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葯膳

風濕葯膳

發布時間:2020-08-14 09:30:59

1、風濕病葯膳有哪些?

風濕病,是指受邪風、濕氣的侵襲,滲入肌膚,所致風濕疼痛,關節不利,腰膝酸痛,四肢麻木不仁的病症。風濕病給人們生活、工作帶來痛苦。有很多中葯葯物和葯膳,均有祛風除濕作用,比如木瓜、牛羊肉。為了預防和治療、調理風濕病,我們能夠經常食用一些祛風濕,活筋絡的葯膳。如木瓜燒豬蹄筋,蛇杞燉海參等。經常食用,對風濕疼痛,關節不利大有裨益。

◆木瓜燒豬蹄筋(溫)【配方】木瓜30克,豬蹄筋300克,青菜頭100克,料酒、姜、蔥、鹽各適量。

【功效】舒經活絡,化濕和胃。適用於筋脈拘急,風濕痛,關節不利,腳氣腫脹等症。

【製作】(1)豬蹄筋用清水漂洗干凈,切段;青菜頭洗凈,切小塊;姜切片,蔥切段。

(2)將木瓜、豬蹄筋、青菜頭、料酒、姜、蔥、鹽共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燒開,改用文火燉1小時即成。

【食法】每天1次,單獨食用。

【宜忌】各種體質人士均可服食。

【解析】木瓜又名木瓜實,鐵腳梨。性昧酸,溫。入肝、脾經。能平肝和胃,祛濕舒筋。《本草再新》:「斂肝和脾胃,活血通經。」再與補血通乳,強筋托瘡之豬蹄筋同烹後,適用於筋脈拘急,風濕疼痛,關節不利,腰膝酸痛,腳氣腫脹,四肢麻木等症及風濕病患者。患者長年食用此方,可收到治療、調理風濕病之目的。

◆杞瓜燒肉(溫)【配方】枸杞子30克,木瓜20克,豬瘦肉300克,土豆100克,姜、蔥、料酒、鹽、雞精、雞油各適量。

【功效】舒經活絡、滋腎潤燥。適用於風濕痛,關節不利等症。

【製作】(1.)將豬瘦肉洗凈,切成塊;土豆去皮,洗凈,切塊;姜切片,蔥切段。

(2)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雞油,燒六成熱時,下入姜蔥爆香,再加入豬瘦肉、土豆、料酒、枸杞子炒變色,加上湯少許和木瓜,燉燒30分鍾,加入鹽、雞精即成。

【食法】每天1次,單獨食用。

【宜忌】腸胃不好而有泄瀉情況者不宜多食。

【解析】枸杞子又名苟起子,甜菜子。為茄科植物枸杞或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性味甘,平。人肝、腎經。能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綱目》:「滋腎,潤肺,明目。」木瓜能平肝和胃,祛濕舒筋。以上二葯配伍,意在增強此方舒筋活絡,滋腎潤燥之作用。再與滋陰潤燥之豬瘦肉同烹後,適用於肝腎不足,腰膝酸軟,風濕疼痛,關節不利等症的患者,以輔助治療之用。

2、吃什麼可以去風濕?食療

風濕病包括風濕、類風濕、痛風等疾病。根本原因是人體肝腎虧虛、正氣不足而感風寒濕邪引起疼痛。飲食上,中醫認為,以形補形,可以通過補肝腎、強筋骨以及祛風除濕的食物加以治療,效果較好。強筋壯骨的食物有骨頭湯、魚湯等。補腎陽的食物有韭菜、核桃等。補腎陰的食物有山葯、桑椹子、枸杞等。紅豆、黑豆等既可以補腎,也可以祛濕。薏仁可以很好地祛濕、利尿,有祛風濕的作用。但是合並有痛風的患者,注意不能食用含高嘌呤的食物,如動物的內臟和某些豆類。

3、類風濕如何食療?

你好,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應選用高蛋白、高維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經過合理的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調,盡可能提高患者食慾,使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類風濕性關節炎必須選擇合適療法,規范治療,並且是能夠堅持正確方法的治療,這樣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康復則會非常大的幫助,建議去正規風濕免疫科或專業醫院進行系統化治療,精準祛炎、消融病變滑膜,阻斷病情發展。

4、治療風濕熱痹的葯膳有哪些?

(1)土茯苓骨頭湯

[原料]土茯苓50克,豬脊骨500克。

[操作]豬脊骨加水煨湯,煎成1000毫升左右,取出豬骨,撇去湯上浮油。土茯苓切片,以紗布包好,放入豬骨湯內,煮至600毫升左右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補腎壯骨。

(2)蒸茄子

[原料]茄子250克,食鹽、麻油、蒜泥各5克,醬油15克。

[操作]將茄子削皮,切成兩半,上蒸籠蒸爛,略晾涼後,放上醬油、麻油、蒜泥、食鹽,拌勻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除濕。

(3)冬瓜赤豆湯

[原料]冬瓜30克,赤小豆15克。

[操作]冬瓜、赤小豆加水適量,煮至豆爛熟,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

與風濕葯膳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