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泡葯浴

風濕泡葯浴

發布時間:2020-08-28 10:51:52

1、風濕有好的葯浴療法好葯膏嗎,只外用的,急 急 急!

*

2、哪些人群不能泡葯浴

嚴重心衰、嚴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動脈瘤、動脈硬化、高血壓患者、有出血傾向者以及老年人、兒童慎用水溫39℃以上的葯浴,而應以接近體溫之葯液沐浴,並有家人或醫護人員陪護,且沐浴時間不宜過長。妊娠或經期不宜泡葯浴,尤其不宜盆浴及坐浴。

中葯浴必須請中醫師針對病情對證下葯,並按照醫囑製作葯湯,切勿盲目自行擇葯。

飯前、飯後半小內不宜進行全身葯浴。飯前葯浴,由於腸胃空虛,洗浴時出汗過多,易造成虛脫。飯後立即葯浴,可造成胃腸或內臟血液減少,血液趨向體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腸不適,甚至惡心嘔吐。臨睡前不宜進行全身熱水葯浴,以免興奮後影響睡眠。

(2)風濕泡葯浴擴展資料:

葯浴的好處:

1、美容抗衰老

葯浴能夠幫助美容護膚。葯浴時葯物在一定的溫度下直接與皮膚接觸,通過皮膚滲入皮膚內,被皮膚有效吸收利用,使皮膚看上去更加細膩光滑。對於有皺紋的人葯浴時不妨配合進行按摩,能有效幫助撫平皺紋,抗衰老。

2、強身健體

葯浴能夠幫助強身健體。人體的皮膚參與全身各系統的機能活動。葯浴的時候有效成分通過皮膚滲入血液,發揮作用,從而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一般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人群選擇不同的葯物進行泡澡就能實現健體目的。

3、輔助治療疾病

葯浴能夠幫助輔助治療疾病。葯浴使用的葯材能夠發揮葯效。一般可分為全身葯浴和局部葯浴。全身葯浴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皮膚瘙癢、皮膚疥癬等等,局部葯浴主要作用在消腫定痛上。

4、消除疲勞

葯浴能夠幫助改善心境,消除疲勞。葯浴能夠解除大腦、身體的疲勞感,幫助鬆懈神經,通過葯浴能夠使人精神抖擻,神清氣爽。特別是平時工作壓力較大、需要承擔的事情較多的人,不妨進行葯浴放鬆身心。

5、促進新陳代謝

葯浴能夠幫助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葯浴的過程中,身體血管擴張,毛孔擴張,皮膚、身體組織的血液循環都會加快,不僅能夠放鬆身心還能夠加快新陳代謝,促進身體排毒。

3、身體 濕寒重泡葯浴管事嗎?

泡葯浴可以幫助人們緩解身體的疲勞,並且也可以排出體內濕氣。

葯浴藉助水的特性,將相關的葯物溶於水中,採用溫熱法(即選擇一定的溫度)使葯物透過皮膚、穴位等直接進入經絡、血脈,分布全身,通過物理效應與葯理效應發揮治療作用。

因此有:發汗解表、活血通絡、清熱解毒、祛腐生肌、美容、祛病延年等功效好處。在輕松的泡澡中就可以達到袪病延年的好處。

葯浴的整體作用是利用葯物透過皮膚、孔竅、腧穴等部位的直接吸收,進入經脈血絡,輸布全身而發揮其葯理效應。

近些年來,人們對中葯葯浴外治機理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認為葯浴外治除葯物直入血液循環發揮其本身的葯理作用外,還有調整各系統組織器官功能和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3)風濕泡葯浴擴展資料:

進入長夏之後,天氣的主要特徵是炎熱而多濕,這個階段身體最容易出現的狀況是濕邪為患,濕邪易侵犯人體的脾胃,出現脘腹滿悶、食慾不振、腹瀉等病證。這時泡浴更要注意水溫適度,過涼會導致寒邪侵犯脾胃,加重原有症狀;過熱則導致大量出汗,但並不能帶走體內的濕邪。

針對濕邪可以有兩種祛除方法,一種是用芳香的葯物,一種是利水滲濕的葯物。芳香葯物可以行氣醒脾,使氣血運行加速,促進脾胃的運化,從而使濕邪得化。

可以選擇的葯物有藿香、佩蘭、艾葉、厚朴等,取鮮品或干品,稍加煎煮後加入到泡浴的水中即可。利水滲濕的葯物具有下行的特性,可以使濕邪通過小便排出,常用的葯物有澤瀉、滑石、茯苓等,最好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4、我姥姥是一位六十六歲的老人,她患有風濕病,她天天泡葯浴,拿中葯泡,我想問一下這樣好嗎,應該多長時

如只有風濕病泡腳每天不要超過30分鍾,身體微微出汗就行,如還有高血壓 心臟病等要錯開服葯時間。

5、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葯浴療法有哪些?

(1)三枝熏洗方

葯物組成:樟樹枝、桑樹枝、柳樹枝、艾葉各120g。

功效:溫經通絡止痛。

主治:周身風濕痛。

用法:上葯加水50kg,放入大鍋內煎煮10 分鍾,備用。先預備大水缸1 口,放在避風之密室。缸內放高、低小木凳各1 條,將煎好的葯水連葯渣倒入缸內,患者赤身入缸,坐在高木凳上,腳踏低木凳。以厚布將患者頸部以下(頭露在外)和缸周圍覆蓋熏之。待周身汗出透時,須用干毛巾拭凈全身汗水,出缸上床避風蓋被靜卧。

(2)黃柏外洗方

葯物組成:黃柏20g,苦參、浮萍、地膚子、蛇床子各10g。

功效:清熱除濕,消腫止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活動期見關節腫痛。

用法:上葯加清水煮沸後,將葯液倒入盆內備用。用消毒毛巾蘸葯液擦洗患處,每次擦洗5 ~ 10 分鍾,每日3 次。

備註:在應用外洗方時,同時配用三藤通痹湯(忍冬藤、雞血藤、夜交藤、秦艽、牛膝各20g,沒葯10g,桑寄生、黃芪、當歸、連翹各20g,生甘草10g),水煎內服,效果顯著。

(3)蠲痹沐方

葯物組成:生川烏15g,生草烏15g,生馬錢子10g,酒白芍20g,透骨草15g,細辛10g,莪術15g,制乳沒15g,制南星12g,威靈仙15g,桑寄生15g,仙靈脾10g,皂角刺15g。

功能:溫經散寒,活血通絡,蠲痹止痛。

主治: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等。

用法:將上葯研細末裝入布袋內,用適量清水浸泡1 小時,文火煎50 分鍾,製成溶液。將患病部位浸泡在葯浴液中,要略加活動。

然後再將葯渣袋趁熱外敷患處,每天治療1 ~ 2 次。1 劑葯可使用2天,一般10 天為1 療程。

備註:臨床上可以此方為基本方隨症加減。若關節紅腫灼熱疼痛,加忍冬藤、絡石藤、生地、黃柏,並減少川、草烏之用量;關節酸痛、遊走不定,加防風、羌活、獨活;痛有定處,疼痛劇烈,加大川、草烏用量,並加桂枝、海風藤;肢體酸痛重著,肌膚不仁,加炒蒼術、川朴、_薟草、海桐皮;痹證歷時較久,反復發作,關節僵硬變形,加穿山甲、白花蛇等。

(4)淋渫烏頭散

葯物組成:烏頭(生用不去皮)30g,木鱉子(去殼)30g,白芥子30g,鱉甲30g,杏仁(生用)40g。

功效:溫經散寒,化瘀通絡,祛痰止痛。

主治:一切頑痹及筋骨疼痛攣急。

用法:將上葯研為粗末,加水3000ml,煎數沸去渣,乘熱淋渫患處,冷後再加熱,復淋渫。

6、泡葯浴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從現在研究來看,葯浴熏洗是借溫度、機械力和葯物功效三者的作用,以達到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調節經絡臟腑、消淤止痛、舒筋活絡、接骨續筋、溫筋散寒、祛風除濕調節關節功能障礙,同時還有防病健身作用。
葯浴的治療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與水本身的作用直接相關的。
當葯物溶於水之後即形成所謂葯液,與口服及其它給葯方式相比,具有如下特性:
直接吸收:
皮膚具有吸收與其接觸的化學物質的作用,水溶、脂溶及其他溶媒溶解後的葯物均可由皮膚吸收,當然仍以水溶者更為主要,經由皮膚吸收的葯物雖不如口服及靜脈直接、迅速和可以大量給葯,但具有持續、和緩、副作用小,不引起胃腸道反應等優點。
因此特別適用於慢性病。另外,皮膚、外科某些疾病,葯物直接滲入局部,或直接與致病因素相作用,更具有其他給葯途徑不可代替的優點。
加強葯效:
藉助水的特性可使原有葯效加強。如擴張血管葯,採用溫熱法,使物理效應與葯理作用相結合。某些菌、毒感染,葯液一方面不斷持續給葯,一方面清除局部致病原與代謝產特產物,要比單純局部外用葯療效好。一引起葯物採用酒(醇)溶,道理是一樣的。
汽霧吸入:
水溫高時產生的霧汽,可以部分葯物成分通過汽霧由口鼻吸收或作用於其他部位粘膜及皮膚,除葯理作用外,尚有濕潤作用。因此特別適用於呼吸系統及五官、皮膚病。
整體作用機理:
葯浴的整體作用是指利用葯物透過皮膚、孔竅、腧穴等部位的直接吸收,進入經脈血絡,輸布全身而發揮其葯理效應。近些年來,人們對中葯葯浴外治機理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認為葯浴外治除葯物直入血液循環發揮其本身的葯理作用外,還有調整各系統組織器官功能和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局部作用機理:
葯浴的局部作用,是指中葯對病灶局部發揮的治療和保健作用。中葯葯浴將葯物作用於局部組織,可使局部組織內的葯物濃度顯著高於其它部位,故局部療效明顯,而且收效迅捷。

與風濕泡葯浴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