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急性類風濕

急性類風濕

發布時間:2020-08-11 09:42:35

1、什麼叫做類風濕三項正常指標

抗溶血性鏈球菌抗體試驗(ASO):滴度超過500單位為增高,特別提示近期曾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急性風濕熱患者約有80%ASO增高,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風濕性關節炎也可見滴度增高。
血沉(ESR):血沉增快提示有風濕活動存在。部分患者病情緩解可降至正常。它的正常值:兒童0-10mm/H;成年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類風濕因子(RF):類風濕成年患者陽性率高達70% -80%,兒童病人陽性率為30%左右。類風濕因子檢查對類風濕病不是惟一的診斷依據,因正常人中約1%~5%可見類風濕因子陽性。其他疾病也可出現類風濕因子陽性。相反,類風濕因子陰性也不能排除類風濕關節炎,需要結合臨床全面考慮。

2、查類風濕哪三項

風濕三項(抗o、類風濕因子、C反應蛋白)
抗o的臨床意義:
增高:風濕熱病、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急性腎小球腎炎、亞急性心內膜炎等疾病。用於檢測風濕病是否在活動期的試驗,期間60%~80%可增高;抗「O」增高只能說患者近期曾感染溶血性鏈球菌,但不一定會患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和風濕性心臟病,需要同時檢測抗鏈球菌的菌體抗原並結合臨床表現等;
類風濕因子(RF)的臨床意義:
對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的診斷及預後判斷具有一定臨床意義,RA患者RF陽性率為52%~92%,一般RF陽性者療效差,並伴有其他並發症,如周圍神經炎及動脈炎等;RF陰性者病情較輕,並發症較少,療效較好。RF陰轉或含量降低,可作為評價葯物療效及病情緩解的一個指標;
C-反應蛋白(CRP)的臨床意義:
CRP作為急性時相蛋白在各種急性炎症、組織損傷、心肌梗塞、手術創傷、放射性損傷等疾病發作後數小時迅速升高,並有成倍增長之勢,其升高幅度與感染的程度呈正相關;

3、有誰知道什麼葯對急性類風濕有效?

首先,明確一點,類風濕性關節炎就目前世界的科研水平,尚沒有攻克的良方,也沒有什麼特效葯。一旦得上這病,就不可能治癒,號稱「不死的癌症」。
其次,類風濕關節炎無論急性還是慢性,都只能靠葯物緩解症狀,不可能治癒。當然,急性症狀需要用葯緩解急性症狀後,進入慢性康復治療期。
第三,類風濕關節炎需要進行體育鍛煉和理療,需要堅持不間斷。
第四,盡量去除引發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的生活條件和物理條件,給患者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
第五,盡量控制患者病情的發展,否則任其發展,不僅患者的四肢關節等部位容易變形、殘疾,而且生活質量也會大大降低。
第六,注意休息,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葯療、理療加上體育鍛煉和心理疏導,盡最大努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第七,病人一旦發展到殘疾,生活不能自理,要有專人照顧生活起居,也要做到以上幾條,希望你的親人早日康復。

4、怎麼區分類風濕與風濕?

風濕病通常有風、寒、濕等因素,會同現多處關節疼痛症狀,這一類疾病又稱為慢性疲勞綜合征,特點是關節疼痛,但沒有明顯的壓痛和腫脹,預後較好,且關節不會出現破壞;類風濕關節炎是發生在對稱區域的多發性的關節炎,會出現破壞性的關節炎,以滑膜炎為基本表現,會造成關節的滑膜、軟骨及其周圍附屬組織的損壞。

5、類風濕的危害?

你好,類風濕的危害是很大的,而且,它治療起來比較難,會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所以,在治療疾病的時候,我們應該積極的做好日常的飲食工作。類風濕關節炎的飲食非常的關鍵,而且合理的飲食是需要很多講究的,不管是食物的搭配,還是食物的飲食方法,甚至是食物的做法等都要特別的講究,只有注意清楚這些問題後,才能夠有效的治療類風濕關節炎。

6、急性痛風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區別

類風濕性關節炎大多數為對稱性的多關節炎,受累的關節以雙手掌指關節及指關節為最多見。關節疼痛、腫脹,但表皮極少發紅。關節僵硬以早晨起床後為最明顯,稱之為「晨僵」。病程較久者,指間關節可呈現梭形腫脹。慢性後期的病人,關節周圍肌肉出現萎縮,關節畸形,尤其是手指可呈屈曲狀,嚴重影響手的功能,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在關節周圍,尤其是關節隆突部位及經常受壓處(例如肘關節的鷹嘴突)可出現類風濕結節,這種結節性質與痛風結節完全不同。它在經過治療後可完全消失。在實驗室檢查方面,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血中可以查到類風濕因子,血液免疫學檢查也可發現不正常。例如血補體c3可降低、冷球蛋白升高,血漿蛋白電泳早期α2增加,慢性期γ球蛋白升高。血尿酸及24小時尿中尿酸測定則正常。
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用秋水仙鹼治療有明顯的效果,而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則無效。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尚有關節外的一些表現,例如風濕性血管炎、心包炎、胸膜炎等,但很少引起腎臟損傷。

7、什麼是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 急性類風濕關節炎

抗O陽性.類風濕因子陽性是類風濕關節炎嗎
患者:2009.02.10
服用柳氮磺吡啶,尼美舒立分散片
能否確定是類風濕關節炎甘肅省人民醫院免疫風濕科王晉平:抗O陽性是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證據,可能提示風濕性關節炎或風濕熱。類風濕因子陽性不一定都是類風濕關節炎,需要進一步在風濕免疫科就診檢查,再確診一下。甘肅省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風濕免疫科王晉平

8、風濕類風濕生活要注意些什麼呢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病情波動與緩解都與其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應該要重視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三分之二的患者在精神受到刺激的時候會加重病情,因此病人應該要保持樂觀和開朗,千萬不要憂慮恐懼或是悲觀失望。要學會自我剋制和自我調節,要心胸寬廣和豁達大度,給自己樹立一個戰勝疾病的信念。
應該要穿舒適、輕巧和易穿脫的衣服。90%的患者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陰天、下雨、寒冷和潮濕時,關節腫脹和疼痛均會加重,因此換季時(秋冬之交、春夏之交)尤其要注意防寒和防濕,以防風吹受寒或者雨淋受濕。夏季應該要穿長袖和長褲睡覺,不宜用竹席和竹床。冬季衣服要暖和,但不宜太重。天陰或是下雨時,應少外出活動,不要迎風而卧或睡中以電扇取涼。鞋的大小要合適,應該選擇輕便柔軟的硬底軟幫鞋,鞋帶最好用松緊帶代替。還要注意用護套保護好關節部位以免直接吹風受涼。

最好在病情穩定期並且要停用有關的葯物至少半年才能懷孕。懷孕的前3個月及妊娠後期必須嚴格限制對非甾類抗炎葯的使用,必要時在孕中期和哺乳期可以使用半衰期短的非甾類抗炎葯,如布洛芬等,妊娠期間要禁止使用細胞毒葯物,如甲氨喋呤、環磷醯胺和愛若華等,而金制劑、青黴胺和雷公藤等葯物最好不用。
在以下的情況中應注意休息:急性發作或反復發作間,有發熱現象、血沉明顯增快和白細胞增高者;受累關節明顯腫脹,關節腔有積液者;頸椎或者下肢負重關節病變明顯者;並發血管炎或是心肺病變者。卧床休息以2-3周為宜,待急性症狀或是全身症狀以及關節炎消失,關節疼痛減輕時,便可以下床活動。如果長期卧床休息會造成關節僵硬、肌肉萎縮、骨萎縮和骨質脆性增加等的危險。鍛煉應該要循序漸進,運動前要進行熱敷,常變換鍛煉方式。

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病,葯物見效較慢,每個人對葯物的反應也會不一樣,醫生需要了解病人對葯物的療效和副反應等等,並對葯物進行調整。有些病人服用一段時間的葯物後覺得關節不痛了,就以為就根治了,不再繼續吃葯,也不再來復診,最終復發了,又要重新開始治療。這樣反復停葯,然後又反復復發,病情根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會失去治療的最好時機。有些病人長期服葯物卻不進行化驗檢查,最好血象異常、肝功能損害也不知道,到發現時就晚了。

9、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疼痛急性期多長時間能緩解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與自身免疫有關的慢性全身性疾玻 初發者多為青壯年,起病緩慢,臨床表現為對稱的多發性關節炎,以指、趾、掌、腕、踝等關節最常受累,早期可呈紅、腫、熱、痛和活動障礙,後期關節發生強直和畸形。

與急性類風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