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食材的保健

食材的保健

發布時間:2020-07-16 07:44:44

1、幾種常見的保健食品

嚴重缺乏維生素E會導致陰莖退化和萎縮、性激素分泌減少並喪失生殖能力。常吃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能預防並改善這種狀況。海產品:魚、蝦、貝殼類、海藻類食物。在古羅馬時期,人們就發現,海產品是滋養性慾的理想食品,特別是鯊魚肉,它作為性愛的「催化劑」至今仍享有盛譽。科學研究證明,海產品含有豐富的磷和鋅等,對於男女性功能保健十分重要,有「夫妻性和諧素」之說。一般而言,凡體內缺鋅者,男性會出現精子數量減少且質量下降,並伴有嚴重的性功能和生殖功能減退,而女性則發生體重下降、性交時陰道分泌液減少等症狀。另外,海藻含碘量超過其它動植物。而碘缺乏或不足會導致流產、男性性功能衰退、性慾降低。因此,即便不能經常吃海鮮,也要經常吃些海帶、紫菜、裙帶菜等海藻類食物。蜂蜜:蜂蜜中含有生殖腺內分泌素,具有明顯的活躍性腺的生物活性。因體弱,年高而性功能有所減退者,可堅持服用蜂蜜製品。果仁:性學專家發現,在某些經常吃番瓜子的民族中,極少有前列腺疾病發生。這是因為番瓜子中含有一種能影響男性激素產生的神秘物質。此外,小麥、芝麻、葵花子、核桃仁、杏仁、花生、松子仁等也對增強性功能有幫助。韭菜:又名起陽草、壯陽草、長生韭,是一種生長力旺盛的常見蔬菜。為腎虛陽痿、遺精夢泄的輔助食療佳品,對男性陰莖勃起障礙,早泄等疾病有很好的療效。(推薦:芹菜原是「精子殺手」)大蔥:蔥一直被人們看作是愛情和性慾的化身。蔥的營養十分豐富,它能良性刺激性慾。研究表明,蔥中的酶及各種維他命可以保證人體激素分泌的正常,從而壯陽補陰。雞蛋:雞蛋是性愛後恢復元氣最好的「還原劑」。雞蛋富含優質蛋白,它是性愛必不可少的一種營養物質。它可以強元氣、消除性交後的疲勞感,而且,它在體內還可轉化為精氨酸,提高男性精子質量,增強精子活力。同時還能加快女方處女膜破裂後的癒合。巧克力:巧克力不僅僅是一種使人快樂的食物。營養學家認為,巧克力所含的成分能穩定神經並有助開放感官,讓人們更期待兩性之樂。在西方諸國,自15世紀以來,巧克力就被視為激發性愛的營養食物,尤其是西班牙人,世代把它當作一種刺激性慾的葯物。所以在做彌撒前,教堂內嚴禁食用巧克力。而它卻是「情人節」能讓情人們「性」福的最好禮物。

2、有什麼食物可以保健?

俗話說胃病生百病。得了胃病後必然引起消化吸收障礙,引起體質虛弱病變。同時,鮮為人知的是,慢性胃病還常常引起頑固性眩暈頭痛、失眠多夢、容易疲勞、經常感冒、記憶減退、急躁易怒、抑鬱寡歡、性慾低下等多系統多臟器病理現象,尤其是中年人,更易引起上述症狀。
所以胃病的預防很重要。王邦才醫師介紹說:發現胃部症狀,要早診斷、早治療,治療胃病一定要有耐心,不可求速效。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定時飲食,不暴飲暴食,禁忌煙酒糖茶。家庭成員有胃病的盡量分餐,慎用或不用對胃粘膜有刺激破壞性的葯物。
除了積極的治療,胃病的自我調養是相當重要的,根據王邦才主任醫師治療胃病的經驗,慢性胃病的調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飲食調養:凡飲食不節,過飢過飽或過食生冷食品都能影響胃的功能而引起疼痛,胃病之後消化性功能減弱,因此飲食一定要按時定量,少吃為宜,吃飯時要細嚼慢咽,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胃喜潤惡燥,而醇酒辛辣,油膩厚味的食物均能生熱化燥,對胃部不利。
2、精神調整:臨床上由於精神刺激、情志不舒、肝氣郁滯,使胃病復發和加重的最為多見。因此保持精神舒暢愉快,情緒穩定,避免情志刺激。
3、慎起居、重鍛煉:有規律的生活對於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得了胃病更應當注意,按時用葯之外,還要有嚴格的作息制度,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促進疾病的康復。經常鍛煉身體,能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通過運動可以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和分泌。同時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被,免受寒邪侵襲,對於促進胃病的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本報

就像這樣就能治好胃病?笑話!還有找好中醫全面檢查對症治療為宜呀!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慢性淺表性胃炎以上腹部疼痛為最常見症狀,也有一些患者可無任何症狀,其臨床表現如下:
1.上腹痛:疼痛多不規律,與飲食無關,一般為彌漫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等,極少數患者表現為絞痛並向背部放射,易誤診為心絞痛。
2.噯氣:因胃酸缺乏,胃內發酵產氣等因素使胃內氣體積存,導致噯氣發生。
3.腹脹:因食物滯留、排空延遲、消化不良、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導致腹脹發生。
4.食慾不振:慢性淺表性胃炎多有食慾減退或時好時壞。
5.惡心與嘔吐:炎性胃粘膜受理化、生物因素刺激,以及胃動力學障礙、胃逆蠕動影響,出現惡心、嘔吐。
6.便秘與腹瀉:大多數患者有便秘症狀,腹瀉相對較少。

慢性淺表性胃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不同的患者臨床表現各有差異,有的患者可無症狀和特徵,多數患者可有上腹部隱痛、食後飽脹、食慾不振及噯氣等,且症狀時輕時重,可反復發作或長期存在。茲將本病可能出現的臨床表現作一歸納。

(1)最常見症狀是上腹疼痛,約佔85%。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多數無規律,與飲食無關(有的患者空腹舒適,飯後不舒),一般為彌慢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等。常因進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狀加重,少數與氣候變化有關。這種上腹疼痛用解痙劑及抗酸劑不易緩解。

(2)腹脹,佔70%。常因胃內瀦留、排空延遲、消化不良所致。

(3)噯氣,約佔50%的患者有此症狀,患者胃內氣體增多,經食管排出,使上腹飽脹暫時緩解。

(4)反復出血也是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常見表現。出血原因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基礎上並發的一種胃粘膜急性炎症改變。

(5)其他,食慾不振、反酸、惡心嘔吐、乏力、便秘或腹瀉等。

(6)慢性淺表性胃炎缺乏典型的陽性體征。體格檢查時可有上腹壓痛,少數患者可有消瘦及貧血。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經研究發現幾乎任何能影響機體的因素都能引起慢性淺表性胃炎。其中比較明確的病因有:

(1)細菌、病毒及毒素:多見於急性胃炎之後,胃粘膜病變經久不愈或反復發作,逐漸演變而成慢性淺表性胃炎。

(2)鼻腔、口腔、咽部慢性感染: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齒槽溢膿、扁桃體炎、鼻竇炎等細菌或其毒素的長期吞食,可反復刺激胃粘膜而引起慢性淺表性胃炎。經發現90%慢性扁桃體炎患者胃內有慢性炎症改變。

(3)吸煙:煙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長期大量吸煙可使幽門括約肌鬆弛,十二指腸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縮,胃酸分泌量增加,從而破壞胃粘膜屏障導致慢性炎性病變。根據 Eward發現,每天吸煙20支以上者40%可發生胃粘膜炎症。

(4)葯物:某些葯物如水楊酸制劑、皮質激素、洋地黃、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粘膜損害。

(5)刺激性食物:長期食用烈酒、濃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過飢或過飽等無規律的飲食方式均可破壞胃粘膜保護屏障而發生胃炎。

(6)循環及代謝功能障礙:胃粘膜的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及其對各種損傷因素的防禦能力,均與充足的粘膜血流量密切相關。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門靜脈高壓時,使胃長期處於瘀血和缺氧狀態,導致胃粘膜屏障功能減弱,胃酸分泌減少,細菌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胃粘膜炎性損害。慢性腎功能衰竭時,尿素從胃腸道排出增多,經細菌或腸道水解酶作用產生碳酸銨和氨,對胃粘膜產生刺激性損害,導致胃粘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

(7)膽汁或十二指腸液反流:經纖維胃鏡發現或證實膽汁返流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於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或胃手術後十二指腸液或膽汁可反流至胃內,並破壞胃粘膜屏障,促使H

3、保健養生吃什麼食物比較好

推薦食用蜂蜜,蜂蜜中含有豐富復的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酶類脂類等上百種營養物質,是很好的日常滋補食品,非常適合每日食用幫助滋補調理。

建議每日選制用60°C左右的溫水沖泡蜂蜜水飲用,避免水溫過高導致蜂蜜中的營養物質被高溫分解破壞,從而影響其滋補調理的效用。

4、吃保健食品有什麼好處

保健品只是輔助,比如說你日常不吃水果你可以補充維生素C,但是只要你營養均衡,建議食補是最好的

5、常見的養生食材有哪些

我國人民愛好養生,現在大小飯館都有養生菜的選擇,食用的人也有很多。通過飲食進行養生保健是很多人喜歡的養生方式,有養生效果的食材更是數不勝數。那麼,常見的養生食材有哪些呢?

現在家中常吃的是精米,也就是經過加工的大米,但其實糙米才是比較符合養生習慣的食材。糙米含豐富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E,以及鎂、磷等礦物質。糙米里的谷維素是一種強力抗氧化物,能降低膽固醇,其中的木酚素還能預防乳癌與其他激素相關的癌症。
魚也是養生的人喜歡的食材,而且魚肉營養豐富,比如鱸魚,就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含量和礦物質。中醫認為鱸魚性溫味甘,有健脾胃、補肝腎、止咳化痰的作用。
紅薯含豐富的鉀,能讓人精力充沛,並保持心臟健康、血壓正常。而且有研究證明,紅薯還能對抗乳癌和前列腺癌,預防身體的退化性疾病,提升記憶力。紅薯葉是全世界最營養的蔬菜,因為其中含有15種抗氧化物,能預防心臟病、炎症與一些癌症。
黑木耳含較多的微量元素可以防止血液凝結、心腦血管疾病、大便干結的作用。除此之外,常見的養生食材還有桂圓,紅棗,酸棗仁,荸薺,百合,蓮子,花生,南瓜等,每種食材都有其對應的功效。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了解一下身體的狀況,然後針對性的進行食補。

6、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的區別

1、含義不同

普通食品,可供人類食用或飲用的物質,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煙草或只作葯品用的物質。

保健食品亦稱功能性食品。一個特定的食zd品種類。它具有調節人體功能的作用版,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適於特定人群食用。

2、作用不同

普通食品都能提供人體生存必需的基本營養物質(食品第一功能),都具特定色、香、味、形(食品第二功能)。

保健食品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權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

3、食用人群不同

保健食品一般有特定食用范圍(特定人群),而普通食品沒有,普通食品所有人都可以吃。

7、每天必須飲用什麼食物才能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養身滿足我們每天個人的營養

膳食寶塔共分五層,包含每天應攝入的主要食物種類。膳食寶塔利用各層位置和面積的不同反映了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谷類食物位居底層,每人每天應攝入250g~400g;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層,每天應攝入300g~500g和200g~400g;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位於第三層,每天應攝入125g~225g(魚蝦類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類25g~50g);奶類和豆類食物合居第四層,每天應吃相當於鮮奶300g的奶類及奶製品和相當於干豆30g~50g的大豆及製品。第五層塔頂是烹調油和食鹽,每天烹調油不超過25g或30g,食鹽不超過6g。由於我國居民現在平均糖攝入量不多,對健康的影響不大,故膳食寶塔沒有建議食糖的攝入量,但多吃糖有增加齲齒的危險,兒童、青少年不應吃太多的糖和含糖高的食品及飲料。飲酒的問題在《指南》中也有說明。 新膳食寶塔增加了水和身體活動的形象,強調足量飲水和增加身體活動的重要性。水是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質,其需要量主要受年齡、環境溫度、身體活動等因素影響。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輕體力活動成年人每日至少飲水1200mL(約6杯);在高溫或強體力勞動條件下應適當增加。飲水不足或過多都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飲水應少量多次,要主動,不應感到口渴時再喝水。目前我國大多數成年人身體活動不足或缺乏體育鍛煉,應改變久坐少動的不良生活方式,養成天天運動的習慣,堅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體力的活動。建議成年人每天進行累計相當於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如果身體條件允許,最好進行30分鍾中等強度的運動。

與食材的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