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復發性風濕

復發性風濕

發布時間:2020-08-16 04:34:44

1、風濕病分哪幾種

風濕病大致分為10大類,包括100多種疾病,現簡要介紹如下: (1)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包括類風濕、幼年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與皮肌炎、壞死性血管炎及其他血管炎、乾燥綜合征、重疊綜合征及其他(包括風濕性多肌痛、脂膜炎、嗜酸性筋膜炎)。 (2)與脊柱炎相關的關節炎包括強直性脊柱炎、賴特綜合征、關節炎、慢性炎症性腸病相關的關節炎等。 (3)退行性關節病包括骨關節炎、骨關節病等。 (4)與感染因素有關的關節炎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直接感染引起的關節炎,由感染間接引起的反應性關節炎等。 (5)伴有風濕性疾病的代謝或內分泌疾病包括性關節炎、假性痛風、澱粉樣變等。 (6)腫瘤包括滑膜瘤、骨軟骨瘤等。 (7)神經血管疾病包括神經病變性關節炎、腕管綜合征、椎管狹窄等。 (8)伴有關節表現的骨、骨膜及軟骨疾病。 (9)非關節性風濕病包括纖維織炎、肌腱炎、筋膜炎等。 (10)其他有關節表現的疾病包括復發性風濕病、間歇性關節積水、結節病、結節性紅斑等。1、反復發作型:這種類型的風濕病在臨床中非常多見,絕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都是不斷的反復發作的。風濕患者在復發時具有重復以往臨床表現的特點。復發常在初發風濕熱後5年內可能性最大。有下列情況者復發率較高:①既往有風濕性心臟病者。②有風濕熱復發病史者。③咽部鏈球菌感染後症狀明顯,免疫反應較強者。④本次鏈球菌感染距離前次風濕熱發作時間少於2年者。心臟炎患者的預後與反復發作次數、每次發作的嚴重程度、能否堅持繼發性預防和早期抗風濕治療有關。1. 風濕病大多有關節病變和症狀,可高達70-80%,約50%僅有疼痛,重則紅,腫,熱,痛及功能受損等全面炎症表現;多為多關節受累。侵及關節大小視病種而有不同。
2. 異質性,即同一疾病,存在有不同亞型,由於遺傳背景,發病原因不同,機制也各異,因而臨床表現的類型,症狀,輕重及治療反應也不盡相同。

2、風濕痛反復發作,求救?

冬季預防風濕病的反復發作,我們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1、體育鍛煉必不可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跑步,太極拳等等,對身體健康大有好處。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強壯,免疫力強,較普通人少患病,對風濕的反復發作也有良好的幫助。
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較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3、風濕分幾種

風濕病大致分為10大類,包括100多種疾病,現簡要介紹如下:
(1)彌漫性結締組織病包括類風濕、幼年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與皮肌炎、壞死性血管炎及其他血管炎、乾燥綜合征、重疊綜合征及其他(包括風濕性多肌痛、脂膜炎、嗜酸性筋膜炎)。
(2)與脊柱炎相關的關節炎包括強直性脊柱炎、賴特綜合征、關節炎、慢性炎症性腸病相關的關節炎等。
(3)退行性關節病包括骨關節炎、骨關節病等。
(4)與感染因素有關的關節炎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直接感染引起的關節炎,由感染間接引起的反應性關節炎等。
(5)伴有風濕性疾病的代謝或內分泌疾病包括性關節炎、假性痛風、澱粉樣變等。
(6)腫瘤包括滑膜瘤、骨軟骨瘤等。
(7)神經血管疾病包括神經病變性關節炎、腕管綜合征、椎管狹窄等。
(8)伴有關節表現的骨、骨膜及軟骨疾病。
(9)非關節性風濕病包括纖維織炎、肌腱炎、筋膜炎等。
(10)其他有關節表現的疾病包括復發性風濕病、間歇性關節積水、結節病、結節性紅斑等。

4、風濕的區別

類風濕和風濕有某些相似之處,如都有風、寒、濕外因及關節疼痛,但兩者有本質的不同。
一、病因不同:風濕病多數應稱風寒濕性關節痛,寒冷地區絕大部分是這類風濕病,不累及心臟、不破壞骨質、絕大多數可治癒,從中醫角度看風濕病屬寒痹症,而類風濕和強直性脊柱炎屬熱痹症,即使有畏寒症狀也是真熱假寒或里熱外寒。有少數風濕熱病人系鏈球菌感染所致,而類風濕屬自身免疫病。

二、病理和症狀不同:風濕病是脈道內血液循環不暢陰寒而痛。類風濕是脈道外有異物壓迫脈道不通而痛。從外觀看風濕病初期不腫,後期關節也不變形。
類風濕初期手指、足趾小關節呈現對稱性腫脹,後期關節變形,風濕病脈象常見沉遲,類風濕脈象常見細數。

三、治療法則不同:風濕病用一般抗風濕西葯或中醫祛風散寒、活血化瘀葯常能速愈,而類風濕用一般抗風濕中西葯不但不能治癒,有時反而會越治越重。
2.風濕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完全不同。
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熱的一種表現。風濕熱是由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全身變態反應性疾病,病初起時常有咽峽炎、丹毒等感染病史。風濕熱起病較急,且多見於青少年。風濕性關節炎可侵犯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並有發熱、皮下結節和皮疹等表現。風濕性關節炎有兩個特點:一是關節紅、腫、熱、痛明顯,不能活動,發病的部位常常是膝、髖、踝等下肢大關節,其次是肩、肘、腕關節,手足的小關節少見;二是疼痛遊走不定,一段時間是這個關節發作,一段時間是那個關節不適,但疼痛持續時間不長,幾天就可消退。血化驗血沉加快,抗「O」滴度升高,類風濕因子陰性。治癒後很少復發,關節不遺留畸形,有的病人可遺留心臟病變。
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雖不屬於遺傳性疾病,但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多發生於20~40歲女性。早期症狀多為關節疼痛、腫脹、發僵、活動不便,時輕時重,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常遺留骨關節強直畸形。雖然少數病人可有心血管疾病,但絕大多數病人無心臟症狀,類風濕因子陽性。
由此可見,風濕與類風濕雖然都是關節炎,都有關節疼痛症狀,但並不是同一種病,不能混為一談。

5、復發性風濕病注意什麼

<

6、風濕病有幾種

風濕病大致分為10大類,包括100多種疾病,現簡要介紹如下:(1)彌漫性結締組織病 包括類風濕關節炎、幼年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發性肌炎與皮肌炎、壞死性血管炎及其他血管炎、乾燥綜合征、重疊綜合征及其他(包括風濕性多肌痛、脂膜炎、嗜酸性筋膜炎)。(2)與脊柱炎相關的關節炎 包括強直性脊柱炎、賴特綜合征、銀屑病關節炎、慢性炎症性腸病相關的關節炎等。(3)退行性關節病包括骨關節炎、骨關節病等。(4)與感染因素有關的關節炎 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直接感染引起的關節炎,由感染間接引起的反應性關節 炎等。(5)伴有風濕性疾病的代謝或內分泌疾病 包括痛風性關節炎、假性痛風、澱粉樣變等。(6)腫瘤 包括滑膜瘤、骨軟骨瘤等。(7)神經血管疾病 包括神經病變性關節炎、腕管綜合征、椎管狹窄等。(8)伴有關節表現的骨、骨膜及軟骨疾病。(9)非關節性風濕病 包括纖維織炎、肌腱炎、筋膜炎等。(10)其他有關節表現的疾病 包括復發性風濕病、間歇性關節積水、結節病、結節性紅斑等。

與復發性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