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病論文

風濕病論文

發布時間:2020-08-28 15:05:52

1、風濕病,懂的朋友就進來看看

風濕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玻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 診斷及治療均有一定難度;

2、為什麼中國知網上找不到中華風濕病學雜志上的文章

《中華風濕病學雜志》是與 萬方簽的獨家代理協議,只能在萬方上 下載最新的文章。目前萬方上最新是 2016年第9期刊。

3、醫學風濕科以大愛無疆為題材的文章

你好從描述來看目前大便擦的不太干凈的話是考慮為肝經濕熱所引起的建議目前是需要服用一些龍膽瀉肝丸等有助於改善症狀同時要控制好飲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祝你健康

4、風濕病怎麼治啊?

風濕病是由於風寒濕邪侵入到骨骼以及血管,或者是一些軟組織引起的。這種疾病也是因為自身免疫力較低導致的,而且一旦在得了風濕病以後,這種病是很難根治的。因為在用葯物治療風濕病時,一般只能夠起到緩解的作用。

5、寫一篇2000字的立論 課題類風濕病血清蛋白

我不會寫。。不會誒

6、人類健康與疾病論文

  「珍愛生命、保護健康」是人類生存的永恆主題,從人類產生到現在,各種各樣的疾病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甚至許多疾病會導致人的死亡,特別是近幾年來爆發的非典、禽流感、瘋牛病等人畜共患疾病,又給人類敲響了警鍾。高考中此類試題的出現,不僅體現了以人為本、要求學生關注生物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而且體現出大綱中「考查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要求。高中生物課本中有許多章節的內容與這一主題有關,而且象非典、禽流感、瘋牛病等人畜共患疾病中所包含的許多知識都與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內容密切相關,對這一知識進行專題訓練,可以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和原理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專題知識概要】
一、教材中的人類疾病
(一)營養及代謝失調引起的疾病
指機體營養不足、缺乏或過剩及代謝失調引起的疾病
1.相關病例:
(1)低血糖
早期:
①病因:血糖含量降低(50~60 mg/dL)而得不到補充
②症狀:頭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無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狀。
③治療:及時吃一些含糖較多的食物,或是喝一杯濃糖水,就可以恢復正常。
晚期:
①病因:血糖含量低於45 mg/dL
②症狀:出現驚厥和昏迷等。
③治療:只要及時給患者靜脈輸入葡萄糖溶液,症狀就會得到緩解。
(2)脂肪肝、肝硬化
①病因:肝臟功能不好,或是磷脂等的合成減少時,脂蛋白的合成受阻,脂肪就不能順利地從肝臟中運出去,因而造成脂肪在肝臟中的堆積,形成脂肪肝。這種情況會影響肝細胞的功能,長期發展下去,可能使肝細胞壞死,結締組織增生,最終造成肝硬化。
②防治:合理膳食,適當的休息和活動,並注意吃一些含卵磷脂較多的食物,是防治脂肪肝的有效措施。
(3)佝僂病、骨軟化病、骨質疏鬆
①病因:當血液中鈣、磷的含量降低時,會影響骨組織的鈣化,這在成年人表現為骨軟化病,在兒童則表現為骨質生長障礙、骨化不全的佝僂病。抗VD佝僂病是由於遺傳因素導致(X-顯性遺傳)。
②防治:對於第一種病因導致的,可通過補充Ca配合VD進行治療,進行日光浴。
(4)組織水腫
病因:比較復雜,如過敏反應可產生組織水腫、營養不良也會導致組織水腫等
(5)肥胖
①病因: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個人多食少動,使得攝入的供能物質(如糖類)多,而消耗的供能物質少,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不但來自食物中的脂肪可以儲存在體內,而且體內過多的葡萄糖、蛋白質也可以轉變成脂肪儲存於體內,這樣就導致了肥胖;遺傳因素或內分泌失調等也是引起的肥胖的原因。
②防治:第一種原因導致的肥胖可以通過控制飲食、加強鍛煉等措施來治療。對於某些因遺傳或內分泌失調等而引起的肥胖,則應該上醫院診斷治療。
(6)肌無力
病因:血鈣過高引起。
2.基礎知識:
營養物質的種類及作用;人體內各種營養物質的來源、去路、代謝途徑及相互關系;合理營養
3.知識拓展:
(1)人體所需營養物質除了絕大多數來源於食物外,還有哪些途徑?(提示:飲水、大腸桿菌合成維生素、非必需氨基酸的轉化、日光浴可促進VD的合成等)
(2)肥胖的原因、減肥方法以及你對市售減肥葯的看法。(提示:病因可能是由於營養過剩、遺傳或內分泌失調等造成的。減肥方法是:對於營養過剩導致的肥胖可採用控制飲食、加強體育鍛煉來進行治療;而對於遺傳或內分泌失調等因素導致的肥胖可上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對市售減肥葯的看法:只要答案合理就可給分,如有的市售減肥葯是通過使人厭食而達到減肥目的的,長期下去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等。)
(二)內分泌失調引起的疾病
1.相關病例:
(1)侏儒症
病因:幼年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引起
(2)呆小症
病因:幼年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
(3)巨人症
病因:幼年生長激素分泌過多引起
(4)糖尿病
①病因:病人的胰島B細胞受損,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
②鑒定:用斐林試劑或班氏試劑進行檢測。
③症狀:飢餓多食、多尿、口渴、多飲、機體消瘦、體重減輕(分析原因)
④治療:採用調節和控制飲食結合葯物的方法。
2.基礎知識:
體液調節的概念;動物激素的種類、產生部位及生理作用;激素分泌的調節;相關激素的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二氧化碳的調節作用
3.知識拓展:
(1)設計實驗驗證性激素的作用。(提示:小動物生殖腺的閹割、移植以及口服或注射相應性激素,可參見高二必修教材第一冊「動物行為產生的生理基礎」一節中「激素調節」與行為部分內容)
(2)設計實驗驗證糖尿病與胰島素的關系。(提示:動物的胰腺切除、注射胰島素、觀察尿液血糖變化)
(3)尿糖過高一定是糖尿病嗎?為什麼?(提示:腎功能發生障礙或一次口服大量的糖,也會出現糖尿)
(4)如何鑒定糖尿?(提示:可參見高三選修教材「血糖的調節」一節中的演示實驗)
(三)神經系統障礙引起的疾病
1.相關病例:
(1)運動性失語症
①病因:皮層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區)受到損傷
②症狀:病人能夠看懂文字和聽懂別人的談話,但卻不會講話,也就是不能用詞語表達自己的思想
(2)聽覺性失語症
①病因:皮層顳上回後部(H區)受到損傷
②症狀:病人會講話會書寫,也能看懂文字,但卻聽不懂別人的談話
2.基礎知識:
高級神經中樞的調節
3.知識拓展:
如何驗證大腦皮層各功能區的作用?(提示:刺激法)
(四)免疫病及傳染病
1.相關病例:
(1)過敏反應
①概念:已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質刺激時所發生的反應。
②特點:發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一般不破壞組織細胞,不損傷組織,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 
③抗原-過敏原: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如:略
④機理:有些人接觸到過敏原時,在過敏原的刺激下,由效應B細胞產生抗體。這些抗體吸附在皮膚、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細胞的表面。當相同的過敏原再次進入機體時,就會與吸附在細胞表面的相應抗體結合,使上述細胞釋放出組織胺等物質,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壁通透性增強、平滑肌收縮和腺體分泌增多等。
⑤預防:找出過敏原,避免再次接觸。
(2)風濕性心臟病
病因:釀膿鏈球菌的表面有一種抗原決定簇,與心臟瓣膜上的一種物質的表面結構十分相似;當人體感染了這種病菌後,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不僅向病菌發起進攻,而且也向心臟瓣膜發起進攻。結果,在消滅病菌的同時,心臟也受到了損傷,使人得了風濕性心臟病。

7、尋找有關風濕病的一篇論文

你還找這幹嘛,類風濕是由於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疾病,只要一吃激素就立刻好,卻也斷不了根,這副作用嘛就不用我說了,所以全世界都禁止用這種葯治療.

與風濕病論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