治病痛的靈丹妙葯。

穴位揉摩肩周炎

穴位按摩 :按摩手三里。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 ,揉動 1分鍾 ,換左手 ,每日 3次。按摩印堂穴。用食、拇指按住該穴 ,旋轉揉動 ,每次 1分鍾 ,每日 3次。

捏壓患處 :用右手拇、食指捏住壓痛點 ,用力深壓 ,並向前後左右揉動 1分鍾 ,然後用同樣的方法捏右肩。每日 2次。

功能鍛煉 :1、掄拳。左右肩關節劃圈掄動15圈。 2、聳肩。雙手叉腰 ,上下前後縮頭聳肩 ,每次 15下。 3、揪耳廓。兩手交叉揪住耳廓 ,連揪 15下。 4、舉手。十指相挾 ,手心向上、舉過頭頂 ,上下前後搖動 30下。 5、展翅。雙臂平抬成飛翔勢 ,上下扇動 30下。 6、托頭。兩手插入腦後 ,手心向上十指相挾 ,向上托頭 20下。 7、晃肘。兩臂同時抱肘 ,上下左右晃動 30下。早晚各一次。

塑料布輕松「對抗」肩周炎

五六年前 ,我偶受風寒 ,右肩患上了肩周炎 ,晝夜疼痛難忍。後來 ,我聯想到用塑膜包腳治裂口的經驗 ,就開始試著用塑料袋包裹 ,經過一段時間 ,疼痛明顯好轉。

我不斷改進方式 ,將白色無毒的塑膜或無毒食品袋 ,剪成比患處稍大面積的一塊 ,再蘸點水貼於右肩。因為薄膜上有水汽和借排出汗的吸附力 ,薄膜一般不會掉下來 ,但必須長期堅持 ,即使到了炎熱的夏天 ,也需要穿上半袖衫 ,以防薄膜掉下。發病期間 ,無論白天夜間 ,我都堅持貼敷 , 2- 3換一次。不到 1年 ,困擾我 6、7年的肩周炎 ,未花一分錢 ,就奇跡般好轉。

為鞏固療效 ,我每天晨起前和臨睡前 ,用左手大拇指與其它四指捏捏右肩五十下 ,再拍打百餘下 ,以促進血液循環。白天堅持到戶外多活動 ,進行適當鍛煉 ,結合散步、慢跑、登山、野遊等 ,盡可能使全身發熱 ,以便疏通經絡、增強體質。經過一段時間的療養和鍛煉 ,我的右肩早已活動自如 ,再未復發過 ,且整個身體也強壯多了。

運動治癒冰凍肩

我患肩周炎後 ,經過醫生的推拿按摩 ,疼痛症狀有所緩解 ,但很快不適症狀又起。於是 ,我決定度身制定體能鍛煉計劃。

雙腳立定 ,右手按著左肩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旋轉 20次 ,然後換右肩 ,最後雙臂同時旋轉 20次。隨著症狀好轉 ,我開始邊散步邊轉臂 ,每天至少散步 2000米。四周之後 ,疼痛症狀基本消除 ,肩部和手臂活動自如。

為使體能鍛煉不至枯燥 ,我學會了太極拳 ,每天晨練打兩遍太極拳 ,效果很好 ,兩年來 ,肩周炎至今沒有復發。

我的故事

自我鍛煉治癒肩周痛

初患肩周炎時 ,我把希望寄託在醫生身上 ,吃葯、扎針、按摩 ,疼痛仍時輕時重。無奈之下 ,我翻閱了大量的醫學書刊 ,悟出治病的關鍵在於鍛煉。

1、面對牆壁而立 ,雙手爬牆 ,爭取高度每天上升。 2、手指對叉 ,屈肘翻腕 ,掌心向上 ,用力向天上托舉。 3、雙手在身後相握 ,手背緊貼腰背 ,盡量上提 ,以碰到肩胛骨為度。 4、患側手搭對側肩膀 ,以健側手推患側肘摸背部。上述鍛煉可從不同方向活動肩關節與韌帶 ,逐步恢復其功能。

吊單杠治肩周炎

患肩周炎已有十多年 ,肩膀好像塞了塊破毛巾 ,又酸又脹 ,又冷又痛。

前年的秋天 ,我坐公交車到外灘 ,車上人多沒座位 ,我便拉住頭頂上的拉桿站著 ,車一晃一晃 ,我的身體隨之晃動 ,這時我突然感到肩關節處很舒服。想不到第二天疼痛就減輕了 ,我大喜過望。難道吊單杠能治肩周炎 ?於是 ,我有空便去小區的健身角 ,雙手吊在單杠上 ,好像伸懶腰一樣讓全身放鬆 ,身體下墜 ,肩部和腰部的關節好像離了條縫 ,那感覺舒服極了。一段時間後 ,肩周疼痛不適明顯減輕。

患者支招

螃蟹泥敷愈肩周炎

母親曾患肩周炎 ,肩部經常酸疼脹麻 ,經針灸、按摩療效不佳。聽說螃蟹能治肩周炎 ,找來試試 ,果真如此。方法如下 :活螃蟹三隻 ,把螃蟹在清水中泡半天 ,等它腹中的泥排完 ,從水中取出搗成肉泥後攤在粗布上 ,直徑不超過 8厘米 ,貼敷在肩腫最疼的區域。每天晚上貼 ,第二天早上取掉 ,兩三次後疼痛即可消失。

掄胳膊 ,肩周不再疼痛

15年前我患了嚴重的肩周炎 ,試過很多方法 ,收效甚微。後來採用體育療法 ,即每天早晨掄胳膊。正掄 40下 ,反掄 40下 ,兩臂各掄一遍 ,結果不到 1個月就完全好了 ,至今也沒復發過。

游旱泳 ,肩周炎不治而愈

18年前 ,爺爺因肩周炎不但連胳膊都抬不起來 ,疼得就連衣服都脫不了。爺爺後來用了鍛煉法 :兩條胳膊像仰泳一樣輪換向後劃動 (為保持平衡可倒退著走 ),每天 1、2次 , 1個月就好了。前年 ,爺爺又犯病了 ,仍用該辦法治 ,很快就好了。

爬牆法治好肩周炎

我得肩周炎時 ,主要採用爬牆法治療。也就是在牆上高處劃上白線 ,每天面對牆壁 ,雙腳不動 ,雙手向上爬。開始時很困難 ,每次都是一身汗 ,但過後卻很舒服 ,經過半年左右 ,肩周炎再也沒犯。

舉手驅走肩周炎

一位骨科醫生告訴一個辦法 ,就是把患臂往上舉 ,堅持一段時間 ,就能治好肩周炎。把患肢的手握成拳頭 ,慢慢上舉 ,然後再放下 ,反復重復這個動作 ,每次做 100次左右。開始覺得胳膊酸痛 ,堅持做上十天半月 ,就不感覺痛了。 1個月後 ,肩周炎不知不覺好了

4、怎麼自治風濕?

你好。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它主要變現為全身性疾病,不僅局部於關節部位,而只是以關節的病變表現最為顯著。一旦遇到天氣變化,就會引起疼痛。受累的關節以手足等小關節、膝關節最為常見。早期症狀有關節腫脹、疼痛,局部皮膚發熱。逐步發生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關節的纖維性僵硬,特別是手的指尖關節可形成典型的梭行改變。關節病變多發性和對稱性,嚴重的晚期病例除可形成畸形外,尚可造成關節脫位等病變。除局部症狀外,
尚有全身不適、消瘦、貧血、皮下結節等全身症狀。

早日康復

5、類風濕肩周炎怎樣自治最好呢

肩周炎家庭治療:

1、熱敷,每次30分鍾,每天2次。

2、食療:老桑枝100g(鮮品200g),桂枝50g燉母雞1隻,調味吃肉喝湯,每周1隻雞。

3、知柏地黃丸按量口服。

4、適當活動肩關節。

5、注意保暖。

6、內風濕關節炎在生活上應該怎樣保護,疼痛時應怎麼自治?

病情分析:
你好,如果確診為風濕,目前尚無起效很快的特效葯,可根據患者的證候、病情特點,因地、因時、因人治療,輔以針灸。

指導意見:
建議同時在飲食上避免生冷油膩辛辣食物,飲食清淡,常飲老薑水,多食大棗,核桃,蓮子,晚上用熱水泡腳半小時,揉搓腳心發熱。

7、類風濕病已經4年多了,還能治好不?

不能治好,可已控制,並病情控制好後和正常人差異不大.但葯物副作用較大,終生都有影響.你說"類風濕四年多了,現在手腳都有變形了,手腳關節都腫了,連走路吃飯都好難"說明你媽沒有得到及時正規治療,正規治療完全可已控制手腳不變形,很多專家醫生都不會治療類風濕,偏方更不要吃,你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網站去查一下各地會員的醫院和科室你去那裡可得到正規專科治療,不要相信廣告,一定要去正規大醫院. 一般貧血在醫院都好辦,輸血和吃葯都能很快糾正貧血.祝早日康復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會史

一、學科發展和建設
1.現代風濕病學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風濕病學的建立可回溯至1959年,當時風濕病學在我國完全是一空白專業。根據中國與前蘇 聯的協議,國家派遣了當時任高級講師的張乃崢教授,赴莫斯科前蘇聯醫學科學院風濕性疾病研究所進 修1年。1960年歸國後他參與制定了當時國家科學發展規劃中的風濕病學部分,並在全國最先建立了 風濕性疾病門診,以及類風濕因子、抗透明質酸抗體、粘蛋白、六氨基已糖及纖維蛋白原的檢測。由於當時國家處於經濟困難時期及以後「文化大革命」的干擾,風濕病學未能在我國真正建立起來。
1978年張乃崢教授完成7年的援助越南抗美醫療任務後,立即醞釀籌建風濕病學專業,得到當時 著名內科學專家張孝騫教授的贊許,並在國內其他著名醫學家,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蔡醒華教授,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的黃銘新教授等的支持下,終於在1979年正式在國內幾家醫院率先建立了風濕病學 臨床專業及研究實驗室,並招收了第一批風濕病學研究生。以後在國外進修歸來的董怡教授、陳順樂教 授和施桂英教授分別積極參與了各個單位的風濕病學建設,並後續在他們的領導下,進一步推動了全國 風濕病學的建設。在2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風濕病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無論臨床還是基礎研究都迅速得到了發展。
2.學會成立及參加國際組織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於1985年成立,她的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中華醫學會內科學會中的風 濕病學學組。學會成立以後在全國積極開展風濕病知識普及和提高的工作,有風濕病專科的醫院由最初的幾家醫院發展到全國各個省直轄市都有風濕病專科的局面。到2004年止,全國(未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已有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立了風濕病學分會或學組,極大地促進了中國風濕病學的普及和發展。學會積極發展與國際的聯系,於1988年與台灣分別加入亞太地區風濕病學會聯盟和國際風濕病學會聯盟,使中國的風濕病學走向世界。台灣學會命名為中國台灣風濕病學學會(Rheumatology Associ- ation of Taiwan,China)。
張乃崢教授1988~1996年任第五屆亞太地區抗風濕病聯盟執委會委員;
董怡教授1996~2000年任第七屆亞太地區抗風濕病聯盟副主席;
陳順樂教授2000~2002年任第九屆亞太地區抗風濕病聯盟主席

8、如果女人已經得了風濕,該怎麼治療?自治不去醫院

可以吃點治療風濕的葯治療的

與自治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