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類風濕關節炎用葯

類風濕關節炎用葯

發布時間:2020-08-23 07:52:22

1、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常用哪些西葯?

(1)非激素性抗炎葯物

這類葯物通常稱一線葯物。主要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達到消炎、止痛作用。另外,這類葯物尚可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細胞內的cAMP 增加,溶酶體膜穩定性增加,減少酶的釋放。但這類葯物雖然能減輕症狀,卻對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免疫反應不發生根本影響,因此不能控制病情發展,只能改善症狀。

①吲哚美辛。開始劑量為每日75mg,分3 次飯後口服,其後逐漸增至每日100 ~ 150mg。孕婦、潰瘍病、精神患者禁用。

②阿司匹林。每日3mg ~ 4g 口服,4 至6 小時1 次。

③吡羅喜康。每次20mg 口服,每日1 次,飯後服。

④布洛芬。每日1 ~ 18g,分3 ~ 4 次口服。副作用較少。

⑤萘普生。每次250mg 口服,日2 次。副作用較少。

⑥氟芬那酸。每次0.2 ~ 0.4mg 口服。每日3 次。

一線葯物不主張聯合使用,應用某一種葯物3 周仍無效者,可更換另一種葯。經半年治療無效時,應考慮應用二線葯物。

(2)緩解性葯物

這類葯物又稱二線葯物。其共同特點是作用慢,可影響疾病的免疫反應病理過程。

①金鹽。可改善體液和細胞免疫,減少骨質的侵蝕、破壞,抑制滑膜炎症。每周25mg 的金鹽制劑,靜脈注射療效較好。包括硫代蘋果酸金鈉和金諾芬。口服金諾芬6mg,每日1 次。持續15 年,類風濕因子可有37% 轉陰。

②青黴胺。可使巨球蛋白的二硫鍵斷裂,而發生解聚,降低RF水平。劑量為每日250 ~ 1800mg,病情好轉後改為每日250mg 維持。

服葯後1.5 ~ 2 個月起效。副作用有皮疹、肝損害、骨髓抑制等。

③氯喹及其衍生物。氯喹開始劑量為每日250 ~ 500mg,平均每日6mg/kg。有心肌病,角膜病變,視網膜病變者慎用。為減少副作用,每年只用10 個月。

④左旋咪唑。作用類似青黴胺。可中度改善類風濕症狀,能增強淋巴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與一線葯物聯合應用,療效較好。

用法:25 ~ 50mg,口服,每日3 次,每周單日用,雙日停,12 周為1 療程。

(3)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一般不首選此類葯。其應用指征如下。

①常規治療無效時,可與一、二線葯物合用。

②嚴重關節外並發症,如心包炎、胸膜炎、血管炎及虹膜睫狀體炎等。

使用原則:最小劑量(如潑尼松每日小於10mg)。最短期限(因長期使用易發生無菌性骨壞死)。盡早減量以至停用。

(4)免疫抑制劑

此類葯物又稱三線葯物。凡對一、二線葯物治療無效或有嚴重反應者可應用。

①環孢素。可抑制T 輔助細胞誘導淋巴細胞的激活,或延遲引起過敏反應有關的細胞因子的產生。用量為每日10mg/kg,靜脈注射。

療程60 日,總有效率為54%。

②柳氮磺胺吡啶。可抑制免疫病理過程,並防治有關感染誘因,口服每日2g,症狀嚴重時每日可用3g,療程為兩個月。對晨僵、握力、血沉、C- 反應蛋白均可明顯改善。

③環磷醯胺。對頑固性類風濕有效。但副作用較多,不宜首選。

每次100 ~ 200mg,靜脈滴注或靜脈注射,每周1 ~ 2 次,療程總量為3g。副作用為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

④硫唑嘌呤。最大用量為每日2.5 ~ 3mg/kg。如合用別嘌呤醇,該葯減量25%。

⑤甲氨蝶呤。可阻斷細胞的二氫葉酸轉化為四氫葉酸,因而抑制類風濕,達到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每周用量25 ~ 50mg。每12小時口服1 次,連服3 次為宜。療程不超過6 個月。對一、二線葯物無效者作用顯著。孕婦禁用,以免引起胎兒畸形。

(5)分子免疫

①γ - 干擾素。應用重組脫氧核糖核酸技術生產的γ - 干擾素具有抑制DNA 和核糖核酸的復制,抑制T 細胞增殖,降低體液和細胞免疫反應的作用。每次1000 萬單位,肌內注射。7 次為1 療程。

②特異性抗體(McAb)。是通過人腫瘤細胞致敏的某個淋巴細胞單克隆所產生的抗體。它具有高純度,特異性強的特點。用鼠的McAb 與蓖麻毒素蛋白A 鏈免疫偶聯的IT(免疫毒素)特異地結合T 細胞亞群上,通過酶樣作用方式重復滅活核糖核酸,破壞和殺傷這些細胞,IT 治療量每日為0.05 ~ 0.33mg/kg,5 ~ 10 天為1 療程。

結果有效率為50%。

(6)其他葯物

①卡托普利。本品結構與青黴胺分子相似,能阻滯緩激肽的釋放,減少前列腺素的產生。用法:12.5 ~ 25mg,口服,每日3 次。最大量每日200mg。一般2 ~ 3 個月症狀明顯改善,類風濕因子轉陰率67%。

②鋅制劑:硫酸鋅每日10mg/kg。成人每天不宜超過700mg,兒童不宜超過每日150mg。一般認為對改善免疫指標優於症狀的改善。

2、類風濕關節炎用什麼葯好呢?

類風濕關節炎治療方法如下:
1、改善症狀:主要為消炎鎮痛葯,不可延緩疾病進展;
2、延緩疾病進展的葯物: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羥氯喹等,起效時間較慢,需兩三個月;
3、生物制劑:起效快、效果好、價格貴,患有慢性炎症的患者不適用,不屬於一線治療葯物。
具體用葯請結合臨床,由醫生面診指導為准。

3、類風濕關節炎吃什麼葯

類風濕關節炎葯物治療包括:
1、控制關節症狀的葯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葯,如雙氯芬酸鈉、樂松、依託考昔等;
2、控制病情的葯物,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等;
3、生物制劑,如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等;
4、激素治療;
具體用葯請結合臨床,由醫生面診指導為准。望採納謝謝

4、類風濕性關節炎吃什麼葯好?

對於類風濕關節炎可採用中西醫結合綜合保守治療、通痹解痙阻滯法、TLG液體刀等。目前通過系統的治療在國內是最完備而且具有領先性的,包括了葯物的治療,儀器治療,免疫治療三個方面。治療的方案就需要結合病因和病情的不同,以及患首先,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選用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慾,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其次,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不宜服用於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強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的病人及陰虛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糖類及脂肪也要少用,這是因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常選用糖皮質激素,導致糖代謝障礙,血糖增高,而脂類食物多粘膩,可使血脂膽固醇升高,造成心臟、大腦的血管硬化,並且對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損害。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食鹽用量也應比正常人少,因為鹽攝入過多會造成鈉鹽潞留。
另外,茶葉、咖啡、柑橘、奶製品也可能會使類風濕病人的症狀加重者的身體情況。安排最適合、最有針對性、最完美的方案,每個人病情不同,身體情況不同,治療方案一定要有針對性。

5、類風濕關節炎首選葯物是什麼?

我一個做醫生的朋友推薦我吃益腎蠲痹丸,這款葯是中成葯,吃了沒啥副作用,而且也不傷胃口,我現在就在吃這葯。。您的採納是我的動力

6、類風濕性關節炎常用葯?

中葯顆粒劑有九味羌活顆粒、寒熱痹顆粒、桂痹顆粒、瘀血痹顆粒。風濕寧顆粒g,由黑螞蟻、防風、羌活、獨活、川芎、全蠍等組成。功效:散寒止痛,除濕通絡開筋骨。主治: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熱等。開水沖泡服用。

膠囊劑有全天麻膠囊、強力天麻杜仲膠囊、風濕骨痛膠囊、復方雪蓮膠囊、虎力膠囊、麝香風濕膠囊、風濕定膠囊、龍骨膠囊、風濕聖葯膠囊、風痛安膠囊、痹祺膠囊、通痹膠囊、痳血痹膠囊、雲南紅葯膠囊、獨一味膠囊、腰痛寧膠囊。
復方黑螞蟻膠囊:由獨活、羌活、茯苓、黑螞蟻、雷公藤、山楂等組成。

7、類風濕關節炎用什麼葯好的徹底?

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沒有治癒的治療。多是緩解症狀加功能鍛煉。對症可採用非甾體類抗炎葯。

8、類風濕關節炎一般是用什麼葯

你好,非甾體類抗炎葯:個體化選擇非甾體類消炎葯,能有效地緩解症狀,該葯長期服用易出現腸道刺激和腎間質病變應引起重視.目前常用葯有瑞力芬,扶他林
慢作用葯:如甲氨喋呤(MTX)等。長期服用西葯對身體可能產生較大副作用,如患者產生葯物依賴性,應盡量酌減西葯的使用。中醫治療類風濕主要是辨症施治,根據病人不同的症狀用也不同的葯物,也就是對症用葯。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9、類風濕關節炎吃啥葯?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葯物治療包括非甾體抗炎葯、糖皮質激素、改變病情葯物等。非甾體抗炎葯通過抑制環氧化酶,減少前列腺素合成而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起效較快,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緩解症狀是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葯物。

非甾體抗炎葯的品種很多包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吡羅昔康等,此類葯物可同時抑制生理性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對胃腸粘膜的保作用,減少腎內血流對血小板功能也有影響。因此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惡心嘔吐、上腹疼痛、消化道潰瘍出血、腎功能損害等。

對於腎功能減退發生過心血管不良事件和高危人群,在選用非甾體抗炎葯時需謹慎,避免大劑量和長時間的應用。糖皮質激素可減輕臨床症狀,但長時間使用可引起水鹽代謝和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嚴重感染等不良反應。

糖皮質激素一般潑尼松為5到10毫克每天,病情嚴重者短時間內可給予中等或大劑量,取得療效後再調整劑量致最小,對全身症狀已控制僅留一到兩個關節;症狀較重者,可行關節腔內注射治療,最近有文獻資料提示早期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短時間內口服小劑量的糖皮質激素,能延緩關節侵蝕,尤其是早期發生關節侵蝕患者。

改變病情葯物包括抗瘧葯,柳氮磺胺吡啶、氫酶氨精製劑、甲氨蝶呤等,應此類葯物起效時間比較晚,需要三到六個月。目前認為這類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狀血沉,及早使用能延緩關節骨破壞,但是此類葯物常有各種不同的毒副作用,應密切觀察定期進行實驗室檢查。

10、類風濕關節炎用什麼葯好?

類風濕關節炎的葯物治療療程,在急性期大約1到3個月左右,因為對於本病的治回療,目前尚無答特效葯物,可進行根治,主要是包括一般性治療,葯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等,葯物治療最為重要,包括非甾體抗炎葯的使用,具有鎮痛消腫的作用,可快速起效,只能改善關節炎症狀,不能控制病情的發展。
另外聯合改善病情抗風濕葯,這類葯物起效非常慢,大約需要1到6個月的時間,但有改善和延緩病情進展的作用,通常首選甲氨蝶呤,可聯合羥氯喹、柳氮磺吡啶、來氟米特等,通常三個月左右,病情即可見明顯的改善,但通常需要長期用葯。

與類風濕關節炎用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