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判斷風濕
風濕病學是一門年輕的臨床醫學學科,由於起步較晚,人們對風濕病的認識尚淺,易引起漏診、誤診。風濕病指主要侵犯關節、肌肉、骨骼及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如肌腱、韌帶、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常見的有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血管炎、骨與關節的病變,其常見的症狀有:
1.發熱是風濕病的常見症狀,可為低熱、中等度發熱、也可為高熱,往往可表現為不規則的發熱,一般無寒顫,抗生素無效,同時血沉快,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成人斯帝爾病、急性嗜中性發熱性皮病、脂膜炎等均可以發熱為首發症狀。
2. 疼痛是風濕病的主要症狀,也是導致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風濕病的疼痛中,起源於關節及其附屬結構的疼痛最為常見,然而肢體和軀幹部位的疼痛也可見於內臟和神經系統病變。關節痛、頸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風濕病的主要表現,有時還伴有關節的腫脹。類風濕性關節炎常有對稱性的關節腫痛,手指關節、腕關節尤為明顯;強直性脊柱炎有腰背痛,休息時加重,可伴有足跟痛、紅眼;風濕性多肌痛有頸肩痛、肢帶肌的疼痛及肌無力。
3.皮膚黏膜症狀: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多肌炎、白塞病、脂膜炎、乾燥綜合症可有皮疹、光敏感、口腔潰瘍、外陰潰瘍、眼部症狀、網狀青紫、皮膚潰瘍等。
4.雷諾氏征: 指(趾)端遇冷或情緒激動時出現發白,然後發紫、發紅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嚴重的可有皮膚潰破,可見於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
5.肌肉可有肌肉疼痛、肌無力,肌酶升高、肌電圖表現為肌原性損害等,如皮肌炎/多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6.系統損害:有些風濕病特別是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可有多個器官的損害,如表現為心臟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炎)、腎臟損害(蛋白尿、血尿、浮腫、高血壓、腎功能衰竭)、血液系統(白細胞減少、紅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容血等)、呼吸系統(間質性肺炎、肺動脈高壓、胸腔積液)、消化系統(肝功能損害、黃疸)等。
7.常有自身抗體:抗核抗體、抗ds-DNA抗體、抗ENA抗體、抗血小板抗體、抗心磷脂抗體、類風濕因子等。
2、怎樣判斷是不是得了風濕病?
最好的辦法是,患者到風濕科專科門診進行就診,然後對醫生敘述自己的不適症狀,完善相關檢查,來確診是否存在風濕病,因為很多群眾眼中的風濕病,和大夫眼中的風濕病,是完全兩種不同的概念
3、怎麼確診得了內風濕病
風濕病是以累及骨、關節及其周圍組織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韌帶、神經等部位,以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大類疾病的總稱。因其與自身免疫有關,多數疾病纏綿難愈,有的患者需終身服葯治療。目前尚無根治此類疾病的葯物,西醫治療主要為非甾抗炎葯、免疫抑制劑及激素,其長期用葯的副作用與其治療作用一樣不應被忽視。中醫中葯在風濕病的治療上日益顯示出其獨特的優勢,蘊藏著極大的潛力,如採用的是穴位針對性療法,是結合了針灸與葯物的原理,具有不錯的療效。在目前治療風濕病比較常用的撐筋散等中成葯。
症狀
①晨僵:關節僵硬以晨起明顯,活動後減輕,稱為晨僵。通常起床後,受累關節僵硬疼痛,活動受限,隨著時間延長,活動增加,而僵硬狀態緩解。僵硬最早發生在手指關節,晨起不能握拳,若病情發展,可出現全身僵直感。關節僵硬程度可作為評價病情變化及活動性的指標,晨起時間越長,其病情越嚴重。
②疼痛:指、腕、趾、踝關節首先腫痛,或單發,或多發,此起彼落,逐漸波及肘、肩、膝、髂以及顳頜關節,呈對稱性發病。疼痛常因病情反復或因天氣變化或寒冷刺激而加重。
③腫脹:發病關節腔內有炎性積液,表現為關節處漫腫,或紅腫,以四小關節為主,手指關節多呈梭形腫大,當病情緩解時,關節腫脹可以消失。
④運動障礙:由於炎症疼痛和軟組織腫脹常引起活動障礙。隨著病情發展,肌肉萎縮,骨關節內纖維組織增生,關節周圍組織也變得強硬,關節不能恢復正常的功能活動。病情發展到晚期,關節強硬或呈半脫位,出現掌指側偏,指關節呈鵝頸樣、望遠鏡樣、花束樣或鉤狀畸形。
關節外表現 ①類風濕皮下結節:此病約有20%左右有皮下結節。多見於類風濕高度活動期。
②類風濕血管炎:可累及血管、皮膚、肌肉、心臟、神經等組織,是關節外損害的基礎。
③心肺損害:類風濕可累及心包、心肌和心內膜,其中心包炎較常見。
④神經系統表現:輕者感覺異常或遲鈍,觸覺減退。重者導致活動障礙。
⑤其他表現:眼損害、乾燥綜合症之表現、脾腫大、淋巴結腫大、貧血、白細胞減少,以及慢性胃炎,潰瘍性結腸炎表現。
4、風濕病的診斷標准
目前通常採用美國風濕病協會1987年的診斷標准:
(1)晨僵持續至1小時(每天),病程至少6周;
(2)有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腫,至少6周;
(3)腕、掌指、近指關節腫,至少6周;
(4)對稱性關節腫,至少6周;
(5)有皮下結節;
(6)手X線片改變(至少有骨質疏鬆和關節間隙的狹窄);
(7)類風濕因子陽性(滴度>1:20)。
5、風濕病應該怎麼做檢查?
風濕病是難治性疾病,治療佳時間是越早越好,爭取早日恢復健康,因而提早確診治療是非常重要的。那風濕病應該怎麼做檢查呢?下文權威專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解答,一起來了解。 較為常見的有: 1、自身抗體在風濕性疾病的范圍內應用於臨床的自身抗體分以下四類:抗核抗譜、類風濕因子、抗中性粒細胞漿抗體、抗磷脂抗體。對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的診斷有很多的作用。 2、滑液檢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關節滑膜炎症。特別是在滑液中找到尿酸鹽結晶或滑膜細菌培養陽性則分別有助於痛風或化膿性關節炎的確診。 風濕病如何更好的治療?可點擊此處在線咨詢北京風濕病中醫醫院專家。 3、關節影像檢查X線檢查有助於關節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亦能隨訪了解關節病變的演變。是目前常用的影像學診斷方法,其他尚有關節CT、MRI、同位素等檢查。 4、病理活組織檢查所見的病理改變如狼瘡帶對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結節對類風濕關節炎、唇腺炎對乾燥綜症、關節滑膜病變對不同病因所致的關節炎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風濕病對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因而一旦確診,需盡早採取治療。我院通統療法,通過葯物調理內臟系統,結合外在理療腧穴、溫灸、經絡導引、部位進行治療起到「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的作用,從而去除病理因素。 通過上述講解,是否對你深入認識疾病有所幫助呢。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風濕病的危害是很大的,甚至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而需遵循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
6、類風濕怎麼確診?
三年前我確診了是類風濕,一直靠吃葯,最近去了東方類風濕專科看,做了幾次治療,現在感覺好多了。
7、怎樣判斷是不是有風濕病
你好,患者可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其整體或局部鍛煉的種類或方式,有計劃的實施。如:太極拳、輕體操、散步、慢跑、快步走、爬樓梯等,要根據自己的關節障礙程度酌情選用,不要強求。鍛煉要量力而行,關節活動度的鍛煉是非常重要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首先受到破壞的就是關節,而關節的融合強直是患者致殘的主要原因。
8、怎樣確定是風濕病?
書面定義:風濕病大多有關節病變和症狀,可高達70-80%,約50%僅有疼痛,重則紅,腫,熱,痛及功能受損等全面炎症表現;多為多關節受累。侵及關節大小視病種而有不同。民間定義:濕氣進入關節深入骨髓而遇風為風濕,遇熱為濕熱,遇寒為寒濕!遇到老為老濕- -(題外玩笑!)一個濕道盡千萬人的痛楚。
治癒風濕目前的科學水平是沒發做到,除非換骨頭!所以不要相信江湖神棍、牛鬼蛇神、道貌岸然的人的謊言,只能做到緩解!
很不幸我也是一名風濕患者,年紀輕輕風濕加身確實讓人頭疼不已,但是已經有2年風濕沒有怎麼犯了,我的風濕是年少踢球摔倒留下的後遺症,每到陰雨天就酸疼的不得了,我有個同事更嚴重,就想用刀剁了!我也研究了一段時間這東西,發現風濕就是個坑!
我的經驗就是堅持,意志力,風濕基本都是發生在腿關節,所以腿部的神經基本都彎曲不能伸直,細心的人就能發現在睡覺的時候使勁伸直兩條腿,沒有風濕的一條關節就能碰到床墊子,而風濕腿卻碰不到,如果兩腿都用那麼你更慘,所以拉伸腿部關節神經才是緩解的王道,當然這個物理運動人盡皆知——仰卧起坐!
我已經堅持2年了,從一開始的每天20個到每天50個(不宜過多)雖然右腿還是有風濕病,但是陰雨天潮濕天那種酸疼無比抓耳撓才的感覺已經消失了,每天做完膝蓋總是熱乎乎的,而我同事沒做,看到我很淡定羨慕不已,堅持才是王道,做不做的你堅持6個月就會看到效果!即使對你不好用也能送你一個完美的腹部肌肉,O(∩_∩)O,
對於風濕我還有一點建議,就是最好居住的環境不要在潮濕的地區,江南、廣東、湖南一帶都比較潮濕,建議可以遷居北方。就這么多吧先,碼字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