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麻葉治風濕

麻葉治風濕

發布時間:2020-08-17 05:15:35

1、梧桐葉怎麼治風濕病呢?

你好
梧桐葉50克,加白酒1000毫升密封,泡10日後,取葯液擦洗關節疼痛部位。
另外可以取:梧桐葉100克,姜3片、蔥胡7個,加水2500毫升煎30分鍾,用中葯水外泄患處,療效不錯。
類風濕疾病目前治療,西醫只是對症治療,來緩解疼痛減輕病人的痛苦。不能徹底治療,不能控制病情發展和致殘。
中醫中葯治療在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能夠及時控制類風濕病的發展,有效地降低了致殘率。
建議這個病治療應該做到三早。

2、三伏天用野生麻葉能去風濕嗎

指導意見: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像你這種情況考慮會有效果的。

3、跪求治療風濕的偏方。。

我的腿也有輕微的風濕,醫生說只要保養得好,就應該沒什麼問題,他還給我推薦了一款叫苗老爹的膏葯,讓我痛得時候貼。我個人覺得這款膏葯鎮痛效果挺好的,也不會像有些膏葯那樣用了,有很癢和刺痛的感覺。我還打算多買幾盒呢,你也可以去試試。還有平時多注意保養,看到天氣開始變了,就要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要適當的鍛煉一下會比較好

4、三伏天用野生麻葉能去風濕嗎?

指導意見:
你好 這個不能治療風濕的,平時注意避免受風寒著涼,不要喝酒,避免勞累,積極服葯治療比較好

5、哪位大神知道這個花學名叫什麼?據說可以治療風濕類風濕的,急求!!!!

扁竹蘭,為鳶尾科鳶尾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血;消腫止痛。主感冒風熱;咳嗽咽痛;扁桃體炎;淋巴結炎;跌打骨折;胃痛吐血;外傷出血

6、風濕關節炎有什麼方法能治好?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可反 復發作並累及心臟。臨床以關節和肌肉遊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 特徵。中醫稱本病為「三痹」,根據感邪不同及臨床主要表現,有 「行痹」、「痛痹」、「著痹」的區別,其病機主要為風寒濕邪三氣雜 至,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所致。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關節痛。[配 方] 椿樹枝、柳樹枝、桑樹枝、榆樹煎湯洗澡。
希望能幫到你

7、治風濕病的特效葯

風濕、類風濕治療

痹症是中醫內科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以關節疼痛為主的一組全身性病變癥候群。其臨床表現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風濕性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主要是風寒濕侵及人體,留注關節,阻遏經脈,致使氣血瘀滯,經脈不通,不通則痛。

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急,侵及大關節,反復發作。多與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有關,發病年齡多為青少年,血清抗鏈球菌溶血素「o」、抗鏈球菌激酶和抗透明質酸酶均陽性。以多發性、遊走性、大關節紅腫熱痛為特徵,活動期過後,受累關節不遺留病理性損害,如治療失宜,可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慢,首侵小關節或脊柱,可造成關節變形,骨質損害,類風濕因子陽性。病情纏綿,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伴有消瘦、貧血等全身慢性消耗性症狀。後期因關節變形僵硬,身體消耗,而生活不能自理。
教學視頻指出:

中醫的歷節病,起因都是肝腎兩虛,病在筋骨之間游盪,類似於西醫的痛風、風濕病。臨床上,按照症狀分為三種:

(1)風痹,症狀是又麻又痛:風濕相摶,骨節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甘草附子湯主之。

(2)血痹,症狀是麻而不痛: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症,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3)歷節,症狀是但痛不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葯知母湯主之。針對膝蓋痛。

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毒性大,嚴格按照要求製作使用,心臟病患者不能使用。
 咨詢中醫師。

8、我媽用了一種草葯,說是治療風濕的偏方,現在腿上長了很多疙瘩,癢癢的很!一個多星期了現在長痂了,到了

你好,在治療風濕時,可採用局部熱療、熱水浴、蒸氣療法等理療方法進行治療,也可採用內服、外搽等葯物治療方法進行治療。

過去,不少人在使用外搽葯物時都怕葯油有刺激性氣味、易過敏、易弄臟衣服。在市場上也有一些葯是針對風濕骨痛的,要認真選用。

9、治風濕的中草葯有哪些

用於治療風濕常用中草葯很多,按其要要功用可分為以下幾類: 1、疏散風邪類:獨活、羌活、防風、麻黃。 2、溫經散寒類:桂枝、川烏、草烏、熟附子、細辛。 3、除濕蠲痹類:木瓜、茯苓、防已、苡仁、萆薢、蒼術、蠶砂、豬苓、澤瀉、滑石。 4、清熱通痹類:忍冬藤、銀花、連翹、黃柏、知母、石膏、生地、赤芍、丹皮、大青、板藍根。 5、通經活絡類:豨薟草、清風藤、威靈仙、絡石藤、伸筋藤、忍冬藤、秦艽、松節、木瓜、海楓藤、千年健、透骨草、雞血藤、穿山甲、姜黃。 6、搜風剔絡類:全蠍、蜈蚣、地龍、蘄蛇、烏梢蛇、穿山甲、土元、僵蠶、蜂房。 7、活血化淤類:當歸尾、桃仁、紅花、赤芍、乳香、沒葯、五靈脂。 8、化痰散結類:半夏、茯苓、陳皮、制南星、白芥子、象貝。 9、益氣養血類:黃芪、黨參、當歸、白芍、熟地、雞血藤。 10、補腎壯骨類:熟地、補骨脂、骨碎補、淫羊藿、狗脊、續斷、杜仲、桑寄生、牛膝、仙靈脾、鹿茸、山萸肉、女貞子、旱蓮草。

與麻葉治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