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對於保健品行業的管理為什麼那麼嚴?
保健品是一個新興的詞彙,大約在2013年左右,開始火爆全國,這跟人們保健養生意識的增強有很大的關系。但是隨著發展速度的加快,這個行業的陰暗面也凸現出來,大量的不法商家,賣著假冒偽劣產品,還誇大保健品效果,專門欺騙老年人。徹底的將這個行業抹黑。
而國家對於保健品行業的態度也是批評整頓,但是並不杜絕百姓食用保健品,那麼保健品到底有沒有效果呢?咱們就拿心腦血管類保健品來說,心腦血管類保健品中有幾個必不可缺的成分,那就是葉酸、魚油、白藜蘆醇。
葉酸:分學術界已經有非常明確的研究數據證明,葉酸確實可以減小心衰風險。高血壓花在你和不從葉酸也可以降低轉變為血栓類疾病的風險,尤其是半胱氨酸升高的患者,更應該補充葉酸。
魚油:魚油可是心腦保健品領域的明星,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魚油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也是從歐美那邊傳過來的。魚油能降低血漿中膽固醇、甘油三酯、LDL、VLDL,增加HDL,高脂蛋白血症、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的病人可以多補充一些。
白藜蘆醇:白藜蘆醇是多酚類化合物,確實具有一些保護心血管和抗氧化的作用。心腦血管病人補充白藜蘆醇對身體是有益的。美國宇航局也將富含白藜蘆醇物質的花生定為航天食品,認為可緩解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脂。
但是大家需要明白的一件事,那就是保健品不是葯,也不能當做葯品使用。雖然保健品對人有好處,那就好比吃飯和吃營養品,補充一些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來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你的血管是水管,保健品能夠過濾水質,但是卻不能拯救已經生銹的水管,有病還是得吃葯!
2、中國保健品行業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
中國保健行業zd的發展趨勢是一個大趨勢,未來的一個主打行業,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健康意識也在不斷加深新的認識,普遍都在逐步理解防病比治病更重要,更有價值。因為預防疾病也就成了人們內生活的一個主題,治病的痛苦和大量的經濟開資也成了人們可怕的負擔,因此防病意識擺在了第一位,平時多保健,疾病不沾身,這樣才是人們最求的健康目標,因此保健品行業容是一個發展很快速,很重要的趨勢行業,關愛健康、珍惜生命、迫在眉睫。
3、中國保健品市場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的我國保健品行業,在短短十幾年時間里,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一個獨特的產業。到2000年,我國保健品產值達到500億元,利稅100億元,保健品生產的企業總數、產品品種、年產值和實現利潤已佔醫葯類企業總量的50%以上,成為中國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之一,國民經濟的一個新興行業。
保健品產業之所以蓬勃發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目前,我國城鄉的恩格爾系數分別為52.9%和56.8%,處於溫飽向小康的過渡階段,東南沿海一些大中城市和地區已達到了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人們的消費觀念、健康觀念發生了較大變化,促進城鄉保健品消費支出以每年15~30%的速度快速增長。同時,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是保健品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隨著社會競爭愈演愈烈,生活工作節奏不斷加快,給人們生理和心理機能帶來巨大沖擊,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群不斷擴大。為規避不健康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使人們求助於保健品,使得保健品的開發和生產成為經濟生活中的「熱點」。再者,多層次的社會生活需要,為保健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除了在家庭和事業雙重壓力下的中年人逐步加入保健品消費行列之外,「一老一小」(老年人、青少年)是保健品消費的主力軍。隨著老齡化趨勢的發展,「銀發族」對保健品的需求旺盛,使參茸滋補類的保健品消費大幅上揚。現代家庭對獨生子女成長的期望,使家長捨得在營養保健品上投資,這就為滋補壯體型、益智型、營養均衡型、食療型等保健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特別是在「送禮送健康」新時尚潮流的引導下,保健品成為節假日送禮的重要選擇之一,中秋、國慶、元旦、春節期間這5個月的保健品銷量佔到全年銷量的65%以上,成為保健品產銷旺季。據預測,到2005年,我國保健品銷售總額將突破1000億元,表明在新的世紀里,保健品市場將繼續擴大,保健品行業將繼續保持國民經濟重要產業的地位。
保健品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盡管我國保健品產業已有快速發展,但有諸多問題嚴重製約保健品行業的進一步健康發展。
一是低水平重復生產現象嚴重,不利於競爭力的提升。據統計,我國共有保健品企業3000多家,其中,投資總額在1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只佔總數的1.45%,投資總額在5000萬元至1億元的中型企業佔38%,100萬元以下10萬元以上的小型企業佔了41.39%;投資不足10萬元的作坊式企業佔12.5%。截至2000年6月,我國已批準的保健品有2453個品種,但在市場可見到的僅700餘個,而真正有市場份額的不足百個,能長期站得住腳的產品更是為數不多。
二是過分依賴廣告促銷,不利於提高質量水平。有些企業的廣告費高達銷售額的30%以上,從一開始就陷入研發低投入、廣告高投入的怪圈。在廣告宣傳中,又較多地存在誇大宣傳現象,慣於使用「概念炒作」,把它作為保健品「造市」法寶,實際上成為保健品「短命」的硬傷,這使得保健品產業常常陷入了「概念—市場—概念」的經營誤區。
三是產品開發力量薄弱,不利於提高科技含量。目前,不少專業保健品企業技術力量薄弱,產品開發投入少,且帶有很大的盲目性,較多採用買斷經銷權或外購產品的辦法,使得整個保健品產業的產品層次很低。據統計,2000年,在全部的保健品企業中,僅有20%的企業進行了新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從事新產品開發的科技人員僅占保健品從業人員的7%。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保健品90%以上屬於第一、二代產品,較少經過嚴密的科學論證。產品功能雷同現象明顯,在衛生部准予申報的22項保健功能中,具有增強免疫、調節血脂和抗疲勞功能的產品佔全部產品的2/3。
四是難以面對國外企業進入,不利於提高市場份額。目前有20多家國際知名保健品跨國公司通過收購、兼並、租賃等形式,在中國設立分廠,斥巨資進駐我國市場。2000年,美國全球健康聯盟就與國內葯業巨頭三九集團簽訂了在華開展保健品連鎖營銷的協議;位列世界500強前列的美國杜邦公司,其生命科學領域中營養與保健的TAKECARE系列產品也開始全面進入我國;國際著名品牌、美國第三代保健食品——維格爾保健食品營養套餐被成都五牛集團以1億元購得在我國的代理權。在保健品零售領域,近五年來國外保健品正在悄悄地佔領中國市場。2000年,僅花旗參就在上海、深圳、廣州等城市銷售了2000多萬美元。目前歐美等國在中國銷售的保健品近500種。這些都說明,中國的保健品企業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五是產業法規不完善,不利於提高政府監管能力。目前保健品產業還沒有統一的行政歸口管理部門,衛生、醫葯、工商等部門各自為政,還沒有制定一個可操作性的產業標准以及規范統一的檢測手段、審查程序和管理辦法。一些違法經營者便採取打「擦邊球」的策略進入保健品市場,一些不具備生產條件的廠家,在該產業較高利潤的刺激下,紛紛投產或轉產保健品,這是導致假冒偽劣產品泛濫的一個重要原因。
4、為什麼中國保健品的社會地位不高
我們國家的老百姓大多數保養意識差,不捨得把錢投資在自己身上,寧願存銀行買房買車留給後代,誰知大病一場一場空,害己不說也害了家人背外債,中國保健品行業做不起來的原因一個是寧可最後給醫院,也不提前來養生,還有就是很多人選擇了我們國家的老傳統【中醫】
5、保健品行業的前景?
《中國營養知保健品行業消費需求與品牌競爭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2006-2012年,我國營養保健品行業銷售收入由159.06億元增道加至1130.6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8%。到2015年,我國營養與保健食品產業產值將達版到1萬億元,年均增長在20%以上。照此發展速度,2015年,我國營養與保健品行業銷權售收入將達到1950億元以上,預計到2017年,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3300億元左右。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保健品行業前景還是很不錯的。
6、未來5-10年在中國保健品行業發展市場如何
發展非常快,國家對此已經開放,
現在好多企業也下在加入,
不過自己要慎重,
7、保健品發展歷史
答:中國這個神奇的大地上誕生過很多奇跡,猶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中國發生效力一樣,短短的30年中國的保健品行業可謂極速發展,並且波譎雲詭。讓我與您一起回味中國的保健品的發展史。
保健品的發展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再加上受幾千年來「葯食同源」的中國傳統食療文化影響,中國保健產業順理成章地於上個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異軍突起。
中國保健食品行業興起於80年代,發展至今,經歷了幾次大起大落。
80年代末期到95年初,是保健食品行業的第一個高速發展時期。在這一階段,由於保健食品的高額利潤和相對較低的政策壁壘和技術壁壘,涌現出了3000多家保健食品生產企業。
但僅僅建立在廣告宣傳和龐大的營銷攻勢基礎上的保健食品行業難以支持長久的發展,1995年到1998年保健食品行業經歷了一個低谷期,企業數量和銷售額大面積萎縮。1996年以後國家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有關保健食品行業的制度規定。
直銷混戰時期
1995年安利進入中國,正式拉開了中國直銷的序幕,隨後完美、天獅、康寶萊、隆力奇紛紛加入。中國的直銷幾乎瘋狂,1998年國家開始對直傳銷一刀切,直銷行業才逐漸冷靜下來,更多的人開始理性看待這個行業,而不是夢想著一夜暴富,當然這其中也有很多人受傷不淺。
由於行業逐步規范和新一輪保健食品消費熱潮的興起,1999年後,保健食品行業進入了一個理性發展時期。
腦白金的逆襲
1998年,中國最大巨"負"史玉柱先生成功逆襲,憑借腦白金產品絕地逢生,這在中國保健品的發展史上不得不提,相信那段時期是史玉柱先生最灰暗、最難熬的時期。
2000年中國開始取消保健葯品整頓保健食品行業,2001年和2002年保健食品行業又開始大幅下滑。隨著中國整體經濟形勢的好轉,適應新的健康觀念的新型保健食品不斷涌現,市場整頓促使消費者購買信心的增強,使行業重新展現生機。至2004年,中國保健食品的產值達到近500億元。在此期間,外國保健食品開始登陸中國市場並迅速佔領相應市場。
從2005年開始,中國保健食品行業進入新的成長期,企業促銷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趨於理智,消費者選擇產品更注重質量、品牌、實際功效等。一些歷史悠久的傳統的保健食品開始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如燕窩、人參、驢膠等。隨著城市中產階級規模的擴大,保健食品的消費文化已經形成並逐漸呈現多樣化的趨勢,保健食品企業的開始走產品、品牌差異化的戰略,更加註重產品的功效和消費者的需求。
微量元素保健逐步發力
微量元素就是在人體中存在量極少,低於人體體重0.01%的礦物質,比如鋅、硒、鐵、鈣等。一旦缺乏,身體就會出現不適症狀,微量元素不僅需要微量補充,更加需要高活性的微量補充。代表企業為山東省優秀青年企業家湯傳忠先生於1995年創辦的山東新稀寶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新稀寶、體恆健、善卡優品牌深入人心,優質的產品比如鋅硒寶片、體恆健養肝片、硒維康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2015年中國保健品的產值近4000億元,至此,中國保健食品行業開始進入繁榮發展的成長時期,並且保健品的電商之路也正式開始。
從20世紀80年代起步的中國保健品行業,在短短二十多年時間里,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一個獨特的產業。保健品產業之所以蓬勃發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其次,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是保健品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再次,食品安全及人們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及多層次的社會生活需要,為保健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相信中國的保健品行業正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8、在中國的保健品銷售額
公元2006年中國保健品企業在規模上基本呈現了金字塔的結構,即投資規模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占總數的1.55%,5000萬元到1億元的佔12.5%,100萬元到5000萬元的佔6.66%,10萬元到100萬元的企業最多,佔41.39%,而10萬元以下的企業為38%。2006年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額突破300億美元大關,達到306.7億美元,同比增加20.4%。其中,出口額為196.1億美元,同比增加26.3%;進口額為110.6億美元,同比增長11.2%。
2007年中國醫葯保健品對外貿易再創歷史新高,達到385.9億美元,同比增加25.6%,其中,出口245.9億美元,同比增加25.1%,與全國整體出口增速相當;進口140億美元,同比增長26.6%。全年醫葯對外貿易順差達105.9億美元,但進口增幅高於出口增幅1.5個百分點。
2008年1-9月,中國保健品進出口額1.45億美元,同比上升29.28%,其中出口額6267萬美元,同比增長21.32%;進口額8231萬美元,同比增長36.08%。
中國保健品產業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已經逐漸壯大。雖然仍面臨諸多挑戰,但是,中國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在市場需求、技術進步和管理更新的推動下,中國保健品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未來發展將呈現消費者群體多元化、保健品銷售模式專營化、宣傳模式推陳出新以及保健品成日常消費四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