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風濕葯酒配方
你好,中醫認為風濕主要是由於腎氣虧損、筋脈不通、經絡瘀阻所致,一般葯物很難根治,西醫沒有特效葯。中醫中葯長期臨床實踐治療風濕有許多非常有效的獨到的奇方秘方,建議你使用傳統中葯一口鍾、烏葯、青風藤、雞血藤、木瓜、杜仲、補骨脂、菟絲子、乳香、沒葯、生地、川西歸尾、川西紅花、川芎、赤芍、狗脊、鎖陽、和尚頭、羊藿葉、骨碎補、利筋藤、桑寄生、劉寄奴、伸筋草、千年健等配合治療,可以滋補肝腎、通經活絡、消腫定痛,這些葯物的配合使用奇效實用、省錢方便,許多患者治癒後不復發。希望正確治療早日康復!
2、風濕痛人適合喝什麼葯酒
好
據說螞蟻泡酒有效果.
鴻茅葯酒等.
十全大補酒也有祛風寒之功效。
紅豆薏米粥也能有效去濕.
一些辛辣物質也能去濕.
汗蒸、桑拿有一定去風濕作用。
3、治風濕病的葯酒怎麼配,
指導意見:
風濕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柳氮磺胺吡啶來控制治療,如果採取中醫治療的話,可以用點雷公藤、青風藤等,飲食上要營養平衡,避免油炸食物,也不要吃的太咸。
4、治療風濕病有沒有什麼泡葯酒的方法
(1)三蛇酒 葯物組成:烏梢蛇1500g,大白花蛇200g,蝮蛇100g,生地500g,冰糖5000g,白酒100kg。 將三種蛇剁去頭,用酒洗潤切成短節乾燥,冰糖加熱熔化待用。將白酒裝入酒壇。三蛇、生地直接倒入酒中,加蓋密閉,每天攪拌1次,10~15天開壇過濾,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除風祛濕,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主治:風寒濕痹。 用法:每次5ml,每日3次。 (2)馮了性葯酒 葯物組成:羌活、威靈仙、五加皮、丁公藤、桂枝、獨活、青蒿子、麻黃、白芷、小茴香、當歸、川芎、梔子、防己、白酒。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主治:適用於痹病風濕痹阻證。 用法:每次10ml,每日1次。 (3)除濕酒 葯物組成:虎骨(豹骨代)、防己、雲苓、杜仲、松節、秦艽、狗脊、茄根各12g,續斷、伸筋草各9g,獨活、蠶矢各6g,木瓜、枸杞、蒼耳子、 薟草各12g,桑枝15g,牛膝12g。 將上葯浸於糧酒2500g中,過5日即成。 功效:除風散寒,祛濕通絡。 主治:風寒濕痹證。 用法:口服,每次10ml,每日1次。 (4)虎骨木瓜酒 葯物組成:制虎骨(豹骨代)、當歸、川芎、續斷、五加皮、川牛膝、天麻、紅花、白茄根各50g,桑枝200g,秦艽、防風各25g,木瓜150g。 上葯共研粗末,以絹盛,浸入好高粱酒10kg中,浸至7日,濾去渣,澄清後加冰糖1kg。 功效:散寒除風,祛濕通絡,活瘀止痛。 主治:風寒濕痹證。 用法:隨量飲用。 (5)木瓜牛膝酒 葯物組成:木瓜120g,牛膝60g,桑寄生60g。將上葯浸入大麴酒500ml中7天。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屬瘀血痹阻者。 用法:每服10ml,每日2次。
5、風濕病喝什麼葯酒好?
(1)三蛇酒功效:除風祛濕,溫經散寒,通絡止痛(2)馮了性葯酒 祛風散zd寒,活血通絡(3)除濕酒 功效:除風散寒,祛濕通絡(4)虎骨木瓜酒 功效:散專寒除風,祛濕屬通絡,活瘀止痛(5)木瓜牛膝酒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6、求風濕病葯酒配方
[葯物組成] 生川烏 生草烏各log 制馬錢子15g 木瓜 桃紅 紅花各30g
[功能主治] 逐寒祛濕,理氣活血,溫經止痛。
[用法用量] 取20cmX20cm大小,1cm厚的脫脂葯棉蘸風濕葯酒,以不溢出葯酒為度,直接敷於疼痛的局部皮膚上,上覆軟塑料薄膜以隔離,然後用綳帶固定3小時,每日換葯一次,每次3小時,一星期為一療程。
[制備方法] 上葯飲片浸入500ml 60度的白酒中,一月後去滓過濾,瓶貯密封備用。
祛風活絡酒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羌活、獨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烏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楓荷50克,冰糖100克。50度米酒1.5千克,浸泡1個月。
功能和用法:祛風活絡,活血止痛,適用於慢性風濕筋骨疼痛,且疼痛多發生於寒冷潮濕天氣者。每日2次,每次10毫升。亦可外搽患處。
禁忌症:感冒發熱、潰瘍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患者忌服。高血壓患者勿飲。慢性炎症患者慎用。此葯酒含川烏,不能多飲。
7、風濕葯酒
關節炎酒 [葯酒配方] 川烏6g 枸杞子9g 紅花6g 杜仲9g 草烏6g 當歸6g 木瓜6g 烏蛇9g 牛膝9g 黨參6g [葯酒功能] 活血祛風,強筋壯骨。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10ml,每日二次。 [製作方法] 用60度白酒500ml,浸泡一星期即得。[此方來源] 《中葯制劑匯編》
爬山虎葉葯酒 [葯酒配方] 鮮爬山虎葉3.5kg 活雄螃蟹2個 活土鱉蟲4個 白酒500ml [葯酒功能] 活血祛濕。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 每日早、晚各服一酒杯。 [製作方法] 將鮮爬山虎葉洗凈,切碎,與螃蟹、土鱉蟲一起放人白酒內浸泡七日。 [注意事項] 孕婦忌服。 [此方來源] 《中葯制劑匯編》
風濕關節酒 [葯酒配方] 牛膝(去頭)15g 防風20g 木瓜10g 草烏(甘草、銀花水制)15g 威靈仙10g 桂枝15g 萆薜15g 川芎15g 松節15g 當歸15g 雞血藤20g 穿山龍40g 蒼術25g 白芍25g烏蛇(酒制)25g 人參20g 佛手25g 老鸛草40g 甘草20g 紅曲40g 五加皮40g 羌活15g 獨活,l0g 紅糖3kg 白蜜5kg [葯酒功能] 驅寒散風,利濕,活血止痛。用於關節疼痛,肩背沉疼,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 口服二次,每服1530g。 [製作方法] 加工洗凈,炮製合格的葯材,放置潔凈容器內,裝迴流罐。另取45度白酒50L,分次加入白酒25L、15L、I0L,加入方內紅曲400g兌色,每次均加熱至酒沸半小時,放出葯液,將殘渣壓榨,榨出液與三次浸出液合並,置罐內,混均勻,儲存一個月,靜置濾過即得。 [注意事項] 孕婦勿服,置室內陰冷處存放。 [此方來源]《北京市中成葯規范》
8、風濕葯酒什麼葯材好
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的痹症范籌。痹症是指風邪、寒邪、濕邪侵襲人體後,使人體的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起的以肌肉、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 用中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療效確切。如果把具有抗風濕作用的葯物配成葯酒,則可增加這些葯物活血益氣,暢通經絡的作用。並且,服用葯酒治病,簡單方便。現介紹幾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葯酒配方: ①活血舒筋酒——主治關節疼痛麻木 原料:獨活30克、寄生50克、秦艽30克、防風20克、細辛10克、川斷30克、茯苓60克、桂枝30克、川芎30克、白芍60克、制川烏15克、當歸60克、生地30克、川牛膝30克、甘草20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1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0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首次的服用量減半。 功效:活血祛風,舒筋通絡,祛寒除痹。此方主治關節疼痛、酸楚麻木、屈伸不利等病症。 注釋:此方是獨活寄生湯減去人參、杜仲,加入川烏而成。獨活寄生湯原本就是治療痹症的有效方劑,再加入川烏,則增強其祛寒逐痹的功效。 ②烏頭通痹酒——主治寒邪引起的關節痛 原料:制川烏20克、黃芪60克、桂枝30克、芍葯46克、穿山龍60克、青風藤60克、鑽地風60克、僵蠶60克、烏梢蛇60克、蜂房36克、甘草24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天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溫經散寒、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此方適用於因病人感受寒邪而引起的關節疼痛。 注釋:方中川烏,有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黃芪有益氣固表的作用,它可以防止病人因出汗過多而引起的表虛症;桂枝、烏梢蛇、地龍、穿山龍、青風藤等均有祛風除濕,溫經通絡的作用。 ③三痹酒——主治風寒濕引起的腰腿疼 原料:人參、黃芪、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杜仲、川牛膝、川斷、桂心、細辛、秦艽(音交)、獨活、防風各30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裝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補氣血、壯筋骨、祛風濕、通經絡。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因風寒濕痹久治不愈所引起的腰腿疼痛、肢體無力,關節伸屈不便等病症。 注釋:本方的特點是:扶正與祛邪並重。方中人參、黃芪、生地、杜仲、川斷、當歸、甘草具有補益氣血、強筋壯骨的作用;川芎、秦艽、獨活、防風、細辛、牛膝等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散寒止痛的作用。 ④溫經酒——主治下肢關節疼痛 原料:黃芪60克、當歸30克、茯苓45克、川牛膝45克、蒼術75克、巴戟肉120克、防風15克、香附朱15克、石斛45克、萆(音閉)薢(音謝)30克、獨活30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2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14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補氣血、溫經絡、祛風濕、強筋骨。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及坐骨神經痛等病症所引起的下肢關節疼痛。 注釋:本方的功效重在補氣血、祛風濕。方中的牛膝具有補肝腎、壯筋骨的作用;獨活、防風等葯具有抗風濕的作用。 ⑤祛風活血行氣酒——主治上肢關節疼痛 原料:羌活、防風、桂枝、荊芥、青皮、茴香各9克,陳皮18克,威靈仙14克,當歸18克,甘草14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5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祛風活血、行氣止痛。用此方治療由風寒濕邪外襲所致的上肢關節疼痛,療效顯著。 風濕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的痹症范籌。痹症是指風邪、寒邪、濕邪侵襲人體後,使人體的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起的以肌肉、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 ⑥木瓜酒——主治四肢麻木、周身疼痛 原料:木瓜、當歸、威靈仙、狗脊、牛膝、海風藤各15克,川芎、白芷、人參各9克,雞血藤30克,制川烏3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10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7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散風祛寒、活絡止痛。主治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無力等病症。 注釋:方中的木瓜、威靈仙、海風藤等具有祛風濕、舒筋活絡的作用;川烏具有祛風濕、散寒止痛的作用;牛膝、狗脊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的作用;人參有大補元氣的作用;白酒有引葯歸經的作用。諸葯配伍,可一同起到祛風散寒、活絡止痛的功效。 ⑦二活酒——主治上下肢關節疼痛 原料:獨活(去頭蘆)18克、羌活(去頭蘆)18克。 製法:把上葯切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將裝葯的紗布袋放於25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5日後,葯酒即可使用。 用法: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服3次。 功效:祛風勝濕、止痛。主治風濕性上下肢關節炎。
9、喝葯酒治療風濕病的效果好嗎
生活中風濕病患者要注意診斷風濕病,要是患上風濕病會有很大的危害,慢性風濕病的影響是很多的,風濕病疾病的症狀表現也是很多的,人們要注意了解風濕病,那麼喝葯酒正的能起到效果嗎?我們看看專家的詳細介紹。專家介紹說:葯酒,是將強身健體的中葯與酒溶混合而成,用葯酒治病,在我國有著很長的歷史。酒精是種良好的半極性有機溶劑,將中葯的各種有效成分,溶於其中製成的葯酒,能夠藉助酒力充分發揮其效力,提高療效。專家介紹說,風濕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疑難病症,非常不容易治療,這里要注意的是,喝葯酒對有些風濕患者可以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並不具備很強的預防效果。葯酒並不能有效的預防風濕出現,要想預防疾病就要做好以下措施。1、防和控制感染。有些風濕病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後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於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面從而引起的本病,所以,預防感染、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2、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雖然本病的致殘較高,但患有關節腫痛的病人,只要對本病保持足夠的警惕性,早期診斷及早期合理的治療,仍可控制其發展,減少致殘率,甚至治癒。對於專家的解答,您還滿意嗎?其實生活中很多的食品會對疾病有一些輔助性的幫助,但是想要治療好疾病,還是應該到專業的醫院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只有這樣才能夠很好的治療疾病,當然生活中也要做好預防工作,鍛煉身體加強身體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