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風濕 > 類風濕發展

類風濕發展

發布時間:2020-08-04 22:52:37

1、想問問我媽類風濕發展到什麼程度了!【類風濕】

你好。因未見到病人,不好提出具體建議。從檢查來看,除C反應蛋白+外,沒有異常,但血沉、肝腎功能沒有查。C反應蛋白應該定量,又未見到病人關節具體情況,不好評價目前的病情。可到當地醫院風濕免疫科就診。濟寧也有風濕免疫科。定期復查,堅持服葯。僅供參考。

(楊鐵生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楊鐵生 http://tshyang1012.haodf.com/

2、類風濕病症

類風濕關節炎的症狀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全身表現,類風濕關節炎常以緩慢而隱秘的方式起病,在出現明顯關節症狀前有數周的低熱、乏力、全身不適、體重下降等。

二,關節症狀,95%以上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出現晨僵現象,早期可出現雙手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和腕關節的腫脹、疼痛與壓痛,多呈對稱性持續性,其他關節如膝、踝、肘及肩關節也可受累,晚期可出現腕關節和肘關節的強直,掌指關節的半脫位,手指向尺側偏移的尺偏畸形,天鵝頸畸形,及有孔花樣畸形。

三,關節外表現,可有類風濕結節、類風濕血管炎、肺間質性病變及結節樣病變,心包炎以及貧血、血小板增多、淋巴結腫大等。

3、類風濕咋能治好如何能控制病情不再發展

得了類風濕疾病,患者一定要及早的進行治療,否則會影響到患者的一生。、這對於我們大家來說都是比較關注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在意。、下面就請專家為大家講解一下吧。
1、手術治療:由於適應症要求非常嚴格,臨床上適合做手術的人群不足5%,加上費用高,創傷大,恢復期長,易復發。
2、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包括電療、紅外線照射、熱療等方法,做過理療的朋友都知道,這種方法根本沒有辦法根治類風濕,只能麻痹神經緩解疼痛的症狀。
3、止痛西葯治療:只能止痛,不能治痛,長期服用易產生依賴性和毒副作用,患者剛開始的時候都會使用這種方法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這種方法治療類風濕對人體的腎臟影響太大,不建議長期使用這種方法治療。
以上內容就是專家為大家做的比較詳細的講解,希望大家能夠從文章中得到更多的收獲,以保證患者可以早日治癒。類風濕治療的一般方法的介紹,這些方法雖然能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但不能徹底治療類風濕,想要徹底的治療好還得選擇專業的療法。

4、類風濕早期多久能治好

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有遊走性關節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晚期則表現為關節僵硬和畸形,功能喪失,導致殘疾.若不能及時控制或治癒,終鈄導致殘廢.類風濕在沒有變形之前是完全 可以治癒的,如果變形就只能控制不發展. 治療用純中葯就可以經濟實惠,不要用西葯,副作用太大,不要用冷水,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好心情.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害是很大的,為防止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需遵循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的佳時間是越早越好,避免錯過疾病佳的治療時間,威脅健康,一旦有症狀,一定及時去正規風濕免疫科或正規專業醫院進行系統化治療,避免病情發展,保護關節。

5、類風濕有多少可以治癒?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慢性關節病,人們對它的認識可追溯到18世紀。但是,直到1858年才由Garrod首次使用「類風濕關節炎」描述一組不同於 「風濕」的畸形性關節炎。之後,類風濕關節炎一詞逐漸被人們採用。 本病分布於世界各地,所有人種均可以罹患。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率為22-60/10萬,而在北美印第安人的Pima, Chippewa及Yakima部落的患病率高達5%。在芬蘭,類風濕關節炎的患病率達2%。中國的患病率還沒有確切的數字。目前對如此不同的發病率並無滿意的解釋。 大多數類風濕關節炎都是進展性的。除了造成患者關節疼痛、腫脹、關節畸形、骨質疏鬆以外,還會出現心臟、肺和血液系統損害。以前,因為其治療困難,病人痛苦,被廣大患者稱為「不死的癌症」。 類風濕關節炎真的不能治癒嗎?回答是否定的。縱觀類風濕關節炎診療的發展不難看出,近20年來,該病的研究已經有了歷史性的改變。診療理念已經由診斷疾病、緩解症狀、減輕病人痛苦,發展到早期診斷、抑制病情發展、完全治癒疾病。 實驗室檢查中,除傳統的類風濕因子外,近年來又發現了多種對類風濕關節炎診斷乃至病因研究均有意義的自身抗體。抗環狀胍氨酸多肽抗體是新發現的一種對類風濕關節炎有診斷意義的抗體。其特異性達到96%,敏感性76%。其特異性顯著高於類風濕因子,可用於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診斷,有可能成為類風濕關節炎的標記性抗體。 抗角蛋白抗體是以大鼠食管上皮為底物,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到的一種抗體。抗角蛋白抗體對類風濕關節炎診斷的敏感性33%,特異性87%~95%。抗角蛋白抗體與類風濕關節炎的活動及嚴重程度有關,在類風濕關節炎早期甚至臨床表現之前即可出現。對抗體陽性的「健康人」隨診,幾乎均發展為典型類風濕關節炎。因此,它對類風濕關節炎早期診斷及預後判斷很有意義。 本病的治療原則應包括四個方面: (1)早期治療。盡早應用慢作用抗風濕葯(SAARDs)或稱改變病情抗風濕葯(DMARDs),以控制類風濕關節炎病變的進展。 (2)聯合用葯。聯合應用幾種慢作用抗風濕葯可抑制免疫或炎症損傷的不同環節產生更好的治療作用。 (3)方案個體化。應根據患者的病情特點、對葯物的反應及副作用等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 (4)功能鍛煉。在全身治療的同時,應強調關節的功能活動。 免疫及生物制劑的應用,給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插上了新的翅膀。免疫及生物治療包括: 1)針對細胞表面分子、及細胞因子等的靶分子免疫治療,如 Enbrel,IL1受體拮抗劑等。 2)以去除血漿中異常免疫球蛋白及免疫細胞為主要目的的免疫凈化療法,如血漿置換、免疫吸附及去淋巴細胞治療等。 3)以免疫重建為主的幹細胞移植。這些方法針對性地干擾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及病變進展的主要環節,可能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近年來,隨著慢作用抗風濕葯的正確使用以及新療法的不斷出現,已使類風濕關節炎的預後明顯改善。若能早期診斷、正規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均可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完全治癒。

6、類風濕發展的快嗎?

目前來說,此病治療難度較大,通過葯物也只是達到止痛的效果,根治很難。還是以日常調理為主。飲食上要注意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像動物肝臟,海鮮類等,多吃水果蔬菜。另外還可以通過針灸,拔罐,局部冷敷來進行治療。

7、類風濕幾年會到晚期?

關於類風濕幾年會到晚期,還應該根據患者的病情判斷。如果患者病情一直控制不好,逐漸加重,兩三年都有可能到晚期,患者如果病情控製得好,可以長期保持在類風濕早期或中期。如果控制好類風濕病情可以下載類風濕互助app了解。

8、類風濕病是怎麼得來的?

誘發類風濕的三個因素
1、免疫因素
人體內部的免疫系統,就像是「城牆」,保護人體不受疾病的危害,當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或異常,就給了「敵人」可乘之機。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中,有很多人都是受到免疫異常影響,從而導致患病的。
2、感染因素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很多疾病都會受到感染因素的影響,如強直性脊柱炎與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有關,類風濕關節炎與微生物感染有關。
3、過度勞累
過去勞累的人們,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由於在生活中勞累過度,生病住院的大有人在。這是因為人們過度勞累,會使人體長期處在緊張的狀態下,這樣會造成內分泌功能會失調,代謝產物或者某種激素經過結合蛋白以及介導蛋白,從而誘發類風濕性關節炎。想知道更多類風濕知識可以搜一下 「類風濕120論壇」 類風濕知識的百科網站。

與類風濕發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