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風濕性關節炎診斷

風濕性關節炎診斷

發布時間:2020-08-13 08:50:11

1、類風濕關節炎有什麼診斷標准?

診斷標准:由美國類風濕協會提出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准:(1)關節晨僵持續至少1小時

(2)14個關節群中,至少有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群有軟組織腫脹,持續至少6周

(3)腕掌關節近端指間關節或腕關節軟組織腫脹

(4)在一個關節區域對稱性關節腫脹

(5)有類風濕性結節

(6)腕關節或者手關節有關節的侵蝕和骨質疏鬆等X線改變

(7)有類風濕因子上述7項中,如果具備4項者,即可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2、風濕性關節炎檢查診斷:

一、自身抗體在風濕性疾病的范圍內應用於臨床的自身抗體分以下四類:抗核抗譜、類風濕因子、抗中性粒細胞漿抗體、抗磷脂抗體。對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的診斷有很多的作用。1、抗核抗體譜2、類風濕因子除出現在類風濕關節炎外,尚見於其他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症、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硬化等。3、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以常人中性粒細胞為底物按所見熒光的圖型,分為C-ANCA(胞漿型)和P-ANCA(核周型)、其他各自的抗原為胞漿內的絲氨酸蛋白酶和骨氧化酶。本抗體對血管炎的診斷極有幫助,且不同的ANCA抗原提示不同的血管炎,如C-ANCA主要出現在Wegener肉芽腫、Churg-Strauss綜合症,P-ANCA則見於顯微鏡下結節性多動脈炎,新月形腎炎、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4、抗磷脂抗體臨床上應用的有抗磷脂抗體和狼瘡抗凝物兩種測定方法。本抗體出現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多種自身免疫病。抗磷脂綜合症是指臨床表現有動脈或靜脈栓塞、血小板減少、習慣性流產並伴有抗心磷脂抗體和(或)狼瘡抗凝物者,除繼發於系統性紅斑狼瘡外也可以是原發性的。二、滑液檢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關節滑膜炎症。特別是在滑液中找到尿酸鹽結晶或滑膜細菌培養陽性則分別有助於痛風或化膿性關節炎的確診。三、關節影像檢查X線檢查有助於關節病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亦能隨訪了解關節病變的演變。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學診斷方法,其他尚有關節CT、MRI、同為素等檢查。四、病理活組織檢查所見的病理改變如狼瘡帶對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結節對類風濕關節炎、唇腺炎對乾燥綜症、關節滑膜病變對不同病因所致的關節炎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3、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

這個病就像平時我們說的胃疼,就是應為平時不注意,冬季穿的少,又不愛運動造成的,所以今後,自己多注意,不管天氣如何,注意關節位置的防寒防凍防潮,長期保養,這是基礎。同時要多運動,尤其關節部位。另外要注意,飲食,不吃冰冷食物,性情偏涼的食物。這種病,沒有什麼特效葯,可以嘗試外貼,外敷,口服,針灸,無聊療法,熏蒸,按摩等多種途徑,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所有的方法,畢竟個體存在差異。向你介紹一種葯GS骨研素,你可以試試

4、請問風濕性關節炎該如何確診?

人家問確診啦
去醫院驗風濕小體
能夠確診

5、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診斷?...

你好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准:1、晨僵持續至1小時(每天)病程至少6周;2、有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腫至少6周3、腕、掌指、近指關節腫至少6周;4、對稱性關節腫至少6周;5、有皮下結節;6、手X線片改變(至少有骨質疏鬆和關節間隙的狹窄);7、類風濕因子陽性凡符合上述7項者為典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

6、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診斷類風濕關節炎有統一的標准:1 早起關節僵硬至少一小時(>=6周) 2 三個以上關節腫脹(>=6周) 3 手指關節或掌指關節一或近端指關節腫脹(>=6周) 4對稱性腫脹 5 手的X線改變。6皮下結節 7 類風濕因子陽性。如具備4項以上指標可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7、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准有哪些?

對於任何疾病都應該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晚期類風濕患者,因多已出現多關節病變及典型畸形,所以診斷多無困難。但在本病的早期,僅少數關節受累時,診斷常比較困難。尤以單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僅靠病史和臨床表現決不能確診。那麼,怎樣正確診斷類風濕病呢?美國風濕病學會在廣泛徵求有關專家的意見之後,在1958 年提出了經過修改的診斷標准,目前,很多國家都採用這一標准。另外,國內也提出了有關本病的診斷標准。現介紹如下。

(1)美國風濕病學會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准①晨僵。

②至少一個關節活動時疼痛或有壓痛(為醫生所看到)。

③至少一個關節腫脹(軟組織肥厚或積液而非骨質增生,為醫生所看到)。

④至少另一個關節腫脹(為醫生所看到,兩個關節受累所間隔的時間應不超過3 個月)。

⑤對稱性關節腫脹(為醫生所看到),同時侵犯機體兩側的同一個關節(如果侵犯近側指間關節、掌指關節或拇趾關節時不需要完全對稱)。遠側指間關節的累及不能滿足此項標准。

⑥骨隆起部或關節附近伸側的皮下結節(為醫生所看到)。

⑦標準的X 線片所見(除骨質增生外,必須有受累關節附近的骨質疏鬆存在)。

⑧類風濕因子陽性。

⑨滑膜液中黏蛋白凝固不佳。

⑩具有下述滑膜病理學改變中三個或更多:明顯的絨毛增生;表層滑膜細胞增生及呈柵欄狀;明顯的慢性炎細胞(主要為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及形成淋巴結的趨勢;表層或間質內緻密的纖維素沉積;灶性壞死。

皮下結節中的組織學改變應顯示中心區細胞壞死灶,圍繞著柵狀增生的巨噬細胞及最外層的慢性炎細胞浸潤。

典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標准需上述項目中的7 項。在①~⑤項中,關節症狀至少必須持續6 周。

肯定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需上述項目中的5 項。在①~⑤項中,關節症狀至少必須持續6 周。

可能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需上述項目中的3 項,①~⑤項中至少有1 項。其關節症狀至少必須持續6 周。

可疑類風濕性關節炎:其診斷需下列各項中的2 項,而且關節症狀的持續時間應不少於3 周。晨僵;壓痛及活動時痛(為醫生所看到),間歇或持續至少3 周;關節腫脹的病史或所見;皮下結節(為醫生所看到);血沉增快,C 反應蛋白陽性;虹膜炎(除非在兒童類風濕性關節炎,否則價值可疑)

(2)國內診斷標准(1988 年全國中西醫結合風濕類疾病學術會議修訂通過)。

①症狀。以小關節為主,多為多發性關節腫痛或小關節對稱性腫痛(單發者須認真與其他鑒別,關節症狀至少持續6 周以上),晨僵。

②體征。受累關節腫脹壓痛,活動功能受限,或畸形,或強直,部分病例可有皮下結節。

③實驗室檢查。RF(類風濕因子)陽性,ESR(血沉)多增快。

④ X 線檢查。重點受累關節具有典型類風濕性關節炎X 線所見。

對具備上述症狀及體征的患者,或兼有RF 陽性,或兼有典型X線表現者均可診斷。並有如下分期。

早期。絕大多數受累關節有腫痛及活動受限,但X 線僅顯示軟組織腫脹及骨質疏鬆。

中期。部分受累關節功能活動明顯受限,X 線片顯示關節間隙變窄及不同程度骨質腐蝕。

晚期。多數受累關節出現各種畸形或強直,活動困難,X 線片顯示關節嚴重破壞、脫位或融合。

8、風濕性關節炎診斷

可以做下一下任意檢查;;A 、血常規 :風濕 、內風濕關節炎的白細胞>1000/cm3 。
B 、血沉(ESR):風濕,內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表現血沉增快(男性第一小時>15mm,女性>20mm)
(常規風濕病不會表現紅腫,出現紅腫一般是內風濕或者是痛風)
C 、內風濕因子 :50%內風濕關節炎呈陽性
D 、 抗鏈球菌容血素「O」(ASO,簡稱「O")急性風濕性關節炎多為陽性(>1:600)
E 、X線檢查關節
了解詳細的 關於風濕只是可以看看鼎泰祥 !#@¥扶陽補腎通……&脈療法 希望可以幫到您!

與風濕性關節炎診斷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