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會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會

發布時間:2020-08-28 07:30:51

1、北京哪個醫院風濕免疫科好!

沒有全國最好的這個說法北京三級三甲公立醫院就110多家任何醫院都有說好說壞的,也分西醫治療和中醫治療,還要看你趕上啥樣醫生看運氣了協和只能說是知名醫院中的一個,而且人很多專家號不好掛,沒專家號搶普通號先看,當地三甲醫院把該化驗的都化驗了(風濕類風濕指標)

2、類風濕病已經4年多了,還能治好不?

不能治好,可已控制,並病情控制好後和正常人差異不大.但葯物副作用較大,終生都有影響.你說"類風濕四年多了,現在手腳都有變形了,手腳關節都腫了,連走路吃飯都好難"說明你媽沒有得到及時正規治療,正規治療完全可已控制手腳不變形,很多專家醫生都不會治療類風濕,偏方更不要吃,你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網站去查一下各地會員的醫院和科室你去那裡可得到正規專科治療,不要相信廣告,一定要去正規大醫院. 一般貧血在醫院都好辦,輸血和吃葯都能很快糾正貧血.祝早日康復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會史

一、學科發展和建設
1.現代風濕病學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風濕病學的建立可回溯至1959年,當時風濕病學在我國完全是一空白專業。根據中國與前蘇 聯的協議,國家派遣了當時任高級講師的張乃崢教授,赴莫斯科前蘇聯醫學科學院風濕性疾病研究所進 修1年。1960年歸國後他參與制定了當時國家科學發展規劃中的風濕病學部分,並在全國最先建立了 風濕性疾病門診,以及類風濕因子、抗透明質酸抗體、粘蛋白、六氨基已糖及纖維蛋白原的檢測。由於當時國家處於經濟困難時期及以後「文化大革命」的干擾,風濕病學未能在我國真正建立起來。
1978年張乃崢教授完成7年的援助越南抗美醫療任務後,立即醞釀籌建風濕病學專業,得到當時 著名內科學專家張孝騫教授的贊許,並在國內其他著名醫學家,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蔡醒華教授,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的黃銘新教授等的支持下,終於在1979年正式在國內幾家醫院率先建立了風濕病學 臨床專業及研究實驗室,並招收了第一批風濕病學研究生。以後在國外進修歸來的董怡教授、陳順樂教 授和施桂英教授分別積極參與了各個單位的風濕病學建設,並後續在他們的領導下,進一步推動了全國 風濕病學的建設。在20多年的時間里,中國風濕病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無論臨床還是基礎研究都迅速得到了發展。
2.學會成立及參加國際組織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於1985年成立,她的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中華醫學會內科學會中的風 濕病學學組。學會成立以後在全國積極開展風濕病知識普及和提高的工作,有風濕病專科的醫院由最初的幾家醫院發展到全國各個省直轄市都有風濕病專科的局面。到2004年止,全國(未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已有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成立了風濕病學分會或學組,極大地促進了中國風濕病學的普及和發展。學會積極發展與國際的聯系,於1988年與台灣分別加入亞太地區風濕病學會聯盟和國際風濕病學會聯盟,使中國的風濕病學走向世界。台灣學會命名為中國台灣風濕病學學會(Rheumatology Associ- ation of Taiwan,China)。
張乃崢教授1988~1996年任第五屆亞太地區抗風濕病聯盟執委會委員;
董怡教授1996~2000年任第七屆亞太地區抗風濕病聯盟副主席;
陳順樂教授2000~2002年任第九屆亞太地區抗風濕病聯盟主席

3、陳志華的個人經歷

陳志華主任,全軍著名風濕病學專家,曾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進修,並曾就職於武漢軍事信息學院、廣州軍區總院。陳主任作為 「凈骨療法體系」領先倡導者、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學會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抗風濕病聯盟成員、《中國類風濕研究雜志》編委,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貴州省軍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陳志華主任主攻臨床風濕免疫科,作為貴州省軍區醫院臨床診療與科研核心人物,其率領風濕免疫科在關鍵診療技術上不斷突破,成功引進國際先進風濕免疫疾病診療技術--「凈骨療法體系」(AS-凈骨療法),並結合我國風濕免疫疾病的現狀,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研究與創新,徹底改變了風濕免疫疾病臨床診療現狀。
通過不懈的刻苦專研與臨床診療實踐,陳志華主任已經累計治癒了數萬例風濕病患者,因此被西南風濕界譽為「風濕免疫疾病新生力量」。陳志華主任多次受邀參加國際、國內重大風濕病學術交流會,並先後主持軍區醫學研究項目;在國家級、省級醫學刊物上發表數十篇關於風濕免疫疾病臨床研究新發現的論文。

4、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現任主任委員是誰

您好,我是
虹橋程柏鈞
風濕關節炎對人的身體有著很嚴重的影響,建議您早日去醫院治療。

5、球美國風濕病學會(ACR)和日本風濕骨病學會官方網址(JCR)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會定於2010年5月12日至5月15日在陝西省西安市(綠地筆克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中華風濕病學會全國年會」。

6、類風濕關節炎偏方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穩定後多久可以停葯

花小錢治大病的典範---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就是花小錢治大病的典範。福清市醫院風濕科林星 類風濕關節炎是我國常見風濕病之一。目前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因及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確,若不及時得到有效治療,致殘率高,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大病」。 近年來,各種治療方法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但在2003年、2010年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編寫的《類風濕關節炎診療指南》及2008年美國風濕病學會(ACR)、2009年歐洲抗風濕聯盟會議中,推薦一般把甲氨蝶呤作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葯。原因有三點,第一,它療效高,較其它改善病情葯起效快。若第一次使用該葯,3--4星期即可有明顯療效。第二,它是目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中最有效的葯物之一,約70%早期(指病程小於3-6個月)病人按規范治療可獲得緩解。第三,該葯使用十分方便,目前多採用的方案是小劑量(10-20毫克)每周給葯。歐洲風濕病專家把甲氨蝶呤形象地稱為「錨葯物」,意思是如果把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比做一次航行,那從起錨到拋錨的整個航程都要用。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的經濟狀況較差,長期用高檔葯難以承受,而甲氨蝶呤片每片的價格為二角左右,每周僅需一元左右,因此受到廣大患者的肯定與歡迎。這無疑是花小錢治大病的典範。 查看原帖>>

與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會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