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類風濕病能治好嗎?
小燕子如果上了年齡的人,而且他本身的風濕是在最早年輕時候的華佗在世也難治,如果剛開始的風濕還好治癒些,風濕病最重要的是天氣變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這是關鍵!
2、老年風濕病有什麼嚴重的症狀?
span你好,老人患上風濕病是很痛苦的,一般性的老年風濕嚴重時受累關節變成僵硬而畸形,膝、肘、手指、腕部都固定在屈位,最後不能動彈。這是類風濕的早期症狀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風濕病的治療方法是什麼?最喜歡侵犯我們的膝關節和髖關節等也屬於類風濕的早期症狀表現。/span
span此外,風濕病在發病過程中,關節健康嚴重受損是導致患者失去正常活動能力的「真凶」。臨床上,風濕症狀可有關節腫脹和壓痛,風濕患者往往出現在有疼痛的關節,是滑膜炎或周圍軟組織炎的體征,其程度因風濕的症狀輕重不同而異。可由關節腔積液或滑膜肥厚所致。/span
3、老年人風濕病一般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談到風濕病是怎麼引起的,就談到了風濕病的病因,首先要談到什麼叫做風濕病,風濕病的范疇很廣泛,廣義來講,所有涉及到關節、韌帶、肌肉、骨骼以及其他結締組織的病,都叫做風濕病;狹義來講,平常百在專科所講的風濕病,主要包括幾大類,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乾燥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以及多發性肌炎、硬皮病等,所以談到這些病的病因,目前是不清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感染、環境、遺傳以及受度風、著涼,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都可以回造成風濕病的發生。目前來講,各國的專家都在做這些工作,來盡早的找出具體的病因,比如紅斑狼瘡的發病原因,現在有些人可以找到有些基因,但這種基因不是單基因的,是多基因疾病。還有一類就是環境以及情緒,在門診可以看到很多病人,他的情緒不好,比如工作壓力太大、著急、生氣等,照樣可以引答起風濕病的發生,所以控制這些風濕病,就要多因素的考慮它,而且不是單純用葯可以解決
4、為什麼很多老人會得風濕病呢?
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病的一種表現。主要症狀是周身關節特別是膝、肘、腕、肩胛等比較大的關節紅腫疼痛及活動受限,同時伴有發燒,關節的疼痛不是固定的,而是遊走性的。關節痛與居室的陰暗、潮濕、氣候寒冷和陰雨綿綿有明顯的關系。因此,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注意冬季保健。 寒冷潮濕的氣候和環境,冷水的不斷刺激,都可誘發風濕性關節炎或使病情加重,所以應盡量避免。要隨時留意氣象預報,在寒潮襲來和天氣變化時,加強防寒保暖,並盡量不接觸冷水。宜穿氯綸內衣。氯綸是一種合成纖維,具有較高的電絕緣性,一經摩擦就能產生比其他任何纖維都大得多的電荷。這種電荷逐漸聚積在衣服上,即使空氣濕度高達80%,電子仍難以流動,難以使電荷消失。氯綸的吸濕性低,可抗水蒸氣,水分很容易蒸發,與皮膚摩擦能產生「電療」的效果,有利於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在飲食方面要控制高脂肪膳食。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一種酮體,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有人做過實驗:讓16名關節炎病人每天吃脂肪膳食(肥肉、油炸食品等),結果關節炎症狀明顯加重,有的甚至出現關節腫脹、強直、活動障礙等。當停止吃高脂肪膳食後,症狀很快緩解或消失。後來,重復這樣的實驗,又得出同樣的結果。因此,關節炎患者宜控制高脂肪膳食。不過,食物的選擇宜豐富,特別要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瘦肉、大豆製品,還宜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維生素C可抑制炎性滲出,促進炎症吸收。風濕活躍、關節紅腫熱痛時,要忌吃辛熱燥火的姜、辣椒、蔥、羊肉、狗肉之類。 風濕病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全身性疾病。感冒、氣管炎、鼻炎、中耳炎、扁桃體炎患者,特別是本來就有扁桃體腫大、齲齒等病灶的人,更容易誘發風濕病,從而導致風濕性關節炎的發作或加重。冬季氣候寒冷,如果不注意保健,感冒、氣管炎、鼻炎、中耳炎、扁桃體炎都容易發作。這些疾病如不積極治療,則鏈球菌勢必進一步侵犯關節和心臟,引起病情惡化。
5、老年類風濕病有哪些特點?
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簡稱類風濕)的病人中,中老年人占相當大的比例。一部分是從青壯年時期就已發病,因未治癒而延續下來;另一部分是60歲以後新發病的。臨床表明,中老年人的類風濕有某些特點,比如男性患者比例較大、急性發作較多,首發關節病變多為大關節、手足常出現凹陷性水腫、易並發骨質疏鬆等。針對這些特點,在一般治療基礎上要著重注意以下幾方面:1.養成自我保護意識和習慣,切忌受涼、潮濕和疲勞,不要用冷水和化學洗滌劑接觸患區。
2.樹立科學態度,與醫生密切溝通,切不可輕信廣告和未經驗證的偏方,以免勞民傷財。
3.謹慎用葯。由於中老年人生理反應改變,對一些治療類風濕的葯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葯、激素類葯,青壯年可以耐受的劑量,中老年人則可能影響胃腸道和腎臟功能,故在用葯的劑量和療程上,一定要適當掌握。
4.堅持每日適當活動,預防並發骨質疏鬆。患病關節附近的骨質因有炎症而影響骨代謝,加上中老年人生理特點,極易發生局部骨質疏鬆,甚至骨折。由於一般中老年人喜靜不喜動,加上關節病變使運動受限制,並發骨質疏鬆危險性增加。因此,老年患者應盡量每日進行適當活動,如有困難可由家人協助。
最後,中醫主張進行辨證服用補氣健脾、補腎活血、益髓壯骨的中葯,對中老年人病體的康復有促進作用。
6、老年人的風濕病怎麼醫治?
風濕性疾病是一組以內科治療為主的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包括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及各種病因引起的關節和關節周圍軟組織,包括肌肉、肌腱、韌帶等的疾病。常用的治療方法: 1.風濕病常常侵犯關節、肌肉、骨骼以及軟組織,疼痛、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發熱這些症狀比較突出,解熱鎮痛消炎,緩解症狀是治療這組疾病的首要目的,因此往往選用非甾體抗炎葯,如扶他林、莫比可、樂松、天新利德、西樂葆、萬洛等,而且新型的非甾體類抗炎葯作用好、療效高,使得副作用明顯減少。 2.如果風濕性疾病得不到正確合理的治療,關節,肌肉,骨骼等病變會導致功能障礙和畸形,留下終身殘疾,影響生活和勞動,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經濟損失。從風濕性疾病侵犯的組織看,以往稱之結締組織病的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多發性肌炎,壞死性血管炎、強直性脊柱炎都有自身免疫的紊亂,屬於自身免疫紊亂的一組疾病。痛風性關節炎已明確是嘌呤代謝紊亂而導致尿酸鹽結晶在關節內沉積,往往有關節腔,骨骼,韌帶受累。因此風濕病的治療除了對症治療緩解症狀外,還需進行病因治療,自身免疫紊亂性的疾病需要免疫調節,例如使用皮質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免疫抑制療法有了很大的進步,新葯物不斷發現,用於臨床,如驍息、愛諾華、帕夫林,新療法不斷發現,如①對輕型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採用小劑量強的松、氯喹、MTX的聯合治療,可以明顯減輕副作用;②類風濕性關節炎採用聯合治療,一線葯與二線葯的聯合治療,二線葯之間的聯合治療。③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重症風濕病。 3.生物治療及骨髓移植治療也已試用於臨床。 4.對於關節病變還可以採用關節鏡治療,大大提高療效,改觀了疾病的預後,致殘率明顯下降,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 下面是我找下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治療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柳枝30~60g,水煎服。 (2)老桑枝30~60g,黃柏10g,水煎服。 (3)蒼術、黃柏各9g,忍冬藤30g,水煎服。 (4)嫩桑枝30g、懷牛膝10g、漢防己10g、絲瓜絡30g,水煎服。 (5)青風藤15g、防己10g,水煎服。 (6)郗薟草30g、桑枝30g、嫩柳枝15g、嫩槐枝15g,水煎分3次服。 (7)虎杖30g、白酒1匙,酒水同煎,1日1劑。 (8)鮮忍冬藤、根、葉90g,水煎分3次服。 (9)薜荔枝60g,用清水、甜酒各半同煎,去渣加紅糖30g,調服。 治療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的單方、驗方有: (1)雞血藤、海風藤、桂枝各9g,水煎服。 (2)虎杖根、桑樹根各30g,大棗10枚,水煎服。 (3)郗薟草、臭梧桐各15g,水煎服。 (4)絡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g,水煎服。 (5)青風藤、秦艽、尋骨風、何首烏各12g,水煎服。 (6)郗薟草90g,生白術、薏苡仁各60g,水煎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熏洗療法? 熏洗療法是將中葯煎煮後,乘熱對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葯性從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現介紹幾種常用的配方。 ①海桐皮、桂枝、海風藤、路路通、寬筋藤、兩面針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鍾,連續使用1個月(《實用中醫內科學》方)。 ②川、草烏各20g,白芷50g,羌活、獨活各50g,細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靈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鍾,5~10天為一療程(貴州醫學院附院方)。 ③艾葉、紅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水煎。每日1~2次。 ④土鱉蟲12g,蘇木30g,大戟6g,尋骨風20g,水煎。每日1~2次。 ⑤桑枝、柳枝、榆枝、桃枝各70cm,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3次。 ⑥透骨草、追地風、千年健各30g,熬水熏洗患處,每日2次。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 常用外用膏葯? 風濕性關節炎病在肌肉、關節、經脈,膏葯外貼可使葯性從皮毛而入腠理,通經活絡,較服葯更有有利的一面。現將常用膏葯及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1)傷濕止痛膏(橡皮貼膏):功能驅風散寒,除濕通絡,活血止痛。使用時先將皮膚用溫水清洗擦乾,貼於患處,用手掌將膏葯按摩,使其粘在皮膚上。凡對橡皮膏過敏,皮膚糜爛有滲液者及外傷合並化膿者,不宜貼用。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麝香虎骨膏、青海麝香膏、關節止痛膏等。臨床可任選一種使用。 (2)狗皮膏(膏葯):功能祛風散寒除濕,舒筋活絡止痛。使用時將膏葯加溫軟化後,貼於患處。 與其功用類似的還有萬靈筋骨膏、追風膏、老鸛草膏等,亦可選用。 (3)武力拔寒散(散劑):功能祛風除濕,通陽活血,止痛消腫。用時取葯適量,以雞蛋清略加溫開水或人乳與葯調成糊狀,分攤在蠟紙上,貼於穴位或患處。使用時注意忌生冷,不可內服。皮膚貼葯處10天內不可用水洗。臍輪、腳心等處不可貼用。兒童、體弱及浮腫者忌用。 (4)五虎散(散劑):功能與武力拔寒散相同,使用時以白酒調勻,敷於患處。除外敷外,本散也可內服。每次6g,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葯敷療法? 外敷療法:本法是將葯物局部或穴位外敷。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散寒祛濕,消腫止痛的作用。 (1)菖蒲、小茴香各60g,食鹽500g,同炒熱,布包,燙患處。適用於肢體關節冷痛,遇寒痛增,得熱痛減者。 (2)石蒜、生薑、蔥適量搗爛,外敷患處。適用於關節疼痛,怕風畏寒者。 (3)新鮮骨碎補3~5根搗爛敷患處。適用於關節冷痛者。每次5~10分鍾即可見效。 (4)桃仁、白芥子各6g研細末,用適量蛋清調成糊狀,外敷關節痛處,3~4小時可止痛。注意不可久敷。 (5)如意金黃膏塗患處,用紗布蓋好,每日換1次。適用於關節紅腫者。 (6)仙人掌適量搗成泥狀,塗敷患處。 (7)鮮紫花地丁適量,搗爛敷患處。 (8)蒲公英120g,加水煮成葯液,用毛巾浸透,濕敷患處。 (9)山梔末、飛羅面各等份,用開水或醋、黃酒、蛋清調成糊狀,敷痛處。敷處現青色,無礙,數日可退。 (10)綠豆粉和雞蛋清調敷患處。 以上6~10療法,均適用於關節紅腫灼熱、疼痛劇烈、得冷則舒、屈伸不利者。有較好的清熱、消腫、止痛作用。 (11)坎離砂(熨劑):用鐵屑和醋混合後,產生溫熱效應,直接熨敷局部。已被製成外用熨劑成葯。適用於肢體關節冷痛、重著,或痛處有腫脹者。 針灸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嗎? 針灸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療效。治療中,根據不同的疼痛部位選取相應的穴位。如肩關節痛,取肩前、三角肌;肘關節痛,取曲池、尺澤、手三里;腕關節痛,取陽池、外關、合谷;髖關節痛,取秩邊、環跳、殷門;膝關節痛,取陽陵泉、犢鼻、伏兔、足三里;踝關節痛,取丘墟、昆侖、解溪、太溪、承山。針刺手法,急性期用瀉法,強刺激,甚或用三棱針點刺放血,放血量為0.5~1.0ml。慢性期用平補平瀉,中等刺激,並可酌加溫針或艾灸。除手法外,還可採用電針,以加強刺激,提高療效。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常用的新針療法有哪些? 療法1 (1)取穴:外關、曲池、手三里、足三里、外膝眼、陽陵泉、血海、風市、環跳、條口、絕骨、昆侖、腎俞、命門、至陰、阿是穴。 (2)葯物及方法:選用復方馬錢子注射液,根據患病部位,每次選穴2~3個,每次注射0.5 ~1ml葯液,日1次,7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4~7日。 療法2 (1)取穴:上肢取外關為主穴,配曲池、合谷;下肢取陽陵泉為主穴,配絕骨、解溪;腰背取大杼為主穴,配大椎、身柱、至陽、陽關、命門。 (2)葯物及方法:用鳳仙透骨草、骨碎補注射液,每次選3~6個穴位,每穴注葯0.5~0.8ml。10次為1療程,隔日1次,3個療程後休息2~4周。 療法3 (1)取穴:①膝眼、鶴頂、陽關、曲泉、委中。②梁丘、血海、陰陵泉、陽陵泉。③足三里、三陰交、昆侖、照海。 (2)方法:每次取各組的1~3穴,隔日1次,交替取穴。用28號毫針5~6寸及電針機。用捻轉瀉法,重刺激,留針20~30分鍾,5~10分鍾行針1次。電針用疏密波20~30分鍾,刺激強度以能耐受為度,10次為1療程。
7、老年患風濕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老年患風濕病的主要原因有
(一)免疫因素
免疫異常在風濕的病因中佔有重要地位,許多風濕病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免疫異常引起的。如類風濕關節炎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內分泌因素
雌激素可刺激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這也是常見風濕的病因之一。
(三)感染因素是風濕病發病的原因
很多風濕病與感染有關。如風濕病的發病與A型溶血性鏈球菌的感染有關,強直性脊柱炎與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關,類風濕關節炎與微生物感染有關。
(四)風濕病發病的原因還有其他因素
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環境因素、機體素質等也均是重要的誘發因素。
8、為什麼一般都是老年人得風濕病的概率會比較大?
為什麼一般都是老年人得風濕病的概率會比較大?
首先來說風濕病是一種全身的免疫系統疾病,泛指影響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如肌肉、滑囊、肌膜等的一組疾病,它包括很多種,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乾燥綜合症,多發性肌炎,皮肌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骨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等都屬於風濕病的范疇。
每一種風濕病都有它的高發年齡段,並非所有的風濕病都是主要在老年發病,老年比較常見的風濕病有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等。
這是因為,首先骨關節炎是關節退行性變的一種,與年齡以及關節負重受累的情況有很大的關系,類風濕關節炎的多見於中年,青年女性,它是一種關節滑膜的炎症。
老年風濕病有可能會導致全身多系統、多臟器受累,從而出現各種復雜的臨床症狀,老年人有可能出現皮疹以及黏膜的糜爛、潰瘍等,如果關節肌肉受累,可以出現關節腫脹、疼痛、肌無力、肌壓痛等。
此外,如果心血管受累,可導致心慌不適、心前區疼痛、呼吸困難等。如果消化系統受累,可以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食慾下降。
呼吸系統受累最多出現的是肺間質病變,表現為乾咳、活動後的氣喘和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血液系統受累會出現血小板減少,導致出血症狀。神經系統受累甚至會出現昏迷等。
老年人,風濕病的治療,要根據病情來決定,也要根據患者年齡。和並發症情況來決定,一般是以對症治療為主,由於風濕病。往往會引起多器官受累及的,復雜的病變,而且臨床表現個體差異很大。
所以,一定要完善相關檢查,綜合地評估病情,再選擇治療措施,當出現系統臟器受累及的時候,一般是需要應用糖皮質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共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