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風濕性心臟病?
疾病的診斷,有的時候和患者自己的自身感覺是分離的。
機體的很多感受器,距離體表很近,機體往往對身體內部的變化不是很敏感。人體一般對疼痛、冷、熱很敏感,對觸覺也敏感,(視覺和聽覺因人而異)。
感覺之間還有相互掩蓋的情況,例如如果疼痛比較劇烈,腫脹的感覺就不太明顯,等等。
關節在體表,心臟在體內,關節的症狀本身就敏感,特別是關節已經出現痛疼的時候,內部的感覺經常被關節的症狀所掩蓋,如果,因為關節疼痛,吃了一寫止痛葯物,甚至會因為葯物作用,掩蓋心臟的症狀,而葯物的副作用有的時候和心臟的症狀也比較類似。有對讓患者自己忽略現在的症狀。
同時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的活動受限,患者活動量小,輕度心功能不全等心臟症狀常被忽視。
確診類風濕性心臟病是有嚴格的診斷標准。如果您的臨床醫生,已經根據診斷標准確診。還是相信醫生的為好。後期還有進行治療呢。
2、類風濕引起的心臟問題
這種情況應用丹參滴丸、烏梢蛇腹蛇膠囊、通脈舒2號處理。
使不適症狀消失後逐步的停葯。
3、類風濕心臟病的症狀;春愁
由於心臟瓣膜的病變,使得心臟在運送血液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如瓣膜狹窄,使得血流阻力加大,為了射出足夠的血液,心臟則更加費力地舒張和收縮,這樣使心臟工作強度加大,效率降低,心臟易疲勞,久而久之造成心臟肥大。如二尖瓣狹窄到一定程度時由於左心房壓力的增高,導致肺靜脈和肺毛細血管壓力增高,形成肺淤血,肺淤血後容易引起以下症狀:①呼吸困難;②咳嗽;③咳血,有的還會出現聲音沙啞和吞咽困難。
4、類風濕患者會引起心臟病變嗎
?類風濕這種疾病不僅僅是對於關節造成一定知的傷害,嚴重的還容易影響身體的各器官,給以後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影響。那麼,? 類風濕是一種骨關節類的疾病,此種病屬於一種自身免疫性的疾病,這種疾病對於人們的傷害是很大的,其早期的時候常常的表現為晨僵的現象,隨著病情不斷的加重會出現其更加嚴重的病症。 ?類風道濕引起的心臟病變比風濕熱少得多,單純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本身引起的心臟病變很少見,其中以急性心包炎較常見,但由於患者常無症狀,臨床專上能確診者較少,可累及心外膜、心肌和心瓣膜,局灶性間質性心肌炎和冠狀動脈血管炎也可見到,瓣膜功能不全或傳導異常偶可見到。 對於類風濕這種疾病,需要極大的引起人們注意,特別對於這種疾病,一旦引發心臟病變其後果也是很嚴重的屬,因此,一定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去接受治療,及時的對症下葯,避免錯過了最佳的治療的時期。更多
5、類風濕引起心臟病怎麼治療呢
孔氏驗方館獨家公布類風濕康復湯特效驗方
類風濕康復湯:制氏草200g制草禾20制尖白15g制工草15g青風藤20g海風藤20g地龍15g防己15g桂技15g川牛膝15g甲珠15g白芷20g白蘚皮15g甘草15g關節發熱者加漏蘆30g發涼者加附子10-30g(先煎一小時)麝香1羚羊骨6坎炁5(研沖)
6、類風濕心臟病有什麼症狀?
心臟繼發性的瓣膜改變
引起
血流功能的改變
呼吸不暢
疲勞乏力
心慌胸悶
等等
7、類風濕性心臟病嚴重嗎?
風濕性心臟病是由於風濕熱活動累積到心臟瓣膜從而造成的一類心臟病變.患者會出現以下危害: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感染性心內膜炎、心力衰竭.目前,風心病的治療效果已穩步提高,外科手術的成功率達到98%,長期生存率較為滿意;手術方法包括:瓣膜成形術、瓣膜置換術.
8、類風濕轉移到心臟會有什麼後果
您好,一般情況下類風濕轉移到心臟,就有可能引起風濕性心臟病,建議應積極抗炎,抗風濕治療。
9、類風濕心臟病的症狀
臨床表現
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由於心臟病變進行比較緩慢,臨床表現
較少或較隱匿。學齡兒童的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中心包炎較常見。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可發生數型類風濕性心臟損害,這類心臟病的發病率為類風濕病人的27~34%。心臟受損可呈下列形式的任何一種: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炎與瓣膜炎和冠狀動脈炎。症狀多發生在急性心包炎時,可有胸痛、心包摩擦音、心包積液甚至偶有心包填塞。在嚴重關節強直性脊椎炎患者中,可有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表現。在合並有尿道炎、結膜炎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除瓣膜受累外,還可引起心肌炎和嚴重心律失常如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甚至出現心源性昏厥。類風濕性心臟病患者一般瓣膜受累程度遠較風濕性病變為輕,因而由此造成代償性心臟肥大者亦很少見。後期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現,往往與合並活動性病變累及心肌有關,而非瓣膜病變的後果。
(一)
類風濕因子常呈陽性,抗鏈球菌溶血素"O"偶可升高,血沉增快,血清蛋白自降低,球蛋白增高,免疫球蛋白電泳顯示IgG、IgA
和IgM增多。
(二)X線胸片檢查一般心影不大,心包受累時可顯示心包積液或縮窄的改變。超聲心動圖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心包積液或增厚,以及瓣膜受累。
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時,按心力衰竭常規處理。腎上腺皮質激素對心臟病變的預防和治療效果均不明顯,但在緩解症狀方面如心包炎引起的胸痛可以試用。合並有縮窄性心包炎或心臟填塞者,可行心包切開術。有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者,可用人工心臟起搏治療。
並發症
1.心功能不全(心衰):最常見,發生於50-75%的風心病患者,並且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常由於呼吸道感染,風濕活動,重體力勞動,妊娠及分娩等誘發。
2.心律失常:最常見為房顫,發生於30-40%風心病患者,尤其是左心房顯著擴大的二尖瓣狹窄患者最多見。在房顫發生前,多先有房早,房撲或陣發性房顫,以後才轉為持久性心房顫動。
3.呼吸道感染:由於長期肺鬱血,易引起肺部感染,並進一步誘發或加重心功能不全。
4.栓塞(多以腦栓塞為主):約佔5-10%。是風心病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
5.咯血:多見於二尖瓣病變,特別是二尖瓣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