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旁風草和艾蒿治風濕嗎
中葯里有旁風草么?是防風吧 !最好去正規醫院去看吧。
2、艾葉泡腳能否治療風濕
艾葉泡腳有一定的好處,那麼用艾葉泡腳可以治療風濕嗎?如果能夠治療風濕,那麼用艾葉如何泡腳才能治風濕?
艾葉性溫熱,艾葉的功效能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煎水泡腳能祛虛火、寒火,促進全身氣血運行,疏通關節經絡,對緩解風濕性關節疼痛有一定的輔療效果。
艾葉泡腳的方法
1、每天泡腳的前半個小時。將艾葉撕碎後放入泡腳桶里,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後再對一些溫水來泡腳,泡到微微出汗,不能大汗,一般連泡2-3次,也就是2-3天後,同時要多喝溫開水,不吃寒涼的食物,注意休息,這些因虛火、寒火引起的頭面部、咽喉部的不適都會明顯好轉或消失了。
2、堅持用艾葉泡腳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你的風濕疼痛的症狀也會減輕,所以說用艾葉泡腳能夠治療風濕的。在這里小編提醒大家,用艾葉泡腳不能夠天天進行,每周大約3-4即可。在泡腳的時候注意泡腳的水最好是沒過膝蓋,這樣對治療風濕更有幫助。
3、所以,用艾蒿泡腳每周2~3次就好,次數多了會傷底氣。風濕病人急性發作期可以天天用艾葉泡腳,但是平時一周2次即可,特別是身體比較虛弱的人,天天泡會加重氣血兩虛。
泡腳應注意的問題
1、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20~30分鍾為宜,後心潮濕、額頭出汗珠即可。若泡腳時不出汗,也不可時間長,多泡幾次就會有改善的。
2、最好睡前泡腳,但要飯後一小時。
3、以溫水40-50℃最合適,用浴巾覆蓋木桶,不僅能達到保持水溫的目的,又能使膝關節置於桶內,提升膝關節溫度。
4、浸泡前後喝1杯水,以利新陳代謝及體液的補充。
5、泡腳後按摩腳底5分鍾再磕腳10分鍾(磕腳方法:趴在床上小腿翹起,雙腳互相磕打)。
6、艾葉泡腳的禁忌。發燒、高血壓15090以上,糖尿病、急性傳染病應避免筋骨酸痛。
3、艾草能治風濕嗎
4、用艾蒿熏風濕得熏幾天一次熏多常時間
神奇火療 ,對風濕效果很好
5、一根艾草--類風濕怎麼根治?
&
6、艾草能治療哪些疾病
1.艾葉炒炭可用於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
2.艾葉搗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
3.艾葉煎湯外洗可治濕瘡疥癬,祛濕止癢。
4.艾葉熏蒸可治療黴菌性陰道炎。艾葉用水慢慢的熬煮,將沸湯和渣盛在小桶里,於小桶上放可以坐的東西直接坐在上面蒸半小時。要盡量把水煮沸,窗戶關牢,人一定要出大汗才行。
5.艾葉泡腳可以強身健身; 防治神經軟弱和失眠;防治高血壓;防治風濕關節炎;防治腿腳麻痹;
6.防治糖尿病; 防治感冒; 美容減肥; 防治腦溢血和腦血栓;取除疲倦感。
艾葉的作用與功效
1、理氣血
艾葉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2、能散寒除濕,溫經止血
艾草又名香艾、蘄艾、艾蒿,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經。
適用於虛寒性出血及腹痛,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種婦科良葯。現正是艾草上市的時候,艾草可做艾糍點心,加工成各種菜式和葯膳。
3、抗菌作用
艾條煙熏尚能減少燒傷創面的細菌。豚鼠結核經艾灸治療後,疾病進展較慢,病變較輕,尤以病程後期更明顯;
4、增強網狀內皮細胞的吞噬反應
但所增強的程度不如動物獲得免疫性時那樣顯著;
豚鼠網狀內皮系細胞的吞噬機能與內臟的結核病變是一致的,當肝、脾受到疾病的損害時,吞噬機能即下降。
5、另外,還具有抗真菌作用、平喘作用、利膽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止血作用、對胃腸道及子宮的作用、對心血管系統作用、抗過敏作用等。
艾葉食譜
一、艾葉紅糖荷包蛋
主材料:艾葉,紅糖及雞蛋
做法:艾葉10-15克放入冷水中大火燒開,小火再煮15-20分鍾,然後瀝出艾葉,打入1-2個雞蛋,雞蛋熟後放入紅糖,吃蛋喝湯。(月經期排卵期可以吃)。
效果:針對宮寒不調或宮冷不孕症,艾葉有暖宮止血安胎的作用,幫助養出優質卵子。
二、母雞艾葉湯
做法:老母雞1隻,艾葉15克。將老母雞洗凈,切塊,同艾葉起煮湯,分2~3次食用。月經期連服2~3劑。
作用:補氣攝血,健脾寧心;適用於體虛不能攝血而致月經過多,心悸怔仲,失眠多夢,少腹冷痛等。
三、艾葉甜湯
做法:艾葉15克,白糖20克,共煮湯飲用。
作用:經來煩燥,尿赤灼痛,口乾口苦,喜冷水,便秘難下,舌紅苔黃,脈數無力。宜清熱利濕,活血化瘀。
四、艾葉紅糖水
做法:生薑5片,大棗5枚,艾葉15克,紅糖適量,水煎服。
7、艾葉和生薑怎樣使用能治風濕呢
病情分析:你好!艾葉功能主治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用於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 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脫皮。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生薑為芳香性辛辣健胃葯,有溫暖、興奮、發汗、止嘔、解毒、溫肺止咳等作用,特別對於魚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後,急以姜湯飲之,可增進血行,驅散寒邪。意見建議:艾葉和生薑用於治療風濕病,全身用葯可煎煮對身體進行熏蒸治療,可用鮮品搗爛炒熱外裹有辛辣刺激發熱移動裹的部位以免發泡,還可以穴位或在患處貼姜用艾灸的方式治療。注意起居避免風寒外感冒來達到控制治療風濕病的目的。
8、艾草怎麼治療膝關節風濕
建議:一般是用艾條,如果用艾草,要把它打碎,再把生薑砌成二公分厚,放在膝關節處,上面用艾草做成柱狀,再把艾條點燃。這個要專業人事才會。常用穴位是,二膝眼,鶴頂,血海,足三里,陽陵腺,陰陵腺。
9、什麼時候的艾蒿好?給媽媽治類風濕病,不知道是不是要晾幹了用啊?
端午的艾葉比較好。
早起風濕性關節炎最好是用一些帶中葯的儀器在家理療~
10、風濕用艾蒿泡會使腫脹厲害嗎
不會
風濕、痛風治療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發生障礙,血液和組織中積聚大量尿酸和尿酸鹽而引起。症狀是手指、腳趾、膝、肘等關節疼痛腫脹,甚至變形。
痛風,是由於長期在風濕寒的環境下而導致的;因此,應該遠離風濕寒的環境,生活在相對溫暖乾燥的環境下。痛風,可以少吃酸性食品,少攝入鹽;吃海鮮喝啤酒,會導致痛風。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