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開辦中醫診所或中醫保健養生館嗎
不能不能不能。你自己是沒法開的。以下是相關規定。希望你幫到你。
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對申請開辦個體診所的人員有規定。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三條規定:
在城市設置診所的個人,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經醫師執業技術考核合格,取得《醫師執業證書》;
(二)取得《醫師執業證書》或者醫師職稱後,從事五年以上同一專業的臨床工作;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醫師執業技術標准另行制定。
在鄉鎮和村設置診所的個人的條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執業醫師法規定,從醫五年並取得主治醫師職稱可以申請個體行醫.
不過,大部分地區的實際情況是只要取得執業醫師資格5年就可開門診.
還有就是沒有醫師資格,可以自己做法人,找有醫師資格做負責人.
同時附:私人診所設置申請者必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一)非在職醫務人員,有執業醫師資格,經注冊後在醫療機構中執業滿5年;
(二)設置二級西醫或三級中醫診療科目診所的,申請人應具有副主任醫師或以上職稱;
(三)男性年齡在65周歲以下,女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下,且身體健康;
(四)離退休的衛生技術人員須經原工作單位同意;
(五)注冊資金:私人西醫診所不少於30萬元,私人中醫診所不少於15萬元;
(六)具有常住戶口。
(七)診所場地必須長期固定(非申請人所有,需有5年以上租賃協議)並且符合衛生部頒布的《醫療機構基本標准》要求,以1名醫生,1名護士計,使用面積不小於40平方米,聘用衛技人員每增加1名,面積增加10平方米。
(八)符合xxx市區域衛生規劃和當地的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2、聽說上海有家正宗的國醫館,名字叫上海國醫館,全部是名中醫坐堂,真的嗎?
是真的呀 但不全是名醫
3、國醫館是什麼地方干什麼的
就是中醫院----起名叫國醫館,顯得專業,
4、國醫館屬於什麼性質?
就是中葯店----起名叫國醫館,顯得專業。
葯店不屬於醫療保健機構。醫療保健機構包括有醫療保健機構如:大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社區衛生服務站,專科醫療機構如:結核病院,精神病院,口腔醫院等,公衛機構如:衛生防疫站。
5、上海國醫館和中醫院有什麼區別,哪個更好些?
您好!
上海國醫館是上海中醫葯學會設置的中醫門診部,裡面的醫師主要是上海市名中醫或滬上中醫專家。只是其門診費用較高,若經濟允許可以去那裡就診,中醫水平是肯定的。
6、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黃石路33號國葯中醫館李氏補腎養生館陽痿早泄是真的嗎
腎虛不僅僅表現為性功能方面的改變,還包含著全身的一系列變化。中醫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是人體生殖發育的根源,臟腑機能活動的原動力。
7、開一個中葯養生館需要辦理什麼證件
需要你本人的身份證、租用房屋的地址證明、照片、養生上崗證或技術等級證、房屋產權證或租賃合同、葯品經營許可證,百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消防許可證,個體經營證,稅務證件,健康證等等相關證件。
中醫養生館為人們提供經絡養生、健康保養、香熏SPA、美容美體、經道養生、按摩養生,馭經之術度,中醫預防養生,減壓放鬆等服務項目的休閑養生場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開始注重養生,更加傾向於中醫治療。
(7)國中醫保健館擴展資料:
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回中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佛學、道學、儒學等等。
養生和生活的關系決定了養生觀點的多面性。中醫養生主要有預防觀、整體觀、平衡觀、辯證觀。
未病先防、未老先養。養生就是「治未病」,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壽活動。
中醫養生貴在養答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
8、養生館是干什麼的
養生館是為人們提供經絡養生、健康保養、香熏SPA、美容美體、減壓放鬆等服務項目的休閑養生場所。
現代社會發病率的逐年攀生,亞健康人群的大幅增加,全社會醫療及衛生支出越來越大,呼喚著健康產業的全面發展,全民養生健康熱潮運動的流行。從媒體到消費者,養生與健康已經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8)國中醫保健館擴展資料:
亂象 各類注冊公司 「跨界」做保健
記者在多地采訪發現,各類打著「中醫養生」旗號的養生館、美容美體館遍地開花。不少店面營業執照中只有美容美發或健身洗浴服務,卻做著「跨界」業務:足療店裡做推拿、刮痧;美容店可艾灸、拔罐、中醫理療。
一些養生館打出的宣傳廣告讓人瞠目:「腋下淋巴排毒可以養顏、防癌」「農歷五月的九毒日是一年中最毒的時候,瑤葯泡澡排毒效果事半功倍」「端午排毒,一生是福」等。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在2016年印發的《國家中醫葯局關於促進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中要求,中醫養生保健機構不得以涉及中醫葯預防、保健、養生、健康咨詢等為名或假借中醫理論和術語開展虛假宣傳,不得宣傳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