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嬰兒保健地方

嬰兒保健地方

發布時間:2020-07-16 03:18:25

1、新生兒保健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全國各地區婦幼保健及防疫部門,對新生兒期的保健內容,要求不盡一致,但大體上包括以下幾項。

1.體格檢查:由醫務人員在新生兒出生百時做全面系統的體格檢查度及有關出生缺陷的篩查;在出院前還要做全面的體格檢查,並向小兒家長說明有關注意的問題,如產後42天母嬰須復查等。對有特殊疾患的小兒應轉專科醫院診治。

2.喂養及護理指導:根據每個新生兒的不同情況,有的放矢地具體指導喂養方問式,大力宣傳母乳喂養及護理重點。

3.預防接種:為預防有關傳染病,在出生24小時後要及時接種卡介苗及乙肝疫苗,並認真登記,將卡介苗接種證及乙肝疫苗接種證交給小兒家長,並保存好備以後門診時查答閱。

4.新生兒家訪:由基層婦幼保健工作者按規定的時間到家裡去訪視產婦及新生兒,一般正專常新生兒需家訪3次。「初訪」在出院3天內;「復訪」也叫半月訪,在生後10~14天;「滿月訪」在小兒生後27~29天。每次訪視內容各有側重,滿月訪要全面檢查身體,結案後轉入散居兒童系統管理。對高危兒要根據具體情況增加訪視次數,對體弱兒要重點保健,建立體弱兒專屬案管理。

2、嬰兒保健知識

寶寶吐奶,這是很多媽媽都遇到過的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吐奶呢?寶寶的胃呈水平位置,容量小,連接食管的賁門較寬,關閉作用差,連接小腸處的幽門較緊,而寶寶吃奶時候又常常吸入空氣,奶容易倒流入口腔,因此恨容易引起吐奶現象。怎樣才能防止吐奶呢?年輕的媽媽們不妨嘗試以下辦法。
1、採用合適的餵奶姿勢:盡量抱起寶寶餵奶,讓寶寶的身體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裡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著餵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
2、餵奶完畢一定要讓寶寶打嗝:把抱阿卜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後背,讓他通過打嗝配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裡的空氣,再把寶寶放在床上,這樣就不容易吐奶了。
3、吃奶後不宜馬上讓寶寶仰卧:讓寶寶側卧一會兒,然後再改為仰卧。
4、餵奶量不宜過多,間隔不宜過密:寶寶吐奶後,如果沒有其他異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後慢慢會好,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寶寶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狀,那是奶與胃酸起作用的結果,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寶寶嘔吐頻繁,且吐出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或伴有發燒、腹瀉等症狀,就應該及時到醫院檢查了

3、兒童保健手冊怎麼辦理?

兒童保健手冊辦理流程如下:

1,家長需要向醫院工作人員提供新生兒的醫院資料,隨後醫院工作人員會開出一個小本嬰幼兒保健冊,並會叮囑帶著小本兒童保健冊在嬰兒滿月時去地方醫院檢查。

2,家長在嬰幼兒滿月後需提供嬰幼兒出生證明,戶口本,家長各自的身份證帶到地方醫院去登記兒童預防接種證,並給嬰幼兒做個健康隨訪檢查和預約。

3,嬰幼兒在地方醫院體檢時,地方醫院會給嬰幼兒在電腦里記錄登記資料,並且會給嬰幼兒填寫大小兩本兒童保健冊的資料,同時會給一些建議。

4,嬰幼兒體檢後,醫生會把大本兒童保健冊保留代管,家長只要把小本兒童保健冊帶走就好了,兩本冊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大小的區別,在兒童入托時,醫院就會把大小兩本兒童保健冊交與家長自己保管。

(3)嬰兒保健地方擴展資料:

兒童保健手冊檢查內容

1、新生兒訪視

在新生兒出院後,由所在醫院醫生或鄉村醫生進行入戶訪視,新生兒28天內共訪視3-4次。 訪視內容包括看新生兒一般狀況,出生及接種情況,全面體格檢查,指導母乳喂養等,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予以處理。

2、新生兒先天疾病篩查 

在醫院新生兒出生時,由醫生採集足跟血,製成濾紙血片,進行新生兒先天疾病篩查。目前我省開展的項目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兩種先天代謝性疾病的篩查。

3、定期體格檢查 

醫療保健機構兒童保健醫生根據兒童的年齡,約定兒童定期檢查的時間。檢查內容包括身高、體重、血色素、口、眼、聽力、智力及血液化驗等。家長應按照醫生約定的時間,帶兒童到所轄醫院為兒童做體檢。

4、兒保手冊在哪辦?

兒童健康手冊是一本手冊,用於在嬰兒和幼兒出生後不久為當地醫院的嬰幼兒定期檢查。這是當地衛生中心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嬰幼兒提供的免費服務。兒童入住托兒所。保健e68a847a6431333431366265手冊。

1、去當時建檔時所在的社區衛生院說明自己的補辦理由,需要帶好家長的身份證、戶口本、孩子出生證明等材料。具體材料還需要看下當地衛生院的要求。

2、另外,在衛生院只是補辦了工本,里邊的一些孕檢記錄需要去當時檢查的醫院補錄,一般電腦里都有記錄。

3、寶寶出生後的每月體檢記錄需要去免疫接種的地方補錄,這里一般電腦上也會有詳細記錄。

4、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已經實行了全網查詢 ,可以在一個地方直接查詢出所有記錄。但無論哪一種,都需要帶齊所有材料。最好提前打電話確認或預約 。

(4)嬰兒保健地方擴展資料:

兒童保健手冊的作用:

1.是根據小兒不同時期的生理特點和保健要求對兒童進行系統的保健管理,促進兒童生長發育,提高兒童健康水平,使兒童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2.定期檢查 建立《兒童保健手冊》後,按照醫院約定時間定期到醫院進行系統兒童保健檢查,咨詢。幼兒上幼兒園須憑兒童保健手冊入園,所。

3.檢查次數:1歲以內小兒檢查4次(3,6,9,12月),1-3歲每6個月檢查一次,3-7歲每年查體一次。

4.兒童保健冊,是嬰幼兒出生不久,在地方醫院建立定期為嬰幼兒檢查健康的一本手冊,這種是地方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嬰幼兒免費服務的,入學所要查驗的保健手冊。

5、兒童保健手冊在哪辦

兒童保健手冊是在所在地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轄區婦幼保健機構、市婦幼保健所辦理。以合肥為例,合肥市流動兒童保健服務地點選擇實行按居住地和自主選擇相結合的原則,流動兒童家長可以選擇居住地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轄區婦幼保健機構、市婦幼保健所接受保健服務。

外地辦理兒童健康手冊時需攜帶暫住證(或租房合同、房產證)、母親的孕產婦保健手冊和兒童出生基本信息;兒童或母親戶籍是本地的可直接到居住地鄉鎮衛生院辦理,需要提供母親的孕產婦保健手冊、母親的身份證號碼和兒童出生基本信息。

(5)嬰兒保健地方擴展資料:

《關於進一步加強兒童保健工作的通知》第三條 加強兒童疾病防治,降低發病率、死亡率。各地要繼續加強對危害兒童健康的主要疾病的防治,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綜合防治方法,切實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有條件的地區還應積極開展兒童眼、耳及口腔的保健工作。

第四條 分級管理,分類指導,擴大兒童保健覆蓋面。兒童保健要實行分級管理,分類指導。農村以母乳喂養、新生兒管理、生長監測為重點,加強體弱兒管理。城市以提高兒童保健工作質量為重點,加強新生兒管理,探索高危新生兒管理辦法,改善和提高兒童保健服務手段,推廣兒童保健科研成果,做好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指導工作。

與嬰兒保健地方相關的內容